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模板
  •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6

    【www.jk251.com -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初中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执教人:上海市兴陇中学李炯

    教学目标:利用代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并创设情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二)正课: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一下如何用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应用题。

    例1: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部分作耕地,使耕地面积为375平方米,问道路宽为多少米?

    分析:如图1余下部分的面积375M2是

    等量关系。但被分为四块求面积有困难。

    不妨把道路向两边移,这样余下部分为一

    个矩形,求面积就比较容易。

    解:略。

    练习:《考纲》

    例2:有一块矩形耕地,相邻两边的长度如图所示,要在这块地上分别挖如图的4条横向水渠和2条纵向水渠,且使水渠的宽相等,余下的可耕地面积为9600平方米。那么水渠应挖多宽?

    例3:在矩形ABCD中,放入8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练习:《考纲》P85

    思考:在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上要设计改造成为花坛,并要使花坛所要的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诗给出你的设计方案。

    小结:我们常用列方程的思想来处理几何图形的计算问题,这种解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一种应用。

    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执教人:上海市兴陇中学李炯

    教学目标:利用代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思想列方程解应用题;并创设情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综合灵活应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二)正课: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一下如何用列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应用题。

    例1: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部分作耕地,使耕地面积为375平方米,问道路宽为多少米?

    分析:如图1余下部分的面积375M2是

    等量关系。但被分为四块求面积有困难。

    不妨把道路向两边移,这样余下部分为一

    个矩形,求面积就比较容易。

    解:略。

    练习:《考纲》

    例2:有一块矩形耕地,相邻两边的长度如图所示,要在这块地上分别挖如图的4条横向水渠和2条纵向水渠,且使水渠的宽相等,余下的可耕地面积为9600平方米。那么水渠应挖多宽?

    例3:在矩形ABCD中,放入8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练习:《考纲》P85

    思考:在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上要设计改造成为花坛,并要使花坛所要的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诗给出你的设计方案。

    小结:我们常用列方程的思想来处理几何图形的计算问题,这种解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一种应用。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经典初中教案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一、教学目标

    1、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出等量关系.

    2、能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例2涉及比例、平均增长率与多年的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问: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少3,它们的积是135,求这两个数.

    (由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问:所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对于上述问题,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数是2x-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35,整理得:

    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先复习一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分析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字母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

    (2)用字母的一次式表示有关的量;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只不过所列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非一元一次方程而已.

    2、例题讲解

    例1在长方形钢片上冲去一个小长方形,制成一个四周宽相等的长方形框(如图11—1).已知长方形钢片的长为30cm,宽为20cm,要使制成的长方形框的面积为400cm,求这个长方形框的框边宽.

    分析:

    (1)复习有关面积公式:矩形;正方形;梯形;

    三角形;圆.

    (2)全面积=原面积–截去的面积30

    (3)设矩形框的框边宽为xcm,那么被冲去的矩形的长为(30—2x)cm,宽为(20-2x)cm,根据题意,得.

    注意:方程的解要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符合的应舍去.

    例2某城市按该市的“九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求,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要比1995年增长21%,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分析:(1)什么是增长率?增长率是增长数与原来的基数的百分比,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增长率=

    何谓平均每年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率是在假定每年增长的百分数相同的前提下所求出的每年增长的百分数.(并不是每年增长率的平均数)

    有关增长率的基本等量关系有:

    ①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1--减少率),

    ②连续n次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连续n次以相同的减少率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1+减少率).

    (2)本例中如果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995年的社会总产值为1,那么

    1996年的社会总产值=;

    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

    根据已知,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于是就可以列出方程:

    3、巩固练习

    p.152练习及想一想

    补充: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问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售价应定

    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

    (三)课堂小结

    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严格审题,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应用题教案模板


    应用题训练(二)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应用题训练(二)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数学教案-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模板


    11.10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一、教学目标

    1、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出等量关系.

    2、能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例2涉及比例、平均增长率与多年的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问: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少3,它们的积是135,求这两个数.

    (由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问:所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对于上述问题,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数是2x-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35,整理得:

    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先复习一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分析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字母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

    (2)用字母的一次式表示有关的量;

    (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只不过所列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非一元一次方程而已.

    2、例题讲解

    例1在长方形钢片上冲去一个小长方形,制成一个四周宽相等的长方形框(如图11—1).已知长方形钢片的长为30cm,宽为20cm,要使制成的长方形框的面积为400cm,求这个长方形框的框边宽.

    分析:

    (1)复习有关面积公式:矩形;正方形;梯形;

    三角形;圆.

    (2)全面积=原面积–截去的面积30

    (3)设矩形框的框边宽为xcm,那么被冲去的矩形的长为(30—2x)cm,宽为(20-2x)cm,根据题意,得.

    注意:方程的解要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符合的应舍去.

    例2某城市按该市的“九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求,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要比1995年增长21%,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分析:(1)什么是增长率?增长率是增长数与原来的基数的百分比,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增长率=

    何谓平均每年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率是在假定每年增长的百分数相同的前提下所求出的每年增长的百分数.(并不是每年增长率的平均数)

    有关增长率的基本等量关系有:

    ①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1--减少率),

    ②连续n次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连续n次以相同的减少率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1+减少率).

    (2)本例中如果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995年的社会总产值为1,那么

    1996年的社会总产值=;

    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

    根据已知,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于是就可以列出方程:

    3、巩固练习

    p.152练习及想一想

    补充: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问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售价应定

    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

    (三)课堂小结

    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严格审题,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应用题


    一、倍分关系

    1、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倍多12,甲乙两数的和是60,求乙数。

    2、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少5,甲数比乙数大65,求乙数。

    3、某厂今年的产值是去年产值的3倍少25万,今年和去年产值总和是75万,求今年该厂的产值。

    二、百分比问题:

    1、某储户将1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取出时共得到人民币12240元,求该储户所存储种的利率。

    2、某商品降价12%后的售价为176元,求该商品的原价。

    3、受季节影响,一个月内,某商品涨价10%后有下跌了10%,现在售价297元,求该商品原价。

    三、物资分配:

    1、一筐梨,分散后小箱装,用去8个箱子,还剩8kg未能装下;用9个箱子,则最后一个箱子还可以装4kg,求这筐梨的质量。

    2、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问,春游的总人数是多少?

    四、比例问题:

    1、某一时期,日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25.2:1,那么日元50万,可以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2、图纸上某零件的长度为32cm,它的实际长度是4cm,那么量得该图纸上另一个零件长度为12cm,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

    3、某人将2600元工资作了打算,购书费用、休闲娱乐费用、家庭开支、存款比为1:3:5:4,请问此人打算休闲娱乐花去多少元?

    五、调配问题:

    1、一车间与二车间总人数为150人,将一车间的15名工人调动到二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求二车间人数。

    2、某厂甲车间有工人32人,乙车间有62人,现在从厂外有招聘新工人98名分配到两个车间,问应该如何分配才能使二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3倍。

    六、数字问题: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60,求这三个偶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10,如果将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位置,得到的新的两位数字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4321得到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七、几何问题:

    1、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长为100cm,宽为5cm的长方体铁块,求长方体铁块的高度。

    2、将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铁块没入盛水量筒中,已知量筒底面积为12cm2,问量筒中水面升高了多少cm?

    解直角三形应用举例教案模板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3.教法建议

    本节知识与实际联系密切,这些知识可以直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在几何的许多章节中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处理一些简单问题,教材中配备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这些例题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帮助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由于学生接触实际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许多实际问题的意义不清楚,许多术语不熟悉,这些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说明.例如测量中的仰角、俯角、视线、铅垂线等等,零件图,特别是剖面图的意义,航行中的方位角等.学生懂得了这些常识,才能理解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画出草图.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关键是画出草图,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已知与未知,以及已知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这里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1)实际问题基本上是空间三维的问题,要会把它转化为平面问题,画出平面图形.例如飞机在空中俯看地面目标,选取经过飞机、地面目标的垂直于地平面的平面(图1);机器零件大都画出横断面、纵断面(图2);在地面上测两点距离,两个方向夹角,可以画平行地面的平面等.

    (2)船在海上航行,在平面上标出船的位置、灯塔或岸上某目标的位置,这类问题难点在于确定基准点.例如,说灯塔在船的什么方向上,这时船是基准点,如果说船在岸边某一点的什么方向上,这时岸边的这一点是基准点.有时因为船在航行中观测灯塔,基准点在转移,这些都会给画图增加困难.

    在第一册里,介绍过空间里的平行、垂直关系,也介绍过方向角的概念,这些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基础,教学时可适当复习,帮助学生回忆.

    3.帮助学生根据需要作出辅助线.画出的草图,不一定有直角三角形,为了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在这些问题中,辅助线常常是垂线或者平行线,例如图3中的几个问题中,虚线就是所要添加的辅助线.

    4.有了直角三角形,还要进一步分析,由题目的条件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哪些边或角,题目要求的是哪些边或角,这样才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能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2.通过本节的教学,进一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3.疑点:练习中水位为+2.63这一条件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最好用实际教具加以说明.

    4.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体会实际问题中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从而重难点,以教具演示解决疑点.

    三、教学过程

    1.仰角、俯角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

    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

    2.例1

    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的俯角,求飞机A到控制点B距离(精确到1米).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报知识来解决,在此之

    前,学生曾经接触到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

    不太熟练.因此,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转化过程中着重语学生画几

    何图形,并说出题目中每句话对应图中哪个角或边(包括已知什么和求什么),会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由已知的俯角得出中的,进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就可以解此题了.

    解:在中,

    ∴(米).

    答: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约为4221米.

    [例1]小结:本章引言中的例子和例1正好属于应用同一关系式

    来解决的两个实际问题即已知和斜边,求的对边;以及已知和对边,求斜边.

    3.巩固练习P.25.

    如图,某海岛上的观察所A发现海上某船只B并测得其俯角.已知观察所A的标高(当水位为0m时的高度)为43.74m,当时水位为+2.63m,求观察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BC(精确到1m)

    为了巩固例1,加深学生对仰角、俯角的了解,配备了练习.

    由于学生只接触了一道实际应用题,对其还不熟悉,不会将其转化

    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应引导学生分析:

    1.谁能将实物图形抽象为几何图形?请一名同学上黑板画出来.

    2.请学生结合图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各是什么?

    答:已知,求AB.

    这样,学生运用已有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完全可以解答.

    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将此题变式,当船继续行驶到D时,测得俯角,当时水位为-1.15m,求观察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精确到1m),请学生独立完成.

    【例2】如图所示,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是160米,从A点看B点的仰角是11°,AC长为1.5米,求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

    此题在例1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步,须由A作一条平等于CD的直线交BD于E,构造出,然后进一步求出AE、BE,进而求出BD与CD.

    设置此题,既使成绩较好的学生有足够的训练,同时对较差学生又是巩固,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解:过A作,于是,

    在中,

    ∴(米).

    .

    ∴(米).

    ∴(米).

    (米).

    答: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分别是32.03米,157.1米.

    练习: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角,已知人的高度为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米).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能画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它.

    探究活动

    一、望海岛

    如图,要测量海岛高度,立两根高度都是3丈的杆,两杆相距1000步,使前杆、后杆、海岛排成一直线。从前杆往回走123步,脚、前杆顶、岛顶共线。从后杆往回走127步,脚、后杆、岛顶共线。问岛高和岛离前杆分别为多少?(在古代,1里=300步,1步=6尺=0.6丈)

    答案:4里55步;102里150步.

    二、望松

    如下图,求出三顶松的高度.

    答案:12丈2尺8寸.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