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化学教学教案系列
  • 化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0

    化学教学教案系列。

    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成功教学的必备条件,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提供了一些关于“化学教学教案”的精心编辑内容,欢迎你留言让我知道你对我的作品有何感想!

    化学教学教案 篇1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学生练习]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目的: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化学教学教案 篇2

    简介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 ,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H2C=CH2,π键的两个p电子的运动范围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定域运动.

    CH2=CH-CH=CH2中,可以看作两个孤立的双键重合在一起,p电子的运动范围不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充到四个碳原子之间,这叫做离域现象。

    这种分子叫共轭分子。共轭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受到外界试剂的作用,其它部分可以马上受到影响。

    这种电子通过共轭体系的传递方式,叫做共轭效应。

    特点:沿共轭体系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

    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 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性和 p 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 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于基团—X Y从基准双键 A B—吸引 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 p- 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 为一个带有 p 电子对 (或称 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 Z 能形成 d- 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 A 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 (例如 等)。Z 原子的一对 p 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 Y基团。 正常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是指两个以上双键(或三键)以单键相联结时所发生的 电子的离位作用。英戈尔德,C.K.称这种效应为仲介效应,并且认为,共轭体系中这种电子的位移是由有关各原子的电负性和 p 轨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数)决定的。据此若在简单的正常共轭体系中发生以下的电子离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Y 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吸引 电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团—X Y从基准双键 A B—吸引 电子的共轭效应(如同右边的箭头所示)。与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电负性和它的 p 轨道半径愈大,则它释放电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动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团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中间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与共轭效应直接相关。

    多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 p- 共轭。在简单的多电子共轭体系中,Z 为一个带有 p 电子对 (或称 n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这样的共轭体系中,除 Z 能形成 d- 共轭情况外,都有向基准双键 A B—方向给电子的共轭效应: (例如 等)。Z 原子的一对 p 电子的作用,类似正常共轭体系中的—X Y基团。

    超共轭效应

    又称 - 共轭,它是由一个烷基的 C—H 键的 键电子与相邻的 键电子互相重叠而产生的一种共轭现象。依照多电子共轭的理论,一个C—H键或整个CH基团可作为一个假原子来看待,有如结构式 中的 Z 原子: (例如 CH2 CH—CH3、O CH—CH3等) 。超共轭效应存在于烷基连接在不饱和键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轭效应的大小由烷基中 -H 原子的数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强,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轭效应比一般正常共轭效应和多电子共轭效应弱得多。

    同共轭效应

    又称 p 轨道与 p 轨道的 型重叠。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轭效应外,还可能产生同共轭效应。

    所有同共轭效应,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 键与邻近的 键间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学活性和电子光谱的数据表明,在丙烯基离子和类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种特殊的 p- 或 - 共轭现象,即所谓同共轭效应: 在丙烯基离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 轨道,与正碳离子( )上的空p轨道,作型的部分重叠;而在类似的烯羰基中,则是羰基碳原子的 p轨道与烯碳原子( )的p轨道作 型的部分重叠:

    基本内容

    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指一个σ键里的电子(通常是C-H或C-C)和一个临近的半满或全空的`非键p轨道或反键的π轨道或全满的π轨道之间的,该相互作用能够使整个体系变得更稳定。这是由于该作用能够生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轨道。对于一个碳正离子来说,只有位于正电荷β位的键上的电子能够通过超共轭来稳定整个碳正离子。 1939年,罗伯特·S·马利肯在他关于紫外光谱和共轭分子的研究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他观察到随着烯上的烷烃增多,吸收光谱移向长波长端。这种红移在一般的共轭化合物中很常见,例如丁二烯中。他也首次提出这些取代烯烃的氢化热较低的原因也是由于超共轭。在超共轭这个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已经在1935年发现了Baker-Nathan效应。

    超共轭也可以解释很多其他的化学现象,例如端基异构效应、偏转效应、β-硅效应、环外羰基的振动频率以及取代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等。根据量子力学模型的推导,交叉式构象的优先性也可以由超共轭效应来解释,而不是老的教科书提到的位阻效应。

    1. 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的定义及特点

    1.1 共轭效应

    不饱和的化合物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平行的p轨道形成大π键,这种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共轭体系中,π电子云扩展到整个体系的现象称为电子离域或离域键.

    共轭效应:电子离域,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平均化等现象称为共轭效应,也叫做C效应

    共轭效应的结构特点:共轭体系的特征是各σ键在同一平面内,参加共轭的p轨道轴互相平行,且垂直于σ键在的平面,相邻p轨道间从侧面重叠发生键离域.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相比还有一个特点是沿共轭体系传递不受距离的限制.

    1.2 超共轭效应

    烷基上C原子与极小的氢原子结合,由于电子云的屏蔽效力很小,所以这些电子比较容易与邻近的π电子(或p电子)发生电子的离域作用,这种涉及到

    σ轨道的离域作用的效应叫超共轭效应.超共轭体系,比共轭体系作用弱,稳定性差,共轭能小.

    2.共轭效应

    2.1 共轭的类型

    2.1.1 π-π共轭

    通过形成π键的p轨道间相互重叠而导致π电子离域作用称为π-π共轭.参加共轭的原子数目等于离域的电子总数,又称为等电子共轭.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双键,单键相间的共轭就是π-π共轭.例如: 共轭体系的分子骨架称做共轭链.

    2.1.2 p-π共轭体系

    通过未成键的p轨道(包括全满,半满及全空轨道)与形成π键的p轨道的重叠而导致的电子离域作用,称为p-π共轭.包括富电子,足电子,缺电子三种p-π共轭类型.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双键相连的原子上的p轨道与π键的p轨道形成的共轭即为p-π共轭.例如:

    2.2 共轭方向及强弱判断

    共轭效应的方向及强弱直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稳定性,因此共轭方向及强弱的判断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够给出电子的称给电子共轭,用符号+C表示.相反,能接受电子的称吸电子共轭,用符号-C表示.

    卤素,羟基,氨基,碳负离子等与双键直接相连时,X. O. N .C等原子的孤对电子对与π键共轭.由于是由一个原子向共轭体系提供两个电子,相当于使π电子密度增大,所以有给出电子的能力,称为+C效应.一般富电子p-π共轭都属于给电子共轭.例如:

    中的都是+C效应.

    当参与共轭的O. N 只提供一个电子,而本身电负性大于C原子,所以有使共轭体系电子向O. N 转移的能力,因此有-C效应.电负性大于C的原子参与的等电子共轭是吸电子共轭.例如:

    都是-C效应.

    大多数共轭效应是由碳的2p轨道与其他原子的p轨道重叠所产生的,当某原子参与共轭的p轨道的形状大小,能量与碳的2p轨道越接近时,轨

    道重叠越,离域越易,共轭作用越强.即共轭效应的强弱与参与共轭的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有关.n=2时有强的共轭,n>2有弱的共轭,n越大共轭越弱.另外,元素的电负性越小,越容易给出电子,有较强的+C效应.相反,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越容易吸引电子,有较强的-C效应.因此共轭效应也有周期性变化.

    同一类元素随n值增大,共轭减弱;同一周期n值相同,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增大,给电子共轭效应减弱;吸电子共轭主要有电负性决定,电负性越大,吸电子共轭越强.

    3. 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视其电子电子转移作用分为σ-π.σ-p .σ-σ几种,以σ-π最为常见.

    3.1 σ-π超共轭

    丙烯分子中的甲基可绕C—Cσ键旋转,旋转到某一角度时,甲基中的C-Hσ键与C=C的π键在同一平面内,C-Hσ键轴与π键p轨道近似平行,形成σ-π共轭体系,称为σ-π超共轭体系.

    在研究有机反应时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学习不对称烯烃的HX加成反应时,我们以C正离子形成的稳定性来解释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若应用σ-π超共轭效应,则不仅说明甲基是推电子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一经验规则的深入理解.再如,不饱和烯烃的a-H的特殊活泼性也可以用σ-π超共轭效应来理解.丙烯的甲基比丙烷的甲基活泼的多,在液氨中丙烯中甲基的H易被取代,丙烷中甲基的H不易被取代.

    3.2 σ-p超共轭

    当烷基与正离子或游离基相连时,C-H上电子云可以离域到空的p空轨道或有单个电子的p轨道上,使正电荷和单电子得到分散,从而体系趋于稳定,称做σ-p超共轭体系.简单的说就是C-H的σ键轨道与p轨道形成的共轭体系称做σ-p超共轭体系.如乙基碳正离子即为σ-p超共轭体系.

    参加σ-p超共轭的C-H数目越多,正电荷越容易分散,C正离子就越稳定.

    3.3 应用

    超共轭效应的应用也很广泛,可以应用于对碳正离子稳定性的解释,碳游离基稳定性的解释,甲苯是邻对位定位基的解释,羰基活性的解释等.

    化学教学教案 篇3

    化学教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概况

    绪言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事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制品,甚至其自身的生存、发育、成长无不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化学又是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等问题。绪言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绪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述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绪言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绪言教学建议

    要力求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未知欲,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出现一个爱好化学课程的好势头。从教学的 【师述】或许你想过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使天空变得更蓝?河水变得更清澈?物品变得更丰富?生活变得更美好?你或许想了解更多的人体的奥秘,发明新的药物,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生活更健康;你或许想变废为宝,让那些废旧塑料变成燃料,使汽车奔驰,飞机翱翔;你或许想要一件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温度,穿上它,冬暖夏凉,甚至还可以随光的强度改变颜色??你的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学生自由谈谈对化学的认识。

    2、看课本的几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你能说出一到两位在化学研究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吗?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我们天天都吃食盐,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2、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表象;近代化学;元素周期律;现代科学技术;绿色化学)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质的运动规律 命活动的规律

    2、下列物质的制作过程与化学研究密切相关的是()①酿酒 ②制黑火药 ③冶炼金属 ④生产新药品

    3、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是()

    ①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②用来制造破冰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④医疗上用的人造血管

    4、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青铜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高分子材料

    ④生物体生

    5、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了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①3000多种 ②1000多种 ③30多种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④100多种

    【总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3个问题,请举例说明这3个问题。【思考】如果没有化学,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拓展延伸】

    1、化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粒子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A、中子 B、分子

    C、原子

    D、电子

    2、想想,你家里的哪些物品与化学有关,哪些物品是化学高科技产品?

    化学教学教案 篇4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任务一】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用铁钉、碳棒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探究电极材料的变换对电极反应有何影响。

    案例:金属钠的知识。选自《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可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注意钠颜色、储存的方式),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切开时注意钠的质地)。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并查找有关钠在纯氧中反应的视频,进行对照。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质地柔软,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故应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2)结论: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得到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在纯氧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氧化钠。

    实验(3)结论: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上,并会在水面上四处游动伴随发出吱吱声,最后融化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烧杯壁发烫,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

    概括得出浮、游、融、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保存方式。

    (2)老师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共同探讨。

    1、取1个空矿泉水瓶,在下端开1个小孔。

    2、用铝箔包好1小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在上面扎些小孔,并用针把包好的钠固定在橡皮塞(大小与矿泉水瓶匹配)上。

    3、在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位应高于矿泉水瓶小孔的位置。

    4、用拇指堵住小孔,把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往矿泉水瓶中加水,直至加满。

    5、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矿泉水瓶口,放开堵住小孔的拇指。此时观察现象,铝箔四周有气泡出现,有水从矿泉水瓶的小孔排出,直到反应停止。这时可以打开橡皮塞,迅速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矿泉水瓶口,可以看见矿泉水瓶内气体燃起一团火球,随即熄灭。

    (3)课后自主学习。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查找相应资料:

    1)常见金属的颜色、保存方式、质地。

    2)常见金属的主要存在形式及用途。

    3)能否与水反应,反应条件是什么?

    4)常见金属的制备方法(金属为常见金属,如铜,钾,铁,铝,锌,镁)。

    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其优点是:

    符合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以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国外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对学习自我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合理监控学习步骤(学习节奏、时间、地点等),以及评估已掌握的学习内容;

    (2)学习者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能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地依赖教师、等待来自教师的知识传授。

    通过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让其积极、主动寻找更加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同化”和“顺应”,以达到新的平衡,使之不仅学会学习,而且爱上寻知的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本身的认知结构能得到补充和拓展。

    就是在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还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提出提问的能力,观察的能力,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等)的培养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而应该是能够主动去探索知识,应用知识,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的原理,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调查,然后分组自主学习,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全过程当中,对所学知识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2)过程性: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把现成的东西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经过探索、讨论、实验、总结来得出所需的答案。

    (3)有计划性(可变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学习,并针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及时的调整。

    (4)反思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知:我会什么?我不会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

    (5)应用性:自主学习和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知识的应用。新大纲把知识的应用和学习过程提到相同的重要地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

    如在课后自主学习的问题中:常见金属的颜色各是什么?是否都能与水反应?它们的常见形式?学生就会总结出如下知识:

    (6)创新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所争议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教师与学生要转变传统观念。

    首先,应改变求知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教师需要顺应教学模式的变化,主动转换角色,使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学习顾问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改变对教师依赖的局面,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见解,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做到教学相长。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而这台戏的主角是学生。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学生对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应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充分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克服消极被动或无所作为的观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化学的英文名是chemistry,也就是“chemistryistry”,化学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有效途径。

    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大胆地把书本上原来验证性的、总结性的实验引到课堂中间形成一种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循着科学的探究过程,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实验一旦完成,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学习的能力。

    (3)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师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化学,然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大胆提出“为什么”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克服原来束缚学生思维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自主教育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去观察、思考;解放他们的身体,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5)处理好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教师要求降低。而是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必要时进行引导。

    教师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的关系。教师要从多方位将多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总之,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化学教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3.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

    情感目标:

    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的了解,使学生珍爱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

    探究实验:

    通过硫的燃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理

    知识整理:

    预备知识: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

    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等;

    2.空气污染的来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SO2、燃料燃烧排放的粉尘、CO等);

    (2)工厂废气的排放(主要是NOx、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3)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是NOx、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裸露地表、工地沙土等造成的粉尘;燃放烟花爆竹等引起的SO2等气体);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A.实验:模拟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在空气中被点燃

    在氧气中燃烧硫与氧气发生反应在燃烧匙被加热,硫先熔化为液体,然后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S + O2 点燃=== SO2用注射器抽取40mL的SO2与10mL水混合如水中滴有紫色石蕊试剂,则液体变为红色。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水溶液呈酸性 SO2 + H2O == H2SO3将少量混合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4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含硫物质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 + O2 点燃=== SO2

    (2)在空气中,尘埃等催化作用下,SO2逐渐转化为SO3:2SO2+O2 尘埃=== 2SO3

    (3)SO2、SO3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酸雨的危害 主要为腐蚀建筑设施(如大理石雕像,钢铁设施等);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土壤及水体的酸化;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

    (3)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防治:使用无氟冰箱等 全球性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CO2不属于污染性气体)。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改进燃烧方式

    (2)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3)工厂废气的排放,严格遵循“先处理后排放”的原则

    (4)对汽车尾气的安装催化净化装置

    (5)对于化石燃料进行脱硫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

    (3)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净化水装置

    实验步骤:取污水→测定污水pH值→选择适当的试剂调节污水pH值至中性→加入少量明矾,吸附小颗粒→过滤沉淀→消毒→处理后的水其中,消毒这步骤肯定为化学变化。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工厂的废水先处理后排放;

    (2)研制无污染的化肥与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3)不随意向河道中丢弃垃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

    (3)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2.垃圾的处理方法:

    (1)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

    (2)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

    化学教学教案 篇6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习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习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平,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平。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习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习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习]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习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习]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习]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习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化学教学教案 篇7

    一、主题内涵

    新课标中要求:"要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二、案例描述

    《氯气》是人教版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一分为二的看待氯气,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好奇,激发对新知识的兴趣。

    (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第一种教法:

    1、请设计实验来对这点性质进行探究: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

    2、因为问题较空泛,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布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Cl—和H+,还有漂白性。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由于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么证实?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引用故事,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

    2、教师指出:我们把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铁、氯气、NaHCO 3 (aq)、AgNO 3 (aq)、HNO 3 (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如果教学设备俱全,最好在有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遍,以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

    3、教师演示一个实验,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并板书。由于课堂时间比较短,课堂上,只能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再利用实验课时间探究,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

    4、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记录实验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Cl—和H + ,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气能与非金属反应、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深入探究,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填压式教学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 1、把问题探究得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假设、讨论、设计、动手,由实验中的现象直接验证他们的猜想,发现问题,满足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加深对氯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连贯性,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的能力。从而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四、教学反思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觉得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意识”,虽然要立足于教材,但也要避免照本宣科,而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之一,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由被动听转化为主动学,主动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学到探究新知的方法,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治理改为开放式治理,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等多种教学处理方法。

    化学教学教案 篇8

    一、引入:

    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哪些分类概念呢?

    二、课堂教学:

    ※纯净物和混合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①: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你是怎样区分的?请你各举2个例子。

    2、找出下列物质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①空气②氯化钠③液氧④氢氧化钠

    ⑤铁⑥赤铁矿⑦干冰⑧铝合金

    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②:

    1、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什么是氧化物?

    2、你能快速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吗?

    ①Fe ② Na2CO3 ③H2 ④CaO

    ⑤SO2⑥KNO3⑦ KCI ⑧CaCO3

    (1)属于单质的有,化合物的有,氧化物的有

    (2)怎样区分一种纯净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单质是由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组成的。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填空形式归纳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关系。

    ※氧化物

    1、概念: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分类:氧化物

    ※酸、碱、盐

    (一)问题、任务引领(PPT出示下列问题)

    讨论③:给下列纯净物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①盐酸②氯化钠③熟石灰④氢氧化钠

    ⑤硫酸铜⑥硫酸⑦氯化钾⑧碳酸

    属于酸的有:;属于碱的有:;属于盐的有:

    你的判断依据:酸是由组成,

    碱则是由组成,盐是由组成。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做题,教师巡视指导。

    2、分小组讨论答案或结果。

    (三)展示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有质疑的地方,让其他学生补充解答(充当小老师)。

    (四)教师小结:以表格形式归纳酸、碱、盐的关系。

    三、※小结:

    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结小结物质分类知识网络图。

    ※能力检测:(PPT出示相关练习)

    ※中考怎样考?(PPT出示相关题型)

    ※结束。

    化学教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是学习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有用的化学。而能源是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单元把化学能与电能转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科学的发展与化学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学生已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中存在的能量的变化和转化,这是学习本单元重要的知识基础。我所在的学校释厦门六中,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想法大胆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经验和能力。本单元安排3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重点是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而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又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往。其次,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学习,设计到较多需要想象的抽象思维概念,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力。可先设计四个操作简单、对比性强、现象明显的实验,引导学生也能够实验探究发现问题: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电能。再借助动画演示形象地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加快更深刻地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1、制作水果电池,以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出原电池的应用:制作电源。

    2、对比实验:粗锌和纯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喜获新知:利用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为认识钢铁腐蚀及防止金属腐蚀原理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原理和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二、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②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③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三)重、难点、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

    2、了解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3、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

    教法:试验法、讲授法、探究法、阅读讨论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五)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一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2.电解质溶液。3.构成闭合回路。

    4.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四、原电池的应用

    1.制造多种多样的化学电源

    2.利用原电池反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利用原电池原理防止金属腐蚀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四个现象明显的实验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能产生电流,再通过Flash形象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又进行了分组试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各种能力。最后通过制作水果电池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试验进一步巩固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也为下一节钢铁腐蚀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不过由于本节课安排较多实验,45分钟的时间有些仓促。

    化学教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M(平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化学教学教案系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