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地震火山相关教学方案
  • 地震火山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3-11

    【www.jk251.com - 小学地震教学小结】

    按照学校要求,初中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初中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地震火山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板书)第四节

    一、多地震的国家

    (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

    (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

    (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

    (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

    (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

    (学生活动)看计算机课件的演示,考虑我国的位置同两大地震带的关系。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衔接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

    (演示课件)中国的地震带

    (讲述)我国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如图的四个地带。

    (演示课件、讲述)中国的地震带(四个地震带,略)

    (讲述)我国有资料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中。唐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

    (演示课件)唐山地震。

    (讲述)地震的破坏力这样大,有无办法预防,从而减少损失呢?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和“读一读”。

    (讲述)火山同地震一样,也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但火山在我国危害不大,活火山很少。

    (学生活动)读图3.21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座著名的火山。

    (总结、反馈练习)

    〈设计思想〉

    本节虽然将我国的地震,但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两大地震带的分布,才能从原理上讲清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通过计算机课件把二者之间的联系,动态的表示出来。有关唐山地震的影像资料,意在告诉学生,地震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今后投身科学研究工作。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一、多地震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1、2、3、4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块薄泡沫板,出思考题:

    将泡沫板从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与地震有联系吗?

    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由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Jk251.coM编辑推荐

    命题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几何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能够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或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重点和难点

    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大家随意说出一些语句,教师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如:

    (1)对顶角相等吗?

    (2)作一条线段AB=2cm;

    (3)我爱初二(1)班;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二、新课

    问:上述语句中,哪些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师指出:判断是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数学课堂里,只研究数学命题,如(4)、(5).

    例1请大家说出若干个(数学)命题,再分析一下,每一个命题由几部分组成?

    (1)等角的补角相等;

    (2)有理数一定是自然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

    (5)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师启发学生得出:一个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简称为“若A则B”.

    练习: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在例1的(1)至(5)个命题中,所作的判断是否都正确?怎么检验各个命题的真伪?

    (l)“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已经由补角的定义得到证明.

    (2)“如果是有理数,那么它一定是自然数”。是不正确的命题(判断),反例如是有理数但不是自然数。

    (3)“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正确的命题,已证.

    (4)“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2>a.”是不正确的命题,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个大于4的偶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这个命题,至今没人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它不正确;也没有人完全证明它正确.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1+1”这颗数学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遥”.这是目前世界上对这个命题的真伪的判定,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命题既然是一个判断,就有判断是否正确的区别.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不是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

    怎样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数学中,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实践证明的形式出现);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3试将下列各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相互颠倒或变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则ab=0;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对顶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真).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

    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

    (3)若a=0,则ab=0(真);

    若ab=0,则a=0(假);

    若a≠0,则ab≠0(假);

    若ab≠0,则a≠0(真).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假);

    两条直线相交,则一定不平行(真);

    两条直线平行,则一定不相交(真);

    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题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内”的大前提条件,那么假命题将变为真命题.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说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题,视学生接受情况,教师灵活掌握.讲还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绍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都有较大的伸缩性.

    小结: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题的结构---;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命题的真假---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显示或挂小黑板)

    三、作业

    1.在下列语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命题的真假,并仿照例3说出一些新的命题来.

    (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

    (2)取线段AB的中点C;

    (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4)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

    (5)若a=b,则a2=b2;

    (6)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数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

    2.选作题

    判断命题“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2+n+17是质数”的真假.

    统相关教学方案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统计图描述数据。难点: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相结合。能力培养: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统计图描述、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要因题而定。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保护环境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白纸、彩笔(学生自备)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在学完扇形统计图之后,通过对例题中报纸上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针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2、探索知识3、难点突破4、巩固练习5、探究升级学生在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时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安排了对比很明显的两组数据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从实际中来体会。最后在探究升级部分使学生明确,在很多情况下,三种统计图可以互相转化,它们在表示数据时的侧重点不同。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一种统计图来呈现结果。教学中以自制的配套课件辅助。学法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改过去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讨论来理解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出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利于今后的学习。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活动):引入可由前面刚学过的折线图、条形图引入,在具体表示数据时,究竟选择哪种统计图合适呢?从而引入本节内容:统计图的选择。(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观察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问:同学们从中了解到了什情况?(出示幻灯片2)小明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上面三幅统计图。问:1、三幅统计图分别是什麽统计图?2、你喜欢哪幅统计图,说出你的理由?二、探索知识:在学生初步感受了三种统计图后,逐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启发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你们知道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麽内容吗?2、从哪幅统计图可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呢?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哪个洲的人口较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此结论?怎麽得到的?5、同学们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你们发现了什麽?(出示幻灯片3)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的反映同一事物的变化情况。三、难点突破:(出示幻灯片4)班上某位学生在前5单元的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表。让学生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让学生说出理由。学生会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自然引出了二者的比较。(出示幻灯片5)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哪个车间的产值高?两个车间的总产值哪个季度高?(2)、哪个车间的产值增长快?第三季度哪个车间的产值是下降的?(3)、以上结论你是分别从哪张统计图得到的?那这组数据选择什麽统计图好呢?对比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以得出:该同学的成绩用折线统计图较好。让学生说出理由。建议学生制作一幅自己学习成绩统计图,来督促自己努力学习。四、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6)让学生根据总结出的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由。在教学中渗透爱护环境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意识。1、几种濒危动物数量;2、家庭主要支出情况调查数据五、探究升级:让学生轻松一下,想像这样一幅画面,在夏天晴朗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偶尔还会有流星划过寂静的夜空。一幅多麽美丽的画面呀!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有关星星的数据(出示幻灯片7)。九大行星拥有的卫星数。让学生结合数据来谈谈感受,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和数据。观察统计图,思考统计图的含义。谈谈自己的理解。(1)、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2)、组织学生充分交流;(3)、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明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答案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两种统计图都能表示出数据的大小。但条形统计图的柱形高低可以更直观的表示出数据的大小关系。折线统计图能体现出同一事物数据的变化情况。经过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1、条形统计图较好。2、扇形统计图较好。并阐述理由。独立思考做出选择。画草图分析,得出结论。小结:学生小结,老师对学生的努力探究,积极合作解决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作业:出示幻灯片7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数据大小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扇形统计图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数轴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要求】

    1.会正确画出数轴.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

    3.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建议(第一课时)】

    1.情境创设

    观察温度计或刻度尺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直观地将小学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推广到用来表示有理数,正确建立数轴的概念.除温度计和刻度尺外,杆秤、天平等都是较好的数学模型.

    2.探索活动

    (1)观察温度计或刻度尺上的刻度,根据课本上两个卡通人的提示,引导学生讨论:直线上的点能表示负数(如一10,一15)吗?通过在温度计上找一10℃、一15℃的位置的活动,感受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负数.

    (2)依据画数轴的步骤,正确画出数轴.可以在安排2~3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巡视全班,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操作指导.

    数轴的位置通常是水平的,但也可以是任意位置的,要发现并及时展示那些画法正确但放置方向不同、单位长度不同的数轴.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标注负数.

    可以让学生对照“做一做”的几个步骤共同评价“板演”作业,形成对数轴的正确认识.

    3.例题教学

    例2是让学生学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教师还可以再增加一些练习,然后引导学生评价卡通人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提及“数轴上任何一点是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之类的话题,因为虽然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惟一的点与它对应,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并不一一对应,而这是学生当前无法认识和回答的.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在数轴上表示分数的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建议(第二课时)】

    1.探索活动

    借助生活经验(温度的高低),引导学生探索:

    数轴上的点的位置与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得出“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于左

    边的点所表示的数”.

    “议一议”中的第2个问题,应组织学生认真操作,为得出上述结论增加感性认识.

    对于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学生比较陌生,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在数轴上,表示一3的点a在原点左边3个单位长度,表示一2的点b在原点左边2个单位长度,不难看出点a在点b的左边,即得一3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它所表示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这种规定与日常生活结论是一致的.

    2.例题教学

    例3较简单,直接应用结论的第二部分进行判断;例4给出了利用数轴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规范表述.

    3.小结

    “数形结合”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的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小结时,除要讲清数轴本身的意义外,还应通过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方法带来的便利.

    上一篇:2.2数轴学案

    下一篇:华师大版七上2.2数轴(含答案)

    初中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学会用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示意图与表格在分析应用题中的特点;会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会检验结试论是否符合题意.2.经历和体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及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用示意图结合表格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2.熟悉常见问题情境的含意.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具体问题的情境,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教学准备:用实物讲解问题(5),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问题(6)教学过程:1.情境创设:1.1.呈现问题(5)1.2.问题:从图中你可获得什么信息?1.3.展示实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示意图.【学生活动:先观察图形再与同学交流,再观察实物分析解决问题】2.解决问题:2.1.设可制作甲种纸盒子x个,乙种纸盒y个,你会如何分配这两种材料呢?2.2.解(略)2.3.检验:求出的解符合题意吗?【学生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列表、分析解决问题】3.情境之二:3.1.投影问题(6)及图片,让学生先想象问题的具体情境,理解示意图.【学生活动:尝试分析问题,想象情境,试画出示意图】3.2.动画演示情境,帮助学生丰富经验,理解题意.【学生活动:观察动画,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3.3.用示意图结合表格分析.

    v

    s

    t

    情形(1)

    情形(2)

    【学生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列表、分析解决问题】3.4.列方程组求解(略)3.5.检验合理性(略)4.拓展与延伸:两列火车分别在两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其中快车长168m慢车长184m,如果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s;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上慢车到离开需要16s;求两车的速度.4.1先让学生自行审题,画出示意图,想象情境.【学生活动:尝试分析问题,想象情境,试画出示意图】4.2动画演示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活动:观察动画,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4.3列表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尝试列表、分析解决问题】5.巩固练习:课本p119页1、2【学生活动:练习,板演】6.小结:用示意图和表格分析问题各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分小组议一议,在教师组织下达成共识】7.作业:课本p120-121:5、7板书设计:(略)

    函数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

    3.使学生掌握关于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会求其函数值。

    4.通过求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自变量取值的求法。

    难点:函灵敏处变量取值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函数概念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什么叫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x+2/2x+3有意义?

    (答:分母里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分母≠0,即x≠3/2。)

    3.什么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根指数是2的根式叫二次根式,使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0。)

    4.举出一个函数的实例,并指出式中的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新课

    1.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解析法的意义:用教学式子表示函数方法叫解析法。并指出,函数表示法除了解析法外,还有图象法和列表法。

    2.结合同学举出的实例,说明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时要受到限制这就可以引出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意义,并说明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两个依据是:

    (1)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即是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自变量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讲解P93中例2。并指出例2四个小题代表三类题型:(1),(2)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3)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4)题给出的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二次根式。

    推广与联想:请同学按上述三类题型自编3个题,并写出解答,同桌互对答案,老师评讲。

    4.讲解P93中例3。结合例3引出函数值的意义。并指出两点:

    (1)例3中的4个小题归纳起来仍是三类题型。

    (2)求函数值的问题实际是求代数式值的问题。

    补充例题

    求下列函数当x=3时的函数值:

    (1)y=6x-4;(2)y=--5x2;(3)y=3/7x-1;(4)。

    (答:(1)y=14;(2)y=-45;(3)y=3/20;(4)y=0。)

    小结

    1.解析法的意义: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解析法。

    2.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两个方法(依据):

    (1)要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

    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

    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

    (2)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求函数值的方法:把所给出的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相庆原函数值。

    练习:P94中1,2,3。

    作业:P95~P96中A组3,4,5,6,7。B组1,2。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注意渗透与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比如例2、例3中各是4个小题,对每一个例题均可归纳为三类题型。而对于例2、例3这两道例题,虽然要求各异,但题目结构仍是三类题型: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2.注意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优质联想能力。要求学生仿照例题自编题目是有效手段。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良好学习方法。比如对于有实际意义来确定,由于实际问题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就要具体分析,灵活处置。

    UnitFoodsandDrinks相关教学方案


    unit7foodsanddrinks(language)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掌握现在完成时的基本意义及形式。

    2.帮助学生了解现在完成时中出现的副词:alreadyandyet;everandnever;sinceandfor;的用法及区别。

    3.能在练习中较好地运用现在完成时。

    教材分析

    重点和难点1.掌握现在完成时的基本意义及形式

    2.副词:alreadyandyet;everandnever;sinceandfor;的用法及区别。

    3.过去分词的构成。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step1.leading-in

    guessinggame,languagea1.showthepicturetothess,askthemtolistencarefullyandtrytofindoutwhatitis.

    step2.revision(3mins)

    reviewwhatwehavelearnedyesterday.

    asksssomequestionsusingthepresentprefecttense.letthemanswerthequestionsinwholesentences.

    e.g.t:“haveyouhadbreakfast?”

    s:“yes,ihave.”/“no,lhaven’t.”

    step3.learningandpractice(30mins)

    1.alreadyandyet(10mins)

    (1)t:"areyouhungry?”and“whydoyoufeelso?”

    accordingtotheanswersofthess,theteachercanwritedownthesentenceswithalreadyandyetontheblackboard.andguidethemtofindtherulesinthistwoword.(groupwork)

    rules:alreadycanbeusedinthepositivesentences.

    yetcanbeusedinthenegativesentences.

    (2)finishexaonpage103

    2.everandnever(10mins)

    (1)t:”whichbreakfastdoyoulike,westoreast?”tcanshowthepicturesatthesametime.t:”haveyouevervisitedaboard?”andwritedownthesentenceswitheverandneverontheblackboard.guidesstofindtherules.(groupwork)

    (2)makeupasimilardialoguetoexbonpage104.

    3.sinceandfor(10mins)

    (1)readtheconversationbetweenhansanddoris.

    a.introducethenewwords:”hamburg,hamburg.

    b.askssfinishtheexerciseandtellthowtheyfindtheanswers.

    (2)letthemsumuptheusageofsinceandfor.

    step4.morepractice(6mins)

    choosesomeexercisesfrombookb.

    step5.homework(1mins)

    (1)finishlanguageonbookb.

    (2)makeupseveralsentencesaboutthelanguagespointstheyhavelearnedtoday.

    教学反思

    [单元相关教学方案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简称《课标》)对七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七年级,删去部分心理学概念等内容,降低了对一些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以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负担。而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本单元突出提高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发展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2.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变化伴随着生理变化,这是一个心理半独立半封闭时期,学生从以前依赖性高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开始逐渐走向独立和成熟。从目前这个时代背景来看,一些学生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自身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教学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等等,进而出现盲从或者逆反的心理,消极应对学习,学习成绩的下降。因此,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发展来说,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本单元概括了中学生遇到的两个主要问题:怎样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怎样面对新阶段的学习生活。第一个问题分解为怎样了解和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和怎样交结新朋友这两个小问题。第二个问题,则分解为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这两个问题。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社会现实背景而设计的。进入新的校园环境,学生充满了新奇、紧张和激动,在新环境中也是最容易迷失的阶段。因此,本章提出环境适应问题,进而转移到学习生活上。图示:步入新学校了解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和重要性第一课适应新环境结识新朋友了解结交新同学的方法和途径学习的理由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二课开始新学习学习风向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课标依据〗1.“适应新环境”中“步入新学校”部分: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2.2.5b)2.“适应新环境”中“结识新朋友”部分: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了解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2.1.5b,2.1.6c)3.“开始新学习”中“学习的理由”部分: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义务教育法的有关内容,树立法制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1.3.3,3.3.2)4.“开始新学习”中“学习风向标”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了解一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1.1.5c,3.1.2)〖教学评价建议〗1.建议采用成长记录袋(见《课标》19页)的评价方式。将学生活动的资料收集起来,作为学生成长记录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以后评价的参考依据。2.本课可以设计较多的集体活动,建议采用项目评价(见《课标》19页)。3.本课学习方法一节,可以深入一些,一些内容不易为学生所理解时,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谈话方式的评价。

    聚落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课题:第四章居民与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聚落的类型。

    2、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政区图等

    教学过程:(含小结与作业布置,见教案内页)

    教学反思:

    比例线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成比例线段以及项、比例外项、比例内项、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等的概念.

    2.掌握比例基本性质和合分比性质.

    3.通过通过的应用,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渗透转化思想.

    5.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比例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比例线段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线段的比?

    2.已知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吗,为什么?

    【讲解新课】

    1.比例线段:见教材P203页。

    如:见教材P203页图5-2。

    又如:

    即a、b、c、d是成比例线段。

    注:①已知问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

    (答:成比例。,这里与顺序无关)。

    ②若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是指不能写成(在说四条线段成比例时,一定要将这四条线段按顺序列出,这里与顺序有关)。

    板书教材P203页比例线段的一些附属概念。

    2.比例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那么。

    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即:如果,那么。

    推论:如果,那么。

    反之亦然:如果,那么。

    ①基本性质证明了“比例式”和“等积式”是可以互化的。

    ②由,除可得到外,还可得到其它七个比例式。即由一个等积式,可写成八个不同的比例式(让学生试写)。然后教师教给方法。即:先按左:右=右:左“写出四个比例式。。再由等式的对称性写出另外四个比例式:。注意区别与联系。

    ③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检查所作的比例变形是否正确。即把比例式化成等积式,看与原式所得的等积式是否相同即可。

    ④等积化比例、比例化等积是本章一个重要能力,要使学生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以利于后面学习。

    (2)合比性质:如果,那么

    证明:∵,∴即:

    同理可证:(找学生板演)

    (3)等比性质:如果

    那么

    证明:设;则

    等比性质的证明思路及思想非常重要,它是解决数学中连比问题的通法,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务必掌握。

    例1(要求了解即可)

    (1)已知:,求证:。

    证明:∵,∴

    “通法”:∵,∴即

    (2)已知:,求证:。

    方法一:

    方法二:

    (1)÷(2)得:

    【小结】

    (1)比例线段的概念及附属概念。

    (2)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八、布置作业

    (1)求

    ①②③

    (2)求下列各式中的x

    ①②③④

    九、板书设计

    比例线段(二)

    1.比例线段:

    教师板书定义

    ………

    比例线段的附属概念

    ………

    2.比例的性质

    (1)比例基本性质

    …………

    注意:(1)

    3.课堂练习

    方差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1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与标准差.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数学知识的抽象美及反映在图像上的形象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概念.

    2.教学难点:概念.

    3.教学疑点:学生不易理解为什么要用去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为什么不可以用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的来和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呢?为什么对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将其平方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剖析定义时要讲清楚.

    4.解决办法:教师要讲清,标准差的意义,即它们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仅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衡量样本(或一组数据)和总体的另一类特征数——、标准差及其计算.

    这种开门见山式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讲解.

    (二)整体感知

    对于一组数据来说,我们除了关心它的集中趋势以外,还关心它的波动大小.衡量这个波动大小的最常用的特征数,就是和标准差.

    (三)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用幻灯出示)

    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机床甲

    40

    39.8

    40.1

    40.2

    39.9

    40

    40.2

    39.8

    40.2

    39.8

    机床乙

    40

    40

    39.9

    40

    39.9

    40.2

    40

    40.1

    40

    39.9

    上面表中的数据如图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图,提出问题:怎样能说明在使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符合规定方面,哪个机床做得好呢?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马上想到计算它们的平均数.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两级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请两名同学到黑板计算)

    计算的结果说明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等于规定尺寸40毫米.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能说明两个机床做的一样好吗?不能!我们再观察上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找出左右两图的区别)从图中看到,机床甲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偏差较大,偏离40毫米线较多;机床乙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偏差较小,比较集中在40毫米线的附近.这

    说明,在使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符合规定方面,机床乙比机床甲要好.

    教师说明:从上面看到,对于一组数据,除需要了解它们的平均水平外,还常常需要了解它们的波动大小(即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通过引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研究数据波动的大小,为提出概念做好了准

    备.

    2.概念

    教师讲解,为了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不止一种办法,例如,可以先求得各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再取其平均数,用这个平均数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通常,采用的是下面的做法:

    设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那么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一组数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教师要剖析公式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理解概念时,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教师说明,在表示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倔离程度时,为了防止正偏差与负偏差的相互抵消)为什么对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差不取其绝对值,而要将它们平方?(教师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在很多问题里,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不便于运算,且在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功能”上,更强些)为什么要除以数据个数n?(是为了消除数据个数的影响).

    在学生理解了概念之后,再回到了引例中,通过计算机床甲、乙两组数据的,再根据理论说明哪个机床做得更好.

    教师范解

    从知道,机床甲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比机床乙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波动要大.

    这样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例1(用幻灯出示)已知两组数据:

    甲:9.910.39.810.110.4109.89.7

    乙:10.2109.510.310.59.69.810.1

    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求平均数时激发学生用简化公式计算,找一名好学生到黑板计算.

    解:根据公式②(取),有

    从知道,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

    4.标准差概念

    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用到的算术平方根

    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

    计算标准差要比计算多开一次平方,但它的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致,有时用它比较方便.

    课堂练习教材P165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对于一组数据,有时只知道它的平均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它的波动大小;而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量不止一种,最常用的是和标准差.与标准差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方法小结:求一组数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利用③求,求一组数据标准差的方法:先求这组数据的,然后再求的算术平方根.

    布置作业

    教材P173中1,2(1)(2)

    板书设计

    14.3(一)

    公式③引例例1

    标准差公式④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标准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与标准差.

    2.使学生了解样本、样本标准差、总体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标准差、样本、样本标准差、总体的意义.

    难点:样本、样本标准差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哪些方法?

    引入新课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只知道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如何了解数据的波动大小?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

    引例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表中数据表成如下形式:

    可在此处让学生用公式②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还可提问学生a取什么值最好,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a=40最合适).当学生算出如下平均数:

    让学生思考,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等于规定尺寸40毫米时,甲、乙两机床性能是否都一样好?提出问题让学生议议后,再引导学生看图1,让学生认识到“机床甲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编差较大,偏离40毫米线较多;机床乙生产的零件的直径与规定尺寸的偏差较小,比较集中在40毫米线的附近.”这说明,在使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符合规定方面,机床乙比机床甲要好.

    这反映出,对一组数据,除需要了解它们的平均水平以外,还常常需要了解它们的波动大小(即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在此处要告诉学生:描述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可以采用不止一种办法.本课介绍即是一种方法.即: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

    要强调“一组数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条件许可时,还可介绍③式可表示为:

    接下来可以请两个学生计算引例中机床甲、乙两组数据的.

    从0.026>0.008可以比较出,机床甲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比机床乙生产的10个零件直径波动要大.(接下来教师再给出如下例题.)

    例1已知两组数据:

    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

    讲此例后,要强调求解步骤为:

    (1)求平均数;(2)求;(3)比较得出结论.

    此后接前面问题说,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的方法还可用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即

    公式④(即标准差)也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重要的量.

    在本节引例中,两组数据的标准差,可让学生算一下,得出:

    说明:计算标准差要比计算多开一次平方,但它的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致,有时用它比较方便.

    小结

    1.本课学了计算一组数据的的公式③.

    2.本课在的基础上又学了计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的公式④.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题.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四、教学注意问题

    要注意通过例题讲好求题目的解题格式.

    教学设计示例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标准差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利用简化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的方法.

    3.使学生会根据同类问题两组数据的(或标准差)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简化计算一组数据的公式.

    难点:利用(或标准差)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2.一组数据的和标准差应如何计算?

    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用公式③计算一组数据的比较麻烦.那么,有否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呢?

    新课

    教师应在黑板上进行如下推导:

    推导上述公式后,可让学生仿①~④四个公式的方法归纳推理出如下结论:

    一般地,如果一组数据的个数是n,那么它们的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在这时,教师要强调:当一组数据中的数较小时,用公式⑤计算比公式③计算少了求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一步,因此比较方便.

    例2计算下面数据的(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

    3-121-33

    教师可让学生共同来完成此例.

    接下来教师按教材指出,当一组数据较大时,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其中x'1=x1-a,x'2=x2-a,…,x'n=xn-a,x1,x2,…,xn是原已知的n个数据,a是接近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一个常数.

    为使学生对公式⑥加深印象,可让学生用公式⑥解下例.

    例3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哪个小组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

    解后,指出解题步骤有如下三步:

    (3)代入公式⑥计算并比较得解.

    小结

    1.本课介绍了当一组数据中的数值较小时,用以计算的简化计算公式⑤.

    2.本课又学习了当一组数据中的数值较大时,用以计算的简化公式⑥.

    练习:选用课本练习题.

    作业:选用课本习题.

    补充作业

    2.甲、乙两组数据的之和为13,标准差之和为5,且甲的波动比乙的波动大,求它们各自的标准差.(答案:S甲=3,S乙=2.)

    3.在某次数学考试中,甲、乙两校各8个班,不及格的人数分别如下:

    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与.

    四、教学注意问题

    要注意给学生讲如下三点:

    1.与标准差是衡量样本和总体波动大小的特征数.

    2.用简化计算公式求较为方便.

    3.对同类问题的两组数据,小的波动小、大的波动大.

    【地震火山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