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交通与数学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交通与数学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2-25

    教学目标: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具体做到会计算经过的时间,能用乘除法的意义解释所列算式。

    教学重点:1、理解“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要走多少米?”的意思。

    2、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教学难点:理解“家住6楼,每上一层”实际是要上几层?

    课前小研究

    第()组研究者

    填空。(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8:10——8:30经过了()分。

    9:50——10:00经过了()分。

    小东上学,7:10出发,7:20到校,他每分走65米。

    (1)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想:从题目“7:10出发,7:20到校”可以知道小东走了()分,又知道“他每分走65米”,要求“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就是求()个()。列式计算:

    (2)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想:要求“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大约走多少米?”就是求()。

    列式计算:

    (3)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想:要求“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大约走多少米?”就是求()。

    列式计算:

    二、课堂学习

    (一)1、交流课前准备情况,

    2、试做第四问。通过画图、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明白“从1楼到6楼工上5层”这个道理。

    (二)1、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理解题意。直到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不变。

    2、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

    1、有几条路可走?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找最近的路。

    引导学生先观察、估计,再计算。

    (四)找一找交通标志,说一说,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jk251.coM小编推荐

    时间与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时间与数学(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体会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创设了一家人休息时间的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探索研究的材料,后面还配有相应的练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可以是:

    (1)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可以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然后进行反馈。

    (2)教师提出问题:哪天父母同时休息?哪天飞飞和父亲同时休息?请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3)指导学生将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应的圆圈图中。

    (4)引导学生根据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集合图表示出“父母共同休息日”“母子共同休息日”“父子共同休息日”“全家共同休息日”,并交流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奥数辅导”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这类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最小公倍数的应用”,要求学生“套规则”。这样做要求偏高、难度偏大、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宜提倡,更不能作为考试要求。通常情况下,像教材上的处理,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做得了,少数学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利用教材提供的9月份的日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规律,这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当年9月份的日历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加框的4个数有如下规律:横向,12比11多1,19比18多1;纵向,18比11多7,19比12多7;对角,11+19=12+18=30。

    请学生再换几组数进行观察,验证得出的规律。

    时间与数学(二)教学目标

    1、尝试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研究的过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小红帮助妈妈做迎客准备,怎样科学安排时间,渗透统筹的思想;第二个活动,计算一个人一个月、半年、一年至少喝多少杯水,运用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第三个活动,进行科学小实验,计算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使学生接触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研究。教学时,要认真组织活动,培养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研究能力,初步感受一些数学思想。

    旋转与角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四节旋转与角[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重、难点]1、认识平角、周角。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教学准备]每人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角、周角1、动手操作活动角四人小组活动:(1)固定其中一根硬纸条,旋转另一根硬纸条。(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交流。2、汇报总结展示学生经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二、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角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三、围绕哪一点旋转试一试:第2题说说所给图形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四、作业:练一练1、2[板书设计]旋转与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统计与概率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95页)

    评价检测

    一、自学导航

    专题训练一:

    完成课本94页第1题。

    注意:

    测量时按整厘米计算。

    专题训练二:

    完成课本94页第2题。

    注意:

    先完成数机器人,注意总结不遗漏、不重复的数数方法,再数小火车。

    专题训练三:

    完成课本94页第3题。

    注意:

    如果有困难,可以实际看看。

    专题训练四:

    完成课本94页第4题。

    注意:

    答案不是唯一的。

    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

    1.复习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能够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预习、质疑

    看书p89-93,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1.

    2.

    完善导学案2分钟。

    三、检测与反馈

    6分钟完成当堂检测及点评。

    的分与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10的分与合为10的加减法做准备,而且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凑十法”十分有利。

    3、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识。

    4、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10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10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规则:按要求凑数,独立完成。

    二、学新知

    1、创设情境

    活动一:10朵花,放在2个花瓶里,可以怎么分?实物图片

    (1)生动手分,动口说。师巡视,指导生按顺序说、摆。

    (2)同座相互说

    (3)汇报

    2、活动二:给图添色。两人合作,把10朵花分别涂成两种颜色,可以怎样涂?你会按规律涂吗?

    (1)两人分别涂色

    (2)说一说

    (3)分别汇报,填写41页鲜花下面的单分表。

    (4)你还能想到那些分法。填写横分发。

    提示:10可以分成2和8

    3和7合起来是10

    小结:你学到了那些新知识?

    三、游戏

    1、摆圆片凑十:女我摆2个,男我摆8个。2和8凑成10。

    2、42页3题画气球。(凑十法)

    3、比比,里填几。

    432654

    8310103

    四、作业

    42-43页4、5题

    五、板书分与合

    123456789

    10

    987654321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涂色与对应数字的分与合的结合不好,个别学生还是没理解掌握10的分与合。对于课中的10的顺口溜学生非常感兴趣,对于10的组成即已有很大帮助。以后还应加强数形结合理解训练。

    时间与数学 优秀教案推荐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集合思想。

    一、课前小研究

    p75(1)\(2)

    二、堂上学习

    1、交流课前小研究,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2、课堂交流p76(3),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引导观察:纵向、横向、对角……

    三、堂上练习。

    p77~p78

    其中p76练一练1(楼梯问题)

    飞飞上楼梯,可以一次上1级或上2级台阶,有10级台阶,他从地面上到第10级台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楼方法?

    四、全课小结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开发区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乘加,乘减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1~4的乘法口诀算乘加、乘减题。2.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进一步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重点难点:1.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都要先算乘法。2.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乘加,乘减的原理。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出示挂图: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其中最后一个鱼缸有彩纸事先挡好)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会列算式吗?学生列式4+4+4=12或者3×4=12谈话:看来小朋友们掌握的乘法知识还不错,那就再考考大家啦!准备接受挑战----(出示出第4个鱼缸)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提出疑问:这样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每个鱼缸里的鱼一样多,才能改成乘法。师:原来是这样,那你认为可以改写成什么算式?生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五、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猜一猜第(1)题图中的人数多,还是第(2)题图中的人数多?再列式算一算,你猜的对吗?提问:为什么第(2)题不能列出一步计算的乘法算式?第4题,能帮帮茄子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乒乓球拍吗?六、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例题

    a4+4+4+4+2=14b4×3+2=14

    c2+4×3=14d2+4+4+4=14试一试

    3×4-2=□

    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3036.html

    【交通与数学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