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教案范例
  • 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2-28

    【www.jk251.com -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教案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及应用,巩固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及其简单的换算,加深学生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一、整理和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想象一下1千米大约有多长?说出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

    2、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说出相邻单位的进率。

    3、1吨=()千克1千米=()米

    7000米=()千米3000千克=()吨

    9吨=()千克5千米=()米

    4、写在黑板上指名写出,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下面各数

    6厘米6分米6千米6米6毫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2500克1吨1500千克1500克

    二、巩固应用

    出示情境图“生活中的数”。“我们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说一说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不仅说书上的例子,还可举出生活中一些其它的例子。

    三、练习

    1、练习三第3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找到不同的装车方案。

    2、作业:练习三第4题,课后同学互相交流。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jk251.coM小编推荐

    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数知识点归纳 教案精选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单元生活中的数 优秀教案推荐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教学目标

    1.数,认,读,写10以内的数.

    2.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1.数数时,做到手口一致,与实物对应.

    2.书写要正确、规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

    1.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反复演示,反复指导,反复纠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的能力.

    4.课堂气氛要活而有序.

    5.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二单元比较

    教学目标

    通过对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符号.

    教学重点

    掌握如何比较事物的经验.

    教学难点

    1.正确操作“<”“>”“=”.

    2.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轻重比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并理解符号“<”“>”“=”的含义.

    3.能熟练运用“<”“>”“=”.

    4.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课堂上多用实物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多发现,多提问.

    课时安排

    3课时

    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归纳


    温度

    【知识点】: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正负数

    【知识点】:

    1、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2、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0点)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很多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了。如果你家里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你希望家里购买什么呢?

    虽然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梦想,但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还是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住房(大屏幕出示各种不同风格的住宅楼)。

    如果你家里准备购买一套新房,你首先会考虑哪些问题?

    今天,易老师也碰到了这样一个购房问题,希望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为我出谋划策(揭示课题: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

    (一)计算房价

    1.问:同学们已经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房子一般是怎样计价的吗?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出示材料一:新房信息。

    3.学生活动,用计算器算出总房价。

    940×98=92120(元)

    老师问:同学们觉得这样的房价怎么样?

    4.出示材料二:教师购房的几条优惠政策。

    (1)一年教龄优惠6元/m2(夫妇二人教龄合计25年)。

    (2)小学高级教师优惠40元/m2(丈夫为小学高级教师)。

    (3)长沙市优秀教师优惠30元/m2(本人为长沙市优秀教师)。

    教师问:有没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小组活动,用计算器算出优惠以后的房价。

    请小组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计算方法和结果。

    25×6=150(元/m2)

    150+40+30=220(元/m2)

    940-220=720(元/m2)

    720×98-70560(元)

    (二)选择付款方式

    1.教师:即使国家给出了这么多的优惠政策,但易老师仍然面临困境。

    出示材料三:易老师家庭经济状况。

    (1)家里已有存款3万元。

    (2)准备借2万元。

    (3)夫妇二人每月收入合计1700元,各项生活开支900元。

    教师问:你是怎么理解这份材料的?

    2.出示材料四:可供选择的付款方式。

    (1)一次性付清70560元。

    (2)首期先付50000元,以后每月付300元,付8年。

    (3)首期先付30000元,以后每月付800元,付5年。

    3.学生小组活动:如果你是易老师,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派代表说说你们这组的想法。

    (三)选择地板

    1.教师:房子买好以后,为了美观和舒适,我准备进行装修(大屏幕出示各种室内装修图片,让学生欣赏)。

    装修是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其中地面装饰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你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给我?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确定使用木地板,出示材料五:关于木地板的市场调查。

    3.教师:易老师最好选择哪一种木地板?为什么?能用数据说明吗?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

    比如,以15年内所需的资金来进行比较(假定在客厅和三个房间铺木地板,总面积60m2)。

    高级木地板:120×60=7200(元)

    普通木地板:60×60×3=10800(元)

    三、总结(略)。

    《小学青年教师》

    谈沙漠中的绿洲学有所感 小学教案范例


    谈《沙漠中的绿洲》学有所感

    金丽娜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的具有高度人文性的文章。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读这篇文章后,都会被阿联酋人民那种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深深感动了,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阿联酋人民不惜任何代价在沙漠中建成了一片片的绿洲,这的确是个伟大的壮举。

    怎样使学生学有所感呢?这一直是我脑海中思考的问题。其实,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感的教育,其效果胜过任何教育。

    在教学中,我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从中感悟了许多,比如,他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无法了解,为什么我们的家园不可以比阿联酋更美呢?甚至,他们觉得向社会中不爱护环境的人们发出呼吁是他们心中发泄不平的有效途径。总之,他们畅所欲言,他们甚至有了忧患意识,他们担心也许我们的城市有一天也会被沙漠吞噬,这也不应该是我们所该担心的吗?然而,在担心多余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也提出了好多有力的措施。在这一课中,语文与环保得到了最好的结合。正因为学了这篇课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正因为他们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他们才深深地理解阿联酋的人民,佩服和学习阿联酋的人民,语文与环保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我的课堂上,板书大多是随机的。可单单是《沙漠中的绿洲》这个题目,我就用了白、蓝、绿三种颜色。其中“绿洲”两个字是绿色的。孩子一下子就会被吸引过去,善于思考的孩子还会因此而产生遐想:绿洲是什么样子的?一定会充满绿色吧!我的板书布局灵活而不死板。在引导学生思考“盐碱地、不毛之地”如何变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时就先打上了一个红色的“?”;在讲解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将红色问号解答出来,适时添上“种植花、草、树,精心侍弄”。板书要恰到好处!多一点儿则嫌多,少一点儿则嫌少,而且又是那么及时。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明白了生活中离不开绿化!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用数学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思维训练: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边有2只猴,右有7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生:左边有2只猴子,右边有7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

    2+7=92,7,9各代表什么?

    生:2代表左边的2只猴子,7代表右边的7只猴子,9代表总数,一共有9只猴子.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原来有8只鹅,游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呢?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8-3=5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做一做(让学生任选一题做)

    梅花鹿图:(环境教育)

    师:梅花鹿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动物,因为它们的数量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不好好保护它们,那么它们很快就要消失在地球上了。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我们要告诉别人不能猎杀梅花鹿。

    生:我们要给它们好的生存环境。

    生:我们要保护它们。

    师:对的,我们的小朋友真有爱心。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四.回到天鹅的问题(?的位置换了)

    学生说意思:原来有8只天鹅,剩下5只,问游走了几只?

    小结:?位置不一样,算式不一样.

    p621314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变色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变色龙


    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第六课变色龙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的特点后,启发学生想象: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应用变色技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又布置了一项作业,收集变色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交流。

    交流时,学生纷纷拿出收集的资料做介绍:

    在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虽说不是一成不变,但多数家庭如此。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不懂颜色搭配的男性仍然很多。要是没有女性帮助,许多男人都可能为围巾颜色如何与外套颜色搭配感到茫然。日本科学家最近发明的自动变色围巾,则较好解决了这一令男人棘手的色彩搭配问题。人们编织变色围巾时,嵌入了一些能发出红、蓝、绿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开关与亮度,均由设置在围巾内的微型传感器控制,它可按照主人的想法随时变色,实现整体颜色协调一致。

    最近,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的研究者发明的电致变色聚合物纤维,颇受外界关注。《新科学家》周刊说,这种新纤维的分子吸收不同频率的可见光后,立刻显示不同颜色。这表明该纤维的颜色,可随外加电场的变化而改变。现在,科学家已将橙色和红色纤维,转化为蓝色。下一步打算将红色、蓝色和绿色纤维变成白色。最终实现将不同色彩的纤维交叉织成布料,加工成服装。这样的服装在电场中,上面的每个交叉点,都成为一个像素,和荧光屏上的小光点一样,迅速变出适合人意的颜色。三

    大家知道,传统的高楼竣工后,其外貌和色调一般不再改变,像凝固了一样,所以显得单一呆板。为改变这一状态,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变色龙混凝土。用变色龙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能在计算机控制下,对预先设置在变色混凝土中的某些部位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墙壁像荧光屏幕那样,将黑色外套变成白色,或者将从红色、灰色外套变成白色。而完成颜色变化或图案变幻的全过程,不超过5秒钟。设计者说变色龙混凝土构造的墙,还能通过色彩转换,完成像时钟一样报时,像温度计一样指示温度高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如何理解军神中的“汗珠滚滚”“汗如雨下” 小学教案范例


    河北唐山开平小学姚丽霞

    我在讲《军神》一课时,有个孩子提出:“为什么沃克医生手术时是“汗珠滚滚”,而刘伯承却用的是“汗如雨下”?仅仅是避免重复吗?”

    我问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吗?有的孩子说:二者只是表达流汗的程度不同,沃克承受的只是担心、紧张,程度要浅一些,所以用“汗珠滚滚”,刘伯承承受的是剧烈的疼痛,常人难以忍受,所以是“汗如雨下”。我越想越是感觉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不是那么简单,其中还包含更多的含义,于是我让孩子们再想一想,我说:那么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交换一下吗?有的孩子恍然大悟,说:如果沃克医生“汗如雨下”是不是就把汗水滴进病人的伤口里呀,所以沃克医生不能“汗如雨下”,那样是不真实的。我又要求孩子们联系上下文谈一谈,有的孩子谈到,沃克医生的后面有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还没等汗珠落下就擦掉了,所以还是用“汗珠滚滚”比较准确,不能用“汗如雨下”,而刘伯承并没有护士为他擦汗,所以“汗如雨下”更恰当。这样一提示,有的孩子深受启发,马上补充说:沃克医生额头上的汗擦了一次又一次还“汗珠滚滚”呢,所以刘伯承的“汗如雨下”就更是顺理成章了。

    细细品味看似简单的两个词,这里既有突出手术惊心动魄的一面,又有文章再现真实的一面,孩子们由衷的感悟到作者在斟词酌句上是经过推敲而不露痕迹的,用词之准确多么令人叹服呀。

    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

    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数学辨认方向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初步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3发展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部分的内容,教材没有把它作为知识点去讲授,而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加深体验,为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打好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广西柳州市文惠小学办学条件较好,每间教室都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学校位于市中心,离人民广场较近,便于本课教学前准备活动的开展。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力一般。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四个基本方向的知识,有一定生活经验。

    四、课堂实录

    教学准备:课件1份,课前组织学生游柳州人民广场。

    (一)活动一游柳州人民广场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柳州人民广场图片,下面用文字表示。)

    生:人民广场!

    师:咱们以世纪门为中心,来说一说艺术中心、人民医院、喷泉、技术交流站分别位于世纪门的什么方向。

    生:艺术中心位于世纪门的西方,人民医院位于世纪门的北方,喷泉位于世纪门的南方,技术交流站位于世纪门的东方。(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分别显示出四个方向词:东、南、西、北。)

    (反思通过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认识新方向做好铺垫。)

    2调动原有经验,初步感知新方向。

    师: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以外,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儿听说过哪些新的方向?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我还知道东南方向,我看天气预报时听到过东南风。

    生2:还有西北方向,我也听过西北风。

    生3:我知道东北方向,我妈妈说我老家在东北。

    师:你老家是什么地方呀?

    生3:沈阳。

    师:你们了解的真不少,对,沈阳就位于我国的东北。

    师:(指大屏幕的广场图)以世纪门为中心东北方向是指什么地方?

    生:饭店在世纪门的东北方向。

    师:大家同意她的意见吗?为什么?

    生1:不同意,饭店在世纪门的东边。

    生2:不,饭店在世纪门的北边。

    生3:我同意,因为饭店既在世纪门的东边,又在世纪门的北边,所以它是在世纪门的东北方向。

    生4:我也同意,因为它是在北边和东边中间的,所以饭店是在世纪门的东北方向。

    (反思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找到与新知的连接点,让学生在交流、辨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充分地体现交流的价值。)

    3用新方向词说一说物体所在的位置。

    师:在小组里说一说,图上的其他建筑物分别在世纪门的什么方向?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反思练习用新方向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使学生对新方向词熟悉起来。)

    (二)活动二制作方向板

    抽象并构建数学模型。

    【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