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民族
  •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民族

    发表时间:2022-03-11

    【www.jk251.com - 中国的民族地理教案】

    现在,很多初中教学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初中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初中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希望《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民族》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工农业

    总产值

    粮食

    原油

    铁路通

    车里程

    卫生机

    构床位

    1952年

    37.9亿元

    1582万吨

    5.2万吨

    3787千米

    5711张

    1992年

    3053.6亿元

    5670万吨

    1316.1万吨

    13143千米

    375377张

    增长

    79.5倍

    2.6倍

    252.1倍

    2.5倍

    64.7倍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jk251.coM小编推荐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

    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可以增加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会引起学生很大兴趣。首先,先让学生明确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有些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如汉族)语言分为多种方言,但文字只有一种。汉族普通话是我国汉族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现在全国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时,都已普遍应用。教材中“我爱中国”的汉、蒙、藏、维、哈、朝、彝、壮八种民族文字的写法,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纸币上的文字,以加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5.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练习〕:请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讲解〕: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在历史课上讲过的故事: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提问〕: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问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学生总结归纳后,教师概括。

    〔讲解〕: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讨论〕:教师出示以下资料:

    (1)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

    工农业

    总产值

    粮食

    原油

    铁路通

    车里程

    卫生机

    构床位

    1952年

    37.9亿元

    1582万吨

    5.2万吨

    3787千米

    5711张

    1992年

    3053.6亿元

    5670万吨

    1316.1万吨

    13143千米

    375377张

    增长

    79.5倍

    2.6倍

    252.1倍

    2.5倍

    64.7倍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资力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河流


    课题:长江、黄河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黄河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3、了解长江、黄河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32"connectortype="straight">学习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学习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学习过程:一、看书回答问题:1、请同学们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注意看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海洋?2、请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或编号1——8,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注意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江经什么湖汇入呢?3、你知道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吗?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河流名称长度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能蕴藏量千米位次亿立方米位次万千瓦位次尼罗河66701840550004亚马孙河64802693001279002长江6300396003268003密西西比河602045800449005刚果河437051414023900014、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长江所在南方地区的外流河有什么共同特征5、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

    6、问: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

    7、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8、问:到下游水流还会不会左右摆动呢?看图下游的河道也越来越怎样?下游的特点

    长江对人类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问: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那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

    2、“黄金水道”

    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3、“水能宝库”问:主要那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可以用来干什么?问:想了解它的作用吗?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5、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会用大量的数据说明。)

    6、黄河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7、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用一首诗歌,对“地上河”的形成作一个总结:黄河之水天上来,万里奔腾入渤海;卷走黄沙十六亿,填充华北沉降带;走南闯北拐大弯,泥沙滚滚多危害;淤塞河道高筑堤,造就悬河飞天外.9、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0、断流现象是黄河下游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是什么?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有哪些?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主要产业


    科代表组织复习自测:4月3日

    1、高技术产业一般分布在什么样的地区?

    2、19页,识记高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带、四大密集区。

    3、列举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4、24页图,识记南北向7条,东西向3条铁路,主要铁路枢纽。

    5、25页活动第4题,会根据需要选择列车车次。

    6、北方和南方沿海航区的中心分别是?

    7、26页图,主要海港,谁是沿海开放城市?谁是特区?

    1、识记第5页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图上位置;

    2、说出南北方耕地类型、作物熟制、农作物、居民主食的差异;

    3、第6页图:说出我国主要糖料、油料作物种类及分布;

    4、第6页图:说出棉花主要分布地区;

    5、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是--,主要牧区及代表畜种;

    6、第12页:能源工业包括哪三类?我国第一大能源是-,-省产量最多,第二是-省区。第二大能源是-。

    7、12页阅读:识记这些煤矿的图上位置;

    8、第14页图:识记13页最后说的这些钢铁工业基地图上位置;

    9、识记武汉和上海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有利条件。

    选择:

    1、我国以“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宁夏平原

    2、东北地区重工业集中的核心地带是:

    a、沈阳附近b、哈尔滨附近c、长春附近d、齐齐哈尔附近

    3、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土地肥沃②雨热同期③冬季漫长严寒④土地资源丰富⑤农作物一年三熟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

    4、在下列农作物中,不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的是:

    a、春小麦b、大豆c、甜菜d、棉花

    5、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黎族同胞说:我们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又获大丰收;

    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来客;

    d、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6、下列河流,不流经商品粮基地的是a、湘江b、黄河c长江d、珠江

    科代表组织各自然小组长进行阅卷并及时作出成绩分析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内容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共几课时2课型新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重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75">点难点

    利用图表资料认识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的成因。

    资源选择《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中国耕地分布图》,《中国地形区》预习设计

    阅读课本,地图填充图册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导学设计

    教学反思或修改意见一,观看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陆地面积为多少?局世界第几位?

    2,人口为多少?人均绿地面积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3.我国耕地面积1.3亿公顷,居世界第几位?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

    二.类型齐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土地资源分为哪几类?

    2..我国耕地面积大约有多少?占世界耕地的百分比是多少?

    3.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类型为主?人们是采取什么措施开发利用及保护这些资源的?

    三.区域差异明显看书回答问题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干湿地区?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4.西北内陆地区耕地相对集中分布的地方,一般应具备哪些自然条件?

    5.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6.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7.我国的原始林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四.单项选择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a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b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耕地后备不足d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2.我国土地资源不利的条件是()a土地资源丰富b土地类型齐全c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比例不合理d土地资源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有利条件3.下列地区与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连线不正确的是()a、平原-------耕地b、高原-------草地c、山地-------林地d、城市-------草地检测反馈设计课中检测完成练习册、课本活动课后巩固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人多地少二、类型齐全三、区域差异明显1.中国的耕地分布2.中国的草地分布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划分的标准。

    2.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位置。

    能力目标:

    1.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位置,并且正确填注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讲述我国的行政区划,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特别是通过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中国的疆域”一节一样,都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不仅如此,形成我国行政区划的空间观念,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便于今后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节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一个“有利于”,两个“便于”);行政区划的几种类型及三个等级;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其中的重点为行政区划的三个等级,以及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名称、简称及其行政中心。

    关于“中国的行政区划”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涉及到很多的地名,对于一个刚接触中国地理知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还是生疏的,需要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熟悉掌握。同时应该避免一个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地名与地图上的位置不能紧密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1.拼图游戏:每个人买一套拼板,或自己找一幅大小合适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将其

    按照行政区划分成28份(划分的方法见教材第9页),并且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拼得又快又好。

    2.“找门”游戏: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一组负责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一组负责简

    称,第三组负责说出该省级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最后一组负责指图。每次从每组抽出一名同学,选其中的一名同学先说,另外三名同学应该把相应的内容迅速说出来或指出来。说对了加一分,说错了不给分,最终以分数来定哪组获胜。

    3.“找邻居”:从班里选出34名同学,分别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剩下的同学作

    裁判,教师说出某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或行政中心,也可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然后代表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同学举起手来,同时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与这个省级行政单位相邻的同学立刻站出来,并描述“自己”在该省的哪个位置。答错的同学会被扣掉一分,看谁扣分扣得最少。

    另外,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将上一节的内容加进去,例如在第2个游戏中教师提示:“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的省区是……”,然后再由学生来说。或者在第3个游戏中教师提示:“与俄罗斯相邻的省区是……”。这样在熟悉新学内容的同时,也复习了旧知识。

    对于某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相对位置外,还要注意纬度位置,比如北回归线穿过了哪些省区,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全方面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单靠这一节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掌握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位置的,但我们必须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节教材按内容来说一节课就够了,但由于本节内容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一节课之后练习一节课,或者边学边练。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分布及行政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图与名统一的地理记忆能力。

    2、使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教学手段:

    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或利用硬纸板制作一套(每个学生一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和它的范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国内部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提问:如果你要给你在外地的亲戚写一封信,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的地址怎么写?(安排学生每人写一份,并选择几位同学来念一念,看看哪些是合理的,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的。)

    追问:为什么这些信邮递员可以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因为这些地址在等级上非常清楚,邮递员按照上面一层一层地找,很快就可以找到。)

    看来这些等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将国土分为若干各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活动: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5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板书讲解: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除此之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承转: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活动:教师按照课本第7页的顺序介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学生在教师提到某个省的同时,完成中国政区拼图。

    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每一种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讲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1997年7月1日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1999年12月20日成立的。

    转折: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竞赛游戏来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活动:

    1.“拼图游戏”。

    2.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与四川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个省区?学生迅速答出这个省区,并找到它在我国的位置。

    3.教材第7页“想一想”。

    4.观察每个行政区划的形状,看看它们都像什么?(如广东省象大象的头;广西省像孔雀;黑龙江省像天鹅;陕西省像兵马俑等)然后做第8页练习。

    转折: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一个小名,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要有一个简称呢?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然后是阿拉伯数字。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杂,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么大的牌照啊!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来的,找到记忆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常识,分组讨论回答,能说出几个就可以。)

    请学生归纳:

    1.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有哪些?(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有哪些?(闽、赣、湘、皖)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有哪些?(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有哪些?(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活动:“找门”游戏或“找邻居”(见“教学建议”)

    作业:回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试着用最短的时间说出该城市所在的省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中国政区图”的拼图。这样既可以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还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我国领土的认识。

    2.请学生自己创造方法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和位置,并进行交流活动。

    3.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内容围绕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展开。分组进行,淘汰制,最后剩下的两方进行决赛。

    经典初中教案地理教案-中国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校园快讯


    课题名称: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

    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方面。

    1)海陆位置:与蒙古、日本两国相比,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随之对降水、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港湾对海上交通的发展、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直接往来等产生影响。

    2)纬度位置:看图估算出南北大致的纬度,所处的温度带。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跨纬度大,气候不同,对农业产生影响,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F通过查阅地图,读出我国的四个濒临的海洋,简介两个内海,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隔海相望的6个邻国,记住它们的位置。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记忆我国15个邻国,可让学生分组编口诀,记忆起来顺口,记得又牢固,长久不会忘记。选出较好的全班展示。

    东朝鲜,北蒙古

    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锡丹

    南部还有缅老越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P4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A

    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说说学校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省

    **市**区)

    B学习课文中的三级行政区划,尤其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学法指导:口诀记忆法

    a两湖两广两河山b“三字经”

    五江二宁青陕甘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内重台海福吉安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还有港澳好河山

    C由学生思考口诀的含义,稍作解释。然后利用三分钟时间,学生熟背口诀,领会含义。

    D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学生互相考察。

    E在“三字经”中,涉及到简称知识。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8表,看是否能发现简称是如何的来的。

    总结:a省区名的原字b河名c山名d古代地名、国名

    F平时学生已多少有一些省会的知识,提问几个,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填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先填会的,不会的用铅笔填)。

    课后作业:1)准备中国行政区拼图(自制、购买均可),下节课用。

    2)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以及其省会、简称。

    (第三课时)——以复习巩固为主

    猜猜看!

    1、知识点竞猜:a我国第一大岛b我国第二大岛c我国最大的群岛

    d我国领海宽度e我国所在的半球(东西、南北)f我国陆上国界线长度g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度h

    我国有几个陆上邻国i我国有几个隔海相望的国家j我国位置最东的省区k我国位置最西的省l

    我国位置最北、最南的省分别是m我国面积最大的省n我国人口最多的省o全国分哪三级行政区划p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

    2、中国之最能力竞猜:

    a纬度最高的省b纬度最低的省c跨经度最广的省

    d跨纬度最广的省e邻国最多的省f临省最多的省

    3、地理谜语:猜猜是哪一个省级行政区或那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心?

    A船出长江口B宝地C碧波万里D银河渡口E千里戈壁F四季如春

    G久雨初晴H大言不惭I急来报佛脚J带枪的人K两个胖子

    拼拼看!

    用自治或购买的省区拼图,练习。并在组内和班级进行竞赛。

    (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选拔进行级部拼图大赛)

    填填看!

    将《地理填充图册》中未完成的1、2节内容填上,并自评。

    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中的作业整理并交上

    经典初中教案地球的运动


    【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

    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感想?(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地轴太阳

    周期1天1年

    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产生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义

    经典初中教案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

    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整式加减运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出示投影1)

    化简下列各式

    (1);

    (2);

    (3).

    学生活动: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出问题: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

    学生活动: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

    【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

    师提出问题: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2)

    例1求单项式,,,的和.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

    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

    师提问题: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

    练习:(出示投影3)

    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2),,.

    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2),;(3),.

    学生活动: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

    师: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投影4)

    例2求与的和.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

    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

    学生活动: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

    【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师提出问题: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运算一般分几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的和为____________.

    2.计算:(1);

    (2);

    (3).

    学生活动: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

    【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6)

    1.已知;;计算

    (1);(2);(3);(4);

    2.一个多项式加上得,求这个多项式.

    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第二过比第一边大,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

    学生活动: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2)(4),右边位置的完成(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中国学习联盟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

    【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1)(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

    如: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另一边长比它小,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五)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

    1.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做适当强调: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

    【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八、随堂练习

    1.化简

    (1);

    (2).

    2.一个多项式加上得,求这个多项式.

    3.已知一个长方形一边长为,另一边比它小,求长方形周长.

    4.已知,求的值.

    5.已知,在数铀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69页A组7、8、11.

    (二)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已知,,,当,,时,求的值”.有一个学生指出,题目中给出的,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十、板书设计

    【经典初中教案中国的民族】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