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11-09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对其认真对待。设计出优秀的课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编写教案课件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今天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要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主题是“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添加到收藏夹中!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2、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

    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我们生活的周围,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引导学生观察08年奥运村模型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你熟悉的'图形吗?

    (2)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从高科技产品到日常小玩意,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的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

    (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 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 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 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5.4平移》同步讲义练习和同步练习

    1在△ABC中,∠C=90°,AC=BC=5,现将△ABC沿着C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的距离为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cm,WG=8cm,WC=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绐正五边形的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顶点开始,沿正五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行走,顶点编号的数字是几,就走几个边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宇在编号为3的顶点上时,那么他应走3个边长,即从3→4→5→1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l的顶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宇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20xx次“移位”后,则他所处顶点的编号是 .

    《5.4平移》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1. 将图形平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对应线段相等

    B.对应角相等

    C.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互相平分

    D.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解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将图形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不一定互相平分,故选C.

    12.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 )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平移和旋转

    解析: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相互得到.故选D.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图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二、新授

    问题3.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

    (1)使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专,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2)使长方形的宽比长少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比较(1)、(2)所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还能围出面积更大的长方形吗?

    不是每道应用题都是直接设元,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如何设未知数。

    (3)当长方形的长为18厘米,宽为12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

    当长方形的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时

    长方形的面积=221(平方厘米)

    ∴(1)中的长方形面积比(2)中的长方形面积小。

    问:(1)、(2)中的长方形的长、宽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2)中的宽比长少“4厘米”改为3厘米、2厘米、1厘米、0.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呢?并加以验证。

    实际上,如果两个正数的和不变,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4页练习1、2。

    第l题等量关系是: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第2题等量关系是: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十瓶内剩下的水的体积=原来整瓶水的体积。

    四、小结

    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有些等量关系是隐藏的,不明显,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找出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1、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储蓄中的数量关系、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这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由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难点:找出能表示整个题意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储蓄中的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等含义,关系: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本利和=本金×利息×年数+本金

    2.商品利润等有关知识。

    利润=售价-成本 ; =商品利润率

    二、新授

    问题4.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小明买了一只价值48.6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元?

    利息-利息税=48.6

    可设小明爸爸前年存了x元,那么二年后共得利息为

    2.43%×X×2,利息税为2.43%X×2×20%

    根据等量关系,得 2.43%x·2-2.43%x×2×20%=48.6

    问,扣除利息的20%,那么实际得到的利息是多少?扣除利息的20%,实际得到利息的80%,因此可得

    2.43%x·2·80%=48.6

    解方程,得 x=1250

    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 (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那么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大家想一想这15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标价的80%(即售价)-成本=15

    若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元,那么

    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

    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1+40%)x·80%

    每件服装的利润为:(1+40%)x·80%-x

    由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40%)x·80%-x=15

    解方程,得 x=125

    答:每件服装的成本是125元。

    三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5页,练习1、2。

    四、小结

    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的合理性。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

    五、作业

    教科书第16页,习题6.3.1,第4、5题。

    三课时

    教学目的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行程问题。

    2.难点:间接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 / 时间

    二、新授

    例1.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

    画“线段图”分析, 若直接设元,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x千米。

    1.坐公共汽车行了多少路程?乘的士行了多少路程?

    2.乘公共汽车用了多少时间,乘出租车用了多少时间?

    3.如果都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要多少时间?

    4,等量关系是什么?

    如果设乘公共汽车行了x千米,则出租车行驶了2x千米。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为3x千米,那么也可列出方程。

    可设公共汽车从小张家到火车站要x小时。

    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页练习1、2。

    四、小结

    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常见的一个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他关系。如何选择设未知数使方程较为简单呢?关键是找出较简捷地反映题目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四、作业

    教科书习题6.3.2,第1至5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

    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I小时完成全

    部工作量的多少?

    2.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

    全部工作量的多少?

    3.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授

    阅读教科书第18页中的问题6。

    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 已知:制作一块广告牌,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做要6天。

    2.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等量关系是:师傅做的工作量+徒弟做的工作量=1)

    [先要求出师傅与徒弟各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

    两人的工效已知,因此要先求他们各自所做的天数,因此,设师傅做了x天,则徒弟做(x+1)天,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方程得 x=2

    师傅完成的工作量为= ,徒弟完成的工作量为=

    所以他们两人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因此每人各得225元。

    三、巩固练习

    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

    由甲独做10小时;

    请你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例如 (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

    (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

    间的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五、作业

    教科书习题6.3.3第1、2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运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熟练运算和角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方位角在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方位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方位角的准确表示。

    教学准备:预习书上有关内容

    预习导学:

    如图所示,请说出四条射线所表示的方位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角经常用于航空、航海,测绘中领航员常用地图和罗盘进行这种角的测定,这就是方位角,方位角应用比较广泛,什么是方位角呢?

    二、精讲点拔,质疑问难

    方位角其实就是表示方向的角,这种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的方向,如“北偏东30°”,“南偏西40°”等,方位角不能以正东,正西为基准,如不能说成“东偏北60°,西偏南50°”等,但有时如北偏东45°时,我们可以说成东北方向。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例1如图:指出图中射线OA、OB所表示的方向。

    (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点评)

    例2若灯塔位于船的北偏东30°,那么船在灯塔的什么方位?

    (小组讨论,个别回答,教师)

    例3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60°,南偏西10°,西北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海岛D方向的射线。

    (教师分析,一学生上黑板,学生点评)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例4某哨兵上午8时测得一艘船的位置在哨所的南偏西30°,距哨所10km的地方,上午10时,测得该船在哨所的北偏东60°,距哨所8km的地方。

    (1)请按比例尺1:000画出图形。

    (独立完成,一同学上黑板,学生点评)

    (2)通过测量计算,确定船航行的`方向和进度。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代表发言)

    五、布置作业、当堂反馈

    练习:请使用量角器、刻度尺画出下列点的位置。

    (1)点A在点O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3cm。

    (2)点B在点O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离点O的距离为4cm。

    (3)点C在点O的西北方向上,同时在点B的正北方向上。

    作业:书P1407、9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6】

    垂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叙述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对顶角有怎样的性质。

    二。新课:

    引言:

    前面我们复习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特殊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垂足为O。

    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注意:

    1、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反之,

    (二)垂线的画法

    探究: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画法: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长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练习:教材第7页

    探究:

    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

    A,B,C,……,其中(我们称PO为点P到直线

    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PO、PA、PB、PC……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上图,PO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l的距离。

    例1

    (1)AB与AC互相垂直;

    (2)AD与AC互相垂直;

    (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

    (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

    C。 3个D。 4个

    解:A

    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解:略

    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

    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

    行驶到点Q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P,Q两点位置。

    练习:

    1。

    2。教材第9页3、4

    教材第10页9、10、11、12

    小结:

    1。要掌握好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这几个概念;

    2。要清楚垂线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况,与上节知识联系好,并能正确利用工具画出标准图形;

    3。垂线的性质为今后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