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 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

    发表时间:2022-02-15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WeI508.Com 实用文书网)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Jk251.coM编辑推荐

    上册乘法知识点归纳优秀模板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

    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优秀模板


    一、会默生词

    1小屯2猪圈3刁难4岂知5庄稼6驮着7啃食8清清爽爽9心灵手巧10啧啧赞叹11深入人心12广结善缘13有求必应14熟能生巧15数九隆冬16三伏盛夏17有声有色18嫂子19牛棚20衰老21趁机22挣扎23波涛汹涌24暴跳如雷25心急如焚26高粱27骤雨28枣树29搏击30战栗31陌生32大起大落33元气淋漓34惊心动魄35叹为观止36戛然而止37生旦净丑38喜闻乐见39粉墨登场40锣鼓喧天41唱念做打42有板有眼43余音绕梁44字正腔圆45惟妙惟肖46活灵活现47感人肺腑48动人心弦49茂腾腾50咝溜溜51乐颠颠

    二、多音字组词。

    择zé(选择)zhái(择菜)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

    旋xuán(旋转)xuàn(旋风)塞sāi(瓶塞)sài(塞外)sè(堵塞)

    三、成语积累。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左邻右舍、左顾右盼、生离死别、古往今来

    含有如字的成语:暴跳如雷、挥汗如雨、貌美如花、心急如焚

    关于姥姥高超剪纸技艺的成语: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出神入化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学了《姥姥的剪纸》,我们认识了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姥姥的剪纸技艺之所以如此高超,是因为熟能生巧,从中我们也懂得了: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肯花功夫,肯花时间。

    2.我还知道的中国传统民间技艺有:泥塑、年画、刺绣、皮影、吹糖人、捏泥人。

    3.有关熟能生巧的俗语、谚语:

    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③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4.《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体裁),作者是叶圣陶。学了这个故事,我认识了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牛郎,美丽善良、心灵手巧的织女,知恩图报的老牛,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王母。文中的牛郎和织女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到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故事相关的节日时七夕节。

    5.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和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6.课外搜集的民间俗语:

    ①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养生俗语)

    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业俗语)

    ③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学习俗语)

    ④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气俗语)

    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时

    【知识点】:

    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

    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

    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0843.html

    【上册比较知识点归纳】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