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04

    【www.jk251.com - 简便计算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怎样写好自己的小学教案呢?本站收集了《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供您参考。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jK251.COm精选阅读

    总复习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习题.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5×12-12×12+12)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出示课件)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12514-389-111

    87×201125×88

    669×928×3+28×5+22×8

    25×4×74098×27

    23×37+27×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

    课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预设:一、出示情境图片,进入新课。⑴列式计算。(可能)29+46+5429+(46+54)46+54+29⑵灵活合理地计算。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29+46+5429+(46+54)46+54+29=29+(46+54)=29+100=100+29=29+100=129=129=129⑶感悟加法运算律的价值。交流改变运算顺序的数学根据。揭示课题——加法的简便计算。板书:数学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二、自主练习,加深理解。⑴试一试: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①69+75+25②78+(47+22)理解第②题中()所表示的意思;感悟简便计算中应用的加法运算律;正确书写计算过程。⑵总结:学生说说得到的收获,总结简便方法,特征是加法,有两个数加起来刚好是整十数,反思用的运算律。三、多项练习,形成基本技能。⑵计算175+201①竖式计算。②口算。③把口算过程写下来,并感悟数学根据。175+201=175+200+1=375+1=376⑶独立作业第60页:2、3、5题。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18×20

    24×4015×40

    15=()×()

    24=()×()

    30=()×()

    36=()×()

    二、新授

    出示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

    板演:

    (1)25×12=300(元)

    (2)25×12

    =25×(3×4)

    =(25×4)×3

    =100×3

    =300(元)

    (3)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元)

    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12×2512×25

    =(3×4)×25=12×(100÷4)

    =3×(4×25)=12×100÷4

    =3×100=1200÷4

    =300(元)=300(元)

    课后小结:

    乘加乘减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二、探究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

    三、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

    四、归纳

    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应用

    教材第78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

    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

    六、课堂作业

    教材78页第2题。

    除加混合运算 教案精选篇


    ,教材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真棒,差几条船呢,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名同学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师:当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②45÷5=9(条),实际上只有8条,所以不够。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学生边展示宾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①45÷5=9(条)9-8=1(条)②45÷5-8=1(条)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明确运算顺序。活动三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活动四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都是先算除法。能否完整清晰第1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活动五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113页自主联系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关注能否掌握除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活动六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是否公正客观。教学反思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加几时》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做一做”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9+59+49+9

    9+79+69+8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把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习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加几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填空9+()=109+1+1=()(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10+7=()10+2=()9+4=()9+7=()(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习目标

    ①自主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学习课本96、97页的内容,根据课本上的运动会场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

    (1)问题与算式展示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3=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6=

    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7=

    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9=

    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3=

    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6=

    (2)算法展示以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为例

    a、点数法:123┄┄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10111213,一共有13盒。或45678910111213。c、凑十法:9放进1凑成10,10加3得13

    (3)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四、拓展延伸。

    1、开火车口算。

    2、练习十七第1题根据图意列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例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30页例3教学目标:掌握从分步计算到综合运算的转化过程,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小括号,什么时候不用。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的运算顺序法则。教学难点:从分步计算转化为综合运算,什么时候使用小括号。教学过程:

    环节

    呈现

    学生活动问题情境出示第30页例3情境。观察问题独立学习任务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尝试一下能否简便运算?独立完成任务协作学习任务汇总以下表格:成员计算过程小组总结:几个数连加时,可以运用什么定律怎样进行简便运算?带着独立完成的任务到小组中汇报。组长做好记录并组织同学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方法观察加数的特点,能凑整十、整百的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拓展应用1.背上面的方法2.完成第30页做一做,并说说怎样进行简便运算的。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1.学生讨论交流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板书算式。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问:3x3+2=11,先算什么?3x3求的是什么?4x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提示:43+4=1644-4=12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

    备注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