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给儿子的一封信
  • 给儿子的一封信

    发表时间:2022-01-12

    【www.jk251.com - 给幼儿上课教案】

    按照学校要求,初中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初中教案该怎么写?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给儿子的一封信,供大家参考。

    刘亚洲

    教学目标

    1.理解父辈的殷切希望。

    2.选用大量事例的方法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信中饱含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2.难点:赏析有关精彩语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预习

    二、导入

    作者简介

    三、研读课文

    ?文中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提出了哪些希望。

    明确:父亲首先肯定了儿子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对大自然,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决不干些弄虚作假的事。父亲认为儿子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思想。比如对胡同特别感兴趣,不喜欢搞特殊化,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上的东西没兴趣。

    父亲重视的是儿子的思想品质,而不仅是他的学业,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父亲又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要豁达,要跨跃心理的雄关,要征服自己,不要纠缠于一些小事。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针对儿子小事尚可,中事不够,大事就不够提出的,希望儿子成为坚强者能办大事。

    这两点希望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希望儿子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对我们广大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信中举了哪些事例,举出你印象最深的谈谈感受。

    (1)为了说明儿子心地善良,作者举了儿子四岁时见人摘花、砍树就生气;直到今天为保护海洋生物而不吃鱼,考试做错题而已从同桌得知正确答案而不改。

    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十分关注,对十年前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在叙述中父亲如数家珍,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作者还将自己同儿子进行对照,反省自自。

    (2)在信的开头,为了激励儿子积极进取,举了“我和你妈妈”“你爷爷”“你外公”十五、六岁就参军的事例,还有甘罗,刘胡兰的事迹。

    举这些事例,希望儿子从小胸怀大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可以看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3)举儿子对胡同文化特别兴趣,不搞特殊化,不炫耀自己的家庭。

    在儿子的诸多优点中,作者特别珍视这个优点,作者主为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政治最重要的灵魂。可以看出儿子正是受了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具有了这个特点。这个事例看似平凡,但给人深思。

    (4)举了儿子在意别人的批评,别人的看法,无端地被一些小事所困扰。父亲表达了自怀的担忧,用了邓小平三次栽倒三次站起来的事例启发儿子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文中有很多可以做为名言警句的段落,请摘录你喜欢的,并加以分析。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

    ?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是狼,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

    ?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

    ?应有博大的胸怀。天空大,比天空还大的是人心。

    ?放得下,拿得起,举泰山如茶几。

    ?聪明是一种才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聪明人办小事,坚强者办大事。战斗最难坚持的是最后三分钟。

    四、小结

    本文表达了父辈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在字里行间我们真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五、作业

    jk251.coM小编推荐

    信客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掌握全文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对信客人物品质的整体把握。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

    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

    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思考一下文中的信客给你的印象是怎么样的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请几个同学说说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板书】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500,

    所以x=50000.

    答:原来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它的解法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在中学代数中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等,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不等式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解不等式的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解各类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解一些由简单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

    1.在构成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中

    ①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含有同一个未知数;②这里的“几个”并未确定不等式的个数,只要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行.

    2.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共归结为下面四种基本情况:

    【注意】①其中第(4)个不等式组,实质上是矛盾不等式组,任何数都不能使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所以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说其解集为空集.②从上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来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三、教法建议

    1.解本节的引例及例1、例2、例3时,注意把解不等式组的思路讲清楚,即先分别解每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公共部分的过程一定要结合数轴来讲.

    2.这节课的讲解自始至终要突出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这两个重点.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

    3.求公共解集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这些优点.解集的公共部分教师可用彩笔在数轴的相应部分描画出来,使学生感到醒目,便于理解记忆.

    4.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和两个步骤,不宜做过于难、过于多、重复的机械计算.

    (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利用数轴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利用数轴解不等式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用数学图形解题的直观性、简捷性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归纳总结法.

    2.学生学法:学会利用数轴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并观察出其公共部分,再小结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二)难点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

    (三)疑点

    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关系,以及对四种不等式组解集的一般形式的理解.

    (四)解决办法

    加强对不等式组解集含义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利用观察法、归纳法即可掌握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办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铅笔、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设计提问有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其解集的概念,并复习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

    2.教示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常规图形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它们.

    3.通过反复的师生共练,从实践中归纳小结出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二)整体感知

    要正确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关键在于学会用数轴表示.若有解,必为其公共部分;若无公共部分,则为无解.并要正确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2)已知一个数比2大但比4小,请在数轴上表示数.

    学生活动:口答(1)题.板演(2)题,如下图所示:

    教师分析:一个数比2大但比4小,说明取值使不等式与都成立,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

    可以看出,使不等式,都成立的值,是所有大于2并且小于4的数(记作),它们是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在数轴上表示成:

    不等式①、②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不等式①、②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板演,教师分析,使学生形成对不等式组解集的初步认识,激发了他们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说明: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关键是找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若有公共部分,公共部分即为解集;若无公共部分,则不等式组无解.

    (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列各题.

    例1利用数轴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有无解集?若有解集,请求出.

    ①②③④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时指定四个学生板演.板演完成后,由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解:①②

    不等式组解集为不等式组解集为

    ③④

    不等式组解集为不等式组无解

    【教法说明】教学时,可用彩笔在数轴上描出折线的公共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并掌握解集的表示方法.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利用数轴判断下列不等式组有无解集?如有,请表示出来.

    (1)(2)(3)(4)

    教学活动:独立完成,同桌互阅,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教师活动:抽查部分学生,纠正错误.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个数多于两个,解集求法有无变化呢?同学们通过解答下列各题,仔细体会.

    利用数轴解下列不等式组:

    (1)(2)

    (3)(4)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尝试得出答案;指名回答,与投影出示的正确解题过程对比.

    答案:(1)(2)(3)(4)无解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单项选择:

    (1)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A.0,1B.0C.1D.

    (2)不等式组的负整数解是()

    A.-2,0,-1B.-2C.-2,-1D.不能确定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4)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为()

    (5)根据图中所示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B.C.D.

    学生活动:前后桌结组讨论完成,各组以抢答方式说出答案.

    参考答案:C,C,D,A,C

    【教法说明】设置上述题组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抢答形式完成则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四)总结、扩展

    不等式组1.图示

    2.折线特点3.解集4.解集与公共部分关系

    折线的公共部分

    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无解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有规律可寻吗?

    【教法说明】学生通过实践尝试得到规律,以此揭示规律存在的一般性、必然性,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注意问题:教学时,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不宜过于难、过于多,避免重复的机械计算.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781;P79A组1.

    (二)选择题:

    填空题:

    1.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

    2.若同时满足与,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补充题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参考答案

    略.

    九、板书设计

    6.4(一)

    三、小结

    【给儿子的一封信】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