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范例
  • 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范例

    发表时间:2022-01-09

    【www.jk251.com - 小学教学教案设计】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小学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范例》,希望您喜欢。

    style=margin:0cm0cm0pt>《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认识16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出”。

    3、齐读,指名读;“出”。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外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请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com】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认一认1精选篇


    学习认一认1,我们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找这些字,教他组二字词语,四字成语等。

    比如:

    二字词语:

    人:大人,人民,人群,黑人,好人,坏人,男人,女人;

    口:口袋,口罩,口气,口腔,口渴,口才,门口;

    手:手心,洗手,手指,手掌,手中,三只手;

    足:足球,足够,十足,

    舌:舌头,舌尖;

    牙:牙齿,刷牙,牙膏,蛀牙,牙龈,牙印,假牙;

    耳:耳朵,耳机,耳罩,耳道;

    目:目光,目语,双目。

    四字成语:

    人: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口:笑口常开,口是心非;

    手:手足情深,顺手牵羊;足:无足轻重,手舞足蹈;

    金:金鸡独立,金银财宝;木:呆若木鸡,一目十行;

    水:水平如镜,高山流水;火:骄阳似火,柴多火旺;

    舌:七嘴八舌,唇枪舌剑;牙:牙牙学语,满地找牙;

    耳:耳聪目明,耳听八方;目:目不转睛,一目十行;

    山:千山万水,山高路远;石:铁石心肠,水落石出;

    田:沧海桑田,瓜田李下;土:土生土长,土里土气。

    认数 小学教案范例


    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一)认识1—5

    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2、练习:想一想,做一做,1—4题。

    教后记:1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

    2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

    3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例


    教材分析:

    杨树普遍生长于我国各地,《杨树之歌》就是一首赞美杨树的歌。全诗借赞美杨树,赞美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设计有关生字的问题,并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的歌?(播放歌曲小白杨)

    2、不但小白杨会唱歌,大叶杨也喜欢唱歌,(板书:杨树之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杨树之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杨树之歌》。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树是杨树?

    杨树在什么地方唱歌?

    杨树把歌唱给谁?

    杨树为什么唱歌?

    3、同学们非常愿意动脑筋,要想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先要把课文读通,认识这课的生字朋友。

    4、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5、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中课文的录音),听到你刚才读不准的字音要留心,把读音记住。

    6、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画下来。

    7、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大叶杨、聊家常、悠闲这几个词不理解,在全班交流时,课件出示大叶杨的图片。)

    8、课文中的词理解了,这回请你们试着读一读识字表中的生字,把读的不熟的用画下来。

    9、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表中的生字,考的时候要把同桌画的字多考他几遍,让他记住。

    10、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关生字的问题,考考其它组的同学。

    11、齐读生字。

    三、感受大叶杨与人类的关系

    1、喜欢大叶杨的歌吗?自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或句子画下来。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能解答了吗?有没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杨树一样虽然普通,但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就像刚才我们听的小白杨中防守边疆的小白杨一样,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27的《记住》。

    4、说说你通过学习《杨树之歌》和《记住》你知道了什么?是啊,请你们记住,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三、拓展

    1、我们在语文天地中学过一首关于树的诗《咏柳》,你们记着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2、留a级与b级的作业:

    a级:如果你是一棵大叶杨,你会唱些什么呢?写一写好吗?

    b级:找一找还有哪些关于树的诗。

    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范例


    教学目标:

    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背诵课文。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会认本课9个生字。

    2、了解小作者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学习向银河提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4、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练习词语搭配。学习词语的积累、运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幻灯片、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看片认识银河,导入新课。

    1、观看幻灯片,认识银河。

    小朋友们,你们看见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感知课文大意。

    1、听录音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老师带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4、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用上学过的识字方法。

    5、在小组内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正音。

    2、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3、做游戏巩固生字。

    4、小组展示朗读课文情况。

    四、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这个小朋友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2、交流反馈。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问句,读出“问”的语气。

    4、出示银河画面,向银河问问这些问题。

    五、展开想象学习提问,思维拓展学会运用。

    1、引导学习提问。

    看着美丽的银河,你有没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呢?

    (1)请试着说给你的同桌听或在小组内说一说。

    (2)全班交流。

    绝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绝句》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小学古诗诵读网

    水乡歌教学设计十七范例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2

    《水乡歌》教学设计十七

    扬大附小金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船”字。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读懂、读好课文。认识生字,记住字形。

    2、课难点是: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查找有关江南水乡的相关资料,形成初步感知。

    四、教学过程:请使

    回声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在哪儿听到过声音?听到什么声音呢?

    师:小朋友们听到的声音真多呀!那这样的声音你们听到过吗?这就是回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学生齐读)回声。再读课文题目。当你第一次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奇怪)现在,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小青蛙他听到这种声音是怎样的表现?在没学课文之前,老师想看看上节课你们交的生字宝宝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自由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二、探究质疑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们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

    预设一: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平时老师教你们怎样读课文的都记住了。真像你们说的,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还可以动动小脑筋。哪些是你读懂的内容,你是怎样读懂的,你还有哪些问题搞不清楚,并作上记号。(学生自由读)

    2、学生汇报并质疑。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下就知道了这么多。现在请你说说自己不懂的问题。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啦?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小青蛙那个奇怪的问题吧!

    三、细读释疑。

    1、请生读小青蛙问妈妈的话。听了他的朗读,你有没有感到奇怪?指导学生用奇怪的语气读小青蛙的话。

    2、小青蛙为什么会有这个奇怪的问题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小青蛙说的话划上“—”。(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

    3、想想,刚才你读青蛙两次说话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小青蛙第一次为什么用赞美的语气?师:读读第一段,你能读出它的美吗?

    (出示句子,分角色读)

    4、因为小青蛙感到奇怪,所以去问妈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青蛙妈妈是怎样帮助小青蛙解除心中疑惑的?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的4、5两个自然段。

    5、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老师先找到了跳到岸上的“跳”字(演示),大家再找一下,还有表示动作的词吗?

    大家一起表演一下怎样叫捡起石子扔进河里。生:(表演)。

    6、对,就这么一扔,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大家看录像(石子激起波纹,又荡回来)。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谁能起来说一说。指导学生读这一段,学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二、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指导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青蛙妈妈说了几句话?

    1、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谁来读?师:告诉我们什么?(叫声像水的波纹)

    2、青蛙妈妈为什么说他们像呢?请同学读一下第2、第3句话。

    3、老师把这二句话写到了小黑板上(出示),谁再读?

    4、谁来说一说他们哪儿像?青蛙妈妈第4句话又说了什么呢?谁来读?

    5、想一想:小青蛙又一次听到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指导学生朗读)

    6、同学们看来都明白这个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吗?从哪看出来的?你说他现在心情怎么样?

    7、是啊!很兴奋,高兴得都蹦起来了,想想这句该怎样读呢?最后一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8、对呀,从哪个词看出他很高兴,很快乐?他为什么特别高兴?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这课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师:还从哪儿能听到回声呢?回家以后从课外书中、从家长那里了解一下;并读一读课外阅读《山会说话吗?》,说说你从这篇文章里又了解了什么?

    大熊猫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大熊猫好吗?

    二.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2.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许物最乎短黑圈(方法同前)

    7.课件演示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爬爪抱睁香(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四.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身子胖乎乎白

    尾巴短

    大熊猫皮毛光滑

    头白黑耳朵黑眼圈

    四肢黑

    熊许物最乎短黑圈侯爬爪抱睁香

    第四课时大熊猫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

    2.指名读词语。熊猫许多动物最胖胖乎乎很短黑眼圈时候

    爬过来爪子抱着睁眼多香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4.认识竖弯。

    5.师知道四、爪。

    (1)先示范四的写法。并用红笔标出竖弯这一笔。

    (2)写爪字时,先课件演示,让学生说出笔顺再书空一遍。

    6.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7.评比,奖励进步的同学。

    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间一笔是竖弯,爪字第三笔是竖。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大熊猫

    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军神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竹颂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贵有志,竹贵有节”。挺拔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天我们学习《竹颂》,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

    二、自主学习:

    1.读标注音:劲(jìng)竹僵(jiāng)石坚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摇曳(yè)

    吞没(mò)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潜藏(qián)千仞(rèn)

    2.解词:

    a)凌云:在空中,升高,登上。

    b)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

    c)积习: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

    d)郁郁葱葱:(草木)繁盛。

    三、合作学习: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写作者对劲竹的热爱。

    第3段,写劲竹的奉献精神。

    第4段,写劲竹给人带来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题:本文描绘竹子外形、生长、气节等方面,突出他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3、重点分析竹的精神:如板书

    四、探究学习:

    1、文中写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与竹对比,突出了劲竹如同苍松一般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里,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

    2、找出表现竹子抗击恶劣环境的顽强精神的句子:(明确: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耀着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

    3、本文中用“你”称呼劲竹,读一读,体会作者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明确:“你”是拟人化的称呼。作者表面赞“竹”,实际赞美具有高风亮节的人)

    五、回顾反思:

    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通过对《墨竹图题诗》和《竹颂》的学习,谈谈对你的启示?

    板书设计:

    外形——坚毅顽强

    生长——纯洁朴素

    气节——虚心有节

    态度——无私奉献

    教后记:

    【认一认4教学设计三范例】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