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优秀教案推荐
  •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优秀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2-24

    【www.jk251.com - 初三数学上册教案】

    随着小学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写小学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优秀教案推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单元)

    (一)知识点

    1、会用竖式计算整除的除法:24÷6=

    2、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6÷5=

    (以上均注意商要商在个位)

    3、知道余数都比除数小。

    4、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应用题中有两个单位名称

    (1)常规法

    (2)加1法

    (二)易出错的题目

    1、一个数除以7,余数最大是()

    2、()÷5=6……()中,余数最大是()。

    3、()÷=5……7中。最小是()。

    应用题:

    1、有27个苹果,每6个放在一个盘子里,至少需要几个盘子?

    27÷6=4(盘)……3(个)

    4+1=5(盘)

    2、3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红和他的4位好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34÷5=

    (小红和她的的4位好朋友是5人,而不是4人)

    如果读题后理解不了题意,画画图,分一分是很好的办法。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指导 优秀教案推荐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整数部分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数字表示

    10000

    1000

    100

    10

    1

    2、多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

    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

    近似数—5000(最小)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角的度量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教案精选篇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一、线的分类及特点:

    1、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3、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伸。

    二、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三、角的组成及角的表示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wbr wbr 角的度量

    2、角的表示方法:角可以用“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wbr wbr 角的度量来表示。如: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wbr wbr 角的度量1读作角一。

    四、角的测量方法:

    1、量角器的中心点对齐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齐角的另一条边。

    2、看角的另一条边指向量角器的刻度什么刻度,该刻度就是此角的度数。

    五、角的度量

    1、角的度量单位:“度”,用“°”来表示。

    2、1度: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六、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无关。

    七、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直角:等于90度

    平角:等于180度

    周角:等于360度

    八、用量角器画角

    1、先画一条射线,

    2、量角器的中心点对齐射线的端点,一条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你所画角的刻度,做一标记,

    4、从已知射线的端点引出一条射线,使射线与标记重合。

    数学上册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模板


    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苏教版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总课时:6课时本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笔算。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方法的复习

    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

    (1)完成第一组:43+25、43+2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二组:86—54、86—5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3)完成第三组:75+675-6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注意些什

    么?

    师小结。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

    (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

    (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

    (4)师小结。

    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情况。

    (2)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

    (2)学生列式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注意的问

    题。

    课堂练习

    1.口算。

    87-30=14-8=85-40=64-60=

    92-8=87+8=80-3=23+70=

    62-4=65+90=46+40=39+2=

    42+8=56-7=39+8=53-8=

    8+56=7+26=81-5=53+8=

    2.用竖式计算;

    7+28=7735=48十37=

    58+32=6927=73—8=

    拓展训练:

    如果明明给军军3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原来军军比明明少几张邮票?

    苏教版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优秀模板


    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四、方向与位置

    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五、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六、统计与猜测

    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数学上册单元统计,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吧!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吃哪些水果?为什么喜欢?

    2.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卡片(展示图画:梨、香蕉、山楂),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就把你手中的★贴在哪种水果的下面。(每人只能选一种)

    学生活动,贴★。

    3.现在老师想知道,喜欢吃这三种水果的各有多少人,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怎么办呢?(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己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喜欢吃每种水果的人数?

    2.班内交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统计出人数?

    生:数数、画○、画△、画□、画√、画“正”字……

    3.小组合作:用最喜欢的方法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统计出来,并把统计的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喜欢吃的水果

    香蕉

    山楂

    人数

    4.绘制条形统计图:

    (1)引导学生观察:喜欢吃香蕉的人数较多,提供的方格不够,怎么办?

    (2)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在下面的统计图中表示统计的人数?

    (人)最喜欢吃的水果

    梨香蕉山楂

    (3)班内交流:学生自己的想法。

    (4)在此基础上总结:可以用1个方格代表2个人,以后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1个方格代表5、10等更大的单位。

    (5)根据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

    (6)展示学生作业,并问为什么这样涂色?让学生说明涂色的理由。

    5.看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1)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

    (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2)跑步、跳绳、游泳这三项体育运动你最喜欢哪一项?(每人只选一项)(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4)在统计图的方格中途色。(学生独立完成)

    (5)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

    3.考考你:老师把二年级四个班的人数做了统计:一班30人,二班35人,三班35人,四班40人。现在数字较大,如果还想在统计图上表示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比一比哪种想法最好。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说。

    数学上册单元时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二)讲授新知: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三)强化新知,巩固练习: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五)课外作业的布置: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习四第2、3题。

    六、板书设计加法

    98

    +215

    ————————

    123

    【数学上册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优秀教案推荐】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