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物理下册教案范例
  • 物理下册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12-05

    下册物理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物理下册教案范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学习过程】

    摩擦起电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了

    怎样判断物体带电

    两种电荷

    1.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将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上述现象表明: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例1.用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例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正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B.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摩擦产生了等量的质子和中子D.摩擦产生了电子

    例3.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上经常吸附很多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空气中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例4.验电器的工作原理,验电器的作用是。

    【当堂训练】

    1.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吸引/排斥);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吸引/排斥).

    2.带电体吸引____________,如塑料小球,通草球等.

    3.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4.已知带电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去靠近一个轻小物体,发生如图所示的情景,则该轻小物体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不一定带电D.一定不带电

    5.知道了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所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就能解释物体的带电与不带电。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

    C.物体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jK251.COm精选阅读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三者间的联系)

    数学下册几减几练习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12-412-314-816-9

    8+913-614-511-215-7

    17-8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四、完成作业

    p17:7

    数学下册平均分的认识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

    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数的运算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数的运算(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88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6、7题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问题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巩固生活中的税率、折扣、利息等问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生活中的税率、折扣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设计:

    一、整理回顾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

    2.学生回顾,教师板书:税率问题、利息问题、打折问题等

    二、整理解题思路:

    1.利息问题:妈妈将8000元钱按3.24%的年利率存入银行3年,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那么到期后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步解答,理解解答过程与每步意义。区分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税后利息等术语意义。

    提醒学生三点,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在前阶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

    (1)计算利息时,千万不要忘记乘时间。

    (2)不要忘记是否要交利息税。什么情况不用交?

    (3)要看题目要求是取出什么?像这题千万不能将“本”都丢了。

    2.纳税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7题

    读题理解:哪些稿费应该纳税?怎样计算?

    3.打折问题:教材上第88页上第6题

    读题看图理解题目意义。分析解题方法:原价乘折扣=现价

    三、拓展练习(补充)

    1.小琴妈妈七月份的工资收入是1350元,扣除800元后按5﹪的税率缴个人所得税。小琴妈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爸爸在XX年6月1日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

    2.25﹪,到期时国家按所得利息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到期时爸爸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爸爸这次储蓄实际收入多少元?

    3.一套瓷器,如果比成本价多80元出售,则可赚25%;实际卖出后,反而亏了80元,这套瓷器是打几折出售的?

    4.商店有100台洗衣机,如果按每台1000元出售,则每台可得20%的利润。但其中有一台在搬运时有些小问题了,所以只能打对折出售。那么卖出这些洗衣机一共赚了多少钱?

    5.XX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500元-XX元的部分------10%

    超过XX元-5000元的部分------15%

    ——————

    李明的爸爸月收入是4000元,妈妈的月收入是XX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如果张叔叔每月要交200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张叔叔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6.某校六年级有12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坐满,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坐满,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7.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所得稿酬应该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计算方法是:

    (1)稿酬不高于800元,不纳税;

    (2)稿酬高于800元但不超过4000元的,应交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款;

    (3)稿酬高于4000元的,应交纳全部稿酬的11%的税款。

    李老师说:“按照这样的规定,有时所得稿酬多的人反而比所得稿酬少的人纳税少。”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人教新标下册统计 小学教案范例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调查表、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你们会唱生日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知道你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请你拿出1号纸来在你出生的季节下面打个√告诉老师。

    现在所有的表格都在老师手里,你最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把表格的内容一张张的念出来,请你在2号纸上把它记录下来。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

    2、老师介绍记“正”字的方法。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来看看一个正字有几笔组成的呀?(五笔)每一笔就表示一个人,一个正字有五笔就表示有五个人。小朋友你们也来试一试。

    3、请小朋友用上节课学的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出来,该怎么涂呢?在黑板上贴出来

    4、如果没有这些小格,你能知道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吗?(师揭开挡住数据的纸条)那这样行不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5、请生比较统计图和刚才他们填的调查表,说一说哪个更能清楚地出春夏秋冬各有几个人过生日?

    6、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成这样一个有条理的表格和图形的过程就叫做统计,这个图就叫做统计图。你能给这个表起个名字吗?(统计表)

    小结: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种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有趣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

    1、黄老师想在季节选一天来给小朋友开个生日会,你们知道要准备些什么吗?

    2、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可班会费有限,不能什么都买呀?谁来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3、小组活动:你们想统计什么就统计什么?统计完后完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小组活动)

    4、哪一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统计的结果?如果你是老师,你应该给你们小组准备些什么?

    四、总结:

    上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可以统计小朋友的生日,喜欢喝的饮料和吃的水果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统计些什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下册教案习作4 小学教案范例


    文题:记一次实验

    写作目的要求: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写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作前准备:开展实验活动,组织观察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记一次实验

    二、指导习作:

    1、课前做好写作的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面容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自己动手做一个实验,做好记录。

    2、完成习作:

    a、让学生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可以说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也可以说科学课上观察得来的实验,要求一定要说清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b、明确要求,完成作文初稿。

    a、在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并简单叙述实验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

    b、在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c、交流作文初稿,师生评点。

    a、教师点名或小组推先代表在班上交流,对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结果阐述清楚的学生,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b、评点细化,以起到对学生的指导,提高的作用。

    d、根据个别点评,学生再次修改。

    e、誊写作文,要求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时 小学教案范例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希望您喜欢。

    这是一堂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循序渐进,多点开花,以此来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上我具体体现在逐步引导学生对科学猜想做到必须有理论依据上: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比如在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或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以此先做出简单的判断。防止学生进行胡猜瞎说,使他们在掌握物理学中“科学猜想”这一常用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教案借鉴]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壹篇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教案借鉴]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壹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节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力学的'第一节课,与下一章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第二节弹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落实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塑性和弹性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举出生活中或者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塑性和弹性。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往常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随着分类的翅膀在飞翔。

    数学下册用—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

    学习过程: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2.二()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9÷3=38÷4=212÷3=4l2÷6=2

    4、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第2题请学生先从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

    6、第3、5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7、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

    8、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

    10、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

    11、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1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

    1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物理下册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