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乘法结合律教案6篇
  • 乘法结合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29

    乘法结合律教案6篇。

    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为您精心准备的“乘法结合律教案”绝对能够给您带来满满收获,敬请务必收藏本网站,并持续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对于老师来说,教案和课件也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要我们老师在撰写过程中认真负责,就能够有效地推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1)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②、能熟练地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②、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师)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索,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探索与发现(二)。

    (学生)计算(9×25)×4和9×(25×4)、(12×8)×125和12×(8×125)两组算式。

    (教师)两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吗?

    (师生活动)比较算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

    (9×25)×4=9×(25×4)、(12×8)×125=12×(8×125)

    即: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表示乘法结合律的式子吗?

    (学生)尝试书写关系式,并反馈尝试的结果。

    (师生归纳)(a×b)×c=a×(b×c)。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师激疑)你能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下列各题吗?

    (教师)上面两题为什么要把5×2和25×4结合起来计算?

    (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反馈结果。

    (师生归纳)因为分别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所得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数,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在今后的乘法计算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

    学生齐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乐融融。

    (教师)根据上例,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125吗?

    完成课本P46练一练第1、2题。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数的特征灵活的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2、通过简便计算的推理过程,提高学会应用公式进行简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独立口算

    练习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体进行校对,接着让学生说出各组数的特点:第一组最基本的步骤是52,第二、三组分别是254和1258。看到这些计算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二)启迪计算

    从口算训练引入,揭示课题--乘法中的简便计算练习。接着老师提出目标。

    (三)分层训练

    1、应用乘法结合律为主的简算。

    教材第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4(1950)25036402755

    (816)12512548256403

    先审题,说一说哪几道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分别怎样计算?

    讨论后由学生同桌合作,各选择每一组中的一组进行计算,完成后相互批改。

    2、运用乘法交换律的简算。

    课本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由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哪一组全对的同学多。学生完成

    后检查并自批。教师巡视纠错,最后校对,评比哪一组全对的人数多。

    3、小结反思。通过以上两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你认为已学

    的乘法中的简算有哪些特征?依据是什么?

    回答问题时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回答2时学生口答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叙述和字母公式。

    回答后再让学生根据简算特征编几道可简算的题目。

    4、综合应用

    在第三步编题的过程中,教师再问在连加和连减中我们还

    学到过怎样的简便计算?让学生举例,并说出依据,如324-127―173,428―(128+253),484+347+216+453,教师板书学生的算式,然后学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依据。

    独立完成第4题,并补充:计算241350。教师巡回纠错,校对时重点讲评:125325

    =125(84)5

    =(1258)(45)

    =100020

    =20000

    补充题学生可能会计算成241350=(2450)13=1000

    13=13000。学生指出错误并订正后,教师讲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特征与变化,不能想当然的做。

    5、应用题,

    课本第5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教师巡回辅导后进学生,完成快的

    同学说一说思路,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思路和简算的依据,列式为24520=24(520)=24100=2400或直接列为24(520)。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重点练了哪些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四)作业

    《作业本》[12]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②、能熟练地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②、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索,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课件---探索与发现(二)。

    (学生)计算(9×25)×4和9×(25×4)、(12×8)×125和12×(8×125)两组算式。

    (教师)两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吗?

    (师生活动)比较算式特点,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

    (9×25)×4=9×(25×4)、(12×8)×125=12×(8×125)

    即: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教师)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

    (学生反思)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表示乘法结合律的式子吗?

    (学生)尝试书写关系式,并反馈尝试的结果。

    (师生归纳)(a×b)×c=a×(b×c)。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教师激疑)你能运用乘法结合律巧算下列各题吗?

    1、37×5×2;2、17×25×4

    (学生活动)

    (教师)上面两题为什么要把5×2和25×4结合起来计算?

    (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反馈结果。

    (师生归纳)因为分别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所得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数,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在今后的乘法计算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

    (学生反思)

    四、运用所学,巩固练习

    学生齐练,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乐融融。

    五、拓展运用

    (教师)比较:25×24的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

    (师生活动)

    (教师)根据上例,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125吗?

    (师生活动)

    六、课堂小结

    (学生反思)

    七、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46练一练第1、2题。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

    发现并让学生自己归纳乘法分配律

    【课前准备】

    口算练习题,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师:请同学们进行口算练习(指名回答)

    5×2=25×2=

    5×4=25×4=

    15×2=16×5=

    15×4=45×2=

    75×4=125×8=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口算练习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像这样2个数相乘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都是好朋友,这些好朋友今后都会帮助我们来运算,我们都应记住。这里特别的请大家记住三对好朋友:5×2、25×4、125×8。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有趣的探索活动,发现了很多奇妙的规律,在我们的数学运算中,还有很多规律,我们这节课就继续探索和乘法有关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板书:探索与发现)

    二、新知探索

    师:同学们玩过玩具积木吗?

    生:玩过。

    师:你会用积木搭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自己用积木搭过的物体。

    师:老师也用小正方体积木搭了一个立体图形。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书上的情境图)

    师:你能看出老师搭的是什么形状吗?

    生1:正方体。

    生2:不对,是长方体。

    师:真好,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呢?你们是怎样计算得到这个答案的呢?请同学们每个人动笔算一算。

    (师将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从上面看:3×5×4

    从前面看:5×4×3

    从侧面看:3×4×5)

    师:由于同学们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列出的算式也不相同,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的第一和第二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是3、4、5三个数字相同,不同点是数字的位置不同。

    师:数字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那么大家想想,如果三个数字的位置不变,你有什么办法还按照刚才同学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吗?(不亦动3、4、5的位置,能不能先算5×4)

    生:用小括号把5×4括起来。

    (板书:(5×4)×3=3×(5×4))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2个算式的结果。(学生计算发现结果都是60)

    师:我们以往将三个数连乘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而现在我们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先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相同。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一个规律呢?谁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三个数连乘的例子?(找2-3个学生举例子,例子板书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能举例了吗?现在请每个人在练习本上举一个例子,然后在小组内汇报你举的例子。(提示:如果找到比较大的数,可以借助计算器)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板书学生的举例,3、4个即可)

    师:从刚才大家的举例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同学们,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等式的共同点吗?

    师:同学们概括的真好,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总结出发现的规律吗?(如果同学们概括不出来,可以用字母的方法表示,并提示学生以后用字母这种表示方法表示其他的规律,更加便捷)

    师:现在请同桌2人对照这字母的表达方式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真聪明!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

    在计算搭长方体所需要的小正方体个数过程中发现了三个数连成,顺序不同,结果却相同这一问题(板书:发现问题)于是我们从中猜想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板书:提出假设)经过举例验证(板书:举例验证)我们总结出乘法的结合律(板书:概括规律)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

    三、新知应用

    (1)练习

    (42×4)×5=42×(4×□)

    (35×2)×5=35×(□×5)

    (28×2)×5=

    (47×25)×4=47×(□×□)

    师:这里面出现了我们一上课提到的三对好朋友,大家发现了吗?(再次提醒学生注意5×2、25×4、125×8这三组数)

    (2)课件出示:

    38×25×4

    49×125×8

    (带领学生做第一道练习题,在黑板上板书过程,指导学生观察数字以及板书格式,体会简便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二道习题。)

    (3)让学生观察一开始板书的三组式子:3×5×4

    5×4×3

    3×5×4

    师:观察第一组和第三组式子,有什么发现?

    生:5×4和5×4位置改变了。

    师:没错,那么这2个式子的结果相同吗?

    生:相同

    师;你能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33页主题图。

    2、师:植树节快到了,四年级同学去义务植树。

    3、师:看图,植树要做哪些事情?

    (挖坑、种树、抬水、浇树…)

    4、师:这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想学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3页主题图)

    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算,小组里交流。生汇报。

    生甲:4×25=100(人)

    生乙:25×4=100(人)

    师:他们算得对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议一议,交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例:7×5=5×7 20×10=10×20

    师: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

    生甲:乘法交换律。

    师:你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它吗?

    生乙:a×b=b×a

    师:乘法交换律,以前我们已用过它,在什么地方呢?

    生丙:交换因数的位置相乘,验算乘法。

    师:对。试一试,好吗?

    24×16 15×17

    指名两生板演,集体订正。

    2、教学例2。(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①师:看图,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捅水?

    生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生甲:我先计算一共种树多少棵。

    (25×5)×2

    =125×2

    =250(桶)

    生乙:我先计算每组种树要浇水多少桶。

    25×(5×2)

    =25×10

    =250(桶)

    ②师:那么(25×5)×2○25×(5×2)中间填上什么符号?

    生:等号。

    请你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甲:(25×2) ×2=25×(2×2)

    生乙:(lO×5) ×5=10×(5×5)

    生丙:1O×(2×5)=(lO×2) ×5

    ③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三个数相乘,先乘前面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师:仿照加法的运算定律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生乙:我叫它乘法结合律。

    师:同意这种叫法吗?

    师:你会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丙:(aXb) Xc=aX (bX。)

    3、比一比,议一议。

    师: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是交换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生乙:我发现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了题里的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师:你们真聪明,说得好极了。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生独立做,并汇报。

    生甲:2×24×5

    =48×5

    =240(元)

    生乙:2×(24×5)

    =2×120

    =240(元)

    师:他们做得对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

    乘法结合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3、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

    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

    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结合律。

    三、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简算。

    1、试一试第1题: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

    2、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jk251.coM小编推荐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探索与发现(二)〉〉。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四、教具准备一些小长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口算题

    2×55×1425×4125×836×25

    2、谈话引入

    师:他们怎么计算那么快呀?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发现吧!

    3、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动手操作

    师生共同用小长方体搭一个和教材上一样的大长方体。

    2、估一估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长方体搭成的?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集体交流。

    3、算一算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办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汇报,师板书:(3×5)×4=603×(5×4)=60

    5、比一比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三)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1、提出假设

    师:用别的三个数这样计算会不会结果也相同呢?请在本子上举例计算。

    2、学生举例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小组举例的情况?

    生:…

    (四)概括规律

    师: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么从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反馈。

    师:这样的例子多不多?(多)能举完吗?(不能)

    师:那么我们就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任意三个数字,你能写出这个规律吗?

    生:…

    生说师板书:(a×b)×c=a×(b×c)叫做乘法结合律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比较(3×5)×4=603×(5×4)=60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哪个更简便?

    师:看来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出示38×25×4

    师:能用乘法结合律使这道题计算简便吗?

    学生试做,教师指导。

    3、独立计算:42×125×8

    (六)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一组数据

    4×5=5×412×10=10×126×7=7×6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2、学生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3、用字母来表示,生说师板书:a×b=b×a

    (七)运用模型,完成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展示评比。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加法结合律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工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详细的教学教案有助于教师理解课程知识的发展。网络上是否有一些优质的教案课件可以供参考呢?下面为您整理了关于“加法结合律教案”的最新资料,请关注本文内容!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1】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运算律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导入题:口算下面两题0+70+30

    240+10+9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针对先算70+30和10+9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这节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

    板书题:加法结合律

    2、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齐读一次。

    3、效果预期:关于加法计算,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加法结合律。

    二、民主导学

    任务

    一、认识加法结合律

    、任务呈现:

    (1)、出示算式

    +96=288

    88+(104+96)=288(千米)

    再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96

    88+(104+96)

    (2)、猜一猜:这两个式子相等吗?怎样证明?

    观察思考:比较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通过这两个式子,你作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2、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按照任务要求认真完成。

    3、展示交流,说说你有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自己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任务

    二、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任务呈现:你会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展示学生的各种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图形表示法和字母表示法。

    任务

    三、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任务呈现:你会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出示题组,请学生独立完成。

    A、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2+93+68

    (2)14+46+79+121

    B、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60+(140+70)=(+)+

    ()

    2、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3、展示交流。

    三、检测导结、出示检测题,要求8分钟内独立完成。

    ①、你能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吗?

    (4+36)+64=4+(36+□)

    (72+20)+□=72+(20+8)

    60+(140+70)=(60+□)+□

    ②、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⑴72+16

    A、(7+2)+48

    ⑵4+(88+12)

    B、16+72

    ⑶7+(48+2)

    、(4+88)+12

    2、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3、反思总结: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96=88+(104+96)

    +=a+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表示,初步感受应用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符号意识。

    3、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2、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3、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3、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导入课题:口算下面两题50+70+30  240+105+95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针对先算70+30和105+95提出质疑:这样算对吗?有什么依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3、效果预期:关于加法计算,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认识加法结合律。

    1、任务呈现:

    (1)、出示例2主题图,学生说图上的信息并提问,学生对提出的题进行解答,师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请学生自己尝试列式,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88+104)+96=288(千米)  88+(104+96)  88+104+96  104+96+88

    再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88+104)+96   88+(104+96)

    通过这两个式子,你作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说说你有什么猜想?怎样证明你的想法?

    学生自己归纳出“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任务二、能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3、展示交流:展示学生的各种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图形表示法和字母表示法。

    任务三、会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出示题组,请学生独立完成。

    A、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B、你能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出示检测题,要求8分钟内独立完成。

    ①、你能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吗?

    560+(140+70)=(560+□)+□

    ②、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2、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指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3、反思总结: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3】

    【学习内容】

    加法结合律。教科书第57页。

    【文本分析】

    加法结合律是《运算律》单元第一课时的第二个例题,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节课是在学生经历了一系列关于四则运算的学习后,对于运算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而加法结合律则是在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但概括运算律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让学生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4、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导学过程】

    教学加法结合律。

    1、初步感知

    课的开始出示例题图,通过解决“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得出一个等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接下来进一步进行加法结合律的研究做好铺垫。

    (28+17)+23=28+(17+23)

    接下来,再出示两组算式,请学生算一算每组两道算式的结果是多少?○里应该填什么符号?积累感性认识的素材。

    (45+25)+13○45+(25+13);(36+18)+22○36+(18+22)

    2、观察、思考、交流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子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及把小孩子的双手、嘴、空间和时间都解放出来。“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已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熟练的能力。”

    “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认为知识、智力的个体发生离不开认识主体的自主活动。只有当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时,他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学质量才有真正提高的可能。

    这个“学生十分钟”的环节我们设计让同学们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这样设计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前面已经有了一系列关于四则运算学习的基础,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具备了探究的知识基础;二是在加法交换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学习运算律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探究运算律的方法,具备了探究的能力基础。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把加法结合律的探究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学案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观察

    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三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仿写

    照样子再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填在上面的横线上。

    (3)发现规律

    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在下面的横线上。

    在最后交流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一是小组交流,希望在这个环节中能够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让学生教学生,同时由于前面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话可说,而不是只能做一个听众;二是全班交流,这段时间仍然是交给学生的,代表小组发言的孩子主讲,把他们小组的讨论进行汇报,再由其他的孩子进行纠正和补充,全面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4】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正负数。知道了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但是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

    二、新课教学

    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我们在正数的前面添上“+”,如+5,+7 ,+20,+100。

    相反我们都给负数的前面加上“-”。例如:-2,-56,-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那么这些数该怎样读呢? 谁愿意来读这些数教师出示数。

    三、课堂练习

    1.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2.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电,煤气的支出200应记作()元.3.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那么下降6层记作()层.4.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记作()

    四、课堂练习见课本87页练一练 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鼓励性的总结.板书设计:

    正负数 5、6、9、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做+

    5、+

    6、+

    12、+100。

    2、-

    3、-

    15、-123都是负数。

    5或+5读做正5,-2读作负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负数的意义,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练习气象站观测某地 12月8日四个时刻的 气温如下,用正负数 表示。

    零下5℃()零下3℃()零下0﹒4℃()零下2﹒4℃()见课本94页

    如果下降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上升400米记作()体重减少2千克记做-2千克,那么增加2千克记作()

    新华小学开展象棋活动比赛,比赛规则是“五战三胜”制比赛情况记录表见课本94页 填空

    现在四(1)班胜了()场。输了()场。(2)现在四(2)胜()场,输了()场(3)如果四(2)班要赢四(1)班,还需要胜()场(4)如果四(1)班要赢四(2)班,还需要胜()场 用正负数填表

    小小百货店每个月的营业成本是12万元,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是:1月份14万元,2月份15万元,3月份11万元,4月份10万元,5月份16万元,6月份11万元,盈利用正数表示 亏本用负数表示.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5】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是教学重点;学生画垂线是学习的难点.

    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2.量出各角的度数,并说出各是什么角.

    我们今天要在学过直线和角的知识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概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1.认识垂线.

    (1)理解垂直的含义.

    ①教师演示:

    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使它们相交.

    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角)标出∠1,∠2,∠3,∠4.

    ②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了直角?

    引导学生明确,把一条直线分成两个角,∠1是直角,∠2也会变成直角,180°-90°=90°,同样∠3=90°,得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观察下面几组图形,看哪组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引导学生观察并测量得知:图(2)、图(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图(2)、图(3)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2)建立垂线的概念.

    师指出:上图中的(2)、(3)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如果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说说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直线A和直线B就互相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请你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并指出垂足.生举例……

    (3)学生操作,巩固垂线概念.

    同学们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指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标出垂足.

    2.教学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A点重合.

    从A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过A点新画出的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的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例  过直线外一点B,做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B点.

    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线外B点所求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线外一点的这条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

    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

    (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

    一人在黑板上画,全班同学在本上画.

    (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3)你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引导学生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这是垂线的重要性质.

    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实际上距离就是垂线线段的长度.

    4.画垂线的应用.

    我们可以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  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画的步骤如下:

    先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同学们在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行间巡视,加强指导.

    5.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2)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2.过直线上A点,直线外B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过直线及角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要使学生建立垂直的正确概念,同时还要重视画图方法的教学.

    新课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理解垂直的含义.通过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引出垂直的概念,说明什么是互相垂直,在理解互相垂直的意义基础上,认识垂线和垂足.

    其次学习垂线的画法.通过教师边指导、边画,让学生掌握画垂线的步骤,先画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再学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画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是理解垂线的性质.通过学生观察,自己动手画,测量等手段,使学生认识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从而引出距离的概念.

    最后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过线外A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6】

    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 例

    2、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2.初步学习运用加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指的是在加 法计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果用a代表一个加数,b代表另一个加数,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就是

    a + b = b + a(右侧板书)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加法运算中的另外一个运算定律,加法结合 律(正中板书课题)

    演示:李叔叔三天骑自行车旅行的路程统计情况

    第一天88千米 第二天104千米 第三天96千米(板书)2.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例2 问: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规律

    1、加法结合律。

    (1)三天一共行多少千米?(板书)可以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88+104+96 88+(104+96)(板书)

    =192+96 = 88+ 200 =288 = 288 问: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结果: 后两个数先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能使运算简便。

    出示:(88+104)+96 ○ 88+(104+96)(板书)怎么填?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

    用字母表示:

    (a + b)+ c = a +(b + c)(板书)(5)强调:这里的a、b、c 中b和c两个加数是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的两个数

    三、实践运用,深化知识 1.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48 + 66 + 52 先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运用加法结合律 让 能凑整的数先算 37 + 29 + 171 运用加法结合律让后面两个加数先算,要把它们用括号括起来!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想一想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教师小结:在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算式的 数的特点,让能够凑整的数结合在一起先算

    课后作业:练习五的第5、第7。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第一天88千米 第二天104千米 第三天96千米

    三天一共行多少千米?

    88+104+96 88+(104+96)=192+96 = 88+ 200 =288 = 288(88+104)+96 ○ 88+(104+96)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 + b)+ c = a +(b + c)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和 尚 塬 学 校

    2013年3月18日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7】

    教学内容: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教材第49-50页例3-5,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十一3-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5+()=65+()()+147=()+274

    56+74=()+()a+200=()+()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30+50+70=30+70+50

    a+800=800+a□+△+○=○+□+△

    3.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完后,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3。

    (1)教师:我们观察下面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2+13)+14○12+(13+14)

    先让学生算一算,看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12、13和14这三个数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320+150)+230○320+(150+230)

    让学生说一说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2.比较两个等式,突出下面三点:

    (1)这两个等式中,左右两边各有几个加数?(三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一样吗?

    (2)这两个等式中,等号左边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3)再看右边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提问:

    每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但它们的和怎么样?

    谁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让几个学生试说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再看一看教科书第49页的结语。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提问: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4.练习。

    完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把数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5.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教学例4。

    出示:计算480+325+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共同讨论。

    教师板书:

    480+325+75

    =480+400

    =880

    (2)教学例5。

    出示:计算325+480+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讨论订正。

    教师板书:

    325+480+75

    =400+480

    =880

    (3)比较例4、例5。

    让学生说一说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只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使计算简便。而例5,要使325和75相加,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把75调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例5也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把325调到480的后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计算简便。

    提问:

    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哪些计算中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果学生想不出,再指出:

    口算加法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如36+48怎么想?

    36+48

    =36+(40+8)

    =(36+40)+8

    =76+8

    =84

    应用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课堂练习

    做第50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四、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一的第3-5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1)第3题,先说说可以应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再用简便方法计算。

    (2)第4题,口算,并说出你是怎样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口算的。如37+8,先把37分成30+7,应用结合律可以先把7和8相加,再和30相加。

    (3)第5题,要求学生说出是根据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填空的。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8】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认识梯形.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2)学生测量.

    (3)概括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通过剪图形实现所学过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图形只许剪一刀.

    ①将平行四边形剪为梯形.

    ②将梯形剪为平行四边形.

    加法结合律教案【篇9】

    1.通过直观演示及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积极探索画垂线的方法并会用三角板画垂线.

    2.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利用三角板正确、规范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一、引入新课.

    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提问:每组都有两条直线,每组的两条直线之间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导入:相交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中的一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垂直.(板书课题“垂直”)

    二、指导探索.

    (一)认识垂线.

    1.播放视频“认识垂线”.

    教师提问:大家都看到了∠1变成了直角?那么∠2、∠3、∠4变成了什么角呢?(∠1变成直角,∠2、∠3、∠4也变成了直角)

    学生讨论:∠1变成直角,为什么另外三个角也变成了直角?

    2.教师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互相垂直?怎样理解“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判断哪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垂线的画法.

    1.画垂线.

    (1)教师说明:工人师傅一般用角尺画垂线,我们画垂线通常使用三角板.

    教师提问:你猜猜,我们会利用三角板的哪一部分画垂线?

    (2)分组讨论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每组自选内容)并尝试画垂线.

    (3)分组汇报演示.

    (4)播放视频“垂线画法1”和“垂线画法2”.

    2.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1)用尺子测量从A点引出的4条线段的长度找出最短的一条.

    (2)演示动画“垂线段最短”.

    (3)教师讲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学生尝试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或画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任选一个画)

    (2)互相检验所画图形是否规范.

    (3)播放视频“长方形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32页1题.

    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用小棒摆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指出垂足并说出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长方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边长3.5厘米的正方形.

    (四)质疑小结.

    2.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提出质疑,组织学生进行解疑.

    乘法分配律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课后小结:

    乘法交换律教案8篇


    经过反复比较编辑认为“乘法交换律教案”是最精华的一篇文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高质量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1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16教时备课日期11月7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我们已经学过加法的运算定律,请大家回忆一下,是怎样的?

    2.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如何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板书)

    3.请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乘法有

    怎样的运算定律?(学生猜测)

    4.大家猜的非常好,的确乘法也有

    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课题)

    1.学习例1

    (1)出示例1

    (2)小组合作,想一想:怎样求出邮票的总张数?

    (3)组织交流:①43=12(张)②34=12(张)

    (4)思考:这两种算法都是求什么的?结果怎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43=34)

    (5)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呢?出示第81页上的有关题目。学生先计算再比较。

    3.从这些算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来归纳一下。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所讲,板书ab=ba)。

    4.学习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乘法交换律我们以前有没有碰到过?你能举个例子吗?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5.学习乘法结合律。

    (1)出示计算题。①(1412)5②14(125)

    (2)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3)比较两个算式的结果,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4)板书:(1412)5=14(125)。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6.其他的算式是不是也有着这样的特点呢?出示第83页上的有关题目。学生先计算再进行比较。

    7.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来归纳一下?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吗?[板书:(ab)c=a(bc)]

    8.谁能根据字母公式,来说一说乘法有着怎样的运算定律?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1)9635=35□4827=□48

    (1615)4=16(□□)

    25(218)=(25□)□

    (3)判断: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了什么定律?

    153=315

    2124=4212

    7(86)=7(68)

    (32)1=3+(2+1)

    (434)15=43(415)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七第1题、第4题

    课后感受

    学生由于已经有了加法运算定律的积累,所以今天的课上的很顺,学生大多能正确地进行迁移、应用。少数同学会在回答概念时,把乘法口误成加法。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7~18页例1~2,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计算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以前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运算律?

    80+a=a+80()20+30+40=20+(30+40)()

    3.通过预习,你知道下面的等式用了什么运算律吗?

    2×3=3×2()(2×3)×4=2×(3×4)()

    引出课题:乘法运算律。

    二、新课讲授

    1、讲解

    2×3=3×2

    观察并思考:

    (1)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师引导学生得出乘法交换律。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随堂练习:计算下面各题,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34×16 26×37

    学生独立做,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2讲解

    (2×3)×4=2×(3×4)

    观察并思考:

    (1)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2)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每个算式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教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教师板书:(a×b)×c=a×(b×c)。

    教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三、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出依据。

    2.连线。

    (学生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四第1、2题。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什么叫做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口算。

    计算三角形三个角上的三个数的积。

    (5、17、20)(35、2、29)(25、37、4)

    提问:上面各题口算时怎样算比较方便?

    指出:连乘时如果有两个数相乘得的积是整十整百,要先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就比较简便。

    1、你知道怎样的相乘得整百或整十数?

    引导学生熟记常用数据:254=100258=2001258=1000

    口诀中相乘的积个位上是0的。

    2、简便计算

    28154451329425125188

    二、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

    出示:35182516

    (1)指名板演,列竖式计算,集体练习。

    (2)讨论:怎样运算比较简便,可以不必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到。

    (3)讨论2516,想25和谁相乘可以得到整十或整百?25需要和相乘,怎样找到4,(将16分成4乘4)

    2516

    =2544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得到。

    =1004

    =400

    (4)3518怎样做比较简便呢?学生仿照上述的样子试做。

    三、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谁能将他们做的又对又快?学生集体练习,说说上下两题的联系。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2351625321252516

    指名扳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P63、7。

    先独立填表,再观察和比较,说说积是怎样变化的。

    四、作业

    想想做做第9、10题

    课前思考:

    1、通过让学生算一算,在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过程,交流各自的体会,进一步体会使计算简便的关键。

    2、35*1825*16让学生探究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得到不同的简便的方法,从中找到最简便的方法,教导学生看见25通常的情况是想到25,看见125通常想到8。

    3、第7题渗透了积的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填表在观察和比较,说说积是怎样变化的。

    课后反思:

    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在复习这一环节,我们重点训练了254=100、258=200、1258=1000,352等这样常见的也是常用的简便计算的算式。在学习新课:351816时,学生心中有了简便计算的关键的一步:352、254,就自然而然地从已知的数中去寻找,很快地就有了答案。

    在训练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情况出现,部分学生有些措手不及,看来这方面的练习还得多做,所谓熟能生巧还是需要,让学生在大量不同类型的题目中感悟方法的巧妙和解题的技巧。

    教后反思:

    和周老师一样我本堂课先复习了254=100、1258=1000这样常见的也是常用的简便计算的算式。本堂课主要是学习像3518这样的只有两个乘数的简便计算,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看谁算得快,又算得正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引了出来,最后的效果也不错。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还需多加练习。

    教后反思:

    简便运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个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同样教学中都是先渗透254=100、1258=1000也就是看见25最先想到4,而看见125最先想到8,而再练习中看见25还会见到分成5*5的现象的。但是大多数的同学简便运算还是比较兴趣的,毕竟可以使计算变的简便了。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p45-p46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结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发现、理解和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难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口算题

    5×225×425×8125×8

    2、师:以后在计算乘法时,一般看到“5”想到2,看到“25”想到4,看到“125”想到8;因为这样的两个数相乘能整到十、整百、整千数,这样可以快速计算。

    3、谈话引入:我们在前面已学过乘法的计算,在教学运算中,有许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探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2、估一估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3、算一算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4、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办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板书:(3×5)×4=60(个)

    3×(5×4)=60(个)

    (三)比较算式的特点,发现规律

    1、刚才两位同学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汇报:略

    3、小结:(3×50)×4=3×(5×4)

    (四)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1、师:用别的三个数这样计算会不会结果也相同呢?请在本子上举例计算。

    2、学生举例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小组举例的情况?

    (五)概括规律

    1、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例子多不多?能举的完吗?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字,你能写出所发现的规律吗?

    板书(a×b)×c=a×(b×c)

    板题:乘法结合律

    (六)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比较(3×5)×4=603×(5×4)=60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

    2、看来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练习:p46“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七)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两组数据

    4×5=5×412×10=10×12

    2、师: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学生汇报。

    4、学生举例验证。

    师:你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

    5、师: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6、板书:a×b=b×a

    板题: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2、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25×17×413×8×128(25×125)×(8×4)

    (1)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

    (2)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学生读课本第45、46页,质疑。

    六、作业:课本第46页第2题。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乘法结合律这一内容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这样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运算定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索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上:四年级的学生,经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

    知识技能上: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25×4=100 、125×8=1000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在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探索、发现、理解、应用乘法结合律。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组织探索,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

    生:喜欢

    师:我们的淘气也很喜欢搭积木,而且聪明的他还从其中发现了一些数学的奥秘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与发现。

    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播放课件1,出示情境图。(用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长方体的一面)

    师: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横着数一行有5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行,5×4=20个。

    生:竖着数一排有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5排,4×5=20个。

    师(板书5×4=4×5)可以这样写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积相等,(求的就是一个整体)

    师:认真观察这个等式,你能发现什么奥妙吗?

    生思考,汇报(数字相同,交换了位置,积不变)

    师:你们的发现淘气也找到了,不过喜欢思考的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呢?

    生:……

    师:请你帮淘气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行吗?

    生举例验证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生说师板书:

    a×b﹦b×a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a。b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乘法的结合律探索中往往包含着交换律,因此先经历交换律的探索过程既把分散的情景整合为一个整体,又为乘法结合律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2出示情景图(书54页)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集体交流。(说说估计的方法)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生举手汇报,师追问:怎样想的?

    师引导从上面、正面观察

    上面:(3×5)×4

    师:这个算式可以写成 (5×3)×4 吗?

    生:可以,都是求同一个物体,

    生:可以,虽然3和5的位置交换了,但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它们的积不变。

    师:出示4×(5×3) 可以这样写吗?

    生交流,师引导可以把(5×3)看成一个数,这里也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正面:(4×5)×3

    师:你还可以怎样写?根据是什么?

    生:(5×4)×3 3×(5×4)

    (设计意图:通过对算式的变换,巩固乘法交换律)

    师:细心的淘气在这些算式中发现了两组特别的算式,(师擦掉其它算式,留下(3×5)×4 3×(5×4)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乘数相同,三个数的位置不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积相同。

    师:可以写成(3×5)×4 = 3×(5×4)吗?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算式异同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2、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师: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象这样的三个乘数的位置不变,改变运算顺序,积不变是不是在其他算式中也存在呢?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可以是两位数或三位数相乘的,为了节省大家计算的时间,在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举例的情况。

    生:……

    3、概括规律

    师: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例子多不多?(生:多)能不能举完呢?(生:不能)那么从中你又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什么规律吗?

    生思考概括

    师:你们概括得真好,你能用三个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乘法算式中的任意三个数字,写出我们发现的规律吗?

    生说师板书:

    (a×b)×c﹦a×(b×c)叫做乘法结合律

    三、运用模型,完成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题。最后运用课件集体订正。

    2、运用乘法结合律很快算出38×25×4 42×125×8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汇报

    3、完成“练一练”。先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有错的让该生上去视屏展示,集体交流,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独立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对所学的

    知识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运用。)

    五、小结:

    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个好朋友的?

    板书:

    探索与发现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5×4﹦4×5 (3×5)×4 =3×(5×4)

    生举例略 生举例略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3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式子怎样表示?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2、乘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式子怎样表示?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3、比较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二)学生自学

    (三)自学检测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3×4×5 8×(125+11) 2×289×5

    二、合作探究

    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

    (1)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45×12 125×16 250×64

    三、达标训练

    1、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00×9=9×100 2×18=2×18 a+b=b+a

    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6+4)×5 6×4+4×5

    (8+12)×4 8×4+12×4

    8×(7+3) 8×7+8×3

    3、在下列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30×6×7=30×(□×□)

    125×8×40=(□×□)×□

    4、用简便方法计算。

    69×125×8 25×43×4 13×50×4 25×166×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疑问吗?

    四、堂清检测

    1、判断。

    (1)4×(25×3)=(4×25) ×3 ( )

    (2)7×(18×40)=7×(40×18) ( )

    (3)(7×8)×125×15=7×(8×125)×15 ( )

    2、计算。

    (1)13×50×4

    (2)25×166×4

    (3)8×5×125×40

    (4)125×32×5

    3、解决问题。

    每袋有5个乒乓球,每排有4袋,放了2排,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学生举例) =250(桶) =250(桶)

    (25×5)×2=25×(5×2)

    ┆(学生举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

    4×25=100(人)25×4=100(人)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学生齐读。)

    (8)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9)拓展: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10)我们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

    (11)反馈练习: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3、学习例2。

    (1)出示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25×5)×2和25×(5×2)。

    (4)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即:(25×5)×2=25×(5×2)

    (5)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简便?

    (6)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

    (7)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9)用字母怎样表示?(a×b)×c=a×(b×c)

    (10)反馈练习:完成教材第37页的第2题。

    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1)出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37×2 125×4×8×25

    (2)思考:怎样计算简便?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定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订正,指定学生说一说各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反馈练习: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6、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三、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四、作业

    《练习册》第14页第1课时的所有习题。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4×25=100(人)25×4=100(人)

    4×25=25×4)a×b=b×a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250(桶)

    (25×5)×2=25×(5×2)

    (a×b)×c=a×(b×c)

    乘法交换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并懂得用字母进行正确的表示,使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结合律。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一、谈话导入

    S: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许多有趣的规律。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探索,看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二、给出图片,发现规律

    S:济南长途汽车站里一片繁忙,人来车往,济南汽车站也因此被称为是中华第一站。老师这里,有20xx年济南汽车站一天中中巴和大巴运送旅客的情况分析,你能看的懂这个表格吗?

    T:能。

    S:好,那谁能说说表格告诉了你什么信息呢?

    T:中巴每天发车960辆,平均每车20人,大巴每天发车640辆,平均每车36人。

    S: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那谁能根据这些信息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T:中巴一天运送多少人?

    S:哦,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替他解答解答?

    T:96020

    S:咱们同学太聪明了,那老师提高个难度,想让你们帮老师算算中巴车周一到周五共运送乘客多少人呢?你们能解答出来吗?

    T:能。

    S:好,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练习纸,把你的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找两位同学到黑板板书他们不同的做法,然后分别让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S: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T:先算出中巴车一天运送乘客多少,然后再乘以5,计算出五天共运送乘客多少。

    S:哦,你真棒,那另一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呢?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T:我先算出一辆中巴车五天运送多少乘客,然后乘以总共有多少辆,就得出总共运送多少人。

    S:解释的太棒了,(教师同时将两种算式抄在黑板左上部分)我相信大家也都听懂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同学们找到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既然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两个式子之间我能不能用=连接?

    T:能。

    S:好,现在同学们来观察一下,你能发现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异同点吗?

    T:相同点是三个数相乘,并且结果相同。

    S:你的眼睛真是雪亮雪亮的,这么快就发现了相同点,那同学们再找找有什么不同点呢?

    T:第一个式子是前两个数先相乘,然后再乘第三个数,第二个式子是后两个式子先乘,再乘以第一个数。

    S:同学们太棒了,这么快就找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哦,这好像是一个规律,哪位同学可以起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

    S: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T:那是不是所有的式子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不能举出个类似的式子来验证一下呢?同学们先自己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交流好的小组坐好。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三、组展示,验证猜想

    T:看来大家想法很多,讨论的这么激烈,谁想上来给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小组交流的内容呢?

    (师投影展示生举出来的例子)

    T:哦,看来大家都找到了不少的例子来证明我们发现的规律啊。这也说明了,我们发现的规律,确实是存在的。前面我们刚学了用字母表示数,那谁能用字母表示一下这个规律呢?

    S:(ab)c=a(bc)

    T:同学们怎么这么聪明啊?那大家再想想,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既然乘法中存在结合律,那会不会存在着交换律呢?

    S:会。

    T:光说老师可不相信你们,你们能举出来个例子吗?

    S:12=21

    S:211=112

    T:这样的例子我们能不能举完啊?

    S:不能。

    T:那我们又用大量的实例来证明了乘法中,同样也存在着交换律。谁能用字母来表示表示呢?

    S:ab=ba

    T:看来咱们同学都是些聪明的人,这么快就发现了乘法运算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其实数学中,我们不止从最后的结论中学习到知识,我们还可以从我们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回想我们刚才学习的过程,我们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T:首先,我们通过观察例子,发现了规律;然后,我们猜想出来了规律,然后举出了大量的实例来验证规律,最后,得到了结论。这就是我们数学研究的一般思路。

    四、理解规律,运用规律

    T:同学们真棒!学了马上就会用。有的同学该问老师了,我们都会了乘法运算,那还费劲学这个运算律干什么呢?我们来看这一题,12578,你能用简便的方法算出结果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找一位同学到黑板板书)

    T:同学们坐的差不多了,我们来看我们班的xxx的做法,你能给大家解释解释你为什么这么做吗?

    S:将125和8先乘,就能得到整数1000,这样就能很快算出结果了。

    T:哦,把125和8先乘,得到整数,这样计算就简便了,那为什么能把8和7交换位置啊?

    S:因为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T:同学们能不能想想我们以前的什么知识运用到了乘法的交换律?

    T:想不起来了?老师来提请你吧。前面我们运用了交换律的方法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再乘一次来检验结果对不对,而且我们在乘法口诀中也涉及到了乘法的交换律,例如,七八五十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算式?

    S:78=56,87=56

    T:这里,我们就已经涉及到了乘法交换律了。

    T:好了,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来做些练习题检测一下吧。

    五、课堂练习

    1、(1)23254(2)40235

    2、一套书有15本,每本定价9元,小明要买4套这样的书,一共需要多少钱?

    3、风华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23个人参加,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六、小结

    T:这节课同学们都学的非常认真,那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乘法分配律教案通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只有教学教案写的越优秀,所呈现出来教学情况也会更好。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也许"乘法分配律教案通用"就是你要找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1

    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四 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五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二).算一算,初步感知规律。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 20×5 + 4×5 (20 + 4)×5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②.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2.郭老师用订书器为同学们订30个练习本和40个白报本,每个本需要2个书钉郭老师至少要准备多少个书钉。

    ①.再一步探究概括规律:

    ②.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3.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4.利用乘法分配律

    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给出题目,学生解答。﹚

    (四).巩固运用规律。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① 2×( 6 + 5 ) = 2 × 6 + 5- - - - - 〖

    ② ( 25 + 7 )×4 = 25 ×4 ×7×4- - - - - 〖

    ③ 35×9 + 35 = 35×( 9 + 1 )= 350 - - - - - -〖

    (2)连一连:

    3×17 + 5 ×17 (22 + 44)×30

    (18 + 4)×6 18 ×6 + 4 ×6

    22×30 + 44 ×30 60×20 + 60×30

    60 ×(20 + 30) (3 + 5)×17

    (3)填一填:

    ①(12+40)×3= ×3 + ×3

    ② 15×(40 + 8) = 15× + 15×

    ③ 78×20+22×20=( + )×20

    ④ 66×28 + 66×32 + 66×40=( + + )×

    (4)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篮球各20个,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足球22元 篮球25元

    (五). 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2

    1.通过有步骤的观察、猜测、比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其数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1)如何求济青公路的全长,有几种解法,如何列式计算。

    (2)比较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猜想?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5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看谁能独立用多种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能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困惑和体会,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指小组选代表按顺序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余同学随机质疑、补充。

    课堂生成预设:

    (1)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教师追问: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种算法呢?

    预设一: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预设二:先算大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中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2)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110-90)×2 110×2-90×2

    =20×2 =220-180

    =40(千米) =40(千米)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两种算式的意思么?

    预设一:第一种算法是先求大巴车1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2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求出大巴车和中巴车2小时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3)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第一种算法是先加(或减)再乘;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相乘再加(或减),但计算结果相同。

    (4)据此,你有什么猜想?

    预设: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5)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

    (师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学生观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上比较。

    通过观察,有何发现?引导学生回答:

    举例验证:(125+12)×8 = 125×8+12×8

    (40-4)×25 = 40×25-4×25

    (8+16)×125 = 8×125+16×125

    (80-8)×125 = 80×125-8×125

    …… ……

    (6)通过验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你会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用字母表示:(a± b) c=ac±bc)

    预设一: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预设二: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结果不变。

    预设三: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预设四: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a± b) c=ac±bc

    课堂预设:

    举例验证:(2+3+5)×4=2×4+3×4+5×4

    (1000+100+10)×3=1000×3+100×3+10×3

    …… ……

    教师总结: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设计意图:将乘法分配律适当拓展

    教师引导:怎么样?学会了吗?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1) 指4名学困生板演,其余同做在练习本上。

    (2) 展示不同答案:谁的答案和板演者不同?请到黑板前展示出来。

    课堂预设:(以第一题为例)

    (80+70)×5 ( 80+70)×5

    =80×70+70×5 =80×5+70×5

    (1)你认为谁的答案对,为什么?谁的答案不对,为什么?

    (2)第一种答案是把括号里的两个加数相乘了,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错了;第二种答案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是正确的。

    (3)用同样的方法评议其余3题。

    (4)同桌互改

    (5)统计错题情况,让小组代表说说错误原因。

    (6)学生各自订正错题。

    预设一:我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预设二:我又体验了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预设三:我感受到我们山东省的交通真是便利,作为山东人我感到自豪!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谈一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分配律

    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110+90)×2=110×2+90×2 (110-90)×2=110×2-90×2

    验证:

    (125+12)×8 = 125×8+12×8 (40-4)×25 = 40×25-4×25

    (8+16)×125 = 8×125+16×125 (80-8)×125 = 80×125-8×125

    结论:用字母表示:(a± b) c=ac±bc)

    (2+3+5)×4=2×4+3×4+5×4

    (1000+100+10)×3=1000×3+100×3+10×3

    乘法分配律是第二单元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相遇问题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堂我的教学程序是:先出示情景图,根据情景图上所给的信息列出算式:并且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读读这个算式(意图是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后再让学生去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乘法分配律)写完之后再板书几个同学所写的算式并选取期中一个同学的算式让他说说算式的左边为什么等于右边(110+90)×2=110×2+90×2);而且我还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意图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们都能反复去感知乘法分配律),通过刚才的几道程序,然后再让同学们去总结这类算式左边和右边的特点,得出乘法分配律,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原以为这样上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事与愿违,在要同学们独立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时,发现有小部分同学并不会写,所以本堂课后面部分上得就不怎么顺畅了。课后向老师请教得知,原来我的教学程序上出现问题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体验乘法分配律,最后再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同学对乘法分配律特点的认识比较模糊。

    (3)在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我只是一笔带过的把乘法分配律通过课件再展示给学生们看了一遍,没有反复强调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导致学生没有较好的掌握乘法分配律。

    (1)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在练习时采用小组活动是必须的,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练习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

    (3)订正汇报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 (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a组的题,右边的两组做b组的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9×( 37+63) 9×37 + 9×63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左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9×( 37+63) =9×37 + 9×63

    (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xx猜想”。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组织数学热身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昨天,老师去超市里买东西,看到下面这些物品。橙子每箱28元,苹果每箱22元。如果橙子和苹果各买3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算式(28+22)×3 和28×3+22×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 35+25)×3=35× 3+25×3

    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

    9×( 37+63)=9×37 + 9×63

    (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电脑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的式子简洁、明了,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美。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瞻前顾后填一填。

    (10+7)×6=□×6 + □× 6

    8×(125+9)=8×□+ 8×□

    7×48+7×52=□×(□ + □)

    2、火眼金睛看一看:

    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师小结: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4、找朋友

    (10+6)×4 10 ×4+6 10 ×4+ 6 × 4

    5 ×(7+9) 5 ×7+ 5× 9 5 ×7× 9

    3 ×25+7 ×25 3+7×25 (3+7)×25

    5、对口令

    师:如果一个同学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左边部分,那你就说出它的右边部分,如果他说出的是右边部分,你就对出左边部分。看谁反应快。

    6、脑筋急转弯。

    猜一猜,等号后边是三个什么字?

    木×(1+3+2)=?

    四、总结:

    1、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的一个完善。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济青高速公路为素材,通过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提供的信息,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相遇问题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活动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理解及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出示情境图

    谈话:瞧,这是济青高速公路!在这里,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你仔细观察,从图片和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信息预设:大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10千米,中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大约2小时相遇。

    问题预设: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板书)

    谈话: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在答题纸上解答。

    生独立解答。

    预设:

    2.结合情境,感知规律。

    提出要求:结合线段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回答预设:①我先算出1小时两辆客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然后再求两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也就是济青高速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②我先求这辆大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小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设计意图:把相遇问题通过学生的理解转化成数学问题,这是思维的抽象,也是数学化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研究的氛围,又使学生探究的问题清晰明了。结合情境理解算的合理性,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谈发现。

    预设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特点观察算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预设区别:①左边有3个数,右边有4个数,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相同的因数2。

    ②左边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谈话:根据前面运算律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回答: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抛开情境,观察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通过观察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不同,渗透规律特点。使学生建立“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样的研究意识。】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举例验证规律。

    谈话: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进行验证吗?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计算器进行举例。

    学生独立计算举例。

    指生代表板演,再指一名学生举例。其余学生同位交流,并用计算器帮助同位验证。

    谈话:请你先和同位交流你举的例子,并用计算器帮同位验证一下他的等式是否成立。

    预设举例:(25+35)×4=25×4+35×4

    (60+50)×2=60×2+50×2

    (65+55)×42=65×42+55×42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例子举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2.观察几组等式的相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回答:①这几组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②这几组等式的右边都是把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谈话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的结论就是乘法分配律。

    教师出示乘法分配律。

    谈话:请你边读边理解,并把它记在心里,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生按要求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谈话:我们用这么多的算式和文字来表示它,麻不麻烦?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预设回答:可以用字母表示。

    教师要求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着用字母abc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生试着在答题纸上写字母表达式。

    指生板演(a+b)c=ac+bc。

    谈话: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么样?

    预设回答:简洁、明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数学的美,一种清晰而简洁的语言!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出了乘法分配律,还能用字母把这么多的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说明规律的存在,鼓励学生表达这个规律,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学生经历观察、描述、操作、思考、推理、概括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学习过程。】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连一连。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3.火眼金睛辨对错。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乘法分配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作一些分析: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8-49页

    二、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②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说教法)

    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二)学法指导(说学法)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温故互查,复习旧知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计算题,怎样使计算简便?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复习旧知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从而可以较好把握教学起点,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

    二、创设情境,自学感悟(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

    (一)提出问题:这里共有多少块瓷砖?

    学生列式解答并汇报。4×9+6×9或(4+6)×9

    点拨(一)(4+6)×9=4×9+6×9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左边表示10个9,右边表示4个9加上6个9也是10个9。也就是说10个9可以分成4个9加上6个9。)学生会用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同的解答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外在形式。】

    (二)、发现问题,引发猜想

    1.算一算、连一连。(课件出示)

    2×(11 + 9) 11×2 + 9×2 (20 + 4)×5 20×5 + 4×5 (3 + 2)×4 3×4 + 2×4 2,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板书的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点拨学生找出这几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规律的猜想奠定基础。

    点拨(二)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律提出假设并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他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算一算、连一连、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流,充分认识这些算式的特点,为后面的猜想奠定基础。】

    三、举例验证,合作探究

    1、下面请每个同学写出一组具有这样规律的两个算式,进行计算,看看左右两边相不相等?

    2、汇报验证过程,进行归纳。

    (1)你写出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样验证的?(2)同桌交换验证。(引出课题:乘法分配律)(课件出示)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根据上面的字母表达式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想之后,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知识推理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总结规律,并记住规律。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四、应用规律,拓展延伸

    1、判断正误

    2、填一填

    12+40)×3=()× 3 +()×3

    15×(40 + 8) = 15×()+ 15×()

    78×20+22×20=(+)×20

    3、简便计算

    点拨(三)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拓展题

    【设计意图: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通过连一连、填一填、算一算等形式,进一步巩固、理解乘法分配律,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回顾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乘法分配律的?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课即将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反思。一方面总结出知识要点即:乘法分配律。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总结出这一规律获得过程与方法,突现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数学教学不仅是基础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培养。】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八册P64 — 65页的《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智能目标: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能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尘埃,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自主发现规律,抽象归纳,并能用符号、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说教法。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谁知规律,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最后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说学法。动参与,乐于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了学生的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合作交流,体会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开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意识。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五一就要举行艺术节的比赛了,为了这次艺术节,教师和同学们都花了很多的精力,这不,我们学校教舞蹈的叶老师正利用星期天,去为舞蹈组的小演员们挑选漂亮的演出服呢?(课件出示商店场景)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充满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并主动积极地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课堂。

    (二)展开探索过程

    1、初步感知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买这些些服装,叶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呢?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吗?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列式

    板书:65×5+45×5;(65+45)×5。请生交流解题思路,并比较哪种解法更简便。

    (4)列成等式。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两种解法虽列式不同,但都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这两个算式之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呢?小结:虽然这两个算式样子不同,但是计算结果是相等的。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2、类比展开

    (1)提出类比问题:如果叶老师选择选择的是另两种服装,买的数量都是6件、或8件的,你还能用两种方法来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吗?

    (2)要求:每一小组编一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比一比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反馈,相机板书:

    32×6+65×6

    (32+65)×6

    32×8+65×8

    (32+65)×8

    32×6+45×6

    (32+45)×6

    32×8+45×8

    (32+45)×8

    (4)观察算式,引导列成等式,仿照等式随意举例

    像这样的情况,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中的规律呢?大家不妨再举几个例子,再算一算。

    举例,小组交流,挑选几组板书。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引导有效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通过观察、类比列举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所初步感知,形成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掌握了一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验感悟

    (1)观察这些算式,或小声地读一读这些算式,这中间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学生有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2)修改算式,感悟规律

    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算式,根据你刚才的观察,你觉得这些算式中,哪两个可以用等号连起来就把它们挑出来,如果有争议可以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

    (3+4)×6

    3×6+4×6

    3×17+3×5

    3×(17+5)

    20×(5+13)

    20×5+5×13

    (13+7)×4

    13×4+7

    (13+7)×4

    13×4+7

    交流反馈有哪几组等式。让生想办法修改那些不能组成等式的,使它们变成等式。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类比列举、观察感悟、反思纠错等多种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动活泼地建构起对数学富有个性理解的过程。

    4、揭示规律

    (1)游戏“交朋友”

    课件出示:(80+20)×4,谁是它的好朋友?(80和20打着伞,一块去和4交朋友,4可最热情了,它和80握握手,又和20握握手,多公平啊,80和20高兴地把伞都丢掉了)

    出示:6×(10+20)(A+100)×5,(42+45)×▲,请生帮它们交朋友

    (2)揭示规律

    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等式中存在的规律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反馈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可能用语言描述,可能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用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看,你们反着读一读用字母表示的等式,你能给下面两个算式找到朋友吗?35×8+65×8

    9×18+9×282

    【设计意图】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数学要比生活更重要。数学毕竟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逐步抽象打手成数学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所以,前面的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学生有所感悟,但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时,及时数学化,有效地引导学生小结规律,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三)巩固内化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__里填入合适的数

    (1)、(15+23)×2=____×2+_____×2

    (2)、(37+12)×16=37×____+12×____

    (3)、___×___+___×___=(16+26)×8

    (4)、(125+11)×8=____×____+____×_____

    (5)、276×38+276×62=____×(___+___)

    如果计算的话,(4)、(5)你会选择左边的算式还是右边的算式进行计算,为什么?

    2、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2×15+4×15=(2+4)×15………………()

    订正:

    (2)5×(20+6)=5×20+6……………………()

    订正:

    (3)8×23+8×27=8×23+27……………………()

    订正:

    (4)9×(6×4)=9×6+9×4……………………()

    订正:

    3、应用题

    一块长方形的桌面,长68厘米,宽32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4、用简便方法计算(任选一题)

    ①(125+9)×8 ②128×31—28×31 ③43×5+46×5+11×5

    小结:有时是先乘再求和比较简便,有时是先求两数的和再乘比较简便,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对待。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重练习的层次和坡度。基本练习形式多样,达到了双基训练扎实的效果。由于刚刚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为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纳入到原有的已有知识体系里,必须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基本练习。

    (四)总结回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收获”既有知识的习得,也有情感上的感受及所得,反思的效果很明显。

    (五)课堂作业

    六、说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例:短袖衫裤子夹克衫

    32元45元65元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

    65×5+45×5=(65+45)×5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325+225=110×5

    =550(元)=550(元)

    其他购买方案:

    32×6+65×6=(32+65)×6

    32×8+65×8=(32+65)×8

    32×6+45×6=(32+45)×6

    32×8+45×8=(32+45)×8

    〔a+b〕×c=a×c+b×c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6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挂图出示例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65+45)×5=65×5+45×5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深化延伸

    1、做第1题,讲解2、3小题时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2、完成第2题,提示第3小题74×1的1可以省略不写,

    第4小题中什么数是相同的乘数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虽然在例题中没有出现,但现在这个知识结构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

    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涉及到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教材中实际情境中引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列出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例举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点,从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练习中安排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把乘法分配律延伸到它的逆应用和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使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延伸。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七册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已经初步具备探索和发现运算律并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新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也有所体现,只是没有揭示这个规律罢了,比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周长=长×2+宽×2周长=(长+宽)×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的实际内容,本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主要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挂图出示例题: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经历探索、分析比较、得出规律

    1、让学生独立解答,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法,集体订正,说出两个算式计算过程的含义

    2、分析两个算式的联系,形成两个算式相等的共识(结果都是求出的是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总价)即:(65+45)× 5=65 ×5+45× 5

    3、建立初步的概念,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

    4、小组合作,说说这样的算式所蕴涵的规律,得到乘法分配律公式并用字母来表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主动参与探索,从而发现规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从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 巩固应用、深化延伸

    1、做第1题,讲解2、3小题时重点强调相同乘数提出来,不相同的乘数相加,指出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

    2、完成第2题,提示第3小题74×1的1可以省略不写,

    第4小题中什么数是相同的乘数

    3、完成第3、4题,比较两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

    4、做第5题,重点提示学生第2题 48×3-45×3可以写成(48-35)×3

    把分配律中的加法类推到减法。

    [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虽然在例题中没有出现,但现在这个知识结构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使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

    乘法交换律教案


    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乘法交换律教案”的最全面信息。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我希望我的建议可以为您提供一份珍贵的参考材料!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1-83页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生:(积极举手,低声喊)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是纽扣

    生:因为纽扣扣错了,衣服穿出去就很难看,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就会产生笑话,我们刚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将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听。

    2.提问: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呢

    适时板书:a+b=b+aa+b+c=a+(b+c)

    3.设问:乘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板书课题)

    [评析:用谜语拉开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开始学习。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的探索规律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猜测验证

    1.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生1:乘法可能有交换律。

    生2:乘法可能有结合律。

    生3:

    2.提问:乘法是否具有你们猜测的规律呢怎样确认自己的猜测看看哪个小组能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要求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自己的合作伙伴)

    3.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教学资源)

    [评析:提出与旧知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动机。]

    4.交流。

    (1)生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35二53,016=160等等。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生2:我们也是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乘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生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4个小组,每个组有8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8=32,也可以用84=32。这就说明4乘8等于8乘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也有交换律。

    提问:有没有不同意见指名让刚才说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学生发言。

    生:我开始以为乘法和加法不一样,可是,我用数举例后发现乘法也有交换律,比如3006=6300。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书上也有关于乘法交换律内容的叙述,让我们来看看。学生齐读。

    师:和你们说的有什么不同

    生1:我们说的是乘数,但书上说的是因数。

    生2:书上曾讲过乘数又叫因数,所以我们说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也是对的。

    师: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ab=ba)。

    电脑出示练习十七第2题。

    师:请你判别一下,有没有运用乘法交换律并说明理由。

    [评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予以确认,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

    (2)生4:我们发现乘法也有结合律。如:(32)4=3(24)。

    生5: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我们是用应用题来说明的。比如:有6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4枝钢笔,每枝钢笔5元,这些钢笔一共值多少元可以用645=120(元),还可以用6(45片=120(元),它们的结果一样。

    生6:我们是用算式来说明的,如:(3467)23=34状6723)。

    提问: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结合律吗

    生7: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师:你说得很准确,有什么好方法帮助记忆

    生8:我把加法结合律里的加换成乘,把和换成积,其余的不变。

    生9:我还发明了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用手势表示。(边说边演示)用三个手指代表三个数,其中两个手指靠在一起,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乘,第三个手指靠过来表示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等于先把后两个手指靠在一起,再把第一个手指靠过来。

    师:这个记忆方法确实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师:怎样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板书:(ab)c=a(bc)

    [评析: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各人总结规律时的想法,不仅帮助学生规范了数学语言,而且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

    5.比较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运算定律,你觉得它们有哪些相同、不同的地方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要交换位置,不同的是,一个在加法里运用,另一个在乘法里运用。

    生2:我觉得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很相似,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能想出另外一个。

    [评析:缘起加法交换律,再回到加法交换律,将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

    1.回想一下,在我们的学习中有没有得到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帮助

    生:我们验算乘法时就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2.基本练习。

    3.发展练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写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

    869=()

    [评析:练习的层次鲜明,目标明确;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四、小结。(略)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运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出示第33页主题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算,小组里交流。生汇报。

    师:他们算得对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议一议,交流。(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师: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

    师:乘法交换律,以前我们已用过它,在什么地方呢?

    指名两生板演,集体订正。

    ①师:看图,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捅水?

    生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②师:那么(255)2○25(52)中间填上什么符号?

    请你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生甲:三个数相乘,先乘前面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3、比一比,议一议。

    师: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

    生甲: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都是交换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生乙:我发现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改变了题里的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3】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练一练”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    101     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如:37+73=     +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学习例1。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学生齐读。)

    (8)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a×b=b×a。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

    (9)拓展: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10)我们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

    3、学习例2。

    (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25×5)×2和25×(5×2)。

    (4)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即:(25×5)×2=25×(5×2)

    (5)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更简便?

    (6)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

    (7)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8)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定学生上台板演。

    (4)集体订正,指定学生说一说各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6、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后集体交流。)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练习册》第14页第1课时的所有习题。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5】

    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自主探究发现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并能归纳总结规律。

    我设计这节课时,从主题图入手,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列出的式子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并让学生通过找出相类似的例子,验证了以上猜想,然后尝试总结归纳出乘法交换律。随后,我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使知识点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建构模型。最后,学生用具体的例子应用深化,加深对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和理解。以上的教学思路同时也应用在教学乘法结合律当中。总的来说,如此设计,就是让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规律→建立模型→运用规律这五个步骤,通过由数学现象的引入,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渗透了类比、简化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整堂课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在应用环节,我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自主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使一些什么特征的乘法题计算简便,并引导学生将具有这种特征的乘法算式进行了归纳。学生在情感的互动中 ,在思维的碰撞中 ,掌握了学习方法,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本堂课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时间的把握;课中如何激发学生互相评价促进互动等等。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提高不断改善的问题。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6】

    本课题教时数:25本教时为第17教时备课日期11月8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对一些乘法算式用简便算法正确计算,培养学生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课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作业

    1.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什么叫乘法的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3.口算:

    15212=25417=3529=

    12583=4528=41513=

    4.引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板书课题)

    1.学习例3

    (1)出示例3

    (2)学生讨论:如何计算能凑成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

    (3)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4)指名学生板演。

    (5)请板演者讲讲是如何想的?

    2.学习试一试第1题

    (1)怎样算比较简便?

    (2)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

    3.学习例4

    (1)出示例4

    (2)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学生试着完成,指名学生讲方法。

    4.学习练一练第2题。

    (1)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

    1.练习十七第5题。

    2.练习十七第6题。

    练习十七第6、7题。

    课后感受

    在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生们学得还算不错。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规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哪些运算律?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乘法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律。

    二、猜测验证,探索规律。

    1.大胆猜测。

    谈话: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

    这些运算规律是怎样的吗?

    2.出示P61例1的插图。请你结合这副图来解释乘法中有怎样的运算规律?

    学生结合图解释。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指出:得数相同,建立等式

    提问:(1)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2)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用字母公式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2、出示例2,独立列式解答

    (1)你是怎样列式的?

    (2)你能把上面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3)观察等式两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你能有字母公式来表示你的发现吗?

    (5)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三、巩固规律,运用理解

    1、第62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填写理由。

    2、第62页第1题

    分组计算,引导比较:这两题哪道计算比较简便?那么另外一题你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也使计算简便吗?怎样解决?

    学生发现只要将原本不简便的题目改成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然后再计算。

    3.教学试一试。

    先判断按照原来的计算情况这两题的计算简便吗?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这两题吗?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评讲时提问:①哪两个数可以相乘?为什么要把这两数相乘?②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小结:连乘时,如果有两个数乘得的积是整十、整百,可以把这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就比较简便。

    4、第62页上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指名交流。

    5、第63页上的第6题

    齐读题目,说明:你现在知道原来我们为什么用交换乘数位置再乘的方法来验算的原因了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呢?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4、5题

    课前思考:

    1、例题的教学可以仿照加法交换律进行。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填写等式,并列举更多的同类等式,积累感性认识,进而探索、发现规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2、有了学习前面三个运算律的经验,在学习乘法结合律时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点,并列出相应的等式;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进而抽象成字母表达式,理解乘法结合律。

    3、在做试一试中的题目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交流。重点讨论先算哪两个数想乘,为什么要先把这两个数想乘。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课后反思:

    1、学生在具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感觉比较容易,而且理解的较好。并能把两者进行比较找到其中的相同和不同。

    2、练习中个别学生没有很好的记:25*4=100,125*8=100024*5=120,因此很简单的计算还是有学生错。下节课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教后反思:

    这课在教学的时候感觉比较顺,学生很容易接受。在作业中发现,类似于想想做做第1题最后1题的题目,学生做不好,往往是只写了一种运算律,或者是两种都写到了,但写成了乘法交换结合律这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有必要的示范与提醒。

    我发现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第三题时,好多学生都用简便方法计算了,我设想如果把这道题目放到课一开始,让四个小组各做一道,通过比赛的输赢,导入新课,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教后反思:

    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了前面的加法的运算律作为基础学生学起来比较得法,并且通过比较其中的异同,学生更能进一步理解.这一点和邵老师的感受是相同的.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经过交换律和结合律变换过的式子学生似乎不是很清晰地能够辨认出来,常常只看到表面的东西,类似看到小括号就认定是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而简便计算的结果与我们课前预测的情况要糟一些,学生在计算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错误,类似25乘4,45乘2,35乘2这样的计算依旧不是十分熟练。也有很多学生在简便计算时不能很快地发现某两个数先乘比较简便。今天是第一节新课,看来需要熟能生巧。

    乘法交换律教案【篇8】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相关的简便运算,由于学生已有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对“两个数相乘”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以及对简便运算方法的提升。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逐步学会了不完全归纳法和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日常的自学活动中,重视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重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正逐渐提高,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

    生:喜欢

    师:我们的淘气也很喜欢搭积木,而且聪明的`他还从其中发现了一些数学的奥秘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与发现。

    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播放课件1,出示情境图。(用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长方体的一面)

    师: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横着数一行有5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行,5×4=20个。

    生:竖着数一排有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5排,4×5=20个。

    师(板书5×4=4×5)可以这样写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积相等,(求的就是一个整体)

    师:认真观察这个等式,你能发现什么奥妙吗?

    生思考,汇报(数字相同,交换了位置,积不变)

    师:你们的发现淘气也找到了,不过喜欢思考的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都不变呢?

    生:……

    师:请你帮淘气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行吗?

    生举例验证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生说师板书:

    a×b

    【乘法结合律教案6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