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数学下册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 数学下册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18

    【www.jk251.com - 小学数学教案应用题】

    按照学校要求,小学老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优秀的小学教案是什么样子的?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数学下册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

    2.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XX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jk251.cOm扩展阅读

    数学下册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

    教、学具准备: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学习过程:

    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

    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

    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

    (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

    (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

    (3)学生开始购物。

    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

    b、我想买5辆小汽车。

    c、应付多少钱?

    d、应付20元。

    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

    12÷3=4(元)4×5=20(元)

    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

    6、小组相互交流。

    7、师生小结。

    三、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案精选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书p80---8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设想: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与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看,体育老师来到商店买乒乓球,他买了(出示挂图)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有:6袋乒乓球一共多少个?

    一袋乒乓球要多少钱?

    6袋乒乓一共要多少钱?

    4、交流,简单的口答,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

    5、把题意完整地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想不想自己先试一试,遇到困难了同桌可以讨论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解决的?又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图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板书)

    可能有a5×2=10(元)b6×5=30(个)c2×6=12(元)

    10×6=60(元)30×2=60(元)12×5=60(元)

    关于最后一种解法,学生如果说不上理由,教师可做解释,并指出由于每个2元与6袋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道理比较难理解,,以后会再研究,自己不理解,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发现?

    2)指出:在今后的解题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还可以用另一中方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3)今天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点?(揭题)

    4)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书p80第1、2题

    1)学生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如果学生一眼看出有多少个笼子,就进一步追问:怎么看出的,能不能用算式表示)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汇报:每种方法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2、书p81第3题

    1)看懂题意(问题是指整幢楼共放了多少盆花)

    2)独立解答

    3)汇报: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4)联系实际:如果我们的这幢教学楼也这样摆放花,那一共要放多少盆呢?

    四、布置课作:书p81第5、6、7题

    做完后适当讲评、点拨

    五、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

    六、家作:观察、寻找生活中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记录下来并解答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例优秀模板


    第十课时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9页例6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孕伏(课前小研究第1题)

    1、开火车学生做5以内的乘法口算练习。

    2、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4+4+4+42+2+25+5+5+5+53+3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的旧知,为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正准备盖房子呢。他们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小象,帮他们运送木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从图上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小研究)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解决问题,这位同学提出了“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这个问题大家能够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2+2=6(根)

    3×2=6(根)2×3=6(根)

    5、教师小结,刚才在解决“一共有多少根木料?”的问题时,有的同学是按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解决的,还有的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思考方法,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进步成长。

    三、巩固练习

    1、课本59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课本60页1~3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

    四、拓展性练习

    1、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

    2、1副手套有2只,5副手套有□只。□×□

    3、1颗五角星有5个角,3颗五角星有□个角。□×□

    4、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4辆三轮车有□个轮子。□×□

    5、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4个笼子里有□只小鸟。□×□

    a)图中有几个□?请你写出算式。

    b)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下面的□里。

    □+□+□+□=18□+□+□+□=18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

    五、随堂练习

    加几应用题练习 教案精选篇


    8、7、6加几应用题练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提出目标

    1、看卡片说得数

    9+39+49+68+57+48+77+9

    9+98+47+68+97+56+56+7

    6+87+49+97+98+50+910+9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6=1511()1=107()5=1215()3=12

    7()8=158()0=89()9=00()10=10

    3、提出提出目标

    (1)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乐于练习,展示成果

    (一)、小组协作,组内展示。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

    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

    (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讨论解决方法。

    3、练习二十第5题

    先独立做,做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全班展示,解决冲突。

    1、全班交流,探讨途径。选择自己最想表现的题目来展示。

    2、其它小组补充、交流,取得共识。

    3、师生收集、小结方法,解决冲突。

    三、数学游戏,寓学于乐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拓展提升,总结反思

    1、拓展题:一本书有18页,小华第一天看了7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同样多,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表教案 教案精选篇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教学准备:投影,作业纸,挂图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目标学习活动教师提供的帮助与指导活动设计意图反思再设计激趣唤起旧知活动一:课前游戏拍手游戏要求学生拍的下数是老师的2倍、3倍……(让人清楚地听出)复习“倍”的概念,为新课学习探究作铺垫。开门见山,寻找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活动二:情境导入1、学生反馈:裤子2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随机贴出条件)2、一件上衣多少元?(师:会做吗?怎么列式?这是一步计算题)一套衣服一共多少钱?(板书贴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板书贴出)1、师:上周日,徐老师去逛商场,走到了这家店(挂图出示)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师:那你可以知道什么呢?3、这两个问题需要几步?(2步)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贴出)——揭题用例图的情景把学生带如学习场景,开门见山。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并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策略,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三:自主探索学生自己列式解,师巡视发现:1、28×3=84(元)2、28×3=84(元)84+28=112(元)3、28×4=112(元)4、1+3=428×4=112(元)学生各抒己见:1厘米,2厘米,1.5厘米……学生自己探索画线段图中几倍数的画法,师巡视发现资源。学生评作业纸得出初步的画图方法。(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表示求一套衣服多少钱?(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合起来多少钱)不能,交代4是从哪里来的?1+3=4先求上衣的价钱加上裤子的价钱条件没有变,问题变了。只要改问题就好了。生来指,老师改图。28×3=84(元)84-28=56(元)3-1=228×2=56(元)1、“一套衣服多少钱?”师:你会做吗?(自备本完成)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你想发表什么想法?(把认为错的排除掉)3、请你们认为对的三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追问:哪里有4个28?条件告诉我们没有?(没有)4、引入“线段图”(1)为了让们更清楚地理解题目,请小助手:线段图来帮忙,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28元。那这条线段画多长呢?追问:1厘米好还是1.5厘米好?为什么?(2)我们一般取整厘米数比较简单,这里取1厘米表示裤子28元。那上衣怎么画呢?完成在作业纸。(3)展示学生作品,你觉得他们画得怎么样?(可能端点不对齐,端点对齐,在每段上面标28……)(4)师示范画法。追问:为什么上衣要画这样的三份?(5)图中清楚地表达了这两个条件,问题求什么?注意看好老师如何表示。手指“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6)请学生对照老师的线段图对自己的稍作调整。5、看线段图理解解题方法师:28×4你能看懂了吗?能找到4个28了吗(同桌互相指一指)追问:能不能直接写28×4?再看28×3=84(元)84+28=112(元)先求什么?你能找到图上是哪段吗?(指一指)求一共还要?5、试一试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1)师:这题我们还是借助图来做,和上一题比较,条件变没?图要不要变?为什么?不同在哪里?(2)师:问题变了,在图上也只要改问题,怎么标呢?谁来指一指?(3)师:会做吗?你会几种呢?(4)交流怎么想?6、归纳解题方法同学们真厉害,学得真快,以后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可以先审题,再画图,再分析,然后解答,最后检查。(板书)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蓝本,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增强其应用意识。抓住学生的资源,以资源带动今天的学习,让学生在线段图的学习中体验其重要性,自发形成画图解决的内在需求。巩固中练习,水到渠成活动四:巩固练习蓝带子长5米,红带子的长度是蓝带子的大倍,求一共多少米?(1)周末我还买了些彩带准备装饰教室,看书第43页,你了解了什么?(2)你会求吗?有几种?(3)交流解题方法分层进一步体会这类问题的特征。活动五:总结课堂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贴纸形式)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那样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所以我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难点借助线段图,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一种结构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做铺垫,审题、画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而我在处理这些环节的时候整节课的结果意识是有的,可每个环节处理都很仓促,指导都不到位,导致一半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自我分析反思一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及时捕捉,巧妙处理,合理引入上存在欠缺,这一方面是经验积累少,还有是理论知识的缺失。要多学习理论书籍,多向其他老师学习课堂经验,多积累。

    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教后感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点点的改动,就比如我觉得想想做做的第2题放在课上给学生练习,学生很容易用12去乘6,因为这里的笼子学生可以通过数的方式得到12,根本无需去计算。在这节课上,在例题出示并将借完毕后,我小黑板出示了3辆车4天运水泥得这样一道题目,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里我这样设计的用意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这道题目的理解,能够真正的理解连乘的题目的形式和解决的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在体育商店买乒乓球引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善思维。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良好心理体验。但我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语言不够精确,到位,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出现了除法算式的计算,还有的同学用了30个乒乓球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解答。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也有时间白白花掉的地方,在例题的讲解后,我让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概括,但或许由于引导不当,学生一直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去,这样就关系到我让学生总结课题,根据学生说的并不能完全的概括出今天的课题,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在进行一次总结。在紧接着的环节中板书课题,我就没有能写完整,只写了一个“两步连乘”。

    在课前我就在思考了,这节课怎么上出新意出来,但研究来研究去,发现这节课要上好最要把我的地方就是要有效,学生是否能掌握了,碰到这样的问题以后都能够解决了。或许,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方面还要加强学习。

    【数学下册加减两步应用题教案】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