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实用课件: 《表里的生物》教案精选一篇
  • 实用课件: 《表里的生物》教案精选一篇

    发表时间:2022-07-25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这篇《实用课件: 《表里的生物》教案精选一篇》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jk251.coM小编推荐

    实用课件: 《石榴》教案精选一篇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实用课件: 《石榴》教案精选一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果实成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石榴的热爱。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解石榴果实成熟的特点;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水果,品尝味道。

    投影片,石榴、橘子、香蕉等水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山东的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课文

    第2小节

    1.春天来了,想不想到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去看一看呢?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的第2小节,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石榴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石榴花的句子。

    2.交流

    石榴叶(指名回答,谁能读好,齐读)

    石榴花(指名回答)

    3.同学们,你们喜欢石榴花吗?说说石榴花什么地方吸引着你的。

    火红,密,茂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形状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花了吗?石榴花像小喇叭,你瞧,他正吹着乐曲呢!

    4.这么美丽的石榴花,这么活泼的小喇叭,让我们停下脚步来细细欣赏吧,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齐读)

    过渡:石榴花真美啊!美得让人不忍迈开脚步!不要着急,石榴园里的美景多着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石榴的形态吧。

    第3小节

    1. 引读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终于......

    2.我能不能颠倒?

    3.是啊石榴就是这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一天天变换着外衣,先.......逐渐......最后......

    4.熟透的石榴高兴地笑了......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呢。(引读)

    5.看课件,理解“咧开嘴,笑破肚皮”

    6.理解“扒开”“张望”学生做动作。

    7.他们为什么高兴啊?他们向人们报告着什么喜讯呢?如果你是这个石榴,你会说些什么?

    8.多可爱的石榴娃娃啊,让我们再来感受这些可爱的石榴。(读)

    第4小节

    1.漫步在这美丽的石榴园里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特别是这可爱诱人的石榴,我们真是情不自禁想摘一个尝一尝。

    2.(老师剥开石榴)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4小节,看看石榴的里面是什么

    3.你看到了什么?闻味道,品尝

    4.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

    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在朗读中品尝吧。

    三.仿写

    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橘子,请大家现在把它拿出来,刚才我们品尝到了酸甜可口的橘子,现在想不想来尝尝橘子的味道。

    1.看橘子的外皮,颜色,手感,闻闻

    2.剥开后像什么?形态 味道,品尝

    3.指导

    剥开橘子外皮观察、品尝,仿照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剥开( ),只见( ),取下其中一个橘瓣( ),( )的。顿时感到( )。

    4.提出要求

    可以仿写橘子,也可以写自己尝过的其他水果。

    5.学生练习写,教师巡视。

    6..反馈

    (1)指名读一读

    (2)师生共同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读片段的用词、用句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实用课件] 美术教案(一篇)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课件] 美术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蔬菜、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强调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见过、吃过的有特色的菜肴或蔬菜的特点,包括色、形。

    2、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菜肴的造型与色彩,大胆地表现出来。

    教具学具:橡皮泥、垫板、牙签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菜?

    2、新授:

    (1)师:除了最爱吃的,平时你还能吃到什么好吃的菜?什么时候的菜比较特别?

    (2)平时吃的家常菜比较普通,节日的菜肴较丰盛,要列出长长的菜普,有些菜光听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我们来看看书上的菜中有没有你爱吃的或是你认得的。

    (3)说说书上这些菜肴的名字和配料。

    (4)书上的菜是用色彩鲜艳的彩泥做出的,用我们学过的揉、捏、搓等方法,但要根据彩泥的颜色想象一下它可以做出什么菜。

    (5)启发学生根据彩泥的颜色进行想像,说说要做的菜。

    (6)欣赏一些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菜肴的装饰和盛菜肴的器皿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件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放在好看的盘盖里,起一个菜名。再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布置一个“饮食店”或“丰盛的餐桌”。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收拾与整理。

    六、拓展:回去与家长共同设计一份菜单,布置一家小小饮食店

    [实用课件] 中班教案:夏天的服装一篇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课件] 中班教案:夏天的服装一篇”。

    活动目标:

    1.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2.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夏天的服装。

    3.在设计与表演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穿各式夏装并准备一些夏天的服装:吊带衫、短裤、汗背心泳装等

    2.废旧报纸若干(数量大于幼儿数)、剪刀、画笔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夏天的服装

    1.讲讲夏天服装的特点:薄、少、短

    2.介绍自己服装的名称:女小朋友以裙子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裤为主

    二.展示自己的服装

    随着音乐展示自己的夏装

    三.设计服装

    1.激发幼儿设计服装的愿望: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别人设计的,我们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套服装吧?

    2.幼儿构想

    3.幼儿动手设计服装:

    (1)教师重点协助能力差的幼儿

    (2)提醒能力强的幼儿还可装饰服装

    四.服装表演

    1.幼儿相互帮助穿好自己设计的服装

    2.展示自己设计的服装

    活动评价: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综合性的半日活动。

    实用教案:《我的老师》说课稿精选一篇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教案:《我的老师》说课稿精选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学期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简洁,详细具体地描写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概括简略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能力目标:自读自悟,以读促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个性化朗读、口语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质疑问难,大胆思考,科学求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三、说教学方法

    凸显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努力用活教材,通过感悟朗读、拓展补白等方式,提升语文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紧扣学生的关注点,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质疑解难、拓展学习、读读议议、读写结合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获得情感体验,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潜能。

    四、说教学流程

    课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入题,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将学生带进课文。

    接下去是第一环节:携问会文,走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考查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程度,要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学生对怀特森先生的初步看法。

    第二环节是:精读会文,走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的畅意表达,灵活开展教学。设计了情境导读“看到这鲜红的零分,同学们个个都很愤怒,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有什么反应?” 在学生忿忿然时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产生内心真实呐喊:算哪门子老师?然后及时转换角色,“得了零分,谁也不高兴,可怀特森先生其实也是用心良苦的,谁来替他说说话?” 学生进入怀特森先生的角色,义正词严却又语重心长地侃侃而谈,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间接引用的怀特森先生的一番话条理清楚地表达了出来。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对怀特森先生的做法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学习态度。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解释后怎么想的?

    第三个环节是:延续话题,赞美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以“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怎样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导入6——7自然段的学习,力图想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

    第四个环节是真情感言,情洒最好的老师。

    这一环节,我请同学写写学了本文的学习感言,从而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实用教案] 8和9的教案精选一篇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教案] 8和9的教案精选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实用课件] 大班综合教案:美丽的灯笼(推荐一篇)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这篇《[实用课件] 大班综合教案:美丽的灯笼(推荐一篇)》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一、欣赏灯笼,激发兴趣

    引导幼儿回忆节日中在大街上看到的灯笼,并出示折好、装饰好的灯笼,让幼儿观察后知道灯笼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做的。

    二、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图①-图③的折法由幼儿自己看图完成。

    2.教师重点讲解并演示图④的双三角折法。

    3.然后由幼儿继续完成图⑤-图⑧。

    三、装饰灯笼

    请幼儿剪彩色长条纸贴出灯须,并给灯笼画上好看的图案。

    四、用做好的灯笼装饰教室,师幼共同欣赏

    1.灯笼由圆圆的笼体和彩色的灯须组成.

    2.提醒幼儿仔细看折纸图示,练习折纸。教师对不会折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实用课件] 大班音乐教案:满童乐精选一篇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课件] 大班音乐教案:满童乐精选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意图: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已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另外教师还分组指导幼儿合作设计了B段节奏鼓谱。

    活动目标:

    1、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欢快的太平鼓舞,请你们欣赏。看一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是,由身体时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动作。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鼓谱中四分音符的节奏是用大鼓的图形标志出来,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NextPage]

    教师:八分音符的节奏,我们用小鼓的图形标志出来,打起鼓来比较俏皮、有趣。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动作适合敲小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教师: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我们用腰铃的图形标志出来。扭腰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原地站着扭腰铃,还可以有什么变化?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教师总结:第一组小朋友表演的动作很新颖,特别是两个小朋友蹲、起的动作配合得非常好!咱们来看看第二组黄队的小朋友是怎么编的?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黄队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队形变化,在表演前后串排的动作时,小朋友眼睛相互看着,就更好了!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小朋友是怎样编的?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四、完整表演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综合点评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合小鼓等,支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教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教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按照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课件精选: 北京教案(一篇)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精选: 北京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单元教学难点:

    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 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在动物学校的旁边开了一家超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那儿购物。今天,小熊哥俩正在商店里购物呢!你想看看吗?

    2、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决第

    (1)个问题胖胖应付多少钱?

    1)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总结重要数学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出小熊应付多少钱?这个问题。

    3)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出现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学生作业,并引导其他学生质疑第二个算式是什么意思?若学生中不出现第二个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脱式计算: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教师结合算式指导学生进行脱式计算,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总结

    2、解决第

    (2)个问题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2)集体反馈时,(重点让学生结合情境,理解为什么用上20减34)

    实用教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精选一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实用教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精选一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这有16个桃子,我把它们分给2个同学看,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一样多。

    2、引入“平均数”师:每人都是8个桃子,8就是一个平均数。这样分两个同学就一样多了。(出示课题:平均数)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或者用到平均数?(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在这张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 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17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18+17)÷5,(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17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并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身高正常,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判断一下同学们的身高是否正常。

    男生: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均数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方法:移少补多(有局限)找基数,分多余数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特点:最大值﹥平均数﹥最小值;平均数≠实际数。

    [实用]体育课教案精选一篇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本站收集了《[实用]体育课教案精选一篇》,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 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6.知道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简单常识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一些动作方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积极参与体质测试,争取优秀。

    8.体验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与同伴相互合作、守纪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加强学生的体育基本素质。

    2.通过体育课教学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培养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同伴之间的互助意识及群体意识等。

    3.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个教材内容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写法,而是以学生为本,选择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和游戏。教材内容强调学生的兴趣,并能有效地落实小学体育的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游戏为主,分为基本活动和游戏。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其中包括:

    体育与健康常识(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掷、平衡、徒手等);游戏(队列、奔跑、跳跃、投掷、球类等游戏)。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多采用情景法主题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乐于其中。

    2.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年龄、原有知识能力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设备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改革创新,确定好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内容、选择好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安排好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好本课程。

    【实用课件: 《表里的生物》教案精选一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