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2-22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数学乘加乘减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XX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1.学生讨论交流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板书算式。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问:3x3+2=11,先算什么?3x3求的是什么?4x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提示:43+4=1644-4=12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四、拓展性学习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

    备注

    jk251.cOm扩展阅读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课后小结:

    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今天教学了分数乘分数(例4和例5),在课前研究教材时就觉得不太好理解,因为例题中都有两个单位“1”,比如画斜线的1份占1/2的1/4,此时的单位"1"是1/2,但是对于整个长方形来说是1/8,此时的单位“1”是一个长方形。

    后面的1/2的3/4,以及对例5的两个算式的理解都是同出一辙。但要注意两者教学时的区别:例4是让学生从图中猜想(感知)出两个分数乘分数的结果。例5是让学生先猜算结果,再用图来验证。二者在教学中的顺序是相反的,但其目的都是让学生从图形直观感知进而理会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但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好像不能够充分理解,确实是太抽象了,虽然有图的辅助。分开来看都能理解——斜线部分是1/2的1/4,又是这张纸的1/8。但是为什么1/2的1/4就是1/8呢?这其间可是隐含着两个不同的单位"1"啊。学生能转得过来吗?单靠猜想感知行吗?教学时我是照书按步就班的教的,但有不少学生好像钻到云雾里去了。

    为什么呢?怎么办呢?

    原因很简单——太抽象了。

    办法是有的——化抽象为形象:我们来看看练习九的第1题,与例题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例题是在数之间思考,练习中的第1题是在数量之间的思考。不要小瞧这一点变化,借助数量来理解就比例题数之间的理解要容易得多。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前面的几个例题都是借助具体的数量让学生理解算理的,而分数乘分数比前面的几个例题都复杂些,但是却摆脱数量而抽象成数,学生的思维难度陡增。为什么不借助数量呢?如果把例题转换成像练习九第1题这样的情境,学生会很容易列式,也比较容易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之上,再抽象成数,如例题式样的,学生学起来会好得多。]

    位数乘位数中间有的乘法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乘0的乘法算式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的0的道理。

    2、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交流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0和任何数想乘都得0。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出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63×3218×4

    1、计算。

    2、交流结果并说笔算除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相乘满几个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景图,5个鱼缸里有几条金鱼?用数和算式怎样表示?

    生自主写算式。

    2、交流写的算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算法有0+0+0+0+0=0

    或乘法算式:0×5=05×0=0

    如果学生没有写出乘法算式,师生可以共同讨论:5个0相加用乘法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得出乘法算式。

    3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包括0×0=0)

    4、让学生举一些其中一个乘数是0的乘法算式。加深对0的认识。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读情景图和问题,用所给的信息编一道完整的应用题:某商店每天卖出鲜奶105箱,一星期可以卖出多少箱?

    2、生自主计算。

    3、交流自己的算法,着重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105

    ×7

    师:十位上的3是怎样得来的?0与7相乘得多少?

    (交流时重点讨论积的十位上的3是怎样算出来的,使学生了解,乘数105个位上的5与7相乘得35,向十位进3,十位上的0和7相乘等于0,为什么积的十位不写3呢?因为3+0=3)

    4、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做练一练的第2题。

    四、练一练

    1、建1个塑料大棚要用208元,建4个塑料大棚一共要用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有8个书架,平均每个书架摆放306本书,一共能摆多少本书?

    (在做这两道题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题,之后进行计算交流自己的算法。)

    五、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试着算一算,之后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位数乘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复习铺垫

    小华每分钟走52米,走了4分钟,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

    大生每分钟走48米,走了4分钟,大生一共走了多少米?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导入新授

    两位数乘一位数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值得表扬。我们都知道不仅要学习好,身体也要棒。健康强壮的身体来自体育锻炼,你知道体育比赛通常在什么地方观看么?(体育场)你想去看看吗?看,星期天小华和大生约好了一起到体育场观看比赛那!

    1、观察挂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生活中经常蕴藏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你想研究它们吗?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一些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看图,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3、看了这么多的信息,小朋友们,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答……

    4、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提出的问题也很多,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两个问题:

    出示问题一,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可以怎样列式?

    5、观察这道式子跟开始算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现在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6、4×152等于多少?你能估计小华家道体育场大约有多少米吗?

    7、这道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你想不想知道?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列式,尝试计算。注意先写上横式再计算。(一个学生板演)

    8、请他来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算的?然后再请同学说一说

    9、在计算中还有问题吗?你都会算了吗?老师这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积的百位上为什么写6?

    10、这还有几道题,请你来想一想,算一算,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143212171

    ×3×4×5

    □29□48□55

    我们用出手指来表示结果好不好?

    第三题出现两个答案了,究竟谁是对的?先请出5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再请出8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会犯刚才的错误呢?因为这道题没有像第一题那样直接将进位的数表出来,所以就迷惑了你们。其实,在我们的计算中不一定要将每次的进位都写出来,我们可以把要进的数记在心里。不代表没有写上进位的数那儿的进位就不加了。听懂了吗?

    11、看来同学们的计算又提高了一步,还想再算一道题吗?我们一起看第二个问题:大生家离体育场大约有多少米?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可以怎样列式?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12、同学们刚才都尝试了两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在列竖式算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你觉得有哪些地方我们要注意。(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教师总结:数位要对齐;乘的时候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注意满十不要忘记进位;另,字要写端正,计算一定要仔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加几几减 教案精选


    【五】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p7890例题,试一试,p90~91“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教学难点:理解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先请学生观看茄子老师带来的礼物(小白兔采蘑菇的情景图),再请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8=□。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师:怎样才能计算出5+8=□,请你们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互相讨论计算5+8时是怎样想的?小组汇报。2、试一试。师:小朋友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5+8,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书上p90试一试中为你们准备了3道题,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奖水果。师:茄子老师看到你们这么能干,给你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几种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1题,茄子老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看图列出算式,就把水果奖给谁。学生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一下,多少人能得到水果。2、做“想想做做”第2题——送水果。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得到了水果,茄子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大西瓜,上面写有“想想做做”第2题的算式。茄子老师又给你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又对又快地把西瓜上的算式做完,西瓜就给谁。学生做完后,比一比、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师:现在大家都做对了,茄子老师说:“书上的西瓜也都送给你们了。”3、做“想想做做”第3题——送蘑菇。师:刚才茄子老师送你们各种各样的水果,现在小白兔也想把它采的蘑菇送给它的好朋友,谁愿意帮一帮它?分组游戏。每个小朋友手拿蘑菇算式卡片,送到合适的朋友家中。4、做“想想做做”第4题——买东西。师:刚才你们帮助了小白兔,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现在茄子老师要奖励你们,带你们到玩具店去逛一圈。每一个玩具上有一道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5、做“想想做做”第5题——引导学生看第5题,提问:上面有()盆花,下面有()盆花,一共有多少盆花?怎样填写?怎样列式计算?6、做“想想做做”第6题——统计玩具。引导学生看第6题,统计表的第一横行有什么?第一竖行表示的是什么?应怎样填写统计表。学生看懂题意以后,互相讨论,填写统计表。7、做“想想做做”第7题——开火车。师:前面我们帮助了小白兔,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他要想回到家,就必须算对这些题。你们能帮助小朋友顺利回到家吗?分小组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每人做一道题,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哪一组获胜。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5、4、3、2加几)五、教学后记: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

    =(31+30)×2+26=147+1

    =61×2+26=148(天)

    =122+26

    =148(天)

    个数乘分数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2)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过程: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151(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km)(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三、练习1、练习三第6题(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是多少?算式:×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四、作业练习二第3、7、8、10题。教学追记: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分数乘整数教学片断与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片断:

    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

    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

    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位数乘位数的笔算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看,小华和大生他俩也参加了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出示挂图),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

    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用了4分钟,算式:152×4=(教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㈠探究学习152×4=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吗?

    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

    生: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52

    ×4

    608

    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

    师: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㈡、探究学习248×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4=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48

    ×4

    99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能解决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口头解答的就口头解答。)

    三、迁移练习

    1、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算一算,看一看积是几位数。

    261×38×123

    621×38×321

    师:你们想怎样计算这几道题?

    生:口算;估算;笔算。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各题的积。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得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完成第73页第5、6题。

    四、质疑反思

    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