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认数 小学教案范例
  • 认数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2-12

    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一)认识1—5

    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2、练习:想一想,做一做,1—4题。

    教后记:1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

    2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

    3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www.jK251.cOM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数的顺序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数出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数出末尾是0的数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注:如果学生一下不能说出来,则可放到后面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再提出来。)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问题,每个小朋友都哟啊提问题。要求每人提2个以上的问题。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第7题。师生一起对答案。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观察、找特点:横看

    竖看

    斜看

    屋檐人家收集整理

    平均数 小学教案范例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一4、5

    猜数游戏 小学教案范例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猜数游戏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减法。发展数感,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活动一:猜数游戏

    15’

    二、活动二:说一说5’

    三、练习巩固15’

    四、小结:

    5’

    1.直观演示。

    教师一只手拿4个棋子,另一只手那2个棋子,然后将两只手的棋子和在一起。

    2.请根据动作提出数学问题。

    3.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4、6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谁听懂了他的意思?他是怎么想的?说来说一说)

    5.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棋子,(教师把这六个棋子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棋子,你猜猜老师的手里分别有几颗棋子?

    6、现在我们换一种玩法:老师手里还是有6颗棋子,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

    7、如果其中一只手是3个的话,另一只手是几个呢?

    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请大家来说一说。

    8、继续游戏,学习其他6的减法。

    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9、小结:分一分,填一填。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所表示的2+4=6和6-4=2的含义。

    1、独立完成“练一练”的1、4、5题。

    2、交流,反馈。

    3、第2题:说一说,6个苹果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请学生上来演示,教室随机写出算式。)

    4、第6题:说一说,玩一玩

    一生:我出1

    另一生:我出55+1=6

    讲题:老师左手有4个棋子,右手有2个棋子,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

    列式:2+4=64+2=6

    4和2,3和3,5和1

    列出减法算式:6-3=3

    1+5=6

    5+1=6

    6-1=5

    6-5=1

    以游戏激趣。

    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进一步理解6的加减法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巩固练习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4+2=6

    6-2=4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0369.html

    【认数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