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
  • [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

    发表时间:2022-07-03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小编为你推荐《[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希望您喜欢。

    这是一堂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循序渐进,多点开花,以此来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上我具体体现在逐步引导学生对科学猜想做到必须有理论依据上: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看法。猜想要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比如在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或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以此先做出简单的判断。防止学生进行胡猜瞎说,使他们在掌握物理学中“科学猜想”这一常用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jk251.cOm扩展阅读

    八年级音乐下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八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2、完成实践与创造第四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中英文歌词。教学重点:熟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中英文歌词教学难点:为歌曲《大海啊!故乡》配前奏及尾奏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midi演奏版)随音乐进入音乐教室入座多次播放该音乐,使学生熟记歌曲旋律二、熟练演唱《大海啊故乡》1、播放录音伴奏2、教师随录音深情地演唱歌曲3、要求学生男女生分别合录音伴奏演唱,看哪一组最能表现歌曲的情绪。4、教师钢琴弹奏伴奏音乐(最好是用电子琴)5、其它有关故乡的歌曲欣赏a、故乡的云(张明敏演唱)b、故乡的风(潘安邦演唱)c、我热恋的故乡(韦唯演唱)d、念故乡(童声合唱)齐唱歌曲(第一遍唱中文第二遍唱英文歌词)欣赏老师的演唱男女生分成两组,分别演唱歌曲,后由每组选一个代表评析对方的演唱。自愿上唱表演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通过欣赏其它相关歌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音乐创编1、老师讲解创作的要求及规则2、老师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3、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创编成果展示1、听讲2、欣赏3、创编4、每组全部或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及互助合作的学习精神四、乐器练习1、要求。2、练习信息反馈3、教师示范吹奏1、用乐器吹奏《大海啊故乡》的9至32小节的旋律。2、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展示3、欣赏老师的范奏。用乐器再现歌曲的旋律最终熟练掌握歌曲。五、单元小结1、歌曲《大海啊故乡》2、古筝曲《渔舟唱晚》3、电子琴曲《渔舟唱晚》4、电声音乐《夜莺》各个内容由学生回答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范文系列之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合集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小编为你推荐《范文系列之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合集》,希望您喜欢。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 计算 ,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 ”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 看成一个数,则 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哪种算法最简洁。

    例2计算:

    (1) ; (2) .

    例3 计算:

    (1) ; (2)

    训练学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进一步渗透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

    (3) ; (4)

    2.计算:

    (1) ;(2) .

    3.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2(3)、(4),3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

    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五、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六、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七、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篇三)

    平行线的判定(1)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篇四)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五个专题,即人生轨迹、思想风采、少年时代、杰出人物、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也有五个专题,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同时,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2、能够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4、能够熟读背诵杰出历史人物的著作,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加强诵读,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及教学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优生,辅导学困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关注“学会”,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对字、词、背诵的检查,教师发挥好小组长、课代表的作用,对学困生或个别偷懒的学生单独督促,分别检查。本学期各班将重点抓抓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帮助他们查缺补漏,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让他们知道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2、加强集体备课,重视研究学情、教材。备课过程中,对学生多些了解,关注学情,认真的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多读,既要把握文本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做到“精讲”,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多放手,培养优秀生的理解、感悟、表达能力,提高优秀率。

    3、关注“会学”,教学中要渗透学法的指导,练习中注重传授答题的技巧。①整合教材第一单元和附录《谈谈散文》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技巧。②整合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议论文阅读技巧。③整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技巧。④利用《伴你学》《小册子》《单元练习》精选试题,在做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加强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辩证回答,让更多学生掌握开放性试题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4、重视综合性学习,重视加强作文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①整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写作内容,使作文内容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抒写生活的真实感悟,能够有话可说。②还要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热点、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③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柜,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提高阅读水平,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师业务学习

    ①阅读教育专著

    ②及时学习学校博客及网上邻居中内容。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大部分学习积极性较强,有少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形成,上课学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有少部分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

    从上学期期终测试情况来看,各班级相比较,学生的进步较大。但学生仍然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不高,差生较多,需要我们不断探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人生思想转变历程;《我的母亲》节选胡适自传,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我的童年》向我们记述了作者“灰黄”的童年,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复杂感受和对母亲,奶奶,儿时伙伴等的真挚感情。 “写作”也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注重记叙的线索。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含有哲理,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是给我们强调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具有诗化、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写作”是引导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艺人的故事。“写作”是注意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综合性学习”也是围绕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写作”是学习写书信和游记。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 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多进多媒体教室上课。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我的母亲》——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第一本书”折射出的是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列夫•托尔斯泰》——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3、学习细腻描写人物言行的方法并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传记和回忆录的写作方法,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细心揣摩其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情感表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体会人生奋斗的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思考、感悟社会人生。

    2、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揣摩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

    四、教学设想(措施和方案)

    1、本单元的文章具有浓厚丰富的人文内涵,涉及深广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培养他们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时引导学生质疑,在探讨交流中加深文意理解,领会文章艺术表达的特色。

    3、叙事性作品比较适合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感情。

    4、品味名家的人生历程,诱发学生的人生体验,感悟社会人生哲理。

    五、教学课时安排

    《藤野先生》2课时《我的母亲》3课时《我的第一本书》1课时

    《列夫•托尔斯泰》2课时《再塑生命》1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

    单元检测及讲评2课时合计:13课时

    八年级地理重庆教案教案模板


    重庆市

    课题

    第二节“西南山城”——重庆市

    课型

    新授课

    1、了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

    2、了解重庆发达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征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在西部大工业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投资建设三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重庆发达的交通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

    地图册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这里因夏长、酷热多伏旱而得名“火炉”;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山城”;因冬春时节的云轻雾重之名“雾都”。这里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其历史至今已有30xx年,这就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板)第二节“西南山城”——重庆市

    一、最年轻的直辖市

    (讲)重庆市原来属于四川省,我国原有的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在东部沿海,后来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在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

    (板)二、发达的交通

    (问)①重庆为什么被称为“山城”?(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

    “山城”的交通建设有哪些困难?(地势高低差异大,房屋建

    设、道路建设困难,交通运输难度大等)

    ②为什么说重庆的交通发达?(长江与嘉陵江在主城区交汇;铁路干线:成渝、川渝、襄渝;公路四通八达,空中航线多)

    (练习)97页活动1、2

    (讲)夏季,重庆是我国“三大火炉”之一。

    (读)97页阅读

    (板)三、经济

    (问)①长江沿岸重要的工业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汉,那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哪个?(重庆)

    ②重庆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③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重庆市的航运有何影响?(大坝建成后,重庆港水位上升,通航能力加大,有利于重庆的货物进出,促进经济发展)

    (练习)98页活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西南山城”——重庆市

    一、最年轻的直辖市

    二、发达的交通

    三、经济

    [教案系列] 五年级下册期末教学思考1篇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系列] 五年级下册期末教学思考1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各次单元过关,并认真讲评,努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积极听课,认真评课,经常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学生并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工作之余,还通过借阅书籍、网上搜寻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一、知识掌握方面:

    1、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6、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7、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8、认识复式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学习能力方面

    1、能抓住重点对问题中相关的数学信息做出分析判断,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初步学会筛选有用信息解决问题并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在学习立方体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发展空间观念。

    3、能在教师帮助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比如这学期开展的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编写数学应用题。

    4、形成积极探索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的意识,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结果。

    5、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克服学习数学中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今后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

    的整体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并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全面。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认真预设学习新知可能会有的困难,把这些都在备课中呈现出来并准备好相应的解决措施。

    ③思考教法,积极探索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课堂。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要学会调动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②因材施教,注重培养优生,还要抓两头带中间。

    ③认真钻研课堂语言,既要又能简洁明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给后进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④要精讲多练,要设计好家庭作业,作业要有层次,少而精,既能不给学生造成负担还能起到一定的练习实效。

    2、做好课后辅导,五年级的学生还是好玩,常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然后对学生做好学习上的指导,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例如,我班的王卓乐同学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里不安心学习上课说话,做题时丢三落四,字迹潦草,经常不交作业,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同其家长联系共同做他的思想工作,从鼓励着手,和他交谈时,对他的内心的想法表示深刻的理

    解和尊重,现在陈鹏同学学习成绩提高很多,课上认真听讲,作业字迹工整,出错也明显减少,现在是班里的中上等的学生。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勤看书,多从网上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是课堂上的内容更充实更完善。

    这一学期取得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八年级上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


    八年级上册wheredidyougoonvacation?学案(period3)

    一、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将能够:学会描述性形容词;听懂一篇有关香港的旅游经历的对话;并能够描述他人的假期经历。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能用描述性形容词描绘假期活动,同时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内化听力内容,口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过程与方法:

    采用图片预测,听力训练,模仿对话的学习策略,利用录音、图片或制作课件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口头作文等巩固知识活动,进行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词汇教学——采取游戏引入形容词的教学,同时在书上的听力练习中再次巩固;语音教学——让学生在听力练习之后进行跟读操练;口语教学——在听力对话后的对话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口头作文教学——在口头作文“我朋友的假期”活动中帮助学生转述他人的假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听力内容里感受祖国香港的美丽,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感受旅行的益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听懂对话内容,并在口头作文中内化语言。

    教学难点:

    听懂对话,完成口头作文。

    三、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帮助学生通过预测、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听懂听力材料;口头作文教学——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口头输出一篇他人的假期经历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教师通过制作ppt组织学生进行猜测人物活动的游戏导入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这个活动进行热身,既引出了新课又复习了上节课的短语。

    step2:wordsstudy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听并1a词图配对和1b词语分类的练习。

    【设计意图】

    这个练习是让学生学习新的形容词,并从意思上将这些词进行分类,为后面的使用做铺垫。

    step3:listening

    activity1.听前预测。让学生看图片说出地点和一些描述性词汇。

    activity2.听录音并回答三个问题,进行听力理解检测。

    【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前预测能力,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step4:listening

    activity1.看图片预测图片是什么地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activity2.听录音回答有关香港旅游的问题。

    activity3.听录音完成香港的描述。

    【设计意图】

    这三个听力活动分别训练了学生听力预测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和书写关键信息的能力。

    step5:pairwork

    让学生二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询问并回答lisa的香港旅游经历,然后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图片从新分角色编对话,深层次掌握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并结合自身进行提问和回答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step6:oralcomposition

    让学生跟着ppt上的提示词语描述自己的假期活动。

    【设计意图】

    本部分的香港旅游的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描述假期旅游的活动的丰富的语言,让学生去进行模仿。而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生成自己的假期经历,进行简单的口头输出。

    【[教案系列]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之五】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