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数学教案精品
  • 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20

    数学教案精品。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只有写好课前需要的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数学教案精品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例3及练习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理解 平均分的第二个意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总数里有这样的几份。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第二个意义。

    教学难点:

    会说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我们来帮一帮这班小朋友租船玩吧!

    有24人要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要租几条船?

    有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要租几条船?

    把结果说一段话 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要租6条船。

    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因为每份都是4个

    引导学生说:24人,4个4个的分,可以分成6组。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抛出问题,引起思考: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他们有事要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1、出示书本第15页做一做

    (1) 说图意。

    (2) 动手分。

    (3) 说一段完整的话:12根筷子,每2根一双,一共有6双。

    (4)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 练习三第4题

    (1) 说图意。

    (2)动手圈。

    (3)说一段完整的话:12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只红萝卜,可以分给3只兔子。

    (4)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 练习三第5题。

    (1)有18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给( )个。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 开放题

    1、用15个长方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块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了平均分,知道一个总数,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分几份也是平均分。

    数学教案【篇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2和5倍数的特征》,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对因数和倍数并不陌生,而且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认识奇数、偶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四、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学起来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谈话法,兴趣法和自学辅导法。

    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孩子们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听这节课。上课的时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引导,探究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法主要采用了合作探究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让学生们在百数表中圈出2和5的倍数让他们自己归纳

    总结

    找到规律。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游戏导入”,第二部分“自主探究”,第三部分“巩固提高”,第四部分“总结收获”。

    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⑴使同学认识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的方法。

    ⑵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同学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⑶通过学习,提高同学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流程:

    一、说圆环。

    ⑴剪圆环活动。

    出示一个同心圆环;

    让同学用一张白纸剪出同样的一个圆环。

    ⑵说剪圆环的过程。

    让同学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

    二、算圆环。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和图。

    师问:从题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汇报和交流方法。

    同学自主尝试练习。

    交流解答过程。

    同学交流(同学作品放在视频投影仪上向全班介绍):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面积-小圆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步骤,可先算大圆面积,再算小圆面积,最后用减法算圆环面积;全班介绍,教师板书解答的全过程。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和图形,理解题意。

    同学独立计算。

    交流解题方法,注意提醒同学半圆的面积必需把整圆的面积除以2。

    3、教学“练一练”

    考虑:

    (1)求涂色局部的面积,需要计算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2)计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3)第一个图形,两个基本图形有什么练习?第二个图形呢?

    (4)同学独立完成,并全班交流。 反馈时,注意加法求组合图形面积和减法求组合图形的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先说说每个组合需要丈量途中哪些线段的长度?再让同学独立完成。

    完成后展示同学作业 ,并交流方法。

    2、完成练习十九第7题。

    同学根据图形作出直观的判断,并说说直观判断的方法。

    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学通过计算检验所作出的判读。

    3、完成练习十九第8题。

    (1)观察图,理解题意。

    (2)指导分析。

    4、完成练习十九第9题。

    师问:你能估计出每种花卉分别所占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吗?指导用画出辅导线的方法,来估计每种花卉所占圆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同学独立计算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

    完成后交方法。

    四、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缓刑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需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练习十九第6题、第8题.

    数学教案【篇4】

    课题 一起做游戏 课型 数学游戏课

    教学目标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2、 能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3、 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积木、扑克牌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开展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积木。你们瞧,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1、玩“搭积木”游戏。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①每组有十个各种形状的物体,拼搭时,10个物体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③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2、学生两个人一组,玩搭积木游戏。

    二、评比活动,总结经验。

    1、各组展示各自的作品,评选“小小设计师”。

    2、全体成员进行评比,并说说评比中的发现。

    3、议一议。

    在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小组合作,操作体验。

    谈话:刚才的.游戏,有趣么?接下来,我们要四个人一组玩一个游戏,你参加吗?

    1、四人一组开展游戏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①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数的和。

    ②结果比10大的被淘汰。

    ③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④ 结果一样大的,谁摸牌少谁获胜。

    3、第一轮游戏开始。

    ① 4人一组,展示各组的游戏情况。

    ② 游戏后,小组派代表说说游戏中的发现。

    4、出示第91页的“玩一玩”主题图。

    ①提问:淘气已经摸了3、5,还摸吗?

    ②淘气如果继续摸牌,摸到几才能获胜?摸到1可以吗?为什么?

    5、第二轮游戏开始。

    ①展示某一小组的游戏情况。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你有那些想说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折扣”的具体含义,能熟练地进行“折扣”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进一步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折扣》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意义以及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折扣”是在商品经济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由于几折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因此,折扣也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折扣的含义,知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难点是 “折扣”的有关计算。

    对象分析:

    《折扣》这个内容是现实生活商品买卖中经常遇见的“数学现象”,无论是聋人还是健听者对它并不陌生。虽然这样,但据了解、调查,我们的聋生对它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学过百分数应用题,但对聋生来说,其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却比不上折扣问题的应用。为此,本节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百分数的应用)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的百分数应用的另一种既普遍又实在的生活形态——折扣。

    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折扣》其实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我就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提供丰富而带有折扣的生活图片创设情境,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教材,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的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媒体:

    主要是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折扣现象,创设情景,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场合去认识折扣,将实际生活融入到教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与用的相对统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PPT出示生活中打折的图片。

    教师:我们经常在商场看到把商品按“几折”出售。如上图中的“5.8折”、“五折”、“3.8” 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打折销售,也就是我们今节课要学习的“折扣”。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我要学”的强烈要求。】

    二、分层探究,掌握新知。

    (一)折扣的具体含义。

    1、思考

    (1)商品为什么要打折出售?(工厂和商场,为了促销或处理积压商品等多种原因,有时将商品价格降低进行销售,这就是平常说的“打折”销售。)

    (2)“几折”表示什么意思?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商品打“八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八折=80℅,表示现价按原价的80℅出售。)

    (4)原价、折扣与现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原价 ×折扣数= 现价 )

    2、把折扣数和百分数进行互化。

    三八折=( )% 五折=( )%70%=( )折 68%=( )折

    承上启下:折扣数和百分数可以互化,那么你认为折扣应用题也就是什么应用题呢?会解答吗?

    二、“折扣”应用题的教学。

    1、准备题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师问: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学生口答。)

    (3)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怎么计算?(原价×折扣数=现价)

    (4)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师生板书订正。

    330×90℅

    = 330×0.9

    = 297(元)

    答:现价297元。

    2、教学“例7”。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学生读题)

    (1)例7与准备题有何异同?(已知条件相同,所求问题不同。)

    (2)“要求便宜多少元?”怎样解答?(原价-现价=比原价便宜的钱数)

    (3)原价和现价题目中都给出了吗?没有给出的话怎样求?

    (4)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30-330×90℅

    =330-297

    =33(元)

    答:比原价便宜33元。

    思考: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打九折出售是297元,原价多少元?

    (比较这题和准备题的异同,并让学生说说它的数量关系。)

    小结:分析折扣应用题和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一样,要先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然后确定算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提供一个向上攀登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这里,前一教学步骤都是后一教学步骤的基础,让学生理解了“折扣”的意义才能掌握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掌握了计算商品折后价钱的方法才学习计算商品折后与折前差价的方法就容易掌握了。】

    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课本82-83页。智慧广场--数字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答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迷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智慧广场-数字谜(师板书课题)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仔细观察情景图中的加法竖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飞加飞等于2.腾加腾等于9

    (老师借助课件演示)

    猜一猜:猜猜看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算一算:动笔算一算,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小组交流:每个汉字代表的数是多少?

    验证:教师借助课件演示推理的过程。

    2.做一做。

    师: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投影出示)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3.学生更正。

    师:发现错误的来黑板上更正。(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4.讨论(议一议)

    (1)第一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的请举手。

    (2)第二个同学做的,认为正确地请举手。

    生回答,师板书。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四、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小红旗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五、全课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谜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板书设计:

    数字谜

    数学教案【篇7】

    “让我们来比试一下。”我对表弟说。“好,比就比。”表弟说。

    星期六,我写好作业后到表弟家去玩,本来聊天聊的好好的,我提出一个建议:我们来比赛骑自行车吧!表弟也愉快地答应了。我将自己的自行车拿了过来,我看了看他的自行车又看了看我的自行车,心想:我的轮子如此大,而你的轮子这么小,你必输无疑。三,二,一,比赛开始,我先是用力地飞快地蹬着自行车,一下子就甩掉了表弟,我心里想:你都被我甩那么远了,你输定了。三分钟过去了,我已经整整甩了他三圈,可是渐渐的我的体力也被消耗了一点半,速度也越来越慢,本来远远被我甩到后面的表弟一下子爆发了,他蹬的飞快,如同地上都要擦出火来了,仿佛脚踏都要被他蹬坏了。表弟一连超过我四圈了,我这时才知道,他是先让我体力消耗一些,然后趁机叫速度,反超了我,我当然也不甘心这样认输,用尽力气还是没能挽回局面。第一局我就败了下来。我失败了,不服气,于是对他说:“这局不算,这是我让你的',你才赢的。”老实的表弟又和我比了一场,结果又败给了表弟。表弟赢的是轻轻松松,看来我以后要加强锻炼了。

    数学教案【篇8】

    8.3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教科书中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从计算 和 这两个具体的同底数的幂的除法,到计算底数具有一般性的 ,逐步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一般性质.教师讲课时要多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算出结果,接着,让学生自己举几个例子,再计算出结果,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法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获得过程,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会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了解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意义,知道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规定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

    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媒体

    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一种液体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1012÷109是怎样的一种运算呢?

    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和现实世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

    二、了解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及其应用

    一起探究: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n).

    (1)

    (2)

    (3)

    (4)

    [师]我们利用幂的意义,得到:

    (1)

    (2)

    (3)

    (4)

    [生]从以上三个特例,可以归纳出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a÷an=a-n(,n是正整数且>n).

    [生]小括号内的条件不完整.在同底数幂除法中有一个最不能忽略的问题:除数不能为0.不然这个运算性质无意义.所以在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中规定这里的a不为0,记作a≠0.在前面的三个幂的运算性质中,a可取任意数或整式,所以没有此规定.

    [师]很好!这位同学考虑问题很全面.所以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为:

    (a≠0,、n都为正整数,且>n)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描述呢?

    [生]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例]计算:

    (1) (2) (3) (4)

    三、探索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想一想:

    10000=104, 16=24,

    1000=10( ), 8=2( ),

    100=10( ), 4=2( ),

    10=10( ). 2=2( ).

    猜一猜

    1=10( ), 1=2( ),

    0.1=10( ), =2( ),

    0.01=10( ), =2( ),

    0.001=10( ). =2( )

    大家可以发现指数不是我们学过的正整数,而出现了负整数和0.

    正整数幂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乘,如an(n为正整数)表示n个a相乘.如果用此定义解释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显然无意义.根据“猜一猜”,大家归纳一下,如何定义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呢?

    [生]由“猜一猜”得

    100=1,

    10-1=0.1= ,

    10-2=0.01= = ,

    10-3=0.001= = .

    20=1

    2-1= ,

    2-2= = ,

    2-3= = .

    所以a0=1,

    a-p= (p为正整数).

    [师]a在这里能取0吗?

    [生]a在这里不能取0.我们在得出这一结论时,保持了一个规律,幂的值每缩小为原来的 ,指数就会减少1,因此a≠0.

    [师]这一点很重要.0的0次幂,0的负整数次幂是无意义的,就如同除数为0时无意义一样.因为我们规定:a0=1(a≠0);a-p= (a≠0,p为正整数).

    我们的规定合理吗?我们不妨假设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对于≤n仍然成立来说明这一规定是合理的.

    例如由于103÷103=1,借助于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得103÷103=103-3=100,因此可规定100=1.一般情况则为a÷a=1(a≠0).而a÷a=a-=a0,所以a0=1(a≠0);

    而a÷an= (因此上述规定是合理的.[例]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1)10-3;(2)70×8-2;(3)1.6×10-4.解:(1)10-3= = =0.001;(2)70×8-2=1× = ;(3)1.6×10?-4=1.6× =1.6×0.0001=0.00016.四、课时小结[师]这一节课收获真不小,大家可以谈一谈.[生]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指数还有负整数和0指数,而且还了解了它们的定义:a0=1(a≠0),a-p= (a≠0,p为正整数).[生]这节课还学习了同底数幂的除法:a÷an=a-n(a≠0,,n为正整数,>n),但学习了负整数和0指数幂之后,>n的条件可以不要,因为≤n时,这个性质也成立.[生]我特别注意了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几个性质,都有一个条件a≠0,它是由除数不为0引出的,我觉得这个条件很重要.[师]同学们收获确实不小,祝贺你们!五、课后作业课本 A组3、4,B组2、3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篇9】

    设计说明

    1.抓住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认读时间的具体方法。本设计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在认、读时间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时针过了数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过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2.结合学习错误点,展开针对性指导。

    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捕捉,灵活处理,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究和实践。本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现意识,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6时的钟面)每天早上闹钟一响老师就起床了。同学们看看闹钟上现在是几时。(学生观察,读出6时)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就是6时。

    师:同学们,你们是什么时间起床的?(让多名学生说说)

    师:同学们的.起床时间有的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那么该如何认读这些时间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时和半时的读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的时间的读法,也就是认识几时几分。(板书:认识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的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观察探究、自主学习

    1.教学例2第一个钟面。

    师:同学们,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1)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时针指向4过一点,是4时多;分针指向1,是5分,所以钟面上的时间是4时5分)

    (2)师小结: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3)教学写法:表示分钟的数要占两位,如果分钟数不满10,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如4时5分,分钟数不满10,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即“4:05”。

    2.教学例2第二、第三个钟面。

    (1)学生先试着读出来,再写出来,小组交流一下观察4:45这个钟面时应注意什么。

    (2)指名汇报,教师强调。

    (时针在4和5之间,看起来接近5,但还不到5,差15分到5时,也就是4时45分)

    3.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环节思考、探究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说明和点拨,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观察探究,解决疑难

    1.情境描述:(出示7时5分的钟面图)这是小芬的起床时间,(出示6时55分的钟面图)这是小兰的起床时间。这两位小朋友谁起得比较早呢?

    2.同桌讨论。

    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引入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三、师生合探

    1、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2、我们如何 收集数据?

    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数学学习委员。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数学教案精品】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