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二次函数教案范文
  • 二次函数教案

    发表时间:2023-11-25

    二次函数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编写是以科学方法掩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希望推荐的这本书“教案与课件设计指南”对您有所帮助,请将这个网址收藏起来方便您下次查看!

    二次函数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由已知条件的特点,灵活选择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合适地设置函数解析式,可使计算过程简便.【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情感态度】通过本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表达式设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同学们想一想,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它的解析式?学生回答: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有两个点的坐标,能求出其解析式吗?三个点的坐标呢?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  已知三点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讲解:教材p21例1,例2.【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例题讲解归纳出已知三点坐标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探究2  用顶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为a(1,-4)且过b(3,0),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解:∵抛物线顶点为a(1,-4),∴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点b(3,0)在图象上,∴0=4a-4,∴a=1,∴y=(x-1)2-4,即y=x2-2x-3.【教学说明】已知顶点坐标,设顶点式比较方便,另外已知函数的最(大或小)值即为顶点纵坐标,对称轴与顶点横坐标一致.探究3  用交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例4(甘肃白银中考) 已知一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b(1,0),且经过点c(2,8).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分析】由于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2,0),b(1,0),可设解析式为交点式:y=a(x-x1)(x-x2).解:a(-2,0),b(1,0)在x轴上,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x-1).又∵图象过点c(2,8),∴8=a(2+2)(2-1),∴a=2,∴y=2(x+2)(x-1)=2x2+2x-4. 【教学说明】因为已知点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析式可设为交点式,再把第三点代入可得一元一次方程,较一般式所得的三元一次方程简单.

    二次函数教案 篇2

    1.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2.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

    3.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

    4.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二次函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重 点

    二次函数的的最值及其求法。

    难 点

    二次函数的最值及其求法。

    一、引入

    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例题分析:

    例1:求二次函数 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

    变题1:⑴、 ⑵、 ⑶、

    变题2:求函数 ( )的最大值。

    变题3:求函数 ( )的最大值。

    例2:已知 ( )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求 的取值范围。

    例3:若 , 是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求 的最小值。

    三、随堂练习:

    1、若函数 在 上有最小值 ,最大值2,若 ,

    则 =________, =________。

    2、已知 , 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实数根,则 的最小值是( )

    A、0 B、1 C、-1 D、2

    3、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

    四、回顾小结

    本节课了以下内容:

    1、二次函数的的最值及其求法。

    课后作业

    班级:(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函数 ( )

    A、有最大值6 B、有最小值6 C、有最大值10 D、有最大值2

    2、函数 的最大值是4,且当 =2时, =5,则 =______, =_______。

    二、提高题:

    3、试求关于 的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 ,高三。

    4、已知函数 当 时,取最大值为2,求实数 的值。

    5、已知 是方程 的两实根,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题:

    6、已知函数 , ,其中 ,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 的值。

    二次函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经历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过程;

    2、学会观察、归纳、概括函数图像的特征;

    3、掌握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

    4、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学会合情推理。

    教学重点:

    型二次函数图像的描绘和图像特征的归纳

    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自变量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来画函数图像,该过程较为复杂。

    教学设计:

    一、回顾知识

    前面我们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时时如何进一步研究这些函数的? 先(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再结合图像研究性质。)

    引入:我们仿照前面研究函数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先从最特殊的形式即 入手。因此本节课要讨论二次函数 ( )的图像。

    板书课题:二次函数 ( )图像

    二、探索图像

    1、 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和 图像

    (1) 列表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思考一下问题:

    ①无论x取何值,对于 来说,y的值有什么特征?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特征?

    ②当x取 等互为相反数时,对应的y的值有什么特征?

    (2) 描点(边描点,边总结点的位置特征,与上表中观察的结果联系起来).

    (3) 连线,用平滑曲线按照x由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从而分别得到 和 的图像。

    2、 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

    学生画图像,教师巡视并辅导学困生。(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评)

    3、二次函数 ( )的图像

    由上面的四个函数图像概括出:

    (1) 二次函数的 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

    (2) 这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y轴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3)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注意:顶点不是与y轴的交点。

    (4) 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图像在x轴的上方(除顶点外);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图像在x轴的 下方(除顶点外)。

    (最好是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课堂练习

    观察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

    (1) 填空:

    抛物线

    顶点坐标

    对称轴

    位 置

    开口方向

    (2)在同一坐标系内,抛物线 和抛物线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如果在同一个坐标系内画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怎样画更简便?

    (抛物线 与抛物线 关于x轴对称,只要画出 与 中的一条抛物线,另一条可利用关于x轴对称来画)

    四、例题讲解

    例题:已知二次函数 ( )的图像经过点(-2,-3)。

    (1) 求a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说出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和图像的位置。

    练习:(1)课本第31页课内练习第2题。

    (2) 已知抛物线y=ax2经过点a(-2,-8)。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判断点b(-1,- 4)是否在此抛物线上。

    二次函数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二次函数是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过了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内容,对于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从一次函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函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函数;探索这种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这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这种函数与相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本章“二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于使学生认识并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的关系,为二次函数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

    (1)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后,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知道实际问题中存在的二次函数关系中,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要求。

    (4)把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难点:

    具体的分析、确定实际问题中函数关系式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教法研究

    教学中教师应当暴露概念的再创造过程,鼓励学生不但要动口、动脑,而且要动手,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猜想,产生对结论的感知,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的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学法研究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还是比较具象的,要让他们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充分体验问题的发现、解决及最终表述的方式方法,遇到困难可以和同伴、老师进行交流甚至争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体验获得学习的快乐。

    3、教学方式

    (1)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的加深,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问题一、二中放手让学生先去探究探究两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得到具体的关系式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关系式都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可以和多项式中的二次三项式或一元二次方程比较认识,并最终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及二次项系数的取值为什么不为零的道理。

    (2)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二次函数是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的一个很有效的模板,因而对二次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定要从理论上和实际中加以综合讨论和认定。

    (3)可以多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具有二次函数关系的实例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这一关系模型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分析:

    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1、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由回顾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入手,引入函数大家庭中还会认识那一种函数呢?再由例子打篮球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轨迹如何?何时达到最高点?引入二次函数。

    2、自我尝试、合作探究—探求新知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运用函数知识表述变量间关系,即自我探讨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间互动,集群体力量,共破难关,来自主探究新知,从而通过观察,归纳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获取新知。

    3、小试身手—循序渐进

    本组题目是对新学的直接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辨认二次函数,准确指出a、b、c,并应用其定义求字母系数的值,能应用二次函数准确表示具体问题中的变量间关系。本组题目的解决以学生快速解答为主,重点对第2题分析解决方法。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处理解决,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4、课堂回眸—归纳提高

    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方法以学生畅谈收获为主。

    5、课堂检测—测评反馈

    共有6个题目,由学生独自处理第1、2、3、4、5小题,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第6小题可由学生或独自或同组交流均可。教师多以巡视为主,注意掌握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6、作业布置

    作业我选择“同步作业”里的题目,其中基础训练为必做题,全员均做;综合应用为选做题,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力提升用。

    四、对本节课的一点看法

    通过引入实例,丰富学生认识,理解新知识的意义,进而摆脱其原型,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这种“数学化”的方法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次函数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经历对实际问题情境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意义。

    2.了解二次函数关系式,会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中各项的系数。

    二.知识导学

    (一)情景导学

    1.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扩大的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用16米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的生物园饲养小兔,怎样围可使小兔的活动范围较大?

    设长方形的长为x 米,则宽为 米,如果将面积记为y平方米,那么变量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3.要给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房间铺设地板,已知某种地板的价格为每平方米240元,踢脚线的价格为每米30元,如果其他费用为1000元,门宽0.8米,那么总费用y为多少元?

    在这个问题中,地板的费用与 有关,为 元,踢脚线的费用与 有关,为 元;其他费用固定不变为 元,所以总费用y(元)与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二)归纳提高。

    上述函数函数关系有哪些共同之处?它们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有什么不同?

    一般地,我们称 表示的函数为二次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 函数。

    一般地,二次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你能说出上述三个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吗?

    (三)典例分析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二次函数,如果是,指出其中常数a.b.c的值.

    (1) y=1— (2)y=x(x-5) (3)y= - x+1 (4) y=3x(2-x)+ 3x2

    (5)y= (6) y= (7)y= x4+2x2-1 (8)y=ax2+bx+c

    例2.当k为何值时,函数 为二次函数?

    例3.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⑴正方体的.表面积S(cm2)与棱长a(cm)之间的函数关系;

    ⑵圆的面积y(cm2)与它的周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⑶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⑷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求菱形的面积S(cm2)与一对角线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巩固拓展

    1.已知函数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 ,当x=3时,y= -5,当x= -5时,求y的值.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写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S与宽x之间函数关系式。

    4.一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试写出它的表面积S与底面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用一根长为4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与它的半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的取值范围.

    6. 一条隧道的截面如图所示,它的上部是一个半圆,下部是一个矩形,矩形的一边长2.5 m.

    ⑴求隧道截面的面积S(m2)关于上部半圆半径r(m)的函数关系式;

    ⑵求当上部半圆半径为2 m时的截面面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 m2)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若是,请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y=2-3x2; (2)y=x2+2x3; (3)y= ; (4)y= .

    2.写出多项式的对角线的条数d与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某产品年产量为30台,计划今后每年比上一年的产量增长x%,试写出两年后的产量y(台)与x的函数关系式。

    4.圆柱的高h(cm)是常量,写出圆柱的体积v(cm3)与底面周长C(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课外作业:

    A级:

    1.下列函数:(1)y=3x2+ +1;(2)y= x2+5;(3)y=(x-3)2-x2;(4)y=1+x- ,属于二次函数的

    是 (填序号).

    2.函数y=(a-b)x2+ax+b是二次函数的条件为 .

    3.下列函数关系中,满足二次函数关系的是( )

    A.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的关系;

    C.圆柱的高一定时,圆柱的体积与底面半径的关系;

    D.距离一定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4.某超市1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2、3月份营业额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求第一季度营业额y(万元)与x的函数关系式.

    B级:

    5、一块直角三角尺的形状与尺寸如图,若圆孔的半径为 ,三角尺的厚度为16,求这块三角尺的体积V与n的函数关系式.

    6.某地区原有20个养殖场,平均每个养殖场养奶牛20xx头。后来由于市场原因,决定减少养殖场的数量,当养殖场每减少1个时,平均每个养殖场的奶牛数将增加300头。如果养殖场减少x个,求该地区奶牛总数y(头)与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C级:

    7.圆的半径为2cm,假设半径增加xcm 时,圆的面积增加到y(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圆的半径分别增加1cm、 时,圆的面积分别增加多少?

    (3)当圆的面积为5πcm2时,其半径增加了多少?

    8.已知y+2x2=kx(x-3)(k≠2).

    (1)证明y是x的二次函数;

    (2)当k=-2时,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二次函数教案 篇7

    九年级数学教案:二次函数y=ax+bx+c图象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⒈通过作图以及图象的对比分析,经历二次函数y=ax2+k、y=a(x-h)2图象与性质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进而掌握这二类特殊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图象与抛物线y=ax2的位置关系.

    ⒉渗透数形结合和化归的思想,掌握类比、转化,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等学习数学的方法,增强作图、观察、类比、归纳的能力.

    ⒊渗透抛物线美的教育,注重学习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探索与交流,学会与人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快速画出两类二次函数y=ax2+k,y=a(x-h)2的图象,掌握这两类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能根据图象,正确地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能比较它们图象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会由特殊情形向一般情形转化,理解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三、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我校推行的“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我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发现,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为本质特征的“引探式”体验教学法为主完成教学.

    2、学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迁移,自主学习.通过探索交流,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会归纳,由特殊向一般转化,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教具

    直尺、网格纸、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问题情境

    ①请快速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通过作图,你认为作图中哪一步骤最关键?

    ②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有哪些性质?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启发引导,检查反馈,补充完善.

    学生活动:利用已学知识,独立解题.

    (第1题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注重个人感受.老师可适当强调根据函数图象对称性取值列表的重要性.)

    通过问题情境,复习前面已学的内容,使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进行学习,“温故”而欲“知新”,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2、游戏情境

    ①演示与观察:把已画的y=x2图象向上、下、右、左四个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

    ②问题:平移所得的四条抛物线与抛物线y=x2形状、大小如何?

    ③游戏:学生任指平移所得的一条抛物线,由老师作答,说出它的解析式、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游戏作答.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质疑.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知冲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与目标,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后面环节的问题探索中来.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探求新知

    1、(在已画有抛物线y=x2的坐标系中)学生独立画出二次函数y=x2+1,y=x2-1的图象.

    2、进行观察和比较,分别说出抛物线y=x2+1,y=x2-1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合作交流,比较抛物线y=x2+1,y=x2-1与抛物线y=x2的位置关系.

    教师活动:组织引导,巡视检查.

    学生活动:独立作图,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通过作图、观察、比较,让学生理解抛物线y=x2+1、y=x2-1与y=x2形状一样,大小相同,只有位置不同。抛物线y=x2向上、下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可得y=x2+1、y=x2-1的图象)

    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主动地探求抛物线y=ax2+k的性质,通过作图、观察与交流,一方面验证游戏中老师的作答,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突破重难点.

    猜想验证

    1、猜想y=(x+1)2,y=(x-1)2的图象与y=x2的图象间位置关系

    2、作图验证

    3完成下表

    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y=x2

    y=(x+1)2

    y=(x-1)2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恰当地选值列表,帮助学生理解图象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大胆猜想,作图验证.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通过学生广泛的合作交流,掌握方法,得出结论,突破图象间是左、右平移关系这个难点).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猜想、验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次函数y=a(x-h)2图象的性质,更好地比较抛物线y=a(x-h)2、y=ax2+k与y=ax2的异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堂训练

    1、(情景练习)把抛物线y=12x2向上、下、右、左、四个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老师任指其中一条,由学生说出它的解析式、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不画图,请说出二次函数y=3x2+1、y=3(x+1)2图象的特征.(集体要求)

    3、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二次函数y=2x2、y=2x2+1、y=2x2-1的图象,并分别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能说出它们图象间的位置关系.(中下层次学生完成)

    4、猜想二次函数y=-2x2、y=-2x2+1、y=-2(x2+1)图象间的位置关系,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作图验证.(中上层次学生完成)

    教师活动:通过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教学.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完成后全班交流.

    第1小题是一道情景练习题,与情境创设的问题前后呼应,学生可很快作答,让学生感受乐趣,体验成功.

    第2小题是针对本节课基本内容的反馈练习,通过练习,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让学生能在头脑中有图形,要能用图象回答它的有关性质

    第3、4题分层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结归纳

    通过列表,对本节课所学两类特殊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平移规律进行归纳.

    【二次函数教案范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