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
  • [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

    发表时间:2022-10-15

    二年级数学。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分析:www.JK251.cOm

    我们都知道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

    3、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还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JK251.com延伸阅读

    2023教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三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这篇《2023教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三》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编写口诀的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体会一句口诀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乘法口诀,但因为暑假提前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对口诀也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针对这一情况,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运用具体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课前利用动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动。

    3.通过趣味性的变式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在推导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从编儿歌开始,找到编口诀的窍门,然后顺理成章的列出算式归纳出乘法口诀,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习到新知识。

    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用赞许、激励、表扬,创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采取了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交流、操作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孩子学习,兴趣为先。课前,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杂技视频,吸引学生眼球,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杂技图片,再以杂技图片为情境图呈现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然顺畅,较好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玩中学,乐中悟,在自主探索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交流,进而有序地推进学生对新知的体验、感悟、建构。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课堂上我主要遵循了直观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更多的关注情境与知识的连接点,促进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由于《5的乘法口诀》是学习编写口诀的开端,其地位极为重要。因此我采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教学策略,逐步让学生经历并掌握口诀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序列。先是利用编儿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二是利用51与 15的乘法口诀,由老师编给学生看。三是编52与 25的乘法口诀,老师指导学生来编。四是放手学生自己编口诀。五是让学生观察口诀,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在这样由扶到放的过程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此环节我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不但较好的理解了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记口诀环节,引导学生利用喜欢的方法来记忆。通过交流与提问,丰富记忆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口诀的含义,弄清楚乘法意义、算式、口诀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有效的提问、比赛又使课堂锦上添花,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 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既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创造性地运用,本节课将枯燥的练习都赋予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练习内容的趣味性。 用猴子兄弟的烦恼,小猪的难题,身边的数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口诀、记忆口诀。虽然都是5句口诀不断地重复,却让学生学而不厌,熟而不倦,让原本枯燥机械的练习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应用的技能,更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四)回顾整理畅谈收获

    结合课堂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整体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理顺知识脉络。

    (五)课堂检测检验效果

    课堂检测是对学生过程性学习的一种综合评价。主要考察落实学生是否真正做到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其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通过竞赛、操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学习过程,经历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学习过程,在反复实践中知其然而再知其所以然,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有序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教学设想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热门教案】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热门教案】 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早上好!

    今天我执教的《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可要学生识记它的概念并不难,但概念的教学不应以概念获得为目的,不能为教概念而将概念具体化——也就是说不能先有概念定义,再去寻找使之具体化的材料、实例。因此不能用机械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概念内容,而应通过具体的分数抽象出真假分数的概念,进而有效地拓展运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和理解,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假分数的产生过程。

    2、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3、结合具体情境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突破难点:理解真假分数特征。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三个“一”。

    遵循一个规律:——概念形成的规律。

    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在遵循学生对概念认知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利用“数形结合”,凸显先“过程”后“对象”的认知顺序,充分理解概念。借助数轴和图形理解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将概念深化。

    真假分数概念的形成,本节课分4步走:

    1、就是通过填四分之几这个分数了解学生起点。用图形表示出来,以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运用图片建立假分数的表象:通过怎样表示5/4?让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矛盾:1个单位“1”不够时,怎么办?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白5/4的意义。

    3、在分类活动中构建真分数与假分数模型。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4/4”到底划到哪一类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最后产生看书的必要性。

    4、完善概念的认知。数学概念一旦形成,既要通过练习巩固概念,更要关注概念外延的有效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数轴上判断真假分数的特征.从找规律中,拓展对真分数概念的认知,借助特殊的假分数,理解假分数有大于1,也有等于1的情况。尤其是最后的题组练习。从最基础的分类,引导发现,再到用字母表示,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将具体、繁多的分数提升到“b/a”这一个分数表示形式,把书教薄,将知识系统化。

    渗透一种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用图形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这里是第一次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让学生直观的理解5/4,感受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图形与分数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真、假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第二次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利用真假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再一次感受真假分数与1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数轴的让学生感受真假分数“无限”性,这里话虽没挑明,但学生已能感受到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培养一个习惯——全面思考的习惯。

    我们的孩子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于唯一答案,不会全面思考问题,更不善于分类思考问题。因此在含有字母的分数中,除了完成判断的同时更注重分类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从小接触不确定因素——a/6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让学生学会全面的思考问题,课堂中我充分发挥评价语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会从不完整到完整的表述。这个环节的教学时间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为的就是将学生思维不断提升,从形象的呈现分数判断到让学生形成抽象的符号化思想。

    总之,我认为概念教学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我力求在概念建模后层层递进,不断地进行延伸,拓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善概念的理解认知,进一步使概念变得立体丰厚。

    以上只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想法,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实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最新范文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实用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最新范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同级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图书阅览室”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脱式运算,了解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这一情景,理解运算顺序。

    2、发现、讨论法:利用我们小组合作座位优势,让小组间讨论、说计算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三、说学法

    运用书本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含有加、减、乘、除四个运算符号的练习。

    口算下列各题。

    7+8﹦ 14+7﹦ 15-9﹦ 20-12﹦

    4×5﹦ 8×6﹦ 15÷3﹦ 4÷4﹦

    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符号吗?他们中分别有两位是好朋友,你猜猜他们是谁?学生根据前面回忆的运算特点,为这四种运算符号分组。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面遇到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方法,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先回忆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根据含义为他们找朋友渗透运算,不仅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富有童趣的活动也能在课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现特点归纳顺序

    1.加减混合,感知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在图书阅览室里读书学习。

    课件出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原来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在看书学习,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师:你能找出问题吗?

    学生找出问题,并解决。

    师:下午阅览室里有多少人在看书学习?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请写下来?

    学生列式:53-24=29(人) 29+38=67(人)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58-24+38

    师:我们把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你知道它该怎么计算吗?学生计算并展示计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58-24+38

    =29+38 算第一步的结果,抄后面的加数

    =67(人)算第二步的结果

    教师小结:我们要写出每一次的运算结果,同时注意等号对齐。

    师:我们在计算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你发现这道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呢?

    生:先算左边的算式再算右边的算式。师:如果不按照这个顺序行吗?

    生:计算结果就会错误。

    小结:为了得到准确、唯一的计算结果,在我们的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时需要从左往右算。

    师:你能说说下面的综合算式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16﹢9﹢8 48﹣8﹢17 25﹣10﹢20 32﹣10﹣6

    学生交流,并写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借住情景,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汇报,使学生理解算式所表达的意义。将混合运算符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理解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直至掌握运用。】

    2.乘除混合,体验运算顺序。

    巩固脱式计算的计算格式,体会运算的顺序。

    48-18+17 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第二个综合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48–18+17 15÷3×5

    =30+17 =5×5

    =47 =25

    3.总结特点,归纳运算顺序。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综合算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

    生:都是加减混合或是乘除混合。

    师:对了,我们加减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或乘除这两位朋友混合的算式叫做运算。当我们计算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按照书写规范把每一步的结果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学生们已经为加减乘除找到了朋友,进行了分组。这里进一步了解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叫运算,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能为后续学习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作准备。这一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计算(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指定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3).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教材第50页的第1、2题。

    五、说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53-24=29(人)29+38=67(人)15÷3=5 5×5=25

    53-24+38 15÷3×5

    =29+38 =5×5

    =67(人) =25

    从左往右算

    【设计意图:清晰地板书不但能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教学反思

    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2.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3.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4.注重数学思考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同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5.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正确)。通过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以及算法强化练习进行诊断及矫正。

    必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合集(4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如果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

    2、出示学习目标。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

    1、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喜欢“六、一”儿童节吗?(喜欢)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的节日,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准备给小朋友送上一份节日礼物——动画片大餐,那么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呢?他们请老师帮忙调查一下。昨天老师对二(2)班的小朋友进行了调查。老师根据调查情况制作了一幅统计图

    (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情况统计图)

    二、活动探究,认读统计表

    (一)认读纵向统计图表

    1、先独立思考:请你仔细观察统计图,从统计图面,你知道了什么?想好的举手

    2、同桌交流:有好多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么请你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多。

    3、反馈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人最多,喜欢看《西游记》的人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看边上有24就是个人(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这部分涂得)(实际上这种统计图我们可根据各种直条的高矮一眼看出喜欢什么节目的人最多、最少。我们来数一数各涂了几格)

    师:这边上有哪些数?这些数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欢看的人数《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从统计图里你还知道什么?

    生2:喜欢《海绵宝宝》的小朋友有8人————————

    师:(我们来数一数)谁还有补充吗?

    生3: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喜欢《海绵宝宝》的人数和喜欢《猫和老鼠》的人数一样多的?

    生3:它们都是8人,

    师:我们还可以从它们的高度上看出它们是一样高的。你还会去比较 想法跟别人不一样,谁还能像他这样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4:喜欢———————比——多或少几人,一共有几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4、预测: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你认为电视台的叔叔阿姨在六一儿童节会播放什么动画片当作节日礼物送给大家呢?为什么?

    过度:电视台的叔叔阿姨的想法也跟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我们送上节日礼物,大家高兴吗?

    (二)认读横向统计图

    过渡:六一儿童节我们不仅能收到电视台叔叔阿姨的礼物,我们学校也要为大家庆祝节日,学校准备举行一些体育活动,由于学校学生有1000多个受场地限制,学校要求每个班只选一个体育项目,请你从下面四个体育项目中选一个喜欢的,想好举手

    1、生成统计表

    指名不同学生回答,意见产生分歧

    师:要决定到底举行什么活动怎么办?

    生:数一数,统计

    生成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师:根据这个统计表我们能不能制成统计图呢?怎么制作?

    生:在踢毽子那里画6格

    师:怎么画?为了能让大家一眼看出6格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一般把数字写在下面

    师:再怎么画?为了区别不同的项目,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

    3、读统计图:

    师:在这个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

    4、预测:根据这副统计图,你认为我们班组织哪项活动小朋友们的欢迎?为什么?(那么我们班就决定组织跳绳活动)

    5、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用直条表示人数,一格都表示一个人,都用不同的颜色

    不同点:横、竖不同,说一说横竖都表示什么。

    (三)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过渡: 有那么多的人要为我们庆祝节日,我们要精神饱满的玩一天,要有精神就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刚才我们都计算出了自已每天的睡眠时间我们把它做成一个统计表和统计图好吗?

    1、做统计表:要统计一组同学的睡眠时间有什么方法?谁来说一说

    (小组完成统计表、集体检查)

    2、画统计图:请根据统计表中的结果画好统计图,比一比谁画得对又漂亮

    3、评价统计图

    4、全班汇总

    5、读统计图

    6、小秘密:10岁小朋友一般应保证每天10时的睡眠,知道这个小秘密和我们班小朋友睡眠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只有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我们才有健康的身体去学习、生活,希望小朋友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三、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统计图表,你们见到过哪些的统计图表呢?

    师:同学们见识可真广,老师也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统计图表。

    课件展示各种统计图表:有折线形的、条形的、圆形的、地图形的。

    统计图的花样可多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学习统计知识,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收集一些统计图表自己研究研究看能发现些什么,好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厘米(cm)

    2.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1m=10dm

    3.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课桌宽约(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小亮身高135(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数万以内的数。

    3、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大的数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旧知识引入新课,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规则。)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计数器

    这个数表示的是多少?说一说你的想法。(出示计数器:拨数9999)。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珠子就是一万。

    2、数一数

    (1)出示问题: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并汇报。

    3、认识“一万”

    课件出示:出示正方体图。出示10个正方体,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十个呢?

    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4、课件出示问题: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还可以怎么数?学生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学生小组内数数,师巡视了解情况。

    5、课件出示问题: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

    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从计数器上拨数,从“八千九百”到“一万”

    2、第2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练一练第四题

    板书设计: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个就是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小学二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怎么写


    小学二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通过这次的半期测试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情况,数学的培优补差计划第一步深入了解基本情况,学生情况分析:综合素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第二步制订培优补差目标,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期末成绩目标是全区前五名。

    第三步培优补差基本思路及措施: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第八节课,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四)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一、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二、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三、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四、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五、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六、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教案参考]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参考]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的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二、说学生

    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在农村,他们的课外知识面有些局限,但好思考动脑筋。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但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此我用猜谜为切入点,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或自查字典。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采用了玩“给生字小朋友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比赛的形式认读,读得全对的能得到老师的奖励。然后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我首先就提出了2个主要问题:①、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情?②、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这里我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总结,这样很快就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好了。

    2、对于课文内容我是从三大板块来教的:

    第一板块:品读课文第二至八段:找出风娃娃一共为人们做了几件事,这几件是不是都是好事呢?(把全班学生分为三小组来一起学习讨论,并派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第二板块:研读“做好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导学”的方法,风娃娃为什么要帮人们做好事?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提出问题: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第三板块:研读“做坏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让某个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现象,并问:当你碰到了风娃娃,你会怎样责怪风娃娃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由该句话引导学生去帮风娃娃找寻答案,学生很自然地就总结出了课文想要说明的道理:帮别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对别人有用。因势利导,从风娃娃的故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指着高兴、伤心的两个风娃娃问:你喜欢哪个风娃娃,说说理由,有的说:喜欢高兴的风娃娃是因为它很可爱,乐于助人。而有的说:喜欢伤心的风娃娃是因为它有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2)、让学生说说风对我们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练习用课后词语造句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给爸妈听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突出了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推荐教案] 小学二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之二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推荐教案] 小学二年级作文教学设计之二》。

    世界上有些事总是发生的莫名其妙,正当我本对上交之作不抱任何幻想之时,事情偏就出乎意料。当我的作文被办公室各个老师欣赏,继而又在班内被当成范文品读。当时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简直有种发狂的感觉。特别是课下几个漂亮的女生争着抢着要看我的作文,还一个劲地夸我文采好,那种飘飘然的感觉,瞬间变得身轻如燕,估计跳楼都可能顺风飞走。

    在小学六年的时光中,我交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我知道,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度过这六年的小学。还记得那年夏天,我没有带科学上交本,我便想同学借一本,可是大家也都只带了一本,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同学竟自己不用,把她那本给了我,让我十分感动。亲爱的同学们,请让我们记住这份友谊,这份永不褪色的友谊。

    【[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之二】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