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数学教案-线的比较与画法相关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线的比较与画法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1-22

    【www.jk251.com - 线段的比较与画法】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那么如何写一份初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数学教案-线的比较与画法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量得AB=××cm,CD=××cm,

    所以AB=CD(或AB<CD或AB>CD).

    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

    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

    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

    3.如图1-9,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

    四、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五、作业

    p.18,1.2题.p21,2.3.4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5.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较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

    (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

    (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

    (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较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角的画法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已知角,教学的难点是类似五角星等基本图形的画法.熟练掌握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画法的基础.

    画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用量角器画角或用三角板画角.

    1.用量角器画角

    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可以利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再画一个等于这个度数的角.

    画两个角的和、差,或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可以利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计算出它们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按照结果所得的度数画角.

    2.用三角板画角

    一特殊角,如30°、45°、60°、90°的角,可以直接利用三角板来画,画其他特殊角,关键在于设法把它写成上述特殊角的和或差,例如,凡是15°的整数倍的角,都可用三角板画出,因为15的角,可以写成60°角与45°角的差,或45°角与30°角的差.但若写成30°角的一半,则仍不能画出,因为只用三角板,不能二等分角.能用三角板画出的,只限于上述各种角及其和、差、倍所成的角.

    三、教法建议

    1.本节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掌握量角器以及三角尺的用法,并初步探索类似五角星的图形的画法.

    2.教材里有画五角星的题目,它的本质是等分周角或者说是将圆周n等分,有了作五角星的基础,就可以告诉学生以上这是一类等分圆周的问题,如果将周角进行n等分,就可以将圆周n等分,连结这n个等分点,就可以得到正多边形.这种举一反三的思路会引导学生深入、广泛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

    3.本节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在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将本章的知识贯穿起来,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有助于学生的画图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画两个角的差,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2.掌握用量角器画两个角的和差,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的画法.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画角的和、差、倍、分,三角板和量角器的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利用三角板画特殊角的方法,说明几何知识常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几何学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教育,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到简单几何图形组合的多样性,领会几何图形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以学生操作为主.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动手参与,认真思考领会归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用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分及用三角板画特殊角.

    (二)难点

    准确使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的几分之一.

    (三)疑点

    量角器的正确使用.

    (四)解决办法

    通过正确指导,规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画法要领,并以练习加以巩固,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教师设,学生动手及思考创设出情境,引出课题.

    2.通过学生尝试解决、教师把握几何语言美的方法,放手由学生自己解决有关.

    3.通过提问的形式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角及角的和、差、倍、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整体感知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对画图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掌握.图1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如图1).

    师:现有工具量角器和三角板,谁到黑板上画一个角等于呢?请同学们观察他的操作,老师要找同学说明他的画法.

    【教法说明】有上节课的基础,学生会先用量角器测量的度数,再画一个度数等于这个度数的角,学生也会叙述其画法.

    提出问题:若老师想画的余角、补角呢?

    学生会想到画、减去的度数后的角,即为的余角、补角.

    师:是否还有别的方法?

    这时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立刻回答还有困难.教师抓住时机点明课题:同学们不用着急,今天我们就研究,学习用三角板、量角器画角的和、差、倍、分以及一些特殊角.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会解决的.另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板书课题……)

    [板书]1.7

    探究新知

    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找学生再次叙述方法:用量角器量出已知角的度数,再画一个等于这个度数的角.

    操作:略.

    注意:量角器使用三要素:对中、重合、读数.

    2.用三角板画特殊角

    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本和一副三角板,再找同学说出一副三角板中各角度数.

    学生活动: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直角、角、角、角.

    提出问题:你能利用一副三角板画出、的角吗?

    学生活动:讨论画、的角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同桌可相互交换检查,找学生到黑板上画.

    【教法说明】有前一节角的和、差的理解和、、,学生对画、的角不会有困难.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对于画法学生不会叙述得太严密,教师要把关,培养学生几何语言的严密性.

    教师根据前面学生所画图形,引导学生写出画法.(以为例,与例题相符.)

    图1

    画法如图l,①利用三角板,画

    ②在的外部,再画就是要画的的角.

    反馈练习:用三角板画、、的角.

    【教法说明】由学生独立完成以上三个角的画图.教师不给任何提示,只要求写出画角的方法,注意观察画法,是否写出了“在角的内部画的角”.区别例题中两角和的画法.

    提出问题:由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多少度的角?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画出、、、、、、、、、、、的角.

    这些角都是的倍数,用三角板也只限画这样的角.由此得出:由量角器画任意角的和、差、倍、分角.

    3.画任意两个角的和差及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

    问题:如图1,已知、(),如何画出与的和?与的差?

    图1

    学生活动:讨论画,的方法,并在练习本上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图.

    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老师归纳以下方法:

    (1)用量角器量出、的度数,计算出它们度数的和、差,再用量角器画出等于它们度数和、差的角.

    (2)用量角器把移到上,如果本方法.

    图1

    教师示范,写出两种画法:

    画法一:(1)用量角器量得,.

    (2)画,就是要画的角如图1.

    图2

    画法二:(1)用量角器画.

    (2)以点为顶点,射为一边,在的外部画.

    就是要画的角如图2.

    学生活动:叙述用两种方法画的画法.出示例1由学生完成,要求用两种方法,找同学板演.

    例1已知,画出它们的余角.

    画法一:(1)量得.

    图1图2

    (2)画,就是所要画的角,见图1.

    画法二:利用三角板,以的顶点为顶点,一边为边,画直角,使的另一边在直角的内部,如图2,就是所要画的角.

    【教法说明】第二种画法学生可能叙述或书写不太完整,教师要注意其严密性.

    反馈练习

    1.已知,画出它的补角.

    2.已知,画它们的角平分线.

    3.画的角,并把它分成三等份.

    【教法说明】本练习只要求图形正确即可,不要求写出画法.

    (四)总结、扩展

    以提问的形式归纳出以下知识脉络: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46页习题1.5A组第2、3题.

    图1

    作业答案

    2.角:

    3.角:即为所画角,见图1.

    九、板书设计

    1.7

    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画法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用三角板画特殊角用三角板画

    3.画任意两个角的和、差及一个角的几倍、几分之一

    如图已知、画,

    画法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法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已知画出它的余角

    画法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法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文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

    第一场雪

    Unit2Lookatme第五课时

    植物妈妈有办法

    威尼斯的小艇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相关文章·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

    ·角

    ·线段的比较与画法

    ·下学期射线、线段

    ·直线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减法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以实施.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因为任何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规定几个带有减法的运算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4.注意引入负数后,小的数减去大的数就可以进行了,其差可用负数表示。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减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2)-3+(-7);

    (3)-10+(+3);(4)+10+(-3).

    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4.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1(例题1、2)]

    例1计算(1)(-3)-(-5);(2)0-7;

    例2计算(1)7.2-(-4.8);(2)()-.

    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教法说明】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

    【教法说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怕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回授.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下面大家一起看一组题.

    [出示投影2(计算题1、2)]

    1.计算(口答)

    (1)6-9;(2)(+4)-(-7);(3)(-5)-(-8);

    (4)(-4)-9(5)0-(-5);(6)0-5.

    2.计算

    (1)(-2.5)-5.9;(2)1.9-(-0.6);

    (3)()-;(4)-().

    学生活动:1题找学生口答,2题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法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用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5页的画面.

    3.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生答:8848-(-392)=8848+392=9240.

    所以两地高度相差9240米.

    【教法说明】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意识”的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答:略.

    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3-(-3)=____________;(2)(-11)-2=______________;

    (3)0-(-6)=____________;(4)(-7)-(+8)=____________;

    (5)-12-(-5)=____________;(6)3比5大____________;

    (7)-8比-2小___________;(8)-4-()=10;

    (9)如果,,则的符号是___________;

    (10)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__________.

    2.判断题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2)(-2)-(+3)=2+(-3).()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4)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5)若,,,.()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83页中2.偶数题,3.偶数题,4.偶数题.

    (二)选做题:课本第84页中5、8.

    十、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判定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1.如图1所示,直线、被直线所截,如果,那么,为什么?

    2.如图2,如果,那么,为什么?

    图2

    3.如图3,直线、被直线所截.(1)如果,那么,为什么?

    (2)如果,那么,为什么?

    4.如图4,一个弯形管道的拐角,,这时管道、平行吗?

    图4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板书]∵(已知),

    (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以备后面推导判定定理使用.)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2.5平行线的判定(2)

    师:请同学们看复习提问中的第3题,我们知道了与互补,那么,由此你还可以推出什么?根据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推出,这个推理的全过程就是:

    ∵(已知),(邻补角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师再加上这一步即可).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思索后回答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学生语言不规范,注意纠正).

    师:也就是说,我们又得到了一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我们把它简单说成:

    [板书]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由于复习引入第3题为定理的推导做好了铺垫,所以学生并不难接受推理过程,放手由学生总结出判定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另外在叙述判定方法时,训练学生用准确、规范的几何语言.

    师:请同学们思考,刚才我们由同旁内角互补,推导两条直线平行,除了上面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其他途径?怎样写推理格式?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对照复习提问第3题的第2问很快地找到另一种途径,并在练习本上写出推理格式,找一个学生在原来黑板上的板书基础上完成.

    【教法说明】通过使用不同种方法的推理,不仅开拓学生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推理,从而使学生掌握推理格式的书写.

    尝试反过,巩固练习

    师:有了这种判定方法,我们就可以由同旁内角互补,直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了,让我们回到复习提问的第4题,管道、平行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平行,因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不仅解决了前面遗留的问题,同时巩固了所学新知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应用这种判定方法再来研究一些题目(出示投影).

    练习:

    1.如图1,量得,,可以判定,它的根据是什么?

    图2

    2.如图2,已知,与互补,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与哪个角互补,可以判定直线?

    【教法说明】这组练习进一步对判定方法加以巩固,第2题的第2问是根据给出的结果,找它成立的条件,是执果索因,学生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不必多讲,但要注意第2问中出现答与互补这类错误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弄清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两条直线所截.

    例题讲解

    师:我们学习了三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在具体题目中如何选择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呢?下面我们看例题(出示投影).

    例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师:这个题目相当于文字题,解答时应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3),同时为了叙述方便,还要在图形上标出需要的字母或符号.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题意,按所说画出相应的图形.

    师:我们要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应先想什么?可以讨论.

    学生活动:讨论后答出,先想学过哪些判定平行线的方法.

    师:再看已知条件与哪一种方法的条件相同或有关,思考时注意图形,按老师所标直角符号,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后,踊跃回答.

    教师给出规范的板书,答: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理由:如图3,,.

    ∵,(已知),

    ∴(垂直的定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这是两步推理,两个“∵”之间省略的一个“∴”,是什么内容?

    学生活动:∵(已证).

    【教法说明】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后发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从而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师:想一想,能不能利用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来说明呢?图形中的符号怎样改动?模仿例题说出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写出理由,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去做,形成板书:

    理由:如图4,,.

    ∵,(已知),∴(垂直的定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理由:如图5,,.

    ∵,(已知),

    ∴(垂直的定义).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法说明】一题多解既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出示投影):

    1.如图6,木工师傅用角尺画出工件边缘的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平行吗?为什么?

    2.如图7,如何判断这块玻璃板的上下两边平行?

    图7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给出第1题的答案为两条垂线平行.因为画出的两条线都垂直于工件边缘,也就是说,相交成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对于第2题需要添出截线,然后有三种方法来判断.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都是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第2题,我们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根据被第三条直线截出的三种位置的关系角的大小来判定,通过此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及应用.

    (四)总结、扩展

    师:我们学习了几种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完成下表.

    判定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第一种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

    ∴().

    第二种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

    ∴().

    第三种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已知,)∴().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97~98页A组第6(3)、7、8题.

    作业答案

    6.(3)可判定.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8.(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数学教案-众数与中位数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14.2众数与中位数(课件)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情景一: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单位:厘米)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情景二: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面包种类

    奶油

    巧克力

    豆沙

    香稻

    三色

    椰茸

    销售量(单位:个)

    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同时要强调众数的功能,即“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常用众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注意: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例如:问题一中众数是(21厘米),不要把21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

    ②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1、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8010060807090508070

    80709080908070906080

    求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请用观察法找出这组数据中哪些数据出现的频数较多,从而进一步找出它的众数;也可仿照问题一画表格找出众数。强调一下这个结论反映了得80分的学生最多。

    问题情景三:在初三数学竞赛中,我班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名次是:5557616298,其中哪一个数据能用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如情景三的中位数是61。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

    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请观察分析后,自解.

    【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3

    4

    1

    1

    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观察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共有多少个数据?其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什么?说明什么?

    ②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其中第几个数是最中间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说明什么?

    ③可选用哪个公式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所求得的平均数能说明什么?这样分析例题,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到这三个数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

    【展示应用评价自我】

    补充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值及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10,10,x,8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0+x)=(10+10+x+8)

    ∴x=8,(10+x)=9

    ∴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

    补充练习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数集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B.22C.23D.24

    分析:设这5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a1,a2,a3,a4,a5,由于中位数是4,所以a3=4,又6是唯一众数,所以a4=a5=6,此时,a2最大只能取3,a1最大取2,故a1+a2+a3+a4+a5=2+3+4+6+6=21

    解:选(A)

    3、教材P159中1、2、3

    【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2.方法小结: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该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有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次数都多,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既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布置作业】教材P163A组1、2、3,B组。

    【板书设计】

    14.2众数与中位数

    1.定义例1例2例3

    众数:练习1练习2

    中位数

    数学教案-平行线等分线定理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建议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需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事项: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的两条距离都相等的特殊的平行线组;它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平行线组成.

    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可以等分线段.

    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记忆方法:“中点”+“平行”得“中点”.

    推论的用途:(1)平分已知线段;(2)证明线段的倍分.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因为它不仅是推证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础,而且是第五章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也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加上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两个推论以及各种变式,学生难免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往往会有感觉新鲜有趣但掌握不深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法建议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例子,并不陌生,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刻度尺、作业本、栅栏、等等;

    ②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推论.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能够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任意等分一条已知线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通过定理的变式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节学习,体会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设计

    学生观察发现、讨论研究,教师引导分析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2.教学难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

    计算机、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画图探索;师生共同归纳结论;教师示范作图,学生板演练习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线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引入新课】

    由学生动手做一实验:每个同学拿一张横格纸,首先观察横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横线是互相平等的,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在横格纸上画一条垂直于横线的直线,看看这条直线被相邻横线截成的各线段有什么关系?(相等,为什么?)这时在横格纸上再任画一条与横线相交的直线,测量它被相邻横线截得的线段是否也相等?

    (引导学生把做实验的条件和得到的结论写成一个命题,教师总结,由此得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挂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注意:定理中的“一组平行线”指的是一组具有特殊条件的平行线,即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明确.

    下面我们以三条平行线为例来证明这个定理(由学生口述已知,求证).

    已知:如图,直线,.

    求证:.

    分析1:如图把已知相等的线段平移,与要求证的两条线段组成三角形(也可应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得),通过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得到要证的结论.

    (引导学生找出另一种证法)

    分析2:要证的两条线段分别是梯形的腰,我们借助于前面常用的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再利用这些熟悉的知识即可证得.

    证明:过点作分别交、于点、,得和,如图.

    ∵,

    又∵,,

    为使学生对定理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知识学活,可让学生认识几种定理的变式图形,如图(用计算机动态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梯形中,,,则可得到,由此得出推论1.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再引导学生观察下图,在中,,,则可得到,由此得出推论2.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注意:推论1和推论2也都是很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论证和计算中经常用到,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

    接下来讲如何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来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例已知:如图,线段.

    求作:线段的五等分点.

    作法:①作射线.

    ②在射线上以任意长顺次截取.

    ③连结.

    ④过点.、、分别作的平行线、、、,分别交于点、、、.

    、、、就是所求的五等分点.

    (说明略,由学生口述即可)

    【总结、扩展】

    小结:

    (l)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

    (2)定理的证明只取三条平行线,是在较简单的情况下证明的,对于多于三条的平行线的情况,也可用同样方法证明.

    (3)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

    (4)应用定理任意等分一条线段.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88中A组2、9

    九、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公式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附图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形状,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22页1、2、3第23页B组1

    (二)选做题课本第22页5B组2

    十、板书设计

    附:随堂练习答案

    (一)1.2.3.

    (二)

    作业答案

    必做题1.

    2.3.

    .

    选做题5.

    探究活动

    根据给出的数据推导公式。

    推导从1到这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公式,并求当时,的值。

    答案

    当时,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方案


    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1)AB∥CD→∠1=∠3→∠2=∠4

    (2)∠2=∠4→BC∥EF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数学教案-整式相关教学方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德育渗透点

    在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单项式和多项式在前二章,特别是第一章已有新接触,本节课来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可谓水到渠成,体现了数学的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以训练为主,注重尝试指导.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多项式有关概念→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2.难点: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以及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3.疑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多项式有关概念,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同学们看下面一些问题.

    (出示投影1)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2,,,,

    2.圆的半径为,则半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半圆的总长为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可以进行抢答,看谁想的全面,回答的准确,教师对回答准确、速度快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法说明】让学生通过1题回顾有关单项式的一些知识点,再通过2题中半圆周长为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内容.

    师:上述2题中,表示半圆面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吗?为什么?表示半圆的周长的式子呢?

    学生活动:同座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师:谁能把1题中不是单项式的式子读出来?(师做相应板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对于这些代数式的结构特点,由小组选代表说明,若不完整,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像以上这样的式子叫多项式,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多项式,上面几个式子都是多项式.

    [板书]3.1整式(多项式)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什么叫多项式.可让学生互相补充.

    教师概括并板书

    [板书]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师:强调每个单项式的符号问题,使学生引起注意.

    (出示投影2)

    练习:下裂代数式,,,,,,

    ,,中,是多项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以上问题,然后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多项式,同桌互相交换打分,有疑问的提出再讨论.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式子特点,讨论归纳多项式的概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多项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重点,为使学生对概念真正理解,让学生每个人写出两个多项式,可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各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得到的?每个单项式各指的是谁?各是几次单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否定与纠正.

    师:在中,是两个单项式相加得到,就叫做二项式,两个单项式中,次数是1,次数是1,最高次数是一次,所以我们说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一次,整个式子叫做一次二项式.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应怎样称谓,然后找学生回答.

    师:给予归纳,并做适当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通过上例,学生讨论多项式的项、次数,然后选代表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就叫做几项式.每一项包含它的符号,如中,这一项不是.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叫做多项式次数,即最高次项是几次,就叫做几次多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多项式的感知,学生对多项式的特片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些结论,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1.填空:

    2.填空:

    (1)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是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

    学生活动:1题抢答,同桌同学给予肯定或否定,且肯定地说出依据,否定的再说出正确答案;2题学生观察后,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完成,部分胶片打出投影,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对所做答案给予肯定或更正.

    【教法说明】在此组练习题中,1题目的是以填表的形式感知一个多项式就是单项式的和,多项式的项就是单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不能准确应用于解题中的弊病.2题是在理解概念和完成1题单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式》一节中“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在掌握多项式概念时,要注意它的项数和次数.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单项式,掌握单项式时要注意它的系数和次数.

    归纳: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板书]

    说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出多项式、单项式,然后再提出它们统称为整式,并做了述板书,使所学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下列各代数式:0,,,,,,中,单项式有__________,多项式有____________,整式有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观察后学生回答,互相补充、纠正,提醒学生不能遗漏.

    【教法说明】数学要领重在于应用,通过上题的训练,可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区别与联系,它们与整式的关系.

    (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的和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2.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它的常数项_________.

    3.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项是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

    4.的2倍与的平方的的和,用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补充,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师:做肯定或否定,强调3题中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是一个数字,不是字母,因为它只能代表圆周率这一个数值,而一个字母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

    【教法说明】本组是在前面掌握了本节课基本知识后安排的一组训练题,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特别是对这个数字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自编题目练习:

    每个学生写出6个整式,并要求既有单项式,又有多项式,然后交给同桌的同学,完成以下任务,①先找出单项式、多项式,②是单项式的写出系数与次数,是多项式的写出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什么?常数项是什么,然后再互相讨论对方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学说明】自编题目的训练,一是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师:通过上面编题、解题练习,同学们对整式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理解,下面再按老师的要求编题,编一个四次三项式,看谁编的又快又准确,再编一个不高于三次的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然后学生讨论是否符合要求.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项式项数、次数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5不是多项式()

    (2)是二次二项式()

    (3)是二次三项式()

    (4)是一次三项式()

    (5)的最高次项系数是3()

    2.填空题

    (1)把上列代数式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0,,,

    ;;

    ;;

    (2)如果代数式是关于的三次二项式则,.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49页习题3.1A组12.

    (二)选做题:课本第150页习题3.1B组3.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答案

    1.√××√×

    2.(1)单项式,多项式;

    整式;

    二项式;

    三次三项式;

    (2),.

    作业答案

    教材P.149中A组12题:(1)三次二项式(2)二次三项式

    (3)一次二项式(4)四次三项式

    教材P.150页中B组3题:有,,项;各项系数依次是1、-5、;各项次数依次是6、4、2;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

    【数学教案-线的比较与画法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