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
  • 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16

    【www.jk251.com -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

    按照惯例,小学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你是否在烦恼小学教案怎么写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4~5题,练习十九的第4~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比例解答应用题

    教师: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有些应用题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70页第4题

    教师解释:运行一周就是绕地球一圈,人造卫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提问“这道题有几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转的周数/时间=速度,而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转的周数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解:设运行14周要x小时

    6:10.6=14:x

    6x=10.×14

    x=148.46

    x≈24.7

    答:运行14周要用24.7小时。

    2.用小黑板出示27页第5题

    一个农业专业组平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4公顷,15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12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

    指名学生读题,当学生说出每天平整的公顷数与时间成反比例后,让学生完成这道题,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3.总结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题在解答时,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进行解答。

    二.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4~6题。90

    1.第4题,先说明一下,农药是药液和水合起来的重量。再提示:第(1)题,要求配制这种农药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多少千克,就先算出农药和药液的比、农药和水的比。

    2.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来判断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什么比例。

    3.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解答思路。

    创意作业:回家搜集有关资料,编写有关正反比例应用题。然后小组交流。进行解答。

    JK251.com延伸阅读

    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题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个单元,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在小组内汇报一下。

    2、学生小组活动,指名汇报。

    (1)你能具体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算吗?

    (2)你能说说小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算吗?

    在计算中,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出现余数怎么办?

    (3)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呢

    同桌互相说说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说说口算时应该怎样想?

    指出:口算时,要灵活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帮助自己正确口算。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需要用竖式计算18025吗?为什么?

    18025与1825有什么不同?有联系吗?

    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作业,集体核对。

    4、完成第4题。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商小于1,也就是商的整数部分是0。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验证判断是否正确。

    5、完成第5题。

    由米到千米进率还是除以进率?进率是多少?

    除以进率1000,480的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呢?

    谁来说说把0.2平方米改写成平方分米,0.2的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呢?

    学生完成改写,选择几题说说改写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了新的收获,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多想为什么,才能正确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案精选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数学下册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

    2.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XX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比比例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复习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1~3题,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比例”和“比”、“比值”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深对比例尺的认识,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和“比例”

    1.复习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指出: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练习

    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完成。

    (1)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五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2)五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3)五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有24人,女生有()人。

    二.复习解比例

    1.完成第70页的第2题。然后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其余习题。

    三.复习正比例、反比例

    用投影逐一出示下面问题,让学生回答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填写小黑板上的表。

    正比例反比例

    共同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1.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

    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

    扩大或缩小。

    2.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

    值(商)是一定的。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

    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

    缩小(扩大)。

    2.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

    一定的

    四.课堂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1~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除第(2)、(7)题教师要提示外,其余各题由学生自己判断。

    3.第3题,教师向学生说明:这题要求图上长方形的长、宽和地基的实际面积。

    创意作业:同桌二人说说比、比例、和比例尺之间的区别。

    加几应用题练习 教案精选篇


    8、7、6加几应用题练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提出目标

    1、看卡片说得数

    9+39+49+68+57+48+77+9

    9+98+47+68+97+56+56+7

    6+87+49+97+98+50+910+9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6=1511()1=107()5=1215()3=12

    7()8=158()0=89()9=00()10=10

    3、提出提出目标

    (1)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乐于练习,展示成果

    (一)、小组协作,组内展示。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

    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

    (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讨论解决方法。

    3、练习二十第5题

    先独立做,做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全班展示,解决冲突。

    1、全班交流,探讨途径。选择自己最想表现的题目来展示。

    2、其它小组补充、交流,取得共识。

    3、师生收集、小结方法,解决冲突。

    三、数学游戏,寓学于乐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拓展提升,总结反思

    1、拓展题:一本书有18页,小华第一天看了7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同样多,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一箱苹果重15千克,吃了一些后,还剩3千克,吃了多少千克?

    等量关系式:

    解答:

    二、堂上学习与练习:

    1、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加减计算的问题。

    2、介绍: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

    3、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4、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今日水位、超出部分。

    5、它们之间有哪些等量量关系呢?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6、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64=14.14②14.14﹣x=0.64③14.14﹣0.64=x

    每一种方法,都需要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如第一种,学生根据的是“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这一数量关系(由于左右相等,也称等量关系)所得到的。解出方程,注意书写格式,并记着检验(口头检验)。

    对于第二种,可以肯定学生所列的方程是正确的,但方程不容易解,为什么呢?因为x是被减去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列的方程,未知数前最好不是减号。

    对于第三种,可让学生让算术解法与之作比较,让其发现,大同小异,因此,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7、小结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是怎样来列方程的?

    将未知数设为x,再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练习:1)完成p61“做一做”中的问题。

    2)独立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

    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


    第11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运算?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

    1、完成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订正。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小组内互相说说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2、完成第7题。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三、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

    1、完成第9题左边三题。指名板演,集体评价。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的?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呢?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出: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完成第9题右边三题。指名板演,集体评价。这一组的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呢?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3、完成第10题。怎样用“四舍五入”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求出来。

    4、完成第11题。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指出: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综合练习

    1、口算第12题。

    2、完成第13题。

    3、完成第14题。应先求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数学下册加减连减应用题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

    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XX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XX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XX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