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热搜教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七)
  • 热搜教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七)

    发表时间:2022-10-07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热搜教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了解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种图形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为学生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做了准备。 由于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当学生掌握了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之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是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掌握转化思想的起始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有了一定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理解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和描述推导的过程还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媒介让学生去参与、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规律,形成技能。这节课中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将这些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事物,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旧知铺垫

    (1)、说出平面图形名称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2)、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强调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目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能够降低门槛顺理成章的引入新知识。

    2、 导入新课

    3、 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在方子格中数出长方形的面积。

    (2)、在方子格中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3)、通过观察表格,试着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共同探讨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出示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明确其底和高。

    ②学生在学具上标明其底并画出对应的高。

    ③讨论: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再计算(保证面积不会发生变化)

    ④小组交流如何操作的。(割补法)

    ⑤学生代表汇报各组的操作方法以及得到的结论。

    ⑥幻灯片演示割补的过程。

    ⑦引导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明确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必须条件)

    4、 课堂小练笔。

    设计目的:达到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本课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 面积 = 底 × 高

    长方形 面积 = 长 × 宽

    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a表示底 h表示高

    S=a×h s=a.h S=ah

    jk251.cOm扩展阅读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建议

    1.重点定理

    重点分析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定理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

    难点分析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

    3.关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法建议

    本节研究方法,重点是四个判定定理,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1.教科书首先指出,用定义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来探索定理.因此在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参与进来.

    2.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章重点中前三个判定定理的顺序与它的性质定理相对应,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建议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或探索式教学模式:在证明每个判定定理时,由学生自己去判断命题成立与否,并根据过去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去实验,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在动手动脑中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条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系列

    1.复习旧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答对者记分,答错的另点同学补充)

    2.小实验:有一块平行四喧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解部分(如图所示),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差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画法有:⑴分别过a、c作dc、d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b;⑵过c作da的平行线,再在这平行线上截取cb=da,连结ba;⑶分别以a、c为圆心,以dc、d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b,连结ab、cb。

    还有一种一法,学生不易想到,即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结ac,取ac的中点o,再连结do,并延长do至b,使bo=do,连结ab、cd。

    二、引入新课

    上面作出的四边形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天所要不得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尝试议练

    1.要判定我们刚才画出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应当加以证明。第一种画法,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它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可作性质也可作判定)。

    2.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种画法,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翻开课本看它的文字叙述)。请想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究竟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这里已知是什么?求证是什么?请写出。

    自学课本上的证明过程,看后提问:这个证明题不作辅助线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要证平行线,一般要证两角相等,或互补,要证两角相等,一般要证全等三角形,而这里没有三角形,要连一对角线才有三角形)

    3.再看第三种画法,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下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写出已知、求证,请两位学生上台证明,其余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注意考虑要不要添辅助线)

    完成证明后提问哪些学生是用判定定理一落千丈证明的?哪些是用定义证明的?(解题后思考)

    四、变式练习

    1.再看看第四种画法,可知,已各条件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一平分,这种情况下它是不平行四边形?

    阅读课本上的判定定理之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证最简便?(应该用判定定理一)2.变式题

    ⑴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练习第1题)(口述证明,不要示书面证明)(问要不要添辅助线?)

    ⑵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补充)

    ⑶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家相等及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然后回答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边角不能证全等三角形)

    ⑷自学课本例1思考:此例证明中,什么地方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什么地方用“判定”定理?

    观察下图: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的平行线分别交对边于e和f,求证:ae=fc(怎样证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平行四这形的判定有哪些方法?试列举之。

    2.这些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哪一条?

    3.定理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什么地方用判定,什么地方性质?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建议

    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重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

    难点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

    3.关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法建议

    本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重点是四个判定定理,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1.教科书首先指出,用定义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因此在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参与进来.

    2.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章重点中前三个判定定理的顺序与它的性质定理相对应,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建议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或探索式教学模式:在证明每个判定定理时,由学生自己去判断命题成立与否,并根据过去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去实验,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在动手动脑中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条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系列

    1.复习旧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答对者记分,答错的另点同学补充)

    2.小实验:有一块平行四喧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解部分(如图所示),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差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画法有:⑴分别过a、c作dc、d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b;⑵过c作da的平行线,再在这平行线上截取cb=da,连结ba;⑶分别以a、c为圆心,以dc、d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b,连结ab、cb。

    还有一种一法,学生不易想到,即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结ac,取ac的中点o,再连结do,并延长do至b,使bo=do,连结ab、cd。

    二、引入新课

    上面作出的四边形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天所要不得研究的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板书课题)。

    三、尝试议练

    1.要判定我们刚才画出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应当加以证明。第一种画法,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它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可作性质也可作判定)。

    2.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种画法,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翻开课本看它的文字叙述)。请想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究竟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这里已知是什么?求证是什么?请写出。

    自学课本上的证明过程,看后提问:这个证明题不作辅助线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要证平行线,一般要证两角相等,或互补,要证两角相等,一般要证全等三角形,而这里没有三角形,要连一对角线才有三角形)

    3.再看第三种画法,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下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写出已知、求证,请两位学生上台证明,其余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注意考虑要不要添辅助线)

    完成证明后提问哪些学生是用判定定理一落千丈证明的?哪些是用定义证明的?(解题后思考)

    四、变式练习

    1.再看看第四种画法,可知,已各条件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一平分,这种情况下它是不平行四边形?

    阅读课本上的判定定理之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证最简便?(应该用判定定理一)2.变式题

    ⑴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练习第1题)(口述证明,不要示书面证明)(问要不要添辅助线?)

    ⑵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补充)

    ⑶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家相等及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然后回答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边角不能证全等三角形)

    ⑷自学课本例1思考:此例证明中,什么地方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什么地方用“判定”定理?

    观察下图: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的平行线分别交对边于e和f,求证:ae=fc(怎样证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平行四这形的判定有哪些方法?试列举之。

    2.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哪一条?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什么地方用判定,什么地方性质?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的教学方案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记作“”.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

    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

    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已知:如图1,,.

    求证:(1);;.

    (2)△的顶点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证法略),课堂提问(投影打出).图1

    ①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比为2:5,周长为28cm,则四条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

    ②在中,若,则,.

    【总结、扩展】

    1.小结

    本堂所讲的主要内容有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要理解这个概念的实质.

    (2)平行四边形的部分性质.

    ①关于边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

    ②关于角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两平行线的距离”是一定值,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即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思考:如图.已知:平面,,求证:.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1.2(1)、(2)、(3)P142中3(1)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3中1、2、3

    补充1.在中(1)若,则度,度,度;(2)若,则度,度;(3)若,则度,度.

    2.中,周长为,△的周长比△周长多则,.

    3.中,的平分线分为长是和的两线段则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图1

    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哪些性质?

    2.已知:如图1,,.

    求证:.

    3.什么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它有什么性质?

    【引入新课】

    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这一性质时,是通过连结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的.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两条对角线都连结起来,那么这两条对角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讲解新课】

    图2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如图2.获得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是解决平行四边形有关问题的基础,灵活应用则是关键.

    图3

    例2已知:如图3的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与、分别相交于点、.

    求证:.

    证明比较容易,只须证出△≌△,或△≌△,这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但需注意及时应用新知识,防止思维定势.如这里可直接由定理3得出,而不再重复定理的推导过程证出.

    图4

    例3已知,如图4,,,.求的面积.

    (1)首先引导学生按所给条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回顾小学里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2)讲清楚何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如图5中的垂线段分别是垂足所在边上的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作图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垂线段本身,而计算时用的是垂线段的长度.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表示法,如图5表示为.

    (4)学生自己完成解答.

    图5

    【总结、扩展】

    1.小结

    (1)性质定理及其它新知识的灵活应用,防止思维定势,方法僵化.

    (2)引导学生填写下列表格(打出投影)

    名称

    平行四边形

    示意图

    定义

    对角线

    2.思考题:教材P144中B.4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1中2(4);P142中3(2)、4、5、6.

    九、板书设计

    标题例2

    小结(表格)

    平行四边形性质3例3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简称“”,为在中学生中激励,选拔科学人才,1959年开始举办数学竞赛,首次由罗马尼亚任东道国,此后每年七举行一次,在各国提交的题目中,由每届的全委会选六道题,分两个上午完成,每次四个半小时,总分42分,各参赛国可派六名学生参加竞赛.1985年7月我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第26届.中国队获金牌数为各队之首.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4中1、2

    补充:1.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一对角线长为,则另一对角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在中,,,,则.

    3.已知是的边上任一点,则:的值为____.

    A.B.C.D.不确定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初中教案精选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图1

    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学习了它的哪些性质?

    2.已知:如图1,,.

    求证:.

    3.什么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它有什么性质?

    【引入新课】

    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这一性质时,是通过连结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明的.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两条对角线都连结起来,那么这两条对角线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讲解新课】

    图2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如图2.获得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是解决平行四边形有关问题的基础,灵活应用则是关键.

    图3

    例2已知:如图3的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与、分别相交于点、.

    求证:.

    证明比较容易,只须证出△≌△,或△≌△,这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但需注意及时应用新知识,防止思维定势.如这里可直接由定理3得出,而不再重复定理的推导过程证出.

    图4

    例3已知,如图4,,,.求的面积.

    (1)首先引导学生按所给条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回顾小学里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2)讲清楚何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如图5中的垂线段分别是垂足所在边上的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作图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垂线段本身,而计算时用的是垂线段的长度.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表示法,如图5表示为.

    (4)学生自己完成解答.

    图5

    【总结、扩展】

    1.小结

    (1)性质定理及其它新知识的灵活应用,防止思维定势,方法僵化.

    (2)引导学生填写下列表格(打出投影)

    名称

    平行四边形

    示意图

    定义

    对角线

    2.思考题:教材P144中B.4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1中2(4);P142中3(2)、4、5、6.

    九、板书设计

    标题例2

    小结(表格)

    平行四边形性质3例3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简称“”,为在中学生中激励,选拔科学人才,1959年开始举办数学竞赛,首次由罗马尼亚任东道国,此后每年七举行一次,在各国提交的题目中,由每届的全委会选六道题,分两个上午完成,每次四个半小时,总分42分,各参赛国可派六名学生参加竞赛.1985年7月我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第26届.中国队获金牌数为各队之首.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4中1、2

    补充:1.若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一对角线长为,则另一对角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在中,,,,则.

    3.已知是的边上任一点,则:的值为____.

    A.B.C.D.不确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模板


    教学建议

    1.重点定理

    重点分析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定理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灵活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

    难点分析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

    3.关于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法建议

    本节研究方法,重点是四个判定定理,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1.教科书首先指出,用定义可以判定平行四边形.然后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来探索定理.因此在开始的教学引入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尽可能利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参与进来.

    2.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章重点中前三个判定定理的顺序与它的性质定理相对应,因此在讲授新课时,建议采用实验式教学模式或探索式教学模式:在证明每个判定定理时,由学生自己去判断命题成立与否,并根据过去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己去实验,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在动手动脑中得到的结论会更深刻――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训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条判定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有关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系列

    1.复习旧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答对者记分,答错的另点同学补充)

    2.小实验:有一块平行四喧形的玻璃片,假如不小心碰碎了解部分(如图所示),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差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学生可能想到的画法有:⑴分别过a、c作dc、d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b;⑵过c作da的平行线,再在这平行线上截取cb=da,连结ba;⑶分别以a、c为圆心,以dc、d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b,连结ab、cb。

    还有一种一法,学生不易想到,即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结ac,取ac的中点o,再连结do,并延长do至b,使bo=do,连结ab、cd。

    二、引入新课

    上面作出的四边形是否都是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天所要不得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尝试议练

    1.要判定我们刚才画出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应当加以证明。第一种画法,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它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可作性质也可作判定)。

    2.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种画法,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一(翻开课本看它的文字叙述)。请想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究竟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这里已知是什么?求证是什么?请写出。

    自学课本上的证明过程,看后提问:这个证明题不作辅助线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要证平行线,一般要证两角相等,或互补,要证两角相等,一般要证全等三角形,而这里没有三角形,要连一对角线才有三角形)

    3.再看第三种画法,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情况下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写出已知、求证,请两位学生上台证明,其余在课堂练习本上做。(注意考虑要不要添辅助线)

    完成证明后提问哪些学生是用判定定理一落千丈证明的?哪些是用定义证明的?(解题后思考)

    四、变式练习

    1.再看看第四种画法,可知,已各条件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一平分,这种情况下它是不平行四边形?

    阅读课本上的判定定理之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求证最简便?(应该用判定定理一)2.变式题

    ⑴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练习第1题)(口述证明,不要示书面证明)(问要不要添辅助线?)

    ⑵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补充)

    ⑶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家相等及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思考,然后回答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边角不能证全等三角形)

    ⑷自学课本例1思考:此例证明中,什么地方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什么地方用“判定”定理?

    观察下图:

    平行四边形abcd中,<a、<c的平行线分别交对边于e和f,求证:ae=fc(怎样证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平行四这形的判定有哪些方法?试列举之。

    2.这些方法中最基本的是哪一条?

    3.定理和性质有什么关系?同一个证明题中应注意什么地方用判定,什么地方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教学方案


    七、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的定义和性质易得且,即“平行且相等”记为,反过来当时,四边形必为平行四边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判定定理4(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结合图1,把已知,求证具体化.

    分析:因为已知,所以只须证出,为此只需连对角线,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

    证明:(由学生口述)

    师:我们已经全面的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几个方法?哪几个?由学生归纳后用投影仪打出.

    (2)平行四边形判定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师指出: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同学们都已掌握,但如何灵活、综合、有效地用来解决有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典型例题的分析、论证、方法技巧的探讨运用都必须引起重视.

    例2已知:,分别是、的中点,结合图1,求证:.

    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从它们在图形中的位置看,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显然后者较前者简单)

    证明:(略).

    此例题综合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证题思路是: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判定另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再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结论;题目虽不复杂,但层次有三,且利用基础知识较多,因此应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证题思路.

    例3画,使,,

    (按课本讲)

    【总结、扩展】

    1.小结

    平行四边形知识的运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直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某些问题,例如求角的度数,线段长度,证明角相等或互补,证明线段相等或倍分等;二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判定直线平行等;三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用四边形的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思考题:

    已知:如图1,在△中,,.

    求证: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3中11、12,P144中13、14

    九、板书设计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美妙的莫雷定理

    已知:如图1,和,和,和分别为△的、、的三等分线.

    求证:∠△是正三角形.

    这是英国数学家富兰克·莫雷在1899年提出的,不管从已知条件和结论看,都十分对称美妙,数学家柯克特称它是初等几何最惊人的定理之一.

    十一、随堂练习

    教材P140中1、2

    补充:判断

    (1)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角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实用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wps版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wps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 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平行四边行判别条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

    2 .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的探索,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

    教学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 3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1,2,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口答得出定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出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几条性质.)

    问题1(多媒体展 示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平 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

    问题2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块,假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聪明的技师拿着细绳很快将原的平行四边形画了出,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第二环节 探索活动(12分钟,学生动手探究,小组合作)

    活动1:

    工具:两根长度相等的笔,

    两条平行线(可利用横格线).

    动手:请利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笔和两条平行线,摆出以笔顶端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1:你能说明你所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1.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得出平行四边形 的一个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2

    工具:两根不同长度的细纸条.

    动手:能否用这两根细纸条在平面上

    摆出平行四边形?

    思考2.1:你能说明你们摆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思考2.2:以上活动事实,能用字语言表达吗?

    目的:

    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学生稍加点拨)

    随堂练习: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并且OE=OF.

    (1)OA与OC,OB与OD相等吗?

    (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3)若点E,F在OA,OC的中点上,你能解决上述问题吗?

    2.再回到前问题: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

    (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各自画图,画好后互相 交流画法,教师巡回检查.对个别 学生稍加点拨,最后请学生回答画图方法)

    学生想到的画法有:

    (1)分别过A,C作BC,BA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D;

    (2)分别以A,C为圆心,以BC, BA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D,连接AD,CD;

    (3)这一种方法学生不易想到,即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特性,引导学生得出连线AC,取AC的中点O,再连接BO,并延长BO到D,使BO=DO,连接AD,CD.

    第四环节 小结:(4分钟,学生回答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的?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3)类比、观察、拼图、实验等都是学习数学、发现结论的常用方法.

    第五环节 布置 作业:

    B、C组(中等生和后三分之一生)本104页习题4.3第1题、第2题

    A组(优等生):① 对于随堂练习题,若将G,H分别在OB ,OD上移动至与B,D重合,E,F分别在OA,OC上移动,使AE=CF(如图),则结论还成立吗?

    ② 对于随堂练习题,若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仍使AE=CF(如图),则结论还成立吗?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初中教案精选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引入,构造逆命题,画图分析,讨论证法,巩固应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将以上性质定理分别用命题的形式叙述出来.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

    上述第一个逆命题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它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所以它也是我们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方法(定义法).

    那么其它逆命题是否正确呢?如果正确就可得到另外的判定方法(写出命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反过来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在四边形中,如果,,那么.

    ∴.

    同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类似地,我们还会想到,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如果,,连结,则△≌△得到,,那么,,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1、2的证明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即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然后总结成定理).

    我们再来证明下面定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该定理采用规范证法,如图1由学生自己证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前面三种依据分别证明,借以巩固所学知识)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判定定理1、2、3分别是相应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彼此之间分别为互逆定理,在使用时不得混淆.

    例1已知:是对角线上两点,并且,如右图.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对边平行且相等,由已知易证出两组三角形全等,用定义或判定定理1、2都可以,还可以连结交于利用判定定理3简单.

    证明:(由学生用各种方法证明,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和作辅助线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证法的优劣,从而获得证题的技巧).

    【总结、扩展】

    1.小结:(投影打出)

    (1)本堂课所讲的判定定理有

    (2)在今后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应定理,不要总是依赖于全等三角形,否则不利于掌握新的知识.

    2.思考题

    教材P144B.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2中7;P143中8、9、10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8中1、2

    补充

    1.下列给出了四边形中、、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1:2:3:4B.2:2:3:3

    C.2:3:2:3D.2:3:3:2

    2.在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B.,

    C.,D.,

    3.已知:在中,点、在对角线上,且.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引入,构造逆命题,画图分析,讨论证法,巩固应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将以上性质定理分别用命题的形式叙述出来.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

    上述第一个逆命题显然是正确的,因为它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所以它也是我们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方法(定义法).

    那么其它逆命题是否正确呢?如果正确就可得到另外的判定方法(写出命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反过来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在四边形中,如果,,那么.

    ∴.

    同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类似地,我们还会想到,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如图1,如果,,连结,则△≌△得到,,那么,,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此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1、2的证明采用了探索式的证明方法,即根据题设和已有知识,经过推理得出结论,然后总结成定理).

    我们再来证明下面定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该定理采用规范证法,如图1由学生自己证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前面三种依据分别证明,借以巩固所学知识)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判定定理1、2、3分别是相应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彼此之间分别为互逆定理,在使用时不得混淆.

    例1已知:是对角线上两点,并且,如右图.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对边平行且相等,由已知易证出两组三角形全等,用定义或判定定理1、2都可以,还可以连结交于利用判定定理3简单.

    证明:(由学生用各种方法证明,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和作辅助线的方法,并比较各种证法的优劣,从而获得证题的技巧).

    【总结、扩展】

    1.小结:(投影打出)

    (1)本堂课所讲的判定定理有

    (2)在今后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相应定理,不要总是依赖于全等三角形,否则不利于掌握新的知识.

    2.思考题

    教材P144B.3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42中7;P143中8、9、10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38中1、2

    补充

    1.下列给出了四边形中、、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1:2:3:4B.2:2:3:3

    C.2:3:2:3D.2:3:3:2

    2.在下面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B.,

    C.,D.,

    3.已知:在中,点、在对角线上,且.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热搜教案: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七)】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