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例
  •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例

    发表时间:2022-01-12

    教材分析:

    杨树普遍生长于我国各地,《杨树之歌》就是一首赞美杨树的歌。全诗借赞美杨树,赞美虽然普通,但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设计有关生字的问题,并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的歌?(播放歌曲小白杨)

    2、不但小白杨会唱歌,大叶杨也喜欢唱歌,(板书:杨树之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杨树之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杨树之歌》。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树是杨树?

    杨树在什么地方唱歌?

    杨树把歌唱给谁?

    杨树为什么唱歌?

    3、同学们非常愿意动脑筋,要想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先要把课文读通,认识这课的生字朋友。

    4、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5、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中课文的录音),听到你刚才读不准的字音要留心,把读音记住。

    6、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画下来。

    7、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大叶杨、聊家常、悠闲这几个词不理解,在全班交流时,课件出示大叶杨的图片。)

    8、课文中的词理解了,这回请你们试着读一读识字表中的生字,把读的不熟的用画下来。

    9、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表中的生字,考的时候要把同桌画的字多考他几遍,让他记住。

    10、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关生字的问题,考考其它组的同学。

    11、齐读生字。

    三、感受大叶杨与人类的关系

    1、喜欢大叶杨的歌吗?自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或句子画下来。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能解答了吗?有没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杨树一样虽然普通,但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就像刚才我们听的小白杨中防守边疆的小白杨一样,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27的《记住》。

    4、说说你通过学习《杨树之歌》和《记住》你知道了什么?是啊,请你们记住,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三、拓展

    1、我们在语文天地中学过一首关于树的诗《咏柳》,你们记着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2、留a级与b级的作业:

    a级:如果你是一棵大叶杨,你会唱些什么呢?写一写好吗?

    b级:找一找还有哪些关于树的诗。

    JK251.com延伸阅读

    绝句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绝句》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一、第一教时:以趣味练习法为主学习《绝句》

    1.揭题后讨论:你知道“绝句”的意思吗?(“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简介杜甫:唐代诗人,自幼好学,7岁就会吟诗,他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1400多首,被誉为“诗圣”。)

    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练习填空,理解诗句的意思。

    (1)在()内填入描写景物的词语。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数量的词语。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填入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l)“黄鹤”“翠村”“白鹰”“青天”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2)请将4个数量词分成两类(实数和虚数),联系诗句说说“千秋”“万里”各说明了什么?

    (3)读一读诗句,想一想,4个动词中,哪些真动,哪些“不动”。(鸣”与“上”是有动感的;“含”与“泊”是无动感的。)再次读诗句,读准“泊”的字音,感受诗的意境。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动态,后两句描写的则是静态。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写色彩和形态的词语。说后同学评议,在评议中教师点拨提升。

    6.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春天的景色不仅色美,而且形美)。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7.拓展性练习,自学自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也可以自己选择诗歌来学习。)

    小学古诗诵读网

    大熊猫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大熊猫好吗?

    二.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2.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许物最乎短黑圈(方法同前)

    7.课件演示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爬爪抱睁香(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四.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身子胖乎乎白

    尾巴短

    大熊猫皮毛光滑

    头白黑耳朵黑眼圈

    四肢黑

    熊许物最乎短黑圈侯爬爪抱睁香

    第四课时大熊猫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

    2.指名读词语。熊猫许多动物最胖胖乎乎很短黑眼圈时候

    爬过来爪子抱着睁眼多香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4.认识竖弯。

    5.师知道四、爪。

    (1)先示范四的写法。并用红笔标出竖弯这一笔。

    (2)写爪字时,先课件演示,让学生说出笔顺再书空一遍。

    6.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7.评比,奖励进步的同学。

    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间一笔是竖弯,爪字第三笔是竖。

    教学回顾:

    板书设计:大熊猫

    国物爱毛四耳两爪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4294.html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