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生物的课件15篇
  • 生物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25

    生物的课件15篇。

    希望这篇“生物的课件”能够符合您的阅读需求让您感到满意。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保障。欢迎您来本页享受阅读的快乐!

    生物的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说学情

    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学方法

    1、教法

    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学法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利用课本和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构建。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利用生活示例导入,多媒体展示: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尿。随后提出问题,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尿液的颜色和患者尿液颜色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随后补充,正常人的细胞膜没有破坏,具有选择透过性,引导学生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与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有关,从而引入本节的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生活中常见的示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目的是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并且渗透健康饮食习惯。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对这一知识点的教授,我打算采用:教师提供资料→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教师提供实验验证,通过这种思路,可以将课本中的结论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一个验证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1、组成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一和实验二)

    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循序渐进、层层诱导。并顺势引导学生提出何种假设?又如何来证实你的假说?学生根据实验一、二,能够得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引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随后称热打铁,继续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又是如何组成细胞膜呢?

    2、磷脂分子的排布形式(多媒体课件展示磷脂分子资料和实验三)

    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磷脂的性质和细胞生存的条件,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以及假设组织细胞膜中磷脂的分布情况,并派代表在黑板上演示。教师评价,给出意见。最终得出细胞膜是一种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只有这种结构才可能稳定于细胞内外均为水的环境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蛋白质分子的排布(多媒体展示资料4和冰冻蚀刻显微技术)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如果把自己当作科学家,会得到怎么样的假设?同时表述模型。学生根据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的实验结果,描述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颗粒的存在状态。培养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4、细胞膜是静止的吗?(多媒体展示变形虫视频和实验五)

    视频展示变形虫运动,动画展示荧光标记技术,启发诱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相应结论,并设计新的验证性实验证实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通过视频和动画的辅助,增加学生对微观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质疑、创新、探索的科学观点。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展示模型)

    多媒体展示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引导学生结合之前的实验探究上进行回顾,用自己的话说出基本要点。教师纠正、展示完整内容并进行详细讲解并补充糖蛋白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进行回顾,增强口语表达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并检验教学效果。

    环节三: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思考题,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中,哪些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哪些又体现了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

    通过学生总结知识,形成概念图,有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后以思考题的形式,既能消化知识,应用新知,又能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阐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生物的课件 篇2

    一、教材

    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二个内容,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是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所趋,这两个内容应该是相互相承的。而现实中人们对于前者的了解远没有后者那么广泛,故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介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关系即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第八章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根据大纲和课程目标,本课内容要求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面临形势。2.情感态度目标:

    ①通过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理解,掌握局部和整体的统一观念及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有更深刻的把握。②通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与形势的分析,增强爱国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建立起完整而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收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环保宣传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知识重点)。这个知识点是建立科学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只有在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才具有科学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行动,而保护措施就是我们能够起而行的具体体现。②我国多样性的概况及形势(情感重点)。此是本文的情感重点,只有知道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能让我们对环保事业坚持下去的源动力。

    难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个知识点需要对第八章的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些已学知识相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而且无法用具体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比较抽象,故将其列为难点。

    四: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讲述法,但不是传统的注入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图片),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体性。让学生读——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强理解力。

    让学生讲——讨论分析信息,让能表达出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想——在讨论、分析、综合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并得到其所需信息,培养归纳、比较、综合能力。

    让学生做——学生在收集对生物多样性的宣传资料中得到实践,培养实际收集信息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以一句广告词来引入本文。画面是一双黑猩猩纯真无邪的眼睛,所提出的口号就是“我们不想孤独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2.引出课题: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基因,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3.进入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情境: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组织讨论,得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通过这种学生自学和讨论来体现本文的重点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并可以提高分析、归纳其所得信息能力及交流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对本文的难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让学生来说明自己对其的理解,从而带动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的理解,并请学生比较生物多样性的三种使用价值的侧重点。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处理所面对的难题来解决本文的难题。

    (2)展示资料,探讨问题:我国的生物资源和面临威胁。

    用图片(有条件的可以用录象)来展示我国存在的各种美丽生物和濒临生物,了解大自然的美,并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来感受到我国的生物资源之丰富。

    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收集起来的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由这些直观感性材料中须生可以强烈感觉到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需要(比如:大批藏羚羊被剥光皮赤裸裸的弃于在山谷中,如此触目惊心!),就引出一个问题:如何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灵?

    由此展开讨论,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什么威胁?②这些威胁来自于什么?③为消除这些威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并举出例子。(比如对于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六:作业

    最后留下思考题:我们在生活日常中可以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些什么?

    七:板书设计

    生物的课件 篇3

    一、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植物体(绿色开花)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前面学习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基础上再重点学习器官、系统的概念,进而认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说前面所学知识为本节知识做好了基础;生物体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又是今后学习生物学必备的重要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的能力。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让学生乐于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器官和系统等概念的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

    (1)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人体的结构层次。

    2、学生观察及教师展示所用的番茄植株,番茄果实足量,杨树叶、甘蔗茎若干

    学生准备:

    1、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一些常见的蔬菜或水果等。

    2、查询书籍或网站,搜集有关器官、系统及生命活动协调统一等方面的资料。

    生物的课件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开花和结果》。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设计理念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事情开始,强调生物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的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生物不仅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三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3、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4、教学难点: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四、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以及教材的结构,我将教学方法定为如下:

    1、在第一部分花的结构中,我大胆地使用了探究性试验,我认为生物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进而达到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达到对花的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2、在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中,传粉的过程比较直观,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同时打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进而理解传粉。而受精这一过程比较抽象,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具体,进而易化难点。 3、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比较熟悉,我主要让学生对比花和果实种子的图片,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五、说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则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上的探究活动,共同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1、花的结构

    教师首先打出《十大名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问题“为什么开花后一定会结构呢?花和果实到底有什么关系?”那就从花的结构开始研究吧,从而引入“花的结构”这一部分的学习。

    然后,学生以4个人为单位,对照课本上的图片,对百合花进行解剖,观察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本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的基础上认识花的结构。 再用多媒体展示花的各部分结构,以补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的直观性,达成第一个知识目标——概述花的结构。并讨论两个问题:

    (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通过进一步探究:假设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再通过一个想一想:“这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传粉和受精》的学习。

    2、传粉和受精

    用教授法引出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指导学生阅读书本中材料来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用课件对比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区别,再用幻灯片播放出图片让学生正确判断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然后创设情境:“如果遇到阴雨天,虫和风的作用就不大了,会出现缺粒现象,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人工辅助授粉。课本中将人工辅助授粉安排在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讲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将其安排在传粉这一部分来讲解。

    受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首先利用放大的子房纵剖图复习前面刚学到的雌蕊的结构,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一个结构上的认识基础。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受精的过程,首先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它能够让学生对受精的过程有个理性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在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受精的过程,最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描述受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部分,学生对花和果实种子都很熟悉,他们可能不能明白展开的花是怎么样跟果实和种子扯上关系的。因此我主要在大屏幕中放出花和果实种子的对比图,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而明白花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从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这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探索──整合”的教学法,由创设情境入手,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小组互动交流,得到问题的答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整合,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各种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2、不足之处

    本课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知识点比较多,活动多,教师需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探究时,有些学生喜欢探究,在参与教学中表现得活跃、主动,但有些学生却不喜欢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时,总干一些不相干的事,比较难以控制,在这一点上本人做得还不够。因此,今后要下功夫了解每一个学生,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引导、善于鼓励。

    生物的课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生物教学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重点内容。本节内容是上一节《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后续,目的是让学生在认识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去了解许多濒危动植物的生存现状,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并且知道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本节内容分两大部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由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看,不应详细介绍,故本节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从而自觉地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更注重情感的教育。本节的内容,通过制成网络课件,采用目标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本节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直观呈现、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等方法来完成目标。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能力目标:

    1、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到行动中。

    3、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上课前,我首先布置各小组学习任务:收集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收集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文字图片资料、收集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调查当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等等。学生很容易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获得资料,同时,在这节课中,我也利用了自己曾收集的祖国众多自然保护区优美图片的优势,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上课时就通过取得的这些资料去实现本节教学目标。通过大屏幕循环交替播放美丽的自然保护区图片和生态环境被破坏、动物被猎杀的图片,使学生通过视觉对比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油然而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很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

    在授课当中,将教学任务用大屏幕显示,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去浏览网站,进行异步化和个别化的学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既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讨论和交流。在学习群体中,思维和智慧可以共享,从而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真正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再教设计

    1、做好课前“四准备”

    ①心理准备:做好心理调节,使情绪饱满,保持心境的轻松和平静。

    ②生理准备:保持大脑清醒和兴奋状态,精力充沛。

    ③知识准备:熟悉与新课有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④物质准备:将课堂上所需要的物品准备齐全。

    2、课中“四重视”

    ①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激励,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持续的学习动力,学生也要不度的激励自己,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②对所学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争取当节课理解所学内容。

    ③做好课堂笔记,对重点内容、一般规律尤其是特殊情形要做好记录,写的过程也是对知识再整理的过程。

    ④将本节课的内容用表格或知识树桩的形式总结出来,便于整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后“四落实”——

    ①整理。②作业。③点评。④总结。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努力树立“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掌握核心概念。

    说课反思

    上课前,我首先布置各小组学习任务:收集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收集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文字图片资料、收集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调查当地重要的生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等等。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实际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其知识广度和深度具有局限性,在学生之中又普遍存在着差异,课堂时间有限,虽然通过具体、生动的“角色扮演”活动讨论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但不可否认并不是全体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跟进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学生出现这些问题时,没有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跟进,少了一次思维碰撞的经历,不能不说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处遗憾。在如何收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成为本课教学活动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是要讲证据的,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这就是"实证意识"。

    "科学探究来不得半点马虎"是严谨,实在的探究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探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那么,舍得花时间对实验中相同和不同因素的控制的深度研讨就成为极具价值的活动了。强调了"动手之前先动脑"。让学生先明确每个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相同和一定要保持不同的因素是什么,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有效证据。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各小组并没有按实验方案制订中所想到的,严谨地进行实验操作,而教师又缺乏及时和必要的指导,影响了部分小组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这是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改进的。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什么是证据,科学事实、科学数据就是证据。科学探究要重证据,应通过定量观察、测量、记录搜集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本课中学生要非常严谨地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整理,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学会尊重数据(证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一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二是在向大家汇报交流时能向大家阐述自己证据获得的经过,依据可靠的数据来解释。三是教师汇总各组数据加以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果。

    问题出在哪里"——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反思、质疑的精神。

    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精确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研究出现误差。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跟进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的课件 篇6

    新一轮课改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基于上述认识,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那么,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2. 设计思想

    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重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深切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单纯地看图、找资料、得结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体验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次,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

    3.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课前准备

    准备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几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生物标本(动物、植物),用布将这些标本罩上并编号;放大镜;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围坐在放有标本的实验桌周围。

    5.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

    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然后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画,大家有什么感觉。

    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茂密的森林,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

    生物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据光明日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二、订正字音:

    三、整体阅读:

    1、理清文章的结构:

    生、①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物、②-④摆出现象: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入、⑤探究原因: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侵、⑥-⑦揭示态度: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不同态度。

    者、⑧采取措施:写目前世界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

    2、文章是怎样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

    具体说明了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造成生物入侵的现象。举了三个例子,如“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

    3、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

    主要是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本文是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本文主要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

    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四、质疑:(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⑧20xx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看来,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随时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五、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六、布置作业:

    生物的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依据新课标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以往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理卫生等学科的编排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教材P3—P5的彩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生物学,虽然具有一些小学自然课基础,但对生物的特征只具朦胧的认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强。

    三、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是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让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开始上课,先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教师把师生课前准备的实物放在一起,要求各小组把它们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写在纸条上,看哪组正确率最高,然后排列名次。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抓住了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从上面的竞赛内容,顺理成章地提出本节课要讨论的重点问题:(1)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真正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收集学生的正确观点,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使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以利于接下来的教学顺利进行。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1)小组讨论:如人为什么要吃饭?动物都要吃东西吗?植物也“吃饭”吗?它们吃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一出,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亮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争得面红耳赤。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最后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下各小组达成共识,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小组讨论:动物都要排出体内的废物吗?动物还有哪些排出废物的途径?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这说明生物都有什么现象?

    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生物都要排出体内的废物。

    (3)小游戏、小讨论:拿东西在小组成员眼前晃一下,他会怎样?或拿东西想打他的头,他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植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证明你的说法?

    对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能解释的很少,而且解释的也不够到位,特别象植物对刺激有明显反映的例子少。这时教师做适当的解释得出结论即可。更多的疑问作为质疑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最后总结出: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小竞赛:举例说出生物繁殖的方式,看哪组举的多。谁能说出生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吗?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比谁的知识丰富,谁为小组作出的贡献大。由此启迪学生,平时要多用功学习,将来才有胜过别人的希望。“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由学生总结出: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由此设疑,为以后的学习设下伏笔。

    (5)学生讨论:小猫掉到水里,长时间出不来会淹死,死亡原因是什么?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把所知道的告诉给其他同学。通过表达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知道什么是呼吸,而不能对呼吸进行深入地探究。

    4、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出生物的特征,教师进行板书。

    同时提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如果你对课本中提出的生物的特征有什么不同意见而需要补充和建议的话,课后可以进一步观察生物,查阅相关资料。

    5、课堂练习

    根据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落实。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资料分析、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特征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使学生更加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意义,从而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生物的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教师准备:实物(珊瑚)、挂图(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挂图:美丽的大自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举出挂图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

    3、你是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

    要想准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见P2。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学生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画面,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耐心、及时记录;积极思考并与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三)生物的特征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细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和粪便获取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小叶片下垂,这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它的生存;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还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四、小结: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有哪些特征?

    五、课堂巩固:P6

    1.指出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落叶、芭比娃娃、珊瑚虫、珊瑚、珊瑚礁、珊瑚岛...

    2.当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此事例说明了(B)

    A.生物能生长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C)

    A.蘑菇B.病毒C.鱼化石D.苹果树

    4.动物、植物死亡后的遗体属于生物吗?

    不属于,一个生物体死亡后,它的生命活动也将终结,也就不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只能被称为动物植物的遗体。

    5.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C)

    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

    6.下列哪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D)

    A.要有明确的目的B.要有观察记录C.要有计划D.随便看一下就行了

    六、教学反思:通过讨论、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弄明白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教学效果较好。

    生物的课件 篇10

    一、说教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6章第2节。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基因工程的理论部分,第二课时为针对安全性问题的讨论。本次说课为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前面第一节学习过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后,学习人们是如何定向地、快速地改变生物性状的一种方法。本节课也是在讨论当下热点话题——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可以说本节课对培养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中参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DNA分子的结构,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势与不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时的生活里也或多或少的对“转基因”这一名词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如何操作的,以及怎么看待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自己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应该对于学生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要注重运用比喻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思考,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基因工程概念,辨别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说出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怎样的优、缺点。针对这些不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在一种生物上产生特定的性状呢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通过多媒体展示转基因抗冻西红柿的实例,解决上面导入的问题。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基因工程的原理部分我打算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步骤等基本概念。

    难点部分的基本工具我会用形象的比喻,将限制酶比喻成基因工程这场“手术”的手术刀、接受手术的是DNA分子,并且让学生们注意概念里的两个“特定”,可以结合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讲解。将DNA连接酶比喻成缝合刀口的针线,将运载体比喻成抗冻基因进入西红柿细胞之前要搭载的“大巴车”。运用语言直观的同时,我还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这部分,我还是利用这个例子不变,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操作步骤。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互相说一说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总结需要学生注意的部分,比如,比目鱼上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剪切,这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就可以碱基互补配对,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将重组的DNA分子导入到西红柿的细胞里,这里用的词是“导入”等等专业性术语的介绍,规范学科术语。还有让同学们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等一些细节问题。

    接下来是基因工程的应用部分,围绕作物育种和药物研制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我打算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我还在大屏幕展示更多、更新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下热点话题的态度。进而引发思考,人类是否可以为了“一己私利”,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地球上的生命人类创造的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危害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自身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反思结束第一课时的内容。

    3、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巩固。

    4、布置作业

    作业部分我留了开放式的作业:阅读教材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全班带着这样的议题展开辩论。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包含了本节课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以及操作步骤,以便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

    生物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

    2、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画菊》和《梅花》。

    3、理解“疏篱”“趣无穷”“抱香死”等疑难词语的意思。

    4、反复诵读、体会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5、引导学生学习菊花独立自主、坚强不屈的品质。

    教学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背诵《画菊》和《梅花》。理解“疏篱”“趣无穷”“抱香死”等疑难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学习菊花独立自主、坚强不屈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知道大家一定都认识菊花,你喜欢菊花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揭题《画菊》。(板书诗题:画菊)。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画菊》。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话语说说诗的含义。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师生探索,弄懂诗意

    (1)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画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释义诗中难解词语。

    1、疏篱:稀疏的篱笆。

    2、趣味穷:趣味无穷尽。

    3、抱香死:带着芳香枯死。

    师:现在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试着交流。

    4、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活动。

    学生在语文课上已经都学过《梅花》,所以学生基本都能熟练诵读。

    学生根据原有的基础交流诗的含义。

    老师小结: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教学反思:

    xxxxx

    生物的课件 篇12

    摘 要: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联系具体实践就如何设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提出一些新建议。

    “新课改理念”,就必须面向全体中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进行观察和探究,使学生获得、验证或巩固知识,并掌握有关操作技能,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称为生物实验教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类型可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在此,本文联系具体实践就如何设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一些新建议。

    1.演示实验

    所谓演示实验就是教师使用演示的方法,根据课堂教学计划进行的生物实验。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演示实验比分组实验容易开展,既节约耗材,又节省时间,更便于组织教学。因此,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特别要加强演示实验的开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演示实验的类型主要有:

    1.1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在以获得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中,教师预先把实验器材准备好,在课堂上边讲授边演示,并对所用到的器材名称进行介绍,讲述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条件,准确操作,规范动作,以达到预期的演示效果。当学生观察到一个或多个现象时,教师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见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例如,在“鉴定骨的成分”时,教师把骨煅烧后所剩下的物质用镊子打碎,问学生:“骨里含有什么成分?”学生可能回答含有“无机物”。此后,用清水冲洗15%的盐酸浸泡过的骨,将其打结或折弯,又问学生骨里含有什么成分?学生又可能回答骨里含有“有机物”。最终,教师才叫学生总结骨里含有哪些成分?无疑,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来传授新知识,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必须注意到,由演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特殊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特殊性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性的原理。例如,用鱼骨来鉴定骨的成分,同时可以推广到鉴定其它动物骨的成分。

    1.2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

    以验证、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的实验,从逻辑上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之后进行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遮光叶片和不遮光叶片作脱绿处理,用“滴加碘液”的方法加以验证。若叶片变成蓝色,说明叶片中含有淀粉。反之,则说明叶片中不含有淀粉。这样,通过演示,学生巩固了已初步掌握的知识,并加深了印象,进而提高了课堂巩固率。

    1.3指导性的演示实验

    它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的演示实验。例如,当指导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时,教师先用一台显微镜向学生介绍各部分名称,并演示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此后,在讲授“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演示擦载玻片、盖玻片、向载玻片上滴清水、取实验材料等具体步骤。这种边演示边讲述的教学方法,就比纸上谈兵、抽象的讲授效果好得多。

    2.分组实验

    把学生带进实验室或教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而进行的实验,称为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操作技能,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应该指出,分组实验既可以在新课教学之后进行,又可以在新课教学之前进行。长期实践表明,分组实验在新课教学之后进行,有利于学生验证和巩固知识。而分组实验在新课教学之前进行,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技能。

    2.1分组实验的准备

    2.1.1认真备好实验课

    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验条件,弄清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目标。若是验证实验,教师必须预先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若是探究实验,教师则要拟定实验计划,具体写出观察发现的问题,作出假设,拟定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结论。

    2.1.2.充分准备实验器材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实验仪器的购买与使用往往受到学校经费的限制。由此,在制定分组实验计划时,教师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对全程教学中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有一个全盘的计划和安排,及时加以采集,购买或培养。此外,为了保证实验课有充足的、合适的实验材料,还可以向条件好的学校租借或交换器材,并灵活地把一些实验提前或推后进行,以实现资源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对实验中的仪器设备和药品,教师必须预先做好准备,分发到实验桌上,尽量让学生不离开座位就能完成实验,减少人员走动,给组织分组实验带来方便。

    2.1.3学生分组和培养小组长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实验桌的多少以及实验内容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实验桌上贴上编号,学生对号入座。同时,为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和提高实验效率,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助理作用。由此,教师要在课前利用课外时间,预先对小组长进行实验室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从而在正式实验时起到“小教师”的作用。不仅如此,小组长还应该承担帮助教师管理实验器材和药品的职责。具体地说,每次实验完毕,小组长要清点器材药品,安排其他同学清理实验桌卫生。而要做好这个工作,教师就必须对小组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爱科学、爱设备、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2.1.4预先告诉学生实验

    在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教材或复习实验教材,使学生心中有数,作好实验心理准备,收集相关知识,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实验原理,顺利完成实验。

    2.2组织分组实验教学

    很多实验教师常常感到组织分组实验费力、费时,常常不得不高声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和不准乱动仪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的局面。由此,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提高实验效果,分组实验可作如下安排:

    2.2.1有秩序进入实验室

    各组的小组长带领学生按1组、2组……依次进入实验室,并根据桌上的编号,对号入座,这样就可避免学生一窝蜂涌入实验室去抢座位造成的混乱局面。

    2.2.2指导分组实验

    对于教师来说,其职责主要是总揽全局和具体指导。而对于小组长来说,其职责就是组织和指导本组成员开展实验。在此进程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操作错误,立即作好记录,让相关学生停止操作,指出其错误,并予以演示和引导。例如,在练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撕取的材料较厚,存在着有的盖片下有气泡,有的把显微镜搬得太斜,有的染液流在载物台上等问题。对此,教师要给学生现场演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最终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

    2.2.3离开实验室

    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要预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清理器材和桌上的卫生,随后按顺序离开实验室,并请小组长留下协助教师清点器材。

    3.课外实验

    有些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观察,但又不太复杂,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完成。显然,由于课外实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亲手操作、亲自管理和亲自观察下进行的,因此,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深巩固课堂学到的基础知识和节省时间。一般而论,教师在组织课外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1课外实验要与教学内容相关

    课外实验必须在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进行。例如,在学生学习了“茎的输导作用”的生物原理之后,为了证明“有机物是树皮内的筛管输导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寻找树枝“环剥”树皮和长时间形成的“枝瘤”,或用“对照法”培养植物,使学生藉此了解到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从而解决了在课堂上不便操作的困难。

    3.2布置课外实验必须严格要求

    教师对课外实验的目的及其方法都要详细说明,并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好记录、测量和绘图等工作。不仅如此,教师必须严格检查学生所承担的课外实验,并尽可能要求学生上交课外实验做出的实物,以督促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和为实验室提供材料。

    总之,生物教师既要端正态度,有奉献精神,又要因地制宜,多想些办法,创造条件开展好生物实验。

    生物的课件 篇13

    1教材分析

    1.1内容与地位

    萨顿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但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教科书紧结着介绍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即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介绍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揭开遗传的奥秘,最终证实基因的确位于染色体上。

    至此,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遗传规律,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在此安排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1.2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3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2学情分析

    2.1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孟德尔遗传规律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教学目标设计

    3.1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4教学方法设计

    引导学生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关注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引导学生:画减数分裂示意图---引导学生活动: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介绍萨顿假说——介绍摩尔根实验——学生运用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总结

    5教学过程概述

    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一、萨顿的假说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细胞的存在方式在配子中,成对中的一个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同左

    体细胞中的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同左

    形成配子时的行为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类比推理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类比推理二、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实验证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板图〗证据:果蝇的限性遗传红眼XWXWX白眼XwYXWY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Xw:红眼XW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依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或依据教师的引导提问)、思考、讨论、作答、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经过分析、推理,培养学习能力,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①分离定律: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总结:再次强调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课堂练习:书本31页6、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在学生答问、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新概念和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推理判断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生物的课件 篇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的课题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作铺垫。这一节内容虽然不多,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本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到:从化学本质上看,基因是DNA的片段;从功能上看,基因具有遗传效应。运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序,理解抽象的内容,认同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在刑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理论知识的奇妙应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大纲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②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①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②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了解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形成热爱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和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学生虽对DNA分子有一定认识,但对基因的本质和特点仍不是很了解,而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逐步构建基因的概念。因此本节课将上述两个知识点设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这个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难度很大,需结合相应的探究活动来获得感性认知。因此将这个内容设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导入——创设乐学情境,启动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过程——精心设疑,启发思考,以趣激学。

    2.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3.讲练结合式教学:将讲解与练习进行有机结合,及时反馈,巩固新知。

    三、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确立事实、推理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得出结论。

    3.构建数学模型法

    结合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将数学模型迁移到碱基排列序列多样性的问题中。

    4.讨论法

    创设课堂论坛,使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PPT,介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侦鉴定专家——李昌钰,观察DNA指纹检测图,学生交流问题:DNA指纹图上的片段代表什么?是否就是基因(很多学生都会回答是基因)?继续引出核心问题:基因是什么?基因是否等于DNA呢?基因和DNA是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引用杰出华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引入新课题的学习。

    (二)资料分析,解决问题

    为解决导入环节提出来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两次小组合作探究,对教材P55-56的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逐步构建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①

    指导学生阅读新教材P55-P56的资料1和3,从数量关系上分析基因与DNA的关系,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任务(如下表)。通过对比DNA的'碱基对总数和基因的碱基对总数,得知基因并不等于DNA,基因只是DNA的一部分。

    DNA分子数 DNA的总碱基对数

    基因数 基因的总碱基对数

    大肠杆菌

    人类基因组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基因是DNA的片段。

    小组合作探究②

    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为什么海蜇这一荧光的性状能在小鼠身上表现?(教师点拨:小鼠能够

    发光,说明海蜇的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特定性状

    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效应呢?)

    为何要设置3号小鼠?(教师点拨:我们设计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

    2. 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基因起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一个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综合以上4个资料分析,师生共同给基因下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讨论、推理、分析和归纳,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得出结论,逐步确立基因与DNA的关系。这种合作型的学习模式,与传统“自顾自”的学习截然不同,能够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协作中学会共享与分享,这是团队精神的良好表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探究,深入问题

    前面的学习解决了基因本质的问题,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入探究DNA分子特异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先复习DNA分子的结构,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合而成,那么,仅仅4种脱氧核苷酸,它们的排列序列能够满足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物种需求吗?PPT及时展示一系列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共鸣。

    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第三次小组合作探究,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下模拟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

    小组合作探究③

    小组长发放数量充足的碱基卡片①,各小组根据以下特定情境进行探究:

    情境1:若1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1)

    情境2:若2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2)

    ……

    情境3:若N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基因,4个碱基能形成多少种基因?(4N)

    深入探究:

    假如决定脸型的一个基因有17个碱基对,那可能有多少种排列形式?两人脸型完全相同的可能有多大?(417)=172亿种,1/172亿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的排卡片活动,感受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进而上升到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理性认识;同时,通过计算脸型相同的可能性,得知其概率微乎其微,又获得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认识。

    在以往的教学案例中,探究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往往是“纸上谈兵”,只讲讲理论知识,或画简图解释,甚少提供实物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如果能够提供诸如卡片之类的器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排列,纵使没有正确,也至少可以在错误的经验中收获更为深刻的认知,这无疑比“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更加有效。

    (四)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结合教材P58的“科学技术社会”,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介绍DNA指纹技术(如右图),让学生尝试扮演刑侦专家进行破案,以此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在刑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并提供介绍DNA指纹技术的网站,方便学生课后拓展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从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此激发学生未来更加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体现STS教育。

    (五)知识总结,堂上练习

    1.知识总结

    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自己画一个概念图,总结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的关系。PPT展示供参考的概念图(如右图),对于学生的构思,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堂上练习

    【1】下列有关DNA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C.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选D。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D不正确的原因是DNA上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解析:选D。考查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3】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的原因是( )

    A.不同基因的碱基的种类不同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不同

    C.磷酸和核糖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D.碱基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解析:选B。间接考查DNA多样性的原因。

    3.布置作业:复习第三章内容,完成教材P60“自我检测”。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板书为左中右分布,设计如下:

    标题正中: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一、资料分析: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

    ▲探究1:基因是DNA的片段

    ▲探究2:基因有遗传效应

    小结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关系,作用)

    二、DNA的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探究3:构建模型,探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小结 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

    三、DNA指纹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四、总结归纳: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的课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一句话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这一表述虽然言简意赅,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基因等于DNA吗?然后阅读材料1、3,从数量上认识到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后再从材料2、4上理解什么是遗传效应。用数学方法推算碱基排列的多种组合方式推理出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通过介绍DNA指纹技术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分析资料。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能得出准确、深刻的见解,这是出乎老师们的意料的,听课的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的合作探究真正达到了效果。在介绍DNA指纹技术时,不仅提供图片和材料,还介绍了相关的网站,学生也十分好奇和兴趣,课后纷纷讨论,并来向老师摘抄网址。所以,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我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课堂中并没有照顾到全体同学,有的同学很想发言,但却没机会,这也是本课的遗憾之处。

    生物的课件 篇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第五单元的第一章中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了解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创建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对典型的陆地动物——蚯蚓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深化理解陆地生活的动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二、教学对象分析jk251.cOM

    随着教材的改革,初二年级的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对于《蚯蚓》这节课,重点内容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蚯蚓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但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对蚯蚓缺少亲切感,女孩子还会有恐惧心理,而这种心理必然会影响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饲养和观察蚯蚓,阐明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点。

    (2)说出蚯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对自然界的意义。

    (3)通过简介水蛭和沙蚕,学会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讨论、交流和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判断、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蚯蚓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通过比较、判断、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

    实验、竞赛游戏

    六、教学媒体

    PowerPoint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提问学生: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调查,哪些同学害怕蚯蚓?与学生分享感受,了解学生对蚯蚓的初步认知,给予正面引导,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

    学生探究

    个别学生举手,坦白说出害怕的原因。

    预期目的

    情感交流,渲染亲切的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对蚯蚓的恐惧心理。

    二、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把蚯蚓与兔子、小猫作比较,展示蚯蚓与人类关系的图片,使学生抛开“以貌取动物“的错误观点,正确引导出蚯蚓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蚯蚓跟兔子、小猫一样的“可爱”。

    学生探究

    思考、发言

    预期目的

    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

    三、蚯蚓的饲养

    检查学生饲养蚯蚓的情况。引导学生说出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学生探究

    介绍交流饲养蚯蚓的心得。

    预期目的

    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实验

    蚯蚓的观察

    1、说明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后交流,用表格总结出蚯蚓的形态特点、运动特点和学生的“新发现”,引出体节、环带、刚毛等概念,并解释蚯蚓相关的生活习性。

    学生探究

    1、小组讨论,合作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完成黑板的表格。

    2、介绍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

    3、提出问题,师生共同交流。

    预期目的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五、竞赛游戏

    投影,指导学生进行大组比赛,巩固蚯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知识。

    学生探究

    根据投影展出的有关蚯蚓的特征,判断分析正确的和错误的选项,以4个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预期目的

    活跃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会相互协助。

    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蚯蚓、沙蚕、水蛭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探究

    对三种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小组讨论,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预期目的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概括能力及通过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总结

    通过层层的设问引起学生反思: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探究

    思考问题

    自我检查

    预期目的

    抛开陈叙式的小结,利用设问有趣更有效。

    【生物的课件15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