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倍数与因数教案 教案精选篇
  • 倍数与因数教案 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3-15

    【www.jk251.com - 因数与倍数教案】

    我相信小学教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自己的小学教案如何写呢?希望《倍数与因数教案 教案精选篇》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数的世界(自然数和整数);2,5倍数的特征;3倍数的特征;找因数倍数;找质数合数;数的奇偶性。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通过列举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质数合数和倍数因数的概念。

    3.理解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4.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2,3,5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四)教学难点:

    在探索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五)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数

    ⒈的世界2

    ⒉探索活动(一)2,5倍数的特征2

    ⒊探索活动(二)3倍数的特征2

    ⒋找因数3

    ⒌找质数3

    ⒍练习一1

    ⒎数的奇偶性2

    jK251.COm精选阅读

    上册因数倍数集体备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分析:

    以乘、除法知识拓展方式,引入对“因数与倍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散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

    ②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及倍数的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设计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①以学生的贴画为素材,通过不同的贴法引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以乘法算式引出因数

    和倍数的意义。

    ②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以此加深对因数的理解。

    ③引导学生自主找一个数的倍数,以此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①找一个数的因数时,一定要放手,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同位之间、小组内交流,如何能快速且没有遗漏的找全。

    ②及时的练习巩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多个练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③找一个数的因数也反映出学生的口算水平的高低。

    ④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以找2、3、5的倍数为主,让学生发现一个数倍数的特征。

    公倍数公因数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但练习反馈,部分学生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错误百出,细细思量,用课本上列举的方法,真的很难一下子准确找到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有学生写80,25和50的最大公因数有学生写5。……而且去问问学生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或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感受,他们都说“烦”,“很烦”,“太麻烦了”。

    在了解了学生的感受以后,我又重新通过练习概括出了一些特殊情况:(1)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其中较大的一个数,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的一个数;(2)三种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数乘积的情况(“互质数”这个概念学生没有学到):①两个不同的素数;②两个连续的自然数;③1和任何自然数。

    另外,我又结合教材后面的“你知道吗?”,指导了一下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完成练习时,让学生根据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给学生结合题目中两个数的特点,自主选择方法的空间,学生比较喜欢。

    想来想去,还是真得很怀念旧教材上的“短除法”。

    因数倍数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教案范例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18的因数有1、18、2、9、3、6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任何数都有最小的因数1,最大的因数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本身

    3.2、3和5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或5

    3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5.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6.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100以内的质数总共25个,它们是:

    2357

    11131719

    31233729

    41434759

    61536779

    71739789

    83

    补充知识:

    1.9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必须是0

    3.4和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二位是4或25的倍数

    4.8和1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三位是8和125的倍数

    5.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

    6.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

    7.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

    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

    3、会求存在互质和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培养学生观察、迁移、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求新知的能力。

    5、经历探求新知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它们的公有质因数以及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4和918和2413和3910和12

    2、我们学习了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那些知识?

    我们主要是从它们的含义、方法、特殊关系来进行探讨的。(板书)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有哪些方法?(板书:例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个数倍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二、探求新知

    通过大家的自学,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比较合理?

    我们试着从这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1、研究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还有其他理解吗?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

    练习: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和5公有的倍数有:

    其中最小的一个公有的倍数是

    练习:6的倍数9的倍数

    6和9公有的倍数

    6和9最小的公倍数是(),6和9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小结: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2、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怎样求最小公倍数呢?

    以30和40这两数为例。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求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1)交流反馈例举法。

    (2)交流反馈分解质因数法。

    练习:

    30=2×3×5m=2×2×3×5

    42=2×3×7n=2×3×3×5

    30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

    用分解质因数法怎样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为了简便,通常求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你是怎样理解这个短除算式的?

    分别提问:各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练习:用短除法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还有不理解或者还有什么建议?

    小结:我们根据题目的难易,有时需要灵活的方法。

    练习: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0和307和95和86和123和24

    交流反馈:

    3、互质关系倍数关系(板书)

    具有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看书,我们的结论和书上的一样吗?

    三、练习反馈

    1、任意选择两个数组成一组,并说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3、2、4、15、18、6、100、25、9、1、12

    2、判断: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而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3、应用

    有一袋果糖,无论分6人,还是分5人,都正好分完,这袋果糖至少有多少粒?

    四、总结评价

    通过自学和交流反馈,你有什么收获?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实录及反思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实录:

    一.公倍数的意义

    师:出示问题: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两个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哪几个正方形?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因为边长6的正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是6平方厘米,36÷6=6个,用6个正好铺满。

    师:那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不能正好铺满?

    学生沉默。

    师:我们接着他刚才的想法往下想。

    生:正方形面积64平方厘米,64÷6=10……4,还多4平方厘米。

    师:好的,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沉默,教师引导。

    师:我们一起来想想这6个长方形怎么铺,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

    生:每排2个,摆3排。

    生:6÷3=2个,6÷2=3个

    师:很好,长3宽2的长方形除了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还能铺满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

    生:12、18、24、36……

    师: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揭题。像6、12、18、24、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现在再来说说为什么能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

    生:6是2和3的公倍数,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师: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数。

    二.找公倍数的方法

    师:找出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

    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找公倍数,学生交流。

    生: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72……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先找18,再十位上加2,个位上加2……

    师:这方法是能找出公倍数来,可总觉得不太保险,会不会有遗漏,有没有其他方法了。

    生:找出6和9的倍数,再从中找出一样的。

    师生共同找,(略)

    师:这方法是保险了,但有点烦,有简单点的方法了吗?

    学生思考。

    生:找9的倍数,再从中找出6的倍数,因为先找6的倍数的话,比如第一个是6,比9小,肯定不是9的倍数。

    师:大家觉得这方法怎样。老师觉得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比刚才的方法简单了,而且不会遗漏。第二,大家想,在一定的范围里,9的倍数可定比6的倍数要…(少)这样,考虑的数也就……(少)

    师生一起找,先找9的倍数再找6的倍数。

    生:还有方法,先找9的倍数,第一个是9,第二个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那么以后的公倍数就只要依次加18.

    师:刚才他提到的最小公倍数大家懂吗?

    生:就是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个

    师:哦。那我们来一起试试看。

    三.教学韦恩图(略)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除了开始部分由于教学准备不足,学生思维有点跟不上外,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围绕着为什么能铺满,还能铺满边长几厘米的正方形,丰富学生对公倍数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公倍数的意义。能围绕着找公倍数的方法展开方法优劣的比较,让学生从中较为主动地自主学习有关公倍数的一系列知识点。本课上完后的体会是:一是教师的问题不宜过多,要有重点的设置几个即可,有益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总思维的连贯性和思考的深度。二是备课除了思路清晰外,一些细小的地方还应完善做得充分点。

    的倍数的特征导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比较、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使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4.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准备:小棒、计算器、数位表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前面同学们已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能用3、4、5这三个数字来组成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吗?(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组数,教师板书出学生组数的情况:354、534。)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样组数呢?同样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组成是5的倍数吗?(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345、435。)你们是怎样想的呢?(设计意图:这样采用组数的方法,既复习了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又可为下面学习新的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知学习(一)设疑引入如果仍用这三个数字,你们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数吗?请同学们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组数的情况板书出:543、453。)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学生通过试除验证,得出这两个数都是3的倍数。)从这两个是3的倍数的数来看,你想到了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在研究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时,会很自然地想到看个位上的数。这里正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巧妙地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学生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二)制造认知矛盾刚才同学们是从个位上去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的,那么个位上是3的数,它就一定是3的倍数吗?(我紧接着举出13、23、46、126、49等数让学生试除判断,从而由此引导学生推翻假设。)同学们,注意观察一下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字,个位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但它们的结果有的是3的倍数,但有的数却不是3的倍数,那么我们能从个位上找出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吗?(三)设问激趣我们再看看刚才的那3个数字,你们还能利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然后再看看它是不是3的倍数,好吗?(学生再通过3、4、5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三位数,通过试除发现:所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通过刚才的发现,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教学小陷阱,引导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然后推翻假设,引发认知矛盾,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地避免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四)操作中发现规律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活动,要求同桌之间互相合作完成。1.活动一: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表,先请同学们拿出其中的3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然后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例如:用3根小棒摆出两位数:个位摆1根,十位摆2根,组成21)请把摆出的数填在下面的表中:

    小棒的根数摆出的数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

    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表格。问:你摆了哪些数啊?(根据学生回答,填表)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请在表里画 )追问:用3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来吗?(通过这样的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有学生认为能摆出一个不是3的倍的数来,就请他自己在下面摆一摆,然后一起验证,再下结论。2.活动二:再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按刚才的方法在数位表上摆出几个两位数或三位数,看摆出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合作操作并填写表格。)问:用5根小棒摆出的数是3的倍数吗?追问:用5根小棒能摆出一个是3的倍数吗?(学生验证后回答)(设计意图: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先列举几组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字,然后引导学生归纳特征的教法。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更好地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出3的倍数,学生非常投入地去摆数,结果成功了。再用5根小棒去摆,可就是摆不出3的倍数来,从而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学生的困惑越大,继续研究的欲望就越强,从而为探索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3.活动三: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小棒的根数摆一摆,再按照刚才的摆法把结果填在表格里,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从摆小棒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合作完成活动,并在小组里交流。)问:你选择的是用几根小棒摆的啊?结果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如果小棒的根数不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4.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3的倍数的一些特点,谁能归纳一下是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吗?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任意选取小棒数量来进行实验和全班学生的汇报,让学生自主地操作、观察、比较、交流,进一步丰富前两次活动得出的结论,促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规律,从而更好的获得相应的知识。)5.看书质疑(通过活动总结了结论,再让学生看书,来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三、达标检测:通过实验,我们现在已经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你能运用这一规律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吗?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的第4题。(简单说说理由)2、说一说。(同桌间合作,一问一答,1人随便说一个数让另1人猜该数是否是3的倍数。要求所说的数尽量别超过4位,然后调换角色。)3、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它们各有几种不同的填法?□74□5□4465□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填数方法:(1)先看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多少;(2)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里最小填0,要填的其它数字可依次加上3;如果已知数位上的数字和不是3的倍数,那么未知数位的方格里可先填一个最小的数,使它能与已知数位上的数字的和凑成是3的倍数,要填的其它数字可在此基础上依次加上3。4、玩学号小游戏(上课前已分工好,按顺序一个号码代表一个学生,即学号)同学们刚才的题目完成得很精彩,最后我们再来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是多少吧?那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学号的游戏。请听:如果你的学号是2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5的倍数请你站起来;如果你的学号是3的倍数也请你站起来。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好象站起来2(3)次哦?你为什么要站起来2(3)次呢?请你用一句话说明理由。(重点突出30号、60号)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得出新的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趣味性强的练习,既让学生内化了3的倍数的特征,又让学生能从游戏中轻松的获得知识,而且内容一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延伸性。另外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乐趣。)四、学习小结通过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倍数与因数教案 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