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诚实与信任优秀模板
  • 诚实与信任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1-29

    【www.jk251.com - 诚实与信任】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那么如何写一份小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诚实与信任优秀模板》。

    教材简解:《诚实和信任》记叙了作者驱车回家时,因夜深天黑,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灯的反光镜,后来双方通过电话联系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文章语句朴实,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我的诚实以及对别人的信任。

    4、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重点指导写便条。

    设计理念:

    采用30+10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少一些,精一些,学生实践多一些,习得多一些。把课外作业放到课内做,减轻负担,保证质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狼来了》故事导入(为什么当狼真的来了,小孩大声呼救,却没人救他?)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读课题:诚实与信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需要再读一读课文吗?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快速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师范写毕,生描红练习,再练写责

    3、检查朗读句子

    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我与小红车主人的对话

    4、快速浏览课文,按时间顺序,可以将课文分为哪两个部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感受我的诚实以及对别人的信任

    1、明确学习要求:《补充习题》第三大项,学生自由朗读,思考第1、2两个小问题。(思考好了,可以和同桌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

    (1)哪一句话写出了当晚能见度很差的原因?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2)你觉得造成这次事故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毕竟是什么意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虽然事故的责任并不全在我,但我仍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可见我勇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抓住毕竟应该指导朗读。

    (4)这次事故有没有人知道,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做环顾四周的动作,点出顾的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3、学生当堂完成1、2两题。

    4、我仅仅留下了一张字条吗?还留下了什么?(诚实与信任)

    5、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字条,包含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诚实和信任,看来我们得好好写。

    指导学生写便条。(格式,包括哪些内容,说,写)

    作业设计:

    1、认真完成《习字册》。

    2、课外搜集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

    (便条的格式)

    JK251.com延伸阅读

    诚实与信任的备要点 教案精选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觉得要注意把握好这几个方面:

    1.要注意抓住对课题的理解,并以此为展开课文教学的线索。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质疑,比如课文说的是谁诚实?谁对谁信任?为什么说“我”是诚实的?“我”的诚实都有怎样的体现?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2.要准确把握文中所说的信任,是说的谁对谁的信任。这是课文中的一个难点。应当说,首先是“我”给了小红车的主人信任,是“我”的诚实和信任换取了他对“我”的信任。“我”信任小车主人,把自己的姓名、地址给了这样一个陌生人,而没有任何担心和顾忌。打动小红车主人,不仅仅有“我”的诚实,更有“我”对于他的这份信任。

    3.要充分落实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本课虽然文字朴实,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第四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写的“我”和小红车主人间的对话。因此,对于这一段不仅要有学生的个体的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对话,模拟当时的对话情境,增强学生对这段文字以及对于“我”和那位小红车主人的情感的体悟。

    4.要落实好训练。读的训练、思维表达的训练、写的训练等等。文中有好多落实思维训练的切如点。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到第三自然段时,想象小红车的主人在看到自己的反光镜破碎了还没看到雨刷下的字条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看到了雨刷下的字条后有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读完全文后,更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为课文写续,为“我”和他之间设计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

    (搜索课题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www..com)

    学与问文优秀模板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位置与方向时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整理与复习单元优秀模板


    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教材第54、5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归纳、总结课本本阶段的知识技能、思维和方法,以利于更深入地理解。2、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体验成功地喜悦,增加教学地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本阶段地知识教学方法:交流合作法、观察法教学手段:投影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这一阶段你雪到了什么知识,向大家汇报,老师适时板书:2---5的乘法口诀。(投影出示口诀表,学生背)2、学生用口诀求商。(请学生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方法)3、倍的认识。(请学生说说对倍的理解)4、投影出示教材第54页的内容“丰收图”。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到了一个阶段,知识丰收了,同学们很高兴。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果园里也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仔细观察,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果园里公有24可桃数,我还知道了每篮能装6个桃。生2:我看到地上没有装入篮子的的桃子是18个。生3:我知道了要一是4箱桃子,有4摞。生4:我还看到了一辆汽车装了12箱桃子。(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生1:地上的桃子能装几箱?18÷6=3(篮)生2:3辆汽车能装多少箱桃子?12×3生3:每行有几棵桃树?24÷3=8(棵)……5、与同伴说说以下的内容(1)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2)最满意的数学问题……(3)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学生可以到投影下展示自己得意的作业等。(二)基本练习为了更好地巩固,下面我们进行一些练习。1、填表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表格略)2、口算。(第55页“练一练”第1题、2题)(三)思维训练1、教材第55页练一练地第3题。2、找规律,填空。(1)2、4、6、()、()、12、()、()。(2)()、()、12、16、20、()、()、()。3、填空。4×5=3×5+()2×8+2=2×()3×9-()=244×8=5×8-()4、教材第56、57页地4——6题。5、老师指导学生做教材第57页第7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地表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对学过地知识掌握地更牢固了,对学数学更有信心了!)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1、你学到了什么?2、我的成长足迹3、练一练

    旋转与角教学反思优秀模板


    《旋转与角》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游戏引入,师生发指令,一学生按指令旋转活动角得到相应的角来,这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学过的角,也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可以得到角,从而引出课题。接着还是通过活动角旋转得出平角和周角,进而介绍他们的特征和画法,探讨它们和直线及射线的区别,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角。

    在认识完平角和周角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摆一摆角,我介绍你来猜角的名称,在点子图上画角,给学过的角排排队,笑笑星期天的时间安排表等课堂活动。时间安排表这一道题目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想象出该时刻钟表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再判断其形成角的类型。尤其最后一个小问题:“9点半的时候”,这是道提高题,需要学生的生活体验,因而考查的不仅是角的知识,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本节课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学层层递进,课堂活动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感知各类角,感悟他们的特征。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经验尚浅的我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仍有待提高,对课堂的突发情况要迅速做到处理到位。比如在用身体摆角的环节,没有准确指出边在哪里、顶点再哪里。此外在猜角的条件设置中,对于平角的条件给得不够明确,因为“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是否能作为平角的充要条件,我感觉是一个争议性较大的问题,所以最好加一个条件“顶点在中间”,那样学生就能准确判断出结果来了。

    作为新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的处理技巧,合理准确利用生成资源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1)引入活动角,学生示范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

    (2)教师在课件上旋转活动角并抽象出来,让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3)让学生说说角的组成部分,板书顶点和边。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教师引出这是平角。课件演示并抽象出平角。

    (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让学生讨论平角是不是直线?

    (4)指导学生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强调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学生讨论,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知的滋生点)将角的一边固定,旋转另一边得到周角。

    (2)教师在课件抽象出周角。

    (3)讨论周角与射线有什么区别。

    (4)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三、课堂活动

    1、跟我做。运用你的身体来表示我们学过的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我介绍,你来猜角的名称。

    3、完成p25第2题,练习在点子图上画角。

    4、给学过的角排好队。(将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按从小到大排列。)

    5、出示笑笑星期天的时间安排表,学生说角的名称,教师拨钟表,

    全班评价。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整理与复习以内进位加法表优秀模板


    银坑小学-----肖秋红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

    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数学上册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模板


    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优秀模板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第48-49页)[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分配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3、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分配律。2、在理解分配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估计墙面上贴了多少块瓷砖。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观察上题算式的特点,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分配律。三、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简算。1、试一试让学生尝试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2、练一练: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运算中的简算问题。[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6×9+4×9=9040×25+4×25=1100教学挂图(6+4)×9=90(40+4)×25=1100乘法分配律:(a+b)×c=a×c+b×c第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四(第50-51页)[教学目标]1、练习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做第1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简算方法。做第3题:小组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条件。二、花圃中的乘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三、观察与思考:本题是一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渗透了一些函数的思想。先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接着,可让学生再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

    画家与牧童第二课时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启迪。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言行,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可贵品质。

    主要教学方法:抓重点词句,在自主朗读、想象中探究、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可贵品质,获得生活启迪。

    电教辅助手段:课件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1、读课题。

    2、这位著名的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指名说。用上新词“纷纷夸赞、批评、惭愧”。

    二、朗读感悟

    (一)1、牧童的话

    出示句子。指名读。指导朗读。

    2、书写“呆”。出示挂图。观察想象说话。“围观的人都呆住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3、指导朗读。师范读。

    4、猜一猜,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指名说。

    (板书:敢说真话)

    (二)这画家有多棒?

    1、指名说。读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指导朗读。齐读。

    2、用“一……就……”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指导朗读,感受画家水平高。(没有不、争着)

    4、指名读第三句。“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动作表演。指导朗读。齐读。(板书:画艺高超)

    5、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三)打开课本第96页,自己大声地读3、4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人在夸这幅画?(出示斗牛图)

    谁来说,都有哪些人在夸?

    你喜欢谁的话,就认真地把他说的话读几遍。

    这位商人,你来夸——

    动笔把“称赞”这个词圈起来。

    这位商人,你来夸——

    这位教书先生你来夸——

    这幅画在你们的朗读中变活了

    如果你们在现场,你们会怎么夸这幅画?

    像这样商人夸、教书先生夸、你夸、我夸、大家夸,就叫做“纷纷夸赞”。学习三个同义词,都是表扬的意思,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美,以后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尽量用上不同的词语。

    师读旁白,男生读商人的话,女生读教书先生的话。

    (四)戴嵩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指名当戴嵩读。(板书:虚心)

    师生扮演戴嵩和牧童。分别读戴嵩、牧童。

    戴嵩听了,……齐读。

    现在老师要出几道抢答题来考考大家读懂了没有。老师要请先举手的同学回答。请听题:

    第一题:牛的哪个地方画错了?

    第二题:戴嵩画牛尾巴是怎么画的?

    第三题:尾巴应该怎么画?

    第四题:牧童向画家提了个什么问题?

    牧童为什么懂得指出画家的错误?

    画家和牧童,你想夸谁?

    三、提升小结。

    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虚心的画家。正是由于他虚心听了牧童的意见,后来再次画了《斗牛图》,(出示图)这幅图画得更逼真,流传百世,成了名画。

    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他们认真观察,刻苦训练,创作了许多作品,下面就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画吧。欣赏名家名作。

    四、写字

    1、观察指出注意点。

    2、师范写。

    3、生练习。

    五、总结。配乐齐读。

    六、作业

    (必做):1、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

    3、背一句谦虚的名人名言。

    (选做)1、了解古今中外国著名的画家。

    2、

    【诚实与信任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