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
  •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

    发表时间:2022-01-11

    【www.jk251.com - 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小学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小学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秋姑娘的信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姑娘的信》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课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写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出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冬衣”的秋景图。以秋姑娘的信为线索,让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由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们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学写两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好”“村”,认识笔画“撇点”。2、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秋姑娘的信写给了哪些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4、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

    在导入新课时,先出示一封以枫叶图为背景的秋姑娘写给老师的信,让学生认读“信”,然后出现秋姑娘的画面,让学生跟秋姑娘打招呼。这样的导入,着力营造了时空氛围,让学生感受秋的美丽,秋的情趣,同时活化了人物形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扎进童话的世界,激发了学生体验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后,让学生再次自读;检查学生朗读时,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在拓展说话中强化积累。如:开始时对秋姑娘打招呼;检查四封信的朗读情况时,让学生练习“我想读秋姑娘写给谁的信”的句式;最后出示的填空:“秋姑娘给、、和写了信。”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说话训练。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希望他们在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最后我留了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教学“好”和“村”这两个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想出识字的方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形成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

    jK251.COm精选阅读

    秋姑娘的信教学及反思精选


    片段展示:

    师:谁愿意演大雁?(请了一个)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大雁都是一队一队的(就请了七个)

    师:大雁们,动身飞吧!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啊?大雁要注意听好了,要回答大家的问题哦!(大雁绕着教室一圈一圈地飞起来,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对话多元化)

    生1:大雁,你们要到哪里去?

    大雁:我们要到南方去。

    生2:大雁,你们为什么要到南方去?

    大雁:冬天,这里的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到暖和的南方去。

    生3:大雁,你们要飞多长时间啊?

    大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吧。

    生4:大雁,你们会看见什么?

    大雁:白云、飞机、村庄、田野、小河

    生5:大雁,你们遇到什么事?

    大雁:暴风雨、飞机、猎人、饥饿

    师:大雁,秋姑娘在信里对你怎么说?

    教后反思:

    在执教《秋姑娘的信》时,本人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基础,以演促读,以演质疑,以演导思,以演品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亲身体验,感受阅读乐趣

    新课标关于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只有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才能谈创新提高,这就是在阅读目标方面强调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本人以挂图激趣,看图贴词,图文结合,在读通读顺的情况下,以演导读,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中亲身体验,走进文本;在演中质疑,读中导思,感悟文本;在演后自读,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走好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二、读通读顺,启发思考,引导提问理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阅读训练,他们直呼的技能还不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学习阅读困难极大,如何扶好非常关键。因此,在课堂伊始,事先扫除障碍,把比较生疏的字、词、句、难度大的长句等揭示出来,逐一指导练读,等这些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读熟了、读顺了,学生再练读全文,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读通读顺。在阅读训练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抽象思维差、好奇爱动等特点,以演为线索,在演中导读,在演中质疑,边演边读,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理解,在演、问、说中,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

    三、动身动脑,诵读悟情,提高阅读能力

    40分钟的时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挺长的,如何让好动的孩子们上好阅读课?因此在后半节课时,我就是让学生站起来,动起来,说起来,读起来,在动作的配合下有节奏地读,学习有韵味地读,有感情地读,在琅琅的书声中,反复朗读成诵,在读中了解阅读乐趣,理解课文内容,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小伙伴说课稿优质例文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

    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有的说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事,有的说背包可能丢在哪里。而安东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玛莎手里,他关心的是玛莎需要吃午餐了。这些关心,玛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个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说明一个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材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伙伴对待玛莎丢了书包后的不同表现。教学中若能图文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学生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不懂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小故事,通过讨论、反复朗读、联系生活谈感受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着自己喜爱的故事中产生了与帮助他人的愿望。

    三、说目标

    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教时教学。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设置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2、初步感知课文,知道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训练字词、指导书写。

    教学的重难点是:主要是情感方面,即引导学生体会出要给自己的小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今天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四、说策略。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悟出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课题“小伙伴”的理解和感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谈、读读、演演、议议,通过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文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

    (一)谈谈“小伙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与否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身边的人物事物比较感兴趣。上课伊始,我就在黑板上板书:小伙伴,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有小伙伴,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待你的?学生可能会说:“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接着问:“玛莎遇到了困难,他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课文。

    (二)以读代讲,读思结合,体味“小伙伴”

    1、看图读文。一年级学生对插图情有独钟,教学中先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看后指出哪个是文中的三个小伙伴??这样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引领学生读文。

    2、读思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看完插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划出他们说的话和动作,并引导思考,他们中谁的做法对玛莎更有帮助?以此落实本单元训练项目:强化边读边想的习惯。

    没有预约的精彩——蚕姑娘教学精选篇


    [案例描述]

    在学习浙江义务教育版第四册《蚕姑娘》一文将近结束时,当我指着板书告诉学生:“当蛾姑娘把卵产出来后,它就完成了生命的整个过程,死去了,所以,唐朝有一位叫李商隐的大诗人就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还没等我把这句话讲完,有几只小手就高高地举了起来,其中有一个等不及我叫他,就自觉地站起来说“我觉得蚕活着一辈子一点意思也没有”。小小年纪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当时心中一怔,直觉告诉我:这将是我和学生心灵与心灵对话的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处理得好,说不定还能成为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于是我追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说?”没想到,他一口气竟然说出了好几个理由“蚕产出了孩子后,又不能照看孩子,它好不容易吐出的丝,自己又享受不到……”多么富有人文特色的话语呀,我正想肯定他的独特见解时,另有同学却有与他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立刻站起来反驳道“是啊,蚕活着的意义就在这儿,因为它为人们带来了幸福”。于是,我就抓住时机,让学生同桌讨论“你觉得蚕活着有没有意义”,再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其实,我知道辩论的结果并不见得就有答案,辩论也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通过“辩论”这种语文实践来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还有一个羞于开口的目的,那就是我对于这种课堂生成的即兴火花,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正可以借学生讨论和辩论之时,从脑海里搜寻一下已有的积累。当我听到不同观点的学生如下辩论时:

    a、蚕活着当然有意义了,你瞧,我们平时脖子上围着的五颜六色的丝巾还不是用蚕吐出来的丝做成的,要不是它,我们能围上丝巾吗?

    b、就是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好处,我们才觉得它很伟大,大家都用诗来赞美它,这句诗还可以唱的呢,多有意义啊!

    c、什么有意义啊,小宝宝生下来不能跟它在一起,丝吐出来自己又用不着,最普通的东西都没有,我们赞美它对它来说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啊!

    我就对学生说:“如果能使别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即使自己什么也没有,什么也得不到,这样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可转念一想,另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也并没有错,他们持的并不是所谓的“享乐主义观”,而只是最起码的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与自己的孩子们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这种朴实的生活态度也无可指责。如果我对学生的引导到此为止,孩子们就会认为,既然老师都说蚕活着是有意义的,那认为蚕活着没有意义的同学的想法就是错的,是不应该有的。那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美好人性中朴实无华的一面吗?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失衡。想到这里,我又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其实,像蚕一样牺牲自己,让别人过得更好,这当然是很伟大,很有意义的;可自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很平凡,但也是很有意义的。这就看你如何选择,如果你想做一个伟大的人,你可能会像蚕一样,什么都没有,可别人会赞美你歌唱你,你会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如果你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你可能会得到很多,可别人却记不住你。”这时,教室里又林立起一双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孩子想成为伟人,有的孩子想做凡人,还有的孩子更有意思,他既想让别人像伟人一样记住它,也想像凡人一样得到生活中很多的甜美……。最后,我就请学生找好朋友互相倾诉自己的心声,即“想成为一个伟人还是想做个凡人”。本课也就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交流中结束了。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