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18

    【www.jk251.com -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写好自己的小学教案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型]: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18、1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教学方法]:调查研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观察邮票

    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2.说一说。

    (1)上面这些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

    (2)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交流后,使学生明白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出示邮票相关的费用。(课本118页)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4.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1)不超过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9页)

    (2)只用时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80分1.2元

    两张:80分×2=1.6元1.2×2=2.4元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3)你认为可以读者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三、布置作业: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硬,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Jk251.coM编辑推荐

    我的教学问题集(单元 教案精选


    1、关于公倍数、公因数概念的引入,教材改变了以往老教材毫无生机与趣味的从抽象的概念(倍数、因数)到抽象的概念(公倍数、公因数)的引入方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然引出两个概念,完全遵循了新课程的有关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教学效果也很好。但我总有一个感觉,两个铺长(正)方形的题粗看很相似实质又不同,学生有混淆,特别反映在此类题的练习中,况且倍数与因数原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学生说理时常达不到教师的“位,他不知道老师要说倍数还是因数。

    2、关于最小公倍数求法,列举法和“大数翻倍法”学生基本都能熟练掌握(心算能力要强);最大公因数求法,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他们自己得出了可用列举法与“小数缩倍法”(名字也是他们自己取出的),我对此加以了肯定与尊重。可我马上就后悔了,学生作业中出现了不讲所谓“小数缩倍法”不会出现的错误情况,比如12与16,有不少同学缩倍后答案不是写商4,而写了除数3,甚至33与11也出现了有同学写3。细细想来,求最大公因数千篇一律用“小数缩倍法”是不科学的,有时可能反而用“大数缩倍法简单”,关键是看“少”(因数个数)而不是看“小”,如12与57。所以还是用列举法加上让学生熟悉几种特殊情况后判断简单。

    3、有关“起点”的实际问题。教材上练习四的4、7、8及练习册中的不少题目起点都是从零开始的,如第4题跳棋起点是在1前面而不是在1上,第8题“起点”是7月31日而不是8月1日,所以这类题算出的公倍数就是最后的答案,导致学生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公倍数是几答案就是几。我不知道教材是不是有意这样编排的,但最后一个思考题,“起点”却是8月1日,导致学生答案都是公倍数12,而正确答案却是13。所以既然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就要接近生活实际,题目就不能全是理想化的从“零”开始的。这类题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出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两次相隔的数量,这样不管‘起点”是几,只要加上相隔的数量就能计算出下一次。

    编者:学贵有疑,教亦贵有疑!

    上小数乘法教学问题优秀模板


    不知不觉,离开学已有一个星期了,今年是我上岗的第一年,也是我接触人教版五上数学的第一年,第一个单元是小数乘法,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思想,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安排是先从小数扩大成整数入手,逐步过度到小数乘整数,简单的小数乘小数,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

    在进行第一课的课前教学设计时,我遇到了一个矛盾:我们是利用积的扩大缩小规律得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的,但是后面计算方法又被要求说成:“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我觉得这里学生无法独立归纳出:“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个问题我在qq上和许多在职老师联系过,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触,但是截止我上这堂课前,都没有人提出统一的意见。于是乎,在百思未果的情况下,我只好在课堂上“看着办”。

    果不其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算好后再缩小的方法。但是在尝试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时,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样的规律。经过我的引导后,有学生模糊地说出类似的话,但很多学生仍然持质疑态度。有些学生甚至坚持说这是错误的。对于此,我发现如果我做硬性规定的话,就会和后面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起冲突,因为小数乘小数是要看两个因式的,所以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只要看被乘数,于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这句话到底对不对,等我们学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再来研究。而目前我们对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再按整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再把积缩小乘小数。这样就把小数位数的问题放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特别是在教学积的小数点的问题上了。这时,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而小数乘整数时,因为整数没有小数点,所以,就只要看被乘数的小数点就可以得出积的小数位数。

    我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可以这样说,目前我仍然在尝试找出一条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这个方法只是我在尝试过程中的一个探索。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18×20

    24×4015×40

    15=()×()

    24=()×()

    30=()×()

    36=()×()

    二、新授

    出示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

    板演:

    (1)25×12=300(元)

    (2)25×12

    =25×(3×4)

    =(25×4)×3

    =100×3

    =300(元)

    (3)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元)

    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12×2512×25

    =(3×4)×25=12×(100÷4)

    =3×(4×25)=12×100÷4

    =3×100=1200÷4

    =300(元)=300(元)

    课后小结: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求个数比另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2.进一...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教案精选篇

    出示这样一组信息:出示:一只小鸟小时飞行12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你会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吗?(师生一起画出线段图)求小鸟1小时飞行多少千米,算式怎么列?这是整数除以分数(板书课题)1、12÷怎样计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