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数学教案-正弦余弦相关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正弦余弦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2-07

    按照惯例,初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高质量的教案对初中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初中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数学教案-正弦余弦相关教学方案》,希望您喜欢。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

    (2)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

    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核心.

    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确定时,包含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和cos这样的符号.

    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写在一起时(如),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4.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

    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如图所示,若,则有

    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作,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

    5.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

    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或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定义,有

    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时,边与AC重合(即),所以

    当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

    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

    1

    1

    0

    6.教法建议: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

    (2)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再进一步对含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这时,应当即给出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的对边,得出及,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和探索研究相结合,尝试成功教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相互讨论,动手感知,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3.疑点: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4.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解决重难点和疑点。

    四、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一副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为30°靠在墙上,则、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间距离为2米,则倾斜角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教学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重合在一起,记作,并使直角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因此,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3.练习:教科书P3练习。此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下、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

    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3.疑点: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范围.

    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一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

    (二)整体感知

    当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为,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三)教学过程

    正弦、余弦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记作.

    .

    若把的对边记作,邻边记作,斜边记作,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为锐角时,、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例1】求出如下图所示的中的、和、的值.

    解:(1)∵斜边,

    ∴,.

    ,.

    (2),.

    ∴,.

    学生练习教材P6~7中1、2、3题.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和、、.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解:(1).

    (2).

    这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2);

    (3);(4).

    (5)若,则锐角.

    (6)若,则锐角.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

    ,(为锐角).

    还发现的两锐角、,,,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0中2,3.

    预习下一课内容.

    补充:(1)若,则锐角.

    (2)若,则锐角.

    七、板书设计

    jk251.cOm扩展阅读

    正弦余弦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

    (2)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

    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核心.

    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确定时,包含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和cos这样的符号.

    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写在一起时(如),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4.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

    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如图所示,若,则有

    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作,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

    5.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

    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或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定义,有

    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时,边与AC重合(即),所以

    当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

    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

    1

    1

    0

    6.教法建议: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

    (2)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再进一步对含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这时,应当即给出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的对边,得出及,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第123页

    正弦余弦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

    (2)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

    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核心.

    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确定时,包含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和cos这样的符号.

    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写在一起时(如),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4.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

    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如图所示,若,则有

    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作,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

    5.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

    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或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定义,有

    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时,边与AC重合(即),所以

    当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

    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

    1

    1

    0

    6.教法建议: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

    (2)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再进一步对含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这时,应当即给出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的对边,得出及,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和探索研究相结合,尝试成功教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相互讨论,动手感知,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3.疑点: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4.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解决重难点和疑点。

    四、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一副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为30°靠在墙上,则、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间距离为2米,则倾斜角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教学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重合在一起,记作,并使直角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因此,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3.练习:教科书P3练习。此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下、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

    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3.疑点: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范围.

    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一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二)整体感知

    当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为,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三)教学过程

    正弦、余弦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记作.

    .

    若把的对边记作,邻边记作,斜边记作,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为锐角时,、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例1】求出如下图所示的中的、和、的值.

    解:(1)∵斜边,

    ∴,.

    ,.

    (2),.

    ∴,.

    学生练习教材P6~7中1、2、3题.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和、、.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解:(1).

    (2).

    这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2);

    (3);(4).

    (5)若,则锐角.

    (6)若,则锐角.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值,猜测一下,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

    ,(为锐角).

    还发现的两锐角、,,,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0中2,3.

    预习下一课内容.

    补充:(1)若,则锐角.

    (2)若,则锐角.

    七、板书设计

    正弦余弦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的概念,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包括引言中的问题)等.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因为它是全章乃至整个三角学的预备知识.有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再学习正切和余切、解直角三角形、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便都有了基础.

    (2)正弦、余弦的概念隐含着角度与数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思想,并且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来表示,学生过去未接触过,所以正弦、余弦的概念是难点.

    3.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唯一性,是理解三角函数的核心.

    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是这样规定的:当一个锐角确定了,那么这个锐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虽然有无穷多个,但它们都是彼此相似的.如上图,当确定时,包含的直角三角形有无穷多个,但它们彼此相似:

    ∽∽∽……因此,由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这些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都是相等的.

    这就是说,每当一个锐角确定了,包含这个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上述2种比值也就唯一确定了,它们有确定不变的对应关系.为了简单地表达这些对应关系,我们引入了正(余)弦的说法,创造了sin和cos这样的符号.

    应当注意:单独写出三角函数的符号或cos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离开了确定的锐角是无法显示出它的含义;另一方面,这些符号和角写在一起时(如),它表示的就不再是角,而是一个特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了(如).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些,才真正掌握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

    4.我们应当学会认识任何位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

    我们不仅应当熟练掌握如图那样的标准位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而且能熟练地写出无论怎样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如,如图所示,若,则有

    有的直角三角形隐藏在更复杂的图形中,我们也应能正确地写出所需要的三角函数表达式,如图中,ABCD是梯形,,作,我们应正确地写出如下的三角函数关系式:

    很显然,这些表达式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边与角间的数量关系.

    5.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值既容易导出,也便于记忆,应当熟悉掌握它们.

    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求出含有或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比;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定义,有

    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当时,边与AC重合(即),所以

    当时,边AB与CB重合(即AB=CB),AC的长缩小为0,于是,有

    把以上结果可以集中列出下面的表:

    0

    1

    1

    0

    6.教法建议: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通过修建扬水站时,要沿斜坡铺设水管而提出要求水管最顶端离地面高度的问题,第一步把这问题归结于直角三角形中,第二步,再把这个问题归于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和斜边的长,求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的一个几何问题.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已学过的勾股定理是解决不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新途径,迫切需要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这章的第一节课,应抓住这个具有教育性,富于启发性的有利开端,为引进本章的重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作了十分必要的准备.

    (2)动手度量、总结规律、给出定义以含的三角板为例让学生对大小不同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并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再进一步对含的三角板进行度量,在探索同样的内容时,要用到勾股定理,又类似地得到,所有的这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都会得到,这时,应当即给出的正弦的定义及符号,即,再对照图形,分别用a、b、c表示、、的对边,得出及,就这样非常简洁地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个定义,应充分利用课本中这种简练的处理手段,使学生建立起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编在几何教材中,突出了它的几何特点,但这只是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讲的,使它与几何前后知识可关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没有改变它形数结合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部分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提高在几何问题中注意运用代数知识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和探索研究相结合,尝试成功教法。

    2.学生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相互讨论,动手感知,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3.疑点: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4.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解决重难点和疑点。

    四、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一副三角板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为30°靠在墙上,则、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间距离为2米,则倾斜角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教学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重合在一起,记作,并使直角边,,……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因此,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3.练习:教科书P3练习。此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下、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

    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3.疑点: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的范围.

    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一副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二)整体感知

    当直角三角形有一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为,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三)教学过程

    正弦、余弦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记作.

    .

    若把的对边记作,邻边记作,斜边记作,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为锐角时,、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例1】求出如下图所示的中的、和、的值.

    解:(1)∵斜边,

    ∴,.

    ,.

    (2),.

    ∴,.

    学生练习教材P6~7中1、2、3题.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和、、.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

    ,,.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解:(1).

    (2).

    这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2);

    (3);(4).

    (5)若,则锐角.

    (6)若,则锐角.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值,猜测一下,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

    ,(为锐角).

    还发现的两锐角、,,,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10中2,3.

    预习下一课内容.

    补充:(1)若,则锐角.

    (2)若,则锐角.

    七、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公式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附图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形状,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22页1、2、3第23页B组1

    (二)选做题课本第22页5B组2

    十、板书设计

    附:随堂练习答案

    (一)1.2.3.

    (二)

    作业答案

    必做题1.

    2.3.

    .

    选做题5.

    探究活动

    根据给出的数据推导公式。

    推导从1到这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公式,并求当时,的值。

    答案

    当时,

    数学教案-整式相关教学方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德育渗透点

    在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单项式和多项式在前二章,特别是第一章已有新接触,本节课来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可谓水到渠成,体现了数学的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以训练为主,注重尝试指导.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多项式有关概念→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2.难点: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以及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3.疑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多项式有关概念,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同学们看下面一些问题.

    (出示投影1)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2,,,,

    2.圆的半径为,则半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半圆的总长为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可以进行抢答,看谁想的全面,回答的准确,教师对回答准确、速度快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法说明】让学生通过1题回顾有关单项式的一些知识点,再通过2题中半圆周长为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内容.

    师:上述2题中,表示半圆面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吗?为什么?表示半圆的周长的式子呢?

    学生活动:同座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师:谁能把1题中不是单项式的式子读出来?(师做相应板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对于这些代数式的结构特点,由小组选代表说明,若不完整,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像以上这样的式子叫多项式,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多项式,上面几个式子都是多项式.

    [板书]3.1整式(多项式)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什么叫多项式.可让学生互相补充.

    教师概括并板书

    [板书]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师:强调每个单项式的符号问题,使学生引起注意.

    (出示投影2)

    练习:下裂代数式,,,,,,

    ,,中,是多项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以上问题,然后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多项式,同桌互相交换打分,有疑问的提出再讨论.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式子特点,讨论归纳多项式的概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多项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重点,为使学生对概念真正理解,让学生每个人写出两个多项式,可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各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得到的?每个单项式各指的是谁?各是几次单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否定与纠正.

    师:在中,是两个单项式相加得到,就叫做二项式,两个单项式中,次数是1,次数是1,最高次数是一次,所以我们说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一次,整个式子叫做一次二项式.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应怎样称谓,然后找学生回答.

    师:给予归纳,并做适当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通过上例,学生讨论多项式的项、次数,然后选代表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就叫做几项式.每一项包含它的符号,如中,这一项不是.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叫做多项式次数,即最高次项是几次,就叫做几次多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多项式的感知,学生对多项式的特片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些结论,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1.填空:

    2.填空:

    (1)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是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

    学生活动:1题抢答,同桌同学给予肯定或否定,且肯定地说出依据,否定的再说出正确答案;2题学生观察后,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完成,部分胶片打出投影,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对所做答案给予肯定或更正.

    【教法说明】在此组练习题中,1题目的是以填表的形式感知一个多项式就是单项式的和,多项式的项就是单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不能准确应用于解题中的弊病.2题是在理解概念和完成1题单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式》一节中“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在掌握多项式概念时,要注意它的项数和次数.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单项式,掌握单项式时要注意它的系数和次数.

    归纳: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板书]

    说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出多项式、单项式,然后再提出它们统称为整式,并做了述板书,使所学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下列各代数式:0,,,,,,中,单项式有__________,多项式有____________,整式有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观察后学生回答,互相补充、纠正,提醒学生不能遗漏.

    【教法说明】数学要领重在于应用,通过上题的训练,可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区别与联系,它们与整式的关系.

    (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的和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2.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它的常数项_________.

    3.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项是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

    4.的2倍与的平方的的和,用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先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补充,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师:做肯定或否定,强调3题中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是一个数字,不是字母,因为它只能代表圆周率这一个数值,而一个字母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

    【教法说明】本组是在前面掌握了本节课基本知识后安排的一组训练题,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特别是对这个数字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自编题目练习:

    每个学生写出6个整式,并要求既有单项式,又有多项式,然后交给同桌的同学,完成以下任务,①先找出单项式、多项式,②是单项式的写出系数与次数,是多项式的写出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什么?常数项是什么,然后再互相讨论对方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学说明】自编题目的训练,一是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师:通过上面编题、解题练习,同学们对整式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理解,下面再按老师的要求编题,编一个四次三项式,看谁编的又快又准确,再编一个不高于三次的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然后学生讨论是否符合要求.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项式项数、次数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5不是多项式()

    (2)是二次二项式()

    (3)是二次三项式()

    (4)是一次三项式()

    (5)的最高次项系数是3()

    2.填空题

    (1)把上列代数式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0,,,

    ;;

    ;;

    (2)如果代数式是关于的三次二项式则,.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49页习题3.1A组12.

    (二)选做题:课本第150页习题3.1B组3.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答案

    1.√××√×

    2.(1)单项式,多项式;

    整式;

    二项式;

    三次三项式;

    (2),.

    作业答案

    教材P.149中A组12题:(1)三次二项式(2)二次三项式

    (3)一次二项式(4)四次三项式

    教材P.150页中B组3题:有,,项;各项系数依次是1、-5、;各项次数依次是6、4、2;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6。

    数学教案-平均数相关教学方案


    平均数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1618212324262934

    相应队员数12413121

    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

    巩固练习一:

    1.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21,40.8,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1)

    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环(精确到0.1)

    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93分B95分C92.5分D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BC

    创新72;85;67

    综合知识50;74;70

    语言88;45;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分).

    B的平均成绩为(分).

    C的平均成绩为(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分)

    B的测试成绩为(分)

    C的测试成绩为(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巩固练习二:

    1.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布置书面作业:课本P216习题8.11、2

    课外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1.到校医那里收集本班同学左眼视力检查结果,计算本班同学左眼视力的平均数.

    2.请设计一个利用“加权平均数”方法来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将其“权”作适当改变,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观察“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板书设计

    1.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绩为

    B的平均成绩为.

    C的平均成绩为.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分)

    B的测试成绩为(分)

    C的测试成绩为(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加权平均数: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数学教案-立方根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方根和开立方的概念;

    2.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掌握开立方运算;

    3.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求立方根的运算能力;

    4.由立方与立方根的教学,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5.通过立方根符号的引入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难点:会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手段

    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方根我们是如何定义的?平方根有哪些性质?

    在同学们回答后,启发学生是否可试着给数的立方根下个定义.

    1.立方根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称数a的三次方根)

    用数学式表示为:

    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或称x叫做a的三次方根.

    2.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类似于平方根德表示方法,数a的立方根我们用符号来表示.读作“三次根号下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注意,在前面我们学习平方根的表示方法说过当根指数为2时可以省略不写,现在是立方根了,这个根指数3是绝对不可省的,否则就会与平方根混淆了,例如表示125的立方根,而则表示125的算术平方根.

    练习:用根号表示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3.开立方概念: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4.开立方运算与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立方运算来求一些数的立方根.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解:(1)∵(-2)3=-8,

    (2)∵23=8,

    (4)∵(0.6)3=0.216,

    (5)∵03=0,

    下面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负数有没有平方根?一个正数有几个立方根?负数有没有立方根?请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由前面刚刚做过的题我们不难看出像8、0.126、103、这样的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像-8、、这样的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由此我们得了立方根的性质.

    5.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2)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3)0的立方根是0.

    这里我们不妨与平方根的性质做个比较,平方根中,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在平方根中负数是没有平方根的,而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平方根与立方根唯一相同之处是0的平方根,立方根都是它本身.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解:(1)∵33=27,

    (2)∵(-3)3=-27,

    (5)∵(102)3=106,

    (6)∵(103)3=109,

    例3.解方程:

    (1)x3=0.125;(2)3(x-4)3-1536=0.

    解:(1)x3=0.125

    x=0.5.

    (2)3(x-4)3-1536=0(此题可由学生先做,教师纠正错误)

    3(x-4)3=1536

    (x-4)3=512

    x-4=8

    x=12.

    尽管我们学习了立方根,而我们也只能由立方根的定义求解x3=a(a为常数)这一类型的

    简单的三次方程,所以像第(2)小题,我们要把(x-4)看成一个整体,依然转化成为x3=a的形式,再由立方根定义去解.

    填空练习:

    (1)1的平方根是____;立方根为____;算术平方根为____.

    (2)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

    (3)立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____.

    (4)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的数是________.

    (5)的立方根为________.

    (6)的平方根为________.

    (7)的立方根为________.

    (8)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那么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____.

    解:(1)±1;1;1.

    (2)0.(此题学生容易把1也算进去,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

    (3)±1和0.(由此题,再复习一道立方根的性质.)

    (4)0,1.(此题有学生可能会忘掉0.)

    (5)-2(此题学生易得出-4的答案,应引导学生将翻译为-8,在求立方根,也有学生将看成得到,讲解时注意)

    (6)(此题首先让学生把计算出来,再求平方根,而且平方根有两个)

    (7)-2.

    (8),(此题引导学生先根据算术平方根来表示被开方数为a2,再表示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为a2+1,注意表示其平方根时有两个值.)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一定要与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相对比去理解.平方根与立方根是今后我们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它,尤其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七、作业

    教材p.141练习1、2、4.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立方根近似值的求法

    当立方根是一位整数时,很容易求出这个立方根;但当立方根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整数时,也能容易地求出吗?例如求140608的立方根,怎样求容易?

    下面就介绍它的巧妙求法.

    先用前三位数140来确定立方根的十位数.因为53<140<63,所以十位数是5,而不是6.再用最后一位数8来确定立方根的个位数.因为23=8,所以个位数是2.就是说,140608的立方根是52.确定立方根的个位数时要注意下面规律:我们知道:13=1,43=64,53=125,63=216,93=729,就是说当被开方数的末位数是1、4、5、6、9时,立方根的个位数就等于它本身(1、4、5、6、9);

    因为23=8,83=512,就是说当被开方数的末位数是8和2时,立方根的个位数就分别是2和8,叫做2与8互换原则;同样还有3与7互换原则(被开方数的末位数分别是3和7,立方根的个位数就分别是7和3).

    一般地,如果103<a<1003,且a是能开尽立方的数,那么就能用这种方法求a的立方根.请用这种方法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21952,50653,79507,287496,970299.

    【数学教案-正弦余弦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