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倒数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
  • 倒数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3-25

    【www.jk251.com - 倒数的认识教案】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要想在小学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什么样的小学教案比较高质量?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倒数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的内容及练习六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演示风景图片)

    提问:你发现图画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些图画都倒过来了,出现了倒影。)

    老师:是啊,这些图片有了倒影,显得更加漂亮了。

    在我国的文字里,也有很有趣的汉字,让我们一起找找看。

    (课件演示:吴、杏)

    老师:你们发现汉字的特点了吗?

    (这些汉字上下交换位置以后,都成了新的汉字。)(吞、呆)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一个数是不是把它倒过来就是它的倒数呢?

    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全班交流,讨论“两个数”和“互为倒数”什么意思?教师可引导:语文中的“高”和“矮”是反义词,能不能说“高”是反义词?“我和你们是好朋友”能说成“我是好朋友”吗?数学中我们还学了哪些相互依存的概念?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的倒数是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

    (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四、作业

    做练习六的第1、4题。

    五、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jK251.COm精选阅读

    线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线的认识(第15-16页)[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1、画一画: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2、练一练: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直线:射线:线段: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单元圆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


    第1一单元第2课时

    课题圆的认识(一)

    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析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

    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

    教具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电化教具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

    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

    (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

    (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

    (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

    二、新课探究

    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

    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

    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

    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计圆的认识(一)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

    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

    记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

    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解释这些与圆有关的现象。

    数学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资源,先让学生充分地数数,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头脑中初步形成有关10的具体数量,丰富了对数10的感性认识;再由具体事物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接着抽象出数字10,经过两次抽象概括,初步建立10的数概念;最后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学生知道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5、数字顺序。

    (1)出示计数器。师:我们来数一数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吧!(9颗)

    仔细看,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拨了一颗珠子,现在是10颗珠子),刚才的过程说明了什么?(9添1是10)。

    (2)出示尺子。数字朋友已经在上面排好队了,你能帮助10找到它的位置吗?(10在9的后面)

    (3)请学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6、比较10与9的大小。

    (1)10和9谁大呢?为什么?

    (2)结合着点子图来说一说10和9谁大?

    (3)用式子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过的数字进行排队,使学生更为清晰地知道数的顺序,了解数的大小。】

    7、10的组成

    (1)师: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和明明还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快数数有多少个?但是礼物太重了,需要分装在两个袋子里,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礼物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有几种分法,是怎样分的?

    (2)学生汇报分法,教师板书。

    (3)看到每一组算式,你还能想到什么?

    (4)这么多的式子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

    (5)游戏:找朋友。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把10个礼物分别装成两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助人的欲望,于是对“10的组成”的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此时,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了最佳激活状态,不言而喻,“10的组成”将迎刃而解;随之,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10的组成”,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掌握“10的组成”,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8、指导书写10.

    三、巩固练习

    1、练习:60页做一做。

    2、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认识方程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义,会列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方程的思想刻画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纸、分类纸条

    教学过程

    一、认识等式

    出示天平图。

    1.提问: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3.提问:小明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了一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那该怎样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二、认识方程

    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

    ⑴提问:小明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如果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⑵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播放录音: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了天元术,他用天元表示未知数。后来数学家们又用各种符号表示未知数。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用x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⑶交流:三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就可以怎样表示?

    ⑷表达:(放下物体后)为了使天平达到平衡,小明利用砝码进行了各种调整,请你也用关系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学生在学习材料纸上完成并汇报交流。

    2.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

    ⑴讨论分类依据

    现在黑板上8个式子,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再讨论一下。

    ⑵动手操作

    讨论结束后,从信封里拿出8张写着式子的纸条,按照你们的想法分一分。

    ⑶交流反馈

    展示学生的各种分类的情况。

    根据分类的标准咱们来看一看每一组式子有什么特征?

    ①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

    ②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

    ③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

    ④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⑷揭示概念

    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问:为什么黑板上另外三类都不叫方程?

    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

    3.判断深化理解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 708+x

    50 2=25x+4 14y-28=355y=40

    4.描述生活

    ⑴看图列方程。(图略)

    ⑵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题略)

    通过对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方程描述,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应用深化

    佳钙饼干广告中的数学问题。

    下载地址:

    让学生经历捕捉信息、提出问题、代数表达、方程求解的全过程。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非整千的位数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3页的“想想做做”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读、写非整千数的方法。能熟练的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四位数的读、写方法,正确读、写数。

    教学具准备:大小计数器。

    教学过程: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1)6428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2)7005里面有7个()和5个()。

    (3)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1)完成前两组题。练习后可以进行对比,让学生领会每组3道题之间联系。

    (2)练习第三组题。(注意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后进行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8题。

    (1)第8题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每组已给出的三个数,再思考每组数有什么规律,接着往下写。

    (2)写完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根据什么规律填写的。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1)独立写数。

    (2)让学生写数后比较每组两个数在读写中的不同点。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同桌合作完成)

    一人摆数,另一人读出这个数;也可以一人先说出一个数,另一人再摆出这个数。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第11题让学生完成后,交流从练习中得到的体会。进一步感受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7、你知道吗?

    (1)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想。(2)要突出数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人们劳动和生活的需要。掌握用算筹表示的数字有两种摆法:纵式摆法和横式摆法。

    认识垂直平行 教案精选篇


    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64-65例一、做一做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直。●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教具准备: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1、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小组讨论,一共有几种摆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不相交:相交:3、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4、由小组同学在原记录单上动手合作操作,并进行讨论、汇报。5、师生共同总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仍不相交,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相互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如果都是90度,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焦点叫做垂足。6、生齐读p65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1、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2、p64主题图,找一找,图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3、做一做1找一找、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4、做一做2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平行吗?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5、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一、二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倒数的认识 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
    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p93—94页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练习十八10—15。【教学要求】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是一致的。2、复习分数、小数...

    求个数比另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这节课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