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数学下册单元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 数学下册单元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5

    【www.jk251.com - 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随着小学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小学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数学下册单元练习教案优秀模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课题十一练习

    课型:练习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订正答案。

    3、第3题:

    (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学生独立完成。

    (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第4题:

    (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第5题:

    (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学生书写得数。

    (3)订正答案。

    (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口头列算式解答。

    (4)写在书上。

    7、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

    jK251.COm精选阅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练习六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什么是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进一步了解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等。

    2、在巩固倍数和因数的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小黑板、百数表等。

    教学过程: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倍数和因数方面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复习前段时间的知识。

    一、复习倍数和因数

    1、练习六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样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复习2、3、5、等数的倍数的特征

    1、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引导学生回忆2、3、5等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练习六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并向学生说明类似的题目可以利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来解答。

    3、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想法,再引导学生整理所有的答案,并使学生明白当一个数同时具有两个数的倍数的特征时,它就是这两个数的倍数。

    4、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并讨论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6的倍数也就是2、3的倍数。

    三、复习奇数、偶数、素数、合数

    1、练习六第6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圈一圈,并思考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吗?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集体交流时,教师强调素数、合数、奇数、偶数是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的,不同的概念,要区分开来。

    2、练习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联系上一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素数和奇数的区别。

    3、练习六第8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讨论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这类题目可以利用素数和合数的知识解答。

    4、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四、拓展延伸

    1、思考题。

    2、介绍“你知道吗?”

    北师大版数学册单元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2、贴标签。

    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补标签。

    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

    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

    复试

    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6000克=()千克3kg=()g

    4吨=()千克6000t=()kg

    4千克500克=()克3吨70千克=()千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下册练习优秀模板


    练习2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诵读与欣赏:了解《夏日绝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满腔激愤感慨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3、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认识农具

    1、你见过哪协农具?能说说他们的名称,样子及用途吗?

    2、出示文中的农具图片,认一认,并将名称与图片相连。

    3、交流,读准每一种农具。

    二、弄清农具用途

    1、你知道这些农具的作用吗?查查字典,写下他们的用途。

    2、交流。

    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古时用畜力牵引。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便有关于犁的记载。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犁铧的上方一般有用来把犁起的土翻到一边的犁镜。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耧: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前方有牲畜牵引,后方有横木扶手由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同时能够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有的地区称耩子。

    镰刀: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是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

    锄头: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上有竹竿为柄,下有平刃铁器。

    三、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1、指名读题。

    2、自由读诗句,想想诗句的意思,再交流。

    3、判别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耕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间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种:播种,与耧有关。

    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

    4、小结后齐读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和欣赏

    1、读题,明确要求。

    2、根据课后注释正确的朗读全诗,借助注释体会诗的大致意思。

    3、介绍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

    1129年,李清照与丈夫照明诚由江宁乘舟去芜湖,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感叹,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讽刺和谴责。

    4、再读诗句,了解四楚霸王项羽,体会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读要描写的文字。

    3、读贴,注意行楷的行笔、运笔过程,还应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

    4、练习描红,要一气呵成。

    5、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关注当前热点问题。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2、读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在生活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当年的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舟”五号升天等。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吗?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

    4、交流话题

    5、选择奥运会的话题交流,充分表达。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辨析

    3、练习

    数学下册加减连减应用题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

    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XX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XX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XX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数学下册用数学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第4题和第7题的课件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4-516-913-412-8

    11-615-712-516-8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

    (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21:3)

    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

    (集体订正)

    2、找朋友(p22:5)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

    3、比较大小(p22:6)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用数学

    1、电脑出示第p22: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2、电脑出示p22:7题的图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板书:9+4=134+9=13

    13-9=413-4=9

    一、全课总结

    (略)

    二、完成课外作业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数学下册练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除法计算的正确率,熟练验算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基本练习

    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并且进行验算。

    148÷2676÷4791÷7

    249÷8343÷5514÷3

    2、按要求把下列数正确的填入圈内

    907258512026778

    被2除余数为0的被3除余数为0的被5除余数为0的

    3、在□内填上正确的数

    29×3=90-□12×3=□÷3

    □+63=25×4150÷3=□×2

    4、经过刚才的练习,现在我们来个比赛

    p275

    校对答案

    二、综合练习

    1、p262学生独立完成

    2、p264读题思考,小组讨论,看看谁的方法好

    3、p276请你帮帮王叔叔解决以下问题

    三、小结

    四、分层作业

    1、p277(成绩好的学生做)

    2、找出相同的除数

    61÷□=□……5

    68÷□=□……5

    75÷□=□……5

    3、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课本第35页~36页的内容,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数学下册单元练习教案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