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12-2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准备教案的重要性。教案可以使得教师上课,传道授业时更加轻松。教案由哪些重要内容组成?下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1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导总结,强化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学到哪些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归纳小结,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学具: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

    师:请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看看在这个数学故事中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数学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2、回忆在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

    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

    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

    二、认识分米。(11:00之前必须结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PPT 活动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生汇报

    师小结:借助直尺,同学们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长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

    师: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分米。

    师:现在,我们对1分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这根吸管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继续研究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

    PPT 活动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进行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

    生汇报

    师小结:在今后的估计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计的标准和依据。

    3、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研究。

    PPT 活动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

    三、认识毫米。

    1、通过“量一量”,揭示毫米。

    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生汇报

    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到7厘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刚刚——毫米,用字母来表示。

    2、通过自学,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分米进行了研究,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开对毫米的独立学习吧!

    PPT 活动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或几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看来同学的收获可真多,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过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说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现在请你将3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现在把5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两个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这时候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长度吧。

    师:现在请看,周老师吧20张卡片摞在一起,这就是?30张卡片呢?90张卡片呢?再添10张卡片就是?

    师: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来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来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帮助下,发现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来就请你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赶快帮黑猫警长找到偷吃红土的小象吧!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测量脚印

    师:你觉得案发现场的这个脚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独自测量

    师:看来确实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红土,可是,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

    师:红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补充的矿物质铜和盐,但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2、修改日记。

    师:小马虎最近也学习了长度单位,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一起读一读吧!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

    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来到学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语文课。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师:这两个算式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1( )-9( )=1( ) 1( )-99( )=1( )

    4、全课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其实长度单位不只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四个,还有比米更长的单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单位,这些长度单位都等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

    五、板书。

    分米、毫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厘米(cm)

    2.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1m=10dm

    3.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课桌宽约(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小亮身高135(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着重讨论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更加清楚直观学习本课。)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

    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用图画出来。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说说你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面,画的是哪种图?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

    (4)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是什么样的?

    (5)请小组长把长方体和图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观察正方体和球

    每个小组的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参观数学学校,提出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7/3=2(盘)1(个)

    2.提出分17个苹果的问题,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17/3=5(盘)2(个)

    3.80个梨,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

    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

    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Www.jk251.CoM

    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

    ⑵提问:怎样列算式?

    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① 怎么想到商是2?

    ② 竖式里的6、1怎么得来的?

    ③ 出示学生的错误写法,让学生改正。

    ④ 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行吗?

    ⑸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

    2.教学试一试。

    数学学校布置教室: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⑴怎样列式?

    ⑵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⑶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⑴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先找到每题中的商和余数,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把余数和除数进行比较,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发现吗?

    ⑵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如果余数大,就还可以再分。

    ⑶在一道除数算式中,如果除数是4,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4,除数可能是几?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走进数学学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每组做两题。

    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

    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参观数学学校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学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每个小朋友分6个。够不够?为什么?还差几个?50个小朋友可以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2个小弟弟,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张牌,每次最多拿3张,最少拿1张。谁拿到最后一张为输。

    让学生回去思考这是为什么?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