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25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点点的改动,就比如我觉得想想做做的第2题放在课上给学生练习,学生很容易用12去乘6,因为这里的笼子学生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到12,根本无需去计算。在这节课上,在例题出示并将借完毕后,我小黑板出示了3辆车4天运水泥得这样一道题目,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里我这样设计的用意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这道题目的理解,能够真正的理解连乘的题目的形式和解决的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在体育商店买乒乓球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善思维。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良好心理体验。但我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语言不够精确,到位,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了除法算式的计算,还有的同学用了30个乒乓球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解答。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也有时间白白花掉的地方,在例题的讲解后,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概括,但或许由于引导不当,学生一直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去,这样就关系到我让学生总结课题,根据学生说的并不能完全的概括出今天的课题,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在进行一次总结。在紧接着的环节中板书课题,我就没有能写完整,只写了一个“两步连乘”。

    在课前我就在思考了,这节课怎么上出新意出来,但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节课要上好最要把我的地方就是要有效,学生是否能掌握了,碰到这样的问题以后都能够解决了。或许,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方面还要加强学习。

    Jk251.coM编辑推荐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表教案 教案精选篇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教学准备:投影,作业纸,挂图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目标学习活动教师提供的帮助与指导活动设计意图反思再设计激趣唤起旧知活动一:课前游戏拍手游戏要求学生拍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3倍……(让人清楚地听出)复习“倍”的概念,为新课学习探究作铺垫。开门见山,寻找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二:情境导入1、学生反馈:裤子2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随机贴出条件)2、一件上衣多少元?(师:会做吗?怎么列式?这是一步计算题)一套衣服一共多少钱?(板书贴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板书贴出)1、师:上周日,徐老师去逛商场,走到了这家店(挂图出示)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师:那你可以知道什么呢?3、这两个问题需要几步?(2步)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贴出)——揭题用例图的情景把学生带如学习场景,开门见山。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三:自主探索学生自己列式解,师巡视发现:1、28×3=84(元)2、28×3=84(元)84+28=112(元)3、28×4=112(元)4、1+3=428×4=112(元)学生各抒己见:1厘米,2厘米,1.5厘米……学生自己探索画线段图中几倍数的画法,师巡视发现资源。学生评作业纸得出初步的画图方法。(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表示求一套衣服多少钱?(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多少钱)不能,交代4是从哪里来的?1+3=4先求上衣的价钱加上裤子的价钱条件没有变,问题变了。只要改问题就好了。生来指,老师改图。28×3=84(元)84-28=56(元)3-1=228×2=56(元)1、“一套衣服多少钱?”师:你会做吗?(自备本完成)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你想发表什么想法?(把认为错的排除掉)3、请你们认为对的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追问:哪里有4个28?条件告诉我们没有?(没有)4、引入“线段图”(1)为了让们更清楚地理解题目,请小助手:线段图来帮忙,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28元。那这条线段画多长呢?追问:1厘米好还是1.5厘米好?为什么?(2)我们一般取整厘米数比较简单,这里取1厘米表示裤子28元。那上衣怎么画呢?完成在作业纸。(3)展示学生作品,你觉得他们画得怎么样?(可能端点不对齐,端点对齐,在每段上面标28……)(4)师示范画法。追问:为什么上衣要画这样的三份?(5)图中清楚地表达了这两个条件,问题求什么?注意看好老师如何表示。手指“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6)请学生对照老师的线段图对自己的稍作调整。5、看线段图理解解题方法师:28×4你能看懂了吗?能找到4个28了吗(同桌互相指一指)追问:能不能直接写28×4?再看28×3=84(元)84+28=112(元)先求什么?你能找到图上是哪段吗?(指一指)求一共还要?5、试一试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1)师:这题我们还是借助图来做,和上一题比较,条件变没?图要不要变?为什么?不同在哪里?(2)师:问题变了,在图上也只要改问题,怎么标呢?谁来指一指?(3)师:会做吗?你会几种呢?(4)交流怎么想?6、归纳解题方法同学们真厉害,学得真快,以后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可以先审题,再画图,再分析,然后解答,最后检查。(板书)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蓝本,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其应用意识。抓住学生的资源,以资源带动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线段图的学习中体验其重要性,自发形成画图解决的内在需求。巩固中练习,水到渠成活动四:巩固练习蓝带子长5米,红带子的长度是蓝带子的大倍,求一共多少米?(1)周末我还买了些彩带准备装饰教室,看书第43页,你了解了什么?(2)你会求吗?有几种?(3)交流解题方法分层进一步体会这类问题的特征。活动五:总结课堂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贴纸形式)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那样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所以我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难点借助线段图,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结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审题、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而我在处理这些环节的时候整节课的结果意识是有的,可每个环节处理都很仓促,指导都不到位,导致一半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自我分析反思一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及时捕捉,巧妙处理,合理引入上存在欠缺,这一方面是经验积累少,还有是理论知识的缺失。要多学习理论书籍,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课堂经验,多积累。

    数学下册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第76页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这类问题的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白球的只数与黄球的比是1:3。

    师问: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白球占总数的1/4,黄球占总数的3/4

    生答:白球占黄球的÷,黄球是白球的3倍。

    。。。。。。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5。

    (1)弄清题意,让学生说一说3:2所表示的含义。

    提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揭示课题。

    (2)学生尝试练习,用学过的方法来解答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大组交流。

    ①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3+2=5

    30÷5×3=18(格)30÷5×2=12(格)

    ②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说红色方格有3份,黄色方格有2份,一共5份。

    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总格数×3/5=红色方格数;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总格数×2/5=黄色方格数。

    师小结:这种方法我们是用分数来解答的,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用总数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4)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答案的对错呢?

    生答:可以把两种颜色的格子数相加,和是30。

    这里可以让学生通过涂色来验证。

    生答:计算的两个结果组成的比是3:2,就对了。

    (5)比较两种算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6)说说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2.教学“试—试”。

    师问: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

    (1)指名说说1:2:3所表示的含义。

    (2)学生尝试练习。

    (3)汇报交流。

    提问: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小结:观察以上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4)怎样解答?

    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解答,用总量乘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出部分量。

    3.完成“练—练”。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你想到了什么?

    (2)“练—练”第2题。

    问: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班,就是把180按什么来进行分配。

    学生相互解答,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四第2题。

    (1)先估计比赛已用去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统计的。

    (2)再计算出这场比赛大约还剩多少分?

    3.练习十四第3题。

    (1)提问: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多少?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核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案精选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教学例41、认识折扣。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2、探索解法。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价×80%=实际售价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ⅹ×80%=12ⅹ=12÷0.8ⅹ=15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二、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三第1题。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说每种商品所打折扣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2、做练习三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3、做练习三第3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4、做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四、全课小结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提出要求: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括线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案精选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秋天到了,国园里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今天,这些苹果小精灵要来到我们的教室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不过它们都喜欢上课上课认真、积极发言的小朋友,它们还带来了一些题目要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它们的考验吗?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提问:看了这幅图,哪个小朋友能提出一个问题呢?

    刚才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还不会写,为了方便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一看:(演示括线和问号)教师介绍:这是括线,这是问号。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

    (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探究解决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指名说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把左边的3个和右边的5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你会列式吗,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练一练(想想做做1)

    看来苹果精灵出的题目并没有难倒小朋友啊,不过刚才我们是一起商量出来的,如果让你自己完成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题:

    (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求一共有多少棵向日葵你会列算式吗?写一写

    (2)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会说了吗?自己轻声地说一说。

    自己填写算式。

    说一说你的算式是什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指名说

    四、拓展练习

    想想做做3,苹果小精灵他们很聪明,想到了那么多的题目来考验小朋友。但是它们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小朋友我们乘过公共汽车的,对吧!可是小精灵它们从来没有见过公共汽车,所以它们都被这个题目给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呢?要求什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自己列算式,校对。

    说说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明白它们所表示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优秀模板


    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球拍图,3捆萝卜图,以及16根小棒;学生准备18根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和准备

    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摆在桌子的左面。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

    8÷4=2

    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摆在桌子的右面。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

    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

    教学例3。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是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在学生说明理由时,还可以让他到黑板前具体分一下,使全班同学看到,分法不同。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能够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

    1.第2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图,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写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能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出示课本第29页的例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边做边小声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四人小组帮助。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有几人?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一幅图写出两个除法算式,还练习了根据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数学下册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第十课时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导学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图

    1、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吗?指名说,齐说。

    刚才小朋友提的这个问题我们还不会写,为了方便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来把这句话表示出来,请小朋友看一看:(演示括线和问号)

    师介绍:这是括线,这是问号。括线和问号合起来又表示什么?

    现在谁来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的是什么?指名说3人,齐说。

    (左边有4个西瓜,右边有3个西瓜,一共有多少个西瓜?)

    2、探究解决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加法)

    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指名说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个西瓜,要把左边的4个和右边的3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电脑相机出示算式4+3=8)

    4+3=8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3、练一练

    看来苹果小精灵出的这个题目并没有难倒小朋友啊,不过刚才是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如果让你自己完成你会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一题:

    (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在小组内说一说。

    全班交流

    求一共有多少棵向日葵你会列算式吗?写一写

    指名说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2)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你会说了吗?自己轻声地说一说。

    自己填写算式。

    说一说你的算式是什么?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指名说

    小结:要求一共有多少朵,只要把左边的6朵花和右边的3朵花合起来,所以应该用加法来计算。

    三、教学“试一试”

    1、理解题意

    (1)出示题目

    (2)提问:篮子上面的“?个”表示什么意思?说说括线和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意思?

    谁能说说这一题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指名说

    要求的是什么?指名说

    谁能把这道题目的意思完整的来说一遍,告诉我们的话和问我们的话?指名说,同桌互说。

    2、探索解决

    要求篮子里面有多少个你会列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电脑出示算式10-3=7)

    你的10-3=7表示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从10个苹果里去掉篮子外面的3个,剩下的就是篮子里面苹果的个数,所以用减法来算。

    3、练一练(2)

    (1)看了左边这幅图你能用三句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问我们的是什么?同桌2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

    要求蘑菇房里有多少只小兔子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写一写

    说说你写的算式是什么?指名说

    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呢?指名说

    (2)看了这幅图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自己轻声地说一说

    独立填算式

    说说你的算式是什么,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明白它们所表示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节课你们组获得苹果的情况吧!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