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1-22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优秀的初中教案是什么样子的?小编为你推荐《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教学方案》,希望您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前边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与;②与;③与.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2);(3).

    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2)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

    [板书]3.3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如何去括号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所得结果.

    (出示投影2)

    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

    学生活动:先运算,然后由学生回答结果.

    师:(用复合胶片把结果出示投影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后,指定一名学生回答(两种运算的结果相同,而两种运算的顺序不同,如是先求7与-5的和再与13相加,而是先求13与+7的和再与-5相加).

    师:总结,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按照两种不同的运算顺序,所得结果相同,即去括号时要不改变原式的值,并板书:

    [板书]

    师提出问题:看上面两个式子,每个式子左边都有括号,并且括号前面是“+”号,右边没有括号,比较右边相应项的符号的变化,你能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吗?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找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叙述,然后再让学生补充,教师给予归纳,并板书.

    [板书]

    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师提示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的符号一同去掉.

    【教法说明】去括号法则正的得出,是通过具体例子的运算、观察发现的,学生自己做练习,开动脑筋,发现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出示投影4)

    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心算,然后再指定一个同学回答,说明两个式子运算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板书的两个式子,让学生讨论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板书]

    2.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师:作必要强调:在板书上用彩粉笔作出“重点”标号,以引起学生注意,强调“各项”,“不变”,“改变”的含义.

    【教法说明】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上面的关系式和去括号法则1作基础,学生自己总结法则2就很容易了,但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号,只改变括号内部分项的符号.

    巩固法则:(出示投影5)

    去括号

    (1);(2);

    (3);(4).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完成,找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做完后,同组学生互相交换评判打分,等黑板上做的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对黑板上所做的题答案进行评定.

    【教法说明】此组题目是法则的单一运用,让学生独立完成,就是要检验去括号法则掌握的情况,以便做好回授调节.

    教师活动:强调去括号时要保证不改变原式的值,去括号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同时去掉,然后出示例1.

    (出示投影6)

    例1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化街)

    (1);(2);

    (3);(4).

    学生活动:教师不做任何提示,题目出示就让学生去完成,部分学生板演,待黑板上学生做完,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做的答案进行订正,然后讨论归纳.①易出错误的地方,错误原因;②怎样预防错误的发生等.

    【教法说明】此题目是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不会有什么困难,待学生全部做完后,师生共同评判订正,目的是教师要掌握解题的正确率,讨论易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以及怎样预防错误发生等问题,从而教育学生以后解题时要认真仔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三)巩固练习,尝试反馈

    (出示投影7)

    1.去括号(口答)

    (1);(2);(3);

    (4);(5);

    (6).

    2.判断正误(口答)

    (1);

    (2);

    (3).

    3.化简:

    (1);(2);

    (3);(4).

    学生活动:l、2题回答,3题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放在差生上.

    【教法说明】上述题目配备,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法则,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既动口,又动脑、动手,可以使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参与意识也得以增强.

    (四)归纳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法则.

    (出示投影8)(学生填空)

    1.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

    2.括号前边是“-”号时,去掉括号和______________,括号里_____________.

    (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9)

    1.判断正误①中,前没有符号;()

    ②;()

    ③;()

    ④;()

    2.填空(填“+”或“-”号)

    ①;②;

    ③;④.

    3.化简:

    ①;②;

    ③;

    ④(为正整数).

    说明:当3题学生完成后,把3题中的①小题利用复合胶片(出示投影10)变式为

    当,时,求的值.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投影上的l、2题,教师深入到某一组中,待讨论有结果时,指定一两个学生回答.3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回答l、2题,教师给予肯定或更正,并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解题时如何预防,2题的完成为下节添括号做了铺垫.3题的4个小题学生板演,②③小题由中等生做,①小题由差等生做,④小题由优等生做,这样照顾优、中、差各层次的学生,以便使他们各有所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做指导.②③小题引导学生发现寻找其他的解题方法.①小题的变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

    八、随堂练习

    1.判断题

    (1)()

    (2)()

    (3)()

    (4)()

    (5)()

    (6)()

    2.化简

    (1);

    (2).

    (3),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163页习题3.3A组1(3)(4)(5)(6);2(2).

    十、板书设计

    3.3去括号与添括号(1)

    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

    ;;

    说明:板书后把关键词语用彩粉笔标出来,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应用时避免出错误.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添括号法则.

    2.应用:能熟练地按要求正确地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归纳、对比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由去括号与添括号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可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去括号与添括号对立统一,表现出数学的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

    2.学生学法:练习→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添括号法则.

    2.难点:括号前添“-”号的添括号法则.

    3.疑点:按要求添括号(即把具有某种特征的项放入括号内).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法则,根据上节所学的去括号法则,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出示投影1)

    把下列各式去括号

    1.(1);(2);

    (3);(4).

    2.请你说出去括号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的学习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共同订正.

    【教法说明】上述题组让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去括号的知识,去括号后,学生再回答根据是什么?是渗透给学生做数学问题要有理有据.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上面是根据去括号法则,由左边式子得右边式子,现在我们把上面四个式子反过来,可以怎么样?(学生回答)

    [板书]

    师:上面四个式子由左到右是添括号的过程,你能发现添括号的法则吗?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学们互相叙述,补充和纠正,语言较通顺后举手回答,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

    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师:谁能分析一下,上述法则中“添”,“各项”,“不变”,“改变”是什么含义.按法则添括号多项式的值改变吗?

    学生活动: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后,再指导学生回答.

    【教法说明】添括号法则的发现与总结,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法则得出后,让学生自己分析法则中的关键性词语,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巩固法则:(出示投影2)

    下列各式,等号右边添的括号正确吗?若不正确,可怎样改正?

    (1);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后抢答,并互相更正.

    说明:学生回答完后,利用活动胶片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如(1)小题中括号内“”把“+”移走改为“-”,“-6”中把“-”号移走改为“+”号.

    师提出问题:通过上组练习添括号,请同学们思考易出错的地方及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错误?

    学生活动:思考,也可同桌互相磋商后,再回答,学生找出的答案可能不全面,教师再做适当的归纳和补充.

    【教法说明】此组题目的训练,目的是把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都显示出来,以便引以为戒,为以后正确解题做好准备.

    师:我们添括号时,一定要细心,括号内的各项“变”还是“不变”取决于括号前添“+”号还是“-”号,“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不变”是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下面我们做几个题,来检验一下谁细心、认真,不出错误.

    (出示投影3)

    例4按下列要求把多项式添上括号.

    1.;2..

    ①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②分别把每个多项式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指定四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要求速度快的学生完成后与黑板上的解答对照,是不是一致,如不一致,观察是谁的错了,错在何处.

    师:通过上例分析,添括号与去括号一样,都是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

    【教法说明】添括号法则归纳后,又把易错的地方以判断、改错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练习意识到哪里爱出错,这样学生独立完成例4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再与黑板上的解答相对比,既可以发现自己解答的错误所在,又可以发现对方的错误,强化了添括号时注意的问题.

    变式训练:把例4提出的解题要求改为:

    ①分别把每个多项式的后两项放入括号前面带“+”号的括号内.

    ②分别把每个多项式的后两项放入括号前面带“-”号的括号内.

    说明:利用复合胶片把例4的两个问题变换为后面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叙述,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第1题题解.

    [板书]

    2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同桌同学互相评判,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做好及时反馈和回授.

    师提出问题:通过上面例题发现从左到右是添括号,而从右到左是去括号,很显然,添括号与去括号正好是相反的两个过程,怎样检验添括号是否正确呢?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用去括号检验)

    【教法说明】添括号一般要按要求进行,通过变式训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按要求添括号的方法.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2);

    (3);(4).

    2.在多项式中添括号.

    (1)把四次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2)把二次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3)把含的项结合,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学生活动:1题学生观察,一名学生口述,其他学生加以更正;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组同学互相交换评判.

    【教法说明】上述题目是为了巩固本节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民主意识.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1.把下列各式写成两个二项式的和(或差)

    (1)(写成和);(2)(写成差).

    2.把多项式写成两个多项式的和,使其中一个不含字母.

    3.每一个学生自编一个三次四项式,然后同桌同学交换,把后三项放入前面带“-”号的括号里.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l、2题,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勾通解题过程及结果,3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编题,编完后,同桌交换解答.然后选几名代表叙述他们启编及解答过程,师生分析评判,正确的加以肯定,错误的加以更正,同时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解答给予鼓励.

    【教法说明】本组题是在巩固题组的基础上加以变式的题组.要明确按什么要求添括号.1、2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做适当的变式.通过自编题目的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在编题时,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开放性意识.

    (五)归纳小结

    师:1.添括号法则.

    2.回顾“添”,“不变”,“变”的含义(“添”是添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不变”是指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变;“变”是括到括号内的各项符号都变).

    3.添括号是否正确可用去括号进行检验;去括号是运算的需要,添括号是适用代数式的变形.去括号与添括号应用比较广泛,必须认真掌握.

    七、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

    (2)的相反数为______________;

    (3);

    (4);

    (5)若,则;

    (6)在①与,②与,③与,④与中互为相反数的组数为____________组.

    2.把下列三项式写成单项式与二次式的差

    (1);(2).

    3.不改变多项式的值,把多项式中的二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把一次项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内.

    八、布置作业

    自己编两个多项式,并且自己提出添括号的要求,然后按所提要求解答.

    【说明】因课本上的练习题目,基本上都穿插在课上完成,自编题目更可以检验对本节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

    九、板书设计

    jk251.coM小编推荐

    数学教案-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近似数的学习,向学生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由于实际生活中有时要把结果搞得准确是办不到的或没有必要,所以近似数应运而生,近似数和准确数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2.学生学法,从身边找出应用近似数,准确数的例子→近似数概念→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提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自己找出类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数的有关问题,学生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有10千克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应该怎样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师: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准确地称出每人所得苹果的千克数吗?

    生:不能

    师: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

    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法说明】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研究近似数是必须的,是自然的,从而提高学生近似数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出示投影1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初一(1)有55名同学

    (2)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千米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问题后,自己找出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

    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许多时候只能用近似数你知道为什么吗?

    启发学生得出两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准确有时是办不到的,2.往往也没有必要搞得完全准确.

    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板书:

    1.精确度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3.3有二个有效数字3.33有三个有效数字讨论:近似数0.038有几个有效数字,0.03080呢?【教法说明】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需注意的两点:一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二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教者在有效数字概念对应的文字底下画上波浪线,标上①、②例1.(出示投影2)下列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43.8(2).03086(3)2.4万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者板书.对于近似数2.4万学生又能认为是精确到十分位,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近似数与5.4和近似数5.4万中的两个4的数位有什么不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教法说明】对于疑点问题,通过启发讨论,适时点拨,远比教者直接告诉正确答案,理解深刻得多.巩固练习见课本122页练习2、3页例2(出示投影3)下列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21.80(2)2.60万(3)学生活动,教者不给任何提示,请三位同学板演(基础较差些的做第一小题,基础较好的做第二、三小题)其余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一优秀学生讲评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评定.【教法说明】①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能进一步把握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②通过分层板演,学生点评,能提高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一、填空1.某校有25个班,光的速度约力每秒30万千米,一星期有7天,某人身高约1.65米,远些数据中,准确数为_________,近似数为____________2.近似数0.1080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二、下列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132.021.5万3学生活动:学生抢答:【教法说明】抢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四)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两个注意点;(2)带单位的近似数(为2.3万)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求法.八、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效,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2)中国人口约有13亿(3)一次数学测验中,有5人得了100分(4)小华体重约54千克2.填空题(1)3.14精确到________位,有_________有效数字(2)0.0102精确到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3)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3.选择题(1)下列近似数中,精确到千位的是()A.1.3万B.21.010C.1018D.15.28(2)有效数字的个数是()A.从右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B.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算起C.从小数点后的第一个数字算起D.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数字算起九、布置作业课本第124页A组l.十、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的教学方案


    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

    能能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点的坐标,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要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练习如图你能确定各个景点的位置吗?“大成殿”在“中心广场”西、南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东、北各多少个格?

    二)新课

    1:我们可以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你能表示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吗?(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成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上或向右为正方向,水平位置的数轴叫横轴,铅直位置的数轴叫纵轴,它们的公共原点叫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其它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例1写出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y

    AB

    FOCx

    ED

    5:想一想

    (1)点A与B的纵坐标相同,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线段D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6:练习P131做一做

    三:小结(1)怎样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4)知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四:作业P132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怎样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练习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y

    A

    BC

    Ox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求出各顶点的坐标?

    (3)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二:新课

    例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1)(-6,5),(-10,3),(-9,3),(-3,3),(-2,3),(-6,5)

    (2)-9,3),(-9,0),(-3,0),(-3,3)

    (3)(3.5,9),(2,7),(3,7),(4,7),(5,7),(3.5,9)

    (4)(3,7),(1,5),(2,5),(5,5),(6,5),(4,7)

    (5)(2,5),(0,3),(3,3),(3,0),(4,0),(4,3),(7,3),(5,5)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

    y

    Ox

    三:练习P134做一做

    四:作业P135习题5.4(1、2)

    第三课时

    一;新课引入与复习

    1)怎样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应注意些什么?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二:新课

    例3如图,矩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6,4。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y

    BA

    解:如图:以点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CB所在

    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此时C(0,0)

    O

    CDx

    由CD长为6,CB长为4,可得D,B,A的坐标分别为D(6,0),B(0,4),A(,4)

    思考:(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吗?与同学交流)

    例4对于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A

    BC

    三:小结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的坐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找出坐标原点。

    2)要说明横轴与纵轴的位置。

    3)要求出必要的线段的长度。

    四:练习P161(议一议)与随堂练习

    P162习题的第一题

    五:作业P162习题的第二题

    六:课外练习P162(试一试)

    鱼的变化第二课时

    一:复习点的坐标的特征

    1)关于横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反

    2)关于纵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相反

    3)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反

    二:看图确定点的坐标

    1)左右两幅图关于Y轴对称,已知A(1,3)B(-3,-1),试确定点C,D的坐标?

    AC

    BD

    2)左右两幅图关于Y轴对称,已知A(-3,2)B(-3,1),试确定点C,D的坐标?

    y

    AD

    BC

    x

    三;练习

    1)P142做一做

    2)P143随堂练习

    四:小结P143议一议

    五:作业P144习题(做在书上)

    第五章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1)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举例说明。

    2)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给定点的坐标?举例说明。

    3)在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系轴上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变化前后的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

    5)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加上一个数(或乘-1),变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二:练习

    P145复习题A组

    三:小结点的坐标•一: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到原点的距离是√a2+b2•二:对称性1)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2)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纵坐标相等。•3)关于原点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纵坐标互为相反。•三:平行1)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不相等,则这两点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2)两点的横坐标不相等,纵坐标相等,则这两点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举例•1)点P(-3,4)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点A(6,-3)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到原点轴的距离为•3)点A(a,-4)与B(2,b)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b.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b.•4)点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练习•1)点P(4,-3)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到原点轴的距离为•3)点A(a-1,-4)与B(2,b+3)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b.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b.•4)点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点的平移练习•一:1)点P(-2,3)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点P(-2,3)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3)点P(-2,3)沿Y轴的方向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4)点P(-2,3)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5)点P(-2,3)沿X轴的方向先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6)点P(-2,3)沿X轴的方向先向左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5)点P(-2,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6)点P(-2,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下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二1)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5,-2)•2)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0,-2)•3)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3,2)•4)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3,1)点的坐标练习•1)点P(3,-4)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点P(-2,5)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3)点P(0,-3)沿Y轴的方向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4)点P(-1,-3)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5)点P(4,-2)沿X轴的方向先向右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6)点P(-2,0)沿X轴的方向先向左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的方向向下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7)点P(-1,3)沿Y轴的方向先向上平移四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右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8)点P(-2,1.5)沿Y轴的方向先向下平移二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的方向向左平移三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为。•9)把点P(-2,-2)沿X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5,-2)•10)把点P(3,2)沿X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0,-2)•12)把点P(3,-2)沿Y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3,2)•13)把点P(-3,-4)沿Y轴方向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点A(3,1)•14)点P(4,-2)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5)点A(-4,-1)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到原点轴的距离为•16)点A(a,3)与B(-2,b)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b.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b.•17)点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18)点P(-2,-3)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9)点A(5,-2)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到原点轴的距离为•20)点A(a+1,-4)与B(2,b+3)所在的直线与X轴平行,则a,b.所在的直线与Y轴平行,则a,b.•21)点A(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的关系是•22)X轴上的坐标为0,Y轴上的坐标为0。•23)点P(a,b)若a=0,则点P在,若b=0则点P在。若ab=o,则点P在。

    数学教案-线的比较与画法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法.

    3.通过本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线段的概念,引出线段的长度的度量和表示

    1.学生动手画出(1)直线AB.(2)射线OA.(3)线段CD.

    2.提出问题: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如果有学生将直线、射线也量出了长度,借此复习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3.提出数与形的问题: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这就是数与形的结合.

    4.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1)直接用刻度尺.(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5.教师再讲表示法:线段AB=7cm.

    二、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1.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提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2.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将两条线段的各一个端点对齐,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教师为学生演示,步骤有三: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AB=CD.

    若端点B落在D上,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

    如图1-6.

    教师讲授此部分时,应用几个木条表示线段AB和线段CD,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和形象.也可以用圆规截取线段的方法进行.

    数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推理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写法如下:

    因为量得AB=××cm,CD=××cm,

    所以AB=CD(或AB<CD或AB>CD).

    总结:现在我们学会了比较线段的大小,还会比较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可以比较数的大小,进而再问:数的大小如何比较?(数轴)再问:比较线段的大小与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数的大小.

    三、应用实例,变式练习:

    1.如图1-7,量出以下图形中各条线段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比较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图1-8,根据图形填空.

    AD=AB+______+______,AC=______+______,CD=AD-______.

    3.如图1-9,已知线段AB,量出它的长度并找出它的中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4.如图1-10,根据图形填空,(1)AB=______+______+______.(2)AB-a=______+______.

    四、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五、作业

    p.18,1.2题.p21,2.3.4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3.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4.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5.为避免本节课的枯燥,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出现悬念.如:开始的提问“线段是几何图形,它与数字有什么联系?”“在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比较大小?”等.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6.如果感觉课堂密度小,还可以增加一些培养动手能力的题.如:

    (1)量一量老师的大三角板中的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再量一量自己手中同样的小三角板各边的长,算一算相等的角所对的边长度的比值,是否相等.(为相似三角形的内容做一些铺垫)

    (2)量一量课桌四条边的长,再量一量课本四条边的长,算一算长边与长边的比、短边与短边的比.(得到角相等的图形,边不一定成比例)

    (3)在同一时间下,两棵高矮不同的大树的影子的长度自己量出,然后比较大小,想一想这两棵树哪一棵高?(对相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上的三个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很好的认识数学世界的实例.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数学教案-众数与中位数相关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本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应用问题的能力。学好本节课,也将为本章后继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本节内容在中考命题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如:2003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6题.2000年河南中考选择题19题,1997年河南中考选择题3题,1996年河南中考填空题9题。“2000一高英才杯”选择题3题。

    B.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

    ②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②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C、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定义的理解及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2.教学难点:

    ①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求法。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当做众数。

    二、教法设计

    问题情景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搭建桥梁】

    ①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②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另两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众数和中位数。

    14.2众数与中位数(课件)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情景一:一家童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鞋的尺码(单位:厘米)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单位:双)

    1

    2

    5

    11

    7

    3

    1

    在这个问题里,如果你是鞋店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问题情景二: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面包种类

    奶油

    巧克力

    豆沙

    香稻

    三色

    椰茸

    销售量(单位:个)

    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定义: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同时要强调众数的功能,即“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常用众数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注意: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例如:问题一中众数是(21厘米),不要把21厘米的鞋的销售量11当作所求的众数。

    ②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1、在一次英语口试中,20名学生的得分如下:

    708010060807090508070

    80709080908070906080

    求这次英语口试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请用观察法找出这组数据中哪些数据出现的频数较多,从而进一步找出它的众数;也可仿照问题一画表格找出众数。强调一下这个结论反映了得80分的学生最多。

    问题情景三:在初三数学竞赛中,我班其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排列名次是:5557616298,其中哪一个数据能用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观察在这5个数据中,前4个数据的大小比较接近,最后1个数据与它们的差异较大。这时如果用其中最中间的数据61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不受个别数据较大变动的影响。

    中位数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如情景三的中位数是61。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

    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请观察分析后,自解.

    【诱向深入拓展思维】

    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单位:米)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

    2

    3

    2

    3

    4

    1

    1

    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2位)。

    观察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表中共有多少个数据?其中哪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什么?说明什么?

    ②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其中第几个数是最中间的数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说明什么?

    ③可选用哪个公式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所求得的平均数能说明什么?这样分析例题,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到这三个数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

    【展示应用评价自我】

    补充练习1、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值及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解:∵10,10,x,8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0+x)=(10+10+x+8)

    ∴x=8,(10+x)=9

    ∴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9。

    补充练习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数集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B.22C.23D.24

    分析:设这5个整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a1,a2,a3,a4,a5,由于中位数是4,所以a3=4,又6是唯一众数,所以a4=a5=6,此时,a2最大只能取3,a1最大取2,故a1+a2+a3+a4+a5=2+3+4+6+6=21

    解:选(A)

    3、教材P159中1、2、3

    【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2.方法小结: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该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有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相同,并且比其他数据出现次数都多,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既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布置作业】教材P163A组1、2、3,B组。

    【板书设计】

    14.2众数与中位数

    1.定义例1例2例3

    众数:练习1练习2

    中位数

    数学教案-菱形的教学方案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菱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菱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8页图4-33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

    4.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由于菱形和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

    6.在菱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教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菱形的性质.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6.通过菱形性质的学习,体会菱形的图形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把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3.疑点:菱形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矩形中对角线与大边的夹角为,求小边所对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

    3.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较长的边分成、,求矩形的周长.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时可将事先按课本中图4-38做成的一个短边也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进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讲解新课】

    1.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

    (1)强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2.菱形的性质:

    教师强调,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和矩形类似,也比平行四边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质:

    师:同学们根据菱形的定义结合图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让学生们讨论,并引导学生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析).

    生:因为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引导学生完成定理的规范证明.

    师:观察右图,菱形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生:全等.

    师:它们的底和高和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生:分别是两条对角线的一半.

    师:如果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则菱形的面积是什么?

    生:

    教师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

    例2已知:如右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交于.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引导学生用菱形定义来判定.)

    例3已知菱形的边长为,,对角线,相交于点,如右图,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积.

    (2)还可以引导学生求出△一边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菱形的面积.

    【总结、扩展】

    1.小结:(打出投影)(图4)

    (1)菱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2)菱形性质:图5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特有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8中6、7、8,P196中10

    九、板书设计

    标题

    菱形定义……

    菱形性质例2……小结:

    性质定理1:……例3…………

    性质定理2:……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51中1、2、3

    补充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3和4,则周长和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菱形周长为80,一对角线为20,则相邻两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教案-分式的乘除法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变号法则?

    【新课】

    数学小笑话:(配上漫画插图幻灯片)

    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分数约分的方法及依据是什么?

    1.提出课题:分式可不可以约分?根据什么?怎样约分?约到何时为止?

    学生分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3.例题与练习:

    例1约分:

    (1);

    请学生观察思考:①有没有公因式?②公因式是什么?

    解:.

    小结:①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所以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系数也要约分.②分子或分母的系数是负数时,一般先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

    请学生分析如何约分.

    解:.

    小结: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先要进行因式分解,才能够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②注意对分子、分母符号的处理.

    (3);

    解:原式.

    (4);

    解:原式

    (5);

    解:原式.

    例2化简求值:

    .其中,.

    分析:约分是实现化简分式的一种手段,通过约分可把分式化成最简,而最简分式为分式间的进一步运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解:原式.

    当,时.

    二、随堂练习

    教材P65练习1、2.

    三、总结、扩展

    1.约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则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分子、分母和系数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3.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则要先分解因式,再约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73中2、3.

    补充思考讨论题:

    1.将下列各式约分:

    (1);(2);

    (3)

    2.已知,则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角的平分线的教学方案


    3.9角的平分线

    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的内容、证明及应用.

    2.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和关系,会找一个简单命题的逆命题.

    3.渗透角平分线是满足特定条件的点的集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是重点.

    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和灵活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角平分钱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探求与证明

    1,复习引入课题.

    (1)提问关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图3-86中的∠AOB的角

    平分线OC.

    2.画图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证明之.

    (1)在图3-86中,让学生在角平分线OC上任取一

    点P,并分别作出表示P点到∠AOB两边的距离的线段

    PD,PE.

    (2)这两个距离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度量后得出猜想,并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得出定理.

    数学教案-有理数的乘法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基础上,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通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问题1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上升3厘米,2小时上升了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①

    答:上升了6厘米.

    问题2水库的水位平均每小时下降3厘米,2小时上升多少厘米?

    解:-3×2=-6(厘米)②

    答:上升-6厘米(即下降6厘米).

    引导学生比较①,②得出:

    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应用此结论,3×(-2)=?(-3)×(-2)=?(学生答)

    把3×(-2)和①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把(-3)×(-2)和②式对比,这里把一个因数“2”换成了它的相反数“-2”,所得的积应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即(-3)×(-2)=6.

    此外,(-3)×0=0.

    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需要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例2某一物体温度每小时上升a度,现在温度是0度.

    (1)t小时后温度是多少?

    (2)当a,t分别是下列各数时的结果:

    ①a=3,t=2;②a=-3,t=2;

    ②a=3,t=-2;④a=-3,t=-2;

    教师引导学生检验一下(2)中各结果是否合乎实际.

    课堂练习

    1.口答:

    (1)6×(-9);(2)(-6)×(-9);(3)(-6)×9;(4)(-6)×1;

    (5)(-6)×(-1);(6)6×(-1);(7)(-6)×0;(8)0×(-6);

    2.口答:

    (1)1×(-5);(2)(-1)×(-5);(3)+(-5);

    (4)-(-5);(5)1×a;(6)(-1)×a.

    这一组题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都等于它的相反数.+(-5)可以看成是1×(-5),-(-5)可以看成是(-1)×(-5).同时教师强调指出,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0;-a未必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3.当a,b是下列各数值时,填写空格中计算的积与和:

    4.填空:

    (1)1×(-6)=______;(2)1+(-6)=_______;

    (3)(-1)×6=________;(4)(-1)+6=______;

    (5)(-1)×(-6)=______;(6)(-1)+(-6)=_____;

    (9)|-7|×|-3|=_______;(10)(-7)×(-3)=______.

    5.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2)-3x=18;(3)-9x=-36;(4)-5x=0.

    四、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五、作业

    1.计算:

    (1)(-16)×15;(2)(-9)×(-14);(3)(-36)×(-1);

    (4)100×(-0.001);(5)-4.8×(-1.25);(6)-4.5×(-0.32).

    2.计算:

    3.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__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____0;

    (3)如果a>0时,那么a____________2a;

    (4)如果a<0时,那么a__________2a.

    探究活动

    问题: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

    答案:“±1”将告诉你:不管你翻转多少次,总是无法使这7只杯口全部朝下.道理很简单,用“+1”表示杯口朝上,“-1”表示杯口朝下,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4个的符号,若干次后能否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由于每次都改变4个数的符号,所以它们的乘积永远不变(为+1).而7个杯口全部朝下时,7个数的乘积等于-1,这是不可能的.

    道理竟是如此简单,证明竟是如此巧妙,这要归功于“±1”语言.

    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法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通分:

    (1),,;

    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例2通分:

    设问:对于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通分如何找最简公分母?

    前面讲的是单项式,对于多项式首先应该对多项式因式分解,确定各分母所含的因子然后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解:∵最简公分母是2x(x+1)(x-1),

    小结: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

    解:

    将分母分解因式:x2-4=(x+2)(x-2).4-2x=-2(x-2).

    ∴最简公分母为2(x+2)(x-2).

    由学生归纳一般分式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其步骤如下:

    1.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

    2.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因式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4.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5.将上述取得的式子都乘起来,就得到了最简公分母;

    6.原来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最简公分母。

    练习:教材P.79中1、2、3.

    (三)课堂小结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六、作业

    教材P.85中1、2.

    七、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方案


    课题:平行线的特征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测量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

    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一、巩固旧知,问题引入。

    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引导学生分析平行线的判定是由一些角的关系得出平行的结论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交换判定中的条件与结论,能否由“两直线平行”得出“同位角相等”等一些角的关系,从而引入课题。

    二、实验验证,探索特征。

    1、教室的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请看老师用三角尺去检验一对同位角,看看结果怎样?(教师用三角尺在窗户上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实验(发印好平行线的纸单)

    (1)已知,a//b,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平行线a、b相交。

    (2)任选一对同位角,用适当的方法实验,看看这一对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多画几条截线试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3、实验结论: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识记该性质,并讨论在这个特征中,已知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有什么不同?

    4、问题讨论: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呢

    如图,已知直线a//b,思考∠1与∠2、∠2与∠3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小组讨论,给予充足的时间交流,可引导学生

    与同位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在

    此能否积极地、有条理地思考)

    结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归纳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三个判定

    三个性质:

    三个判定:

    三、例题学习,实践运用。

    (一)找找看:

    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学生可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所有的答案,

    并标注在图中)

    如图,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1)AB∥CD→∠1=∠3→∠2=∠4

    (2)∠2=∠4→BC∥EF

    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