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找规律测试卷 小学教案范例
  • 找规律测试卷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3-12

    【www.jk251.com - 语言规范文字测试卷】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规律测试卷 小学教案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对号入座(每空3分,共30分)

    (1)······照这样排下去,第26个图形是()。

    (2)有一列数按“654321654321······”排列,则第34个数字应是()。

    (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共135个珠子,按“5红、4白、3黑”的顺序排列,这些珠子中,红珠有()个,白珠有()个,黑珠有()个,最后一个是()。

    (4)王明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老师我们爱老师······”依次写下去,那么第63个字应是()。

    (5)有一列数6、0、7、6、0、7、6、0、7······第28个数是(),这28个数的和是()

    (6)有50颗围棋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着“黑黑黑白黑黑黑白······,那么倒数第7颗应是()颜色的。

    (二)公正裁判(每题4.5分,共18分)

    1、交通信号灯亮灯的顺序是:红、绿、黄、第1次亮的是红灯,第20次亮的还是红灯。()

    2、28人排成一排1至3报数,最后一人应报3。()

    3、23只兔子按照两只灰兔、三只白兔的顺序排列成一排,这些兔子中灰兔有9只灰兔。()

    4、1、-1、2、-2、3、-3、4、-4······第20个数是-20()

    (三)选择(每题5分,共20分)

    1、共有48人,1至3报数,最后一人报()

    a、1b、2c、3

    2、“红、黄、黄、蓝、蓝、蓝、红、黄、黄、蓝、蓝、蓝、······”求第56个字的正确的算式是()

    a、(1+2+3)×56b、56÷(1+2+3)c、56÷(1+2+3)×2

    3、有一个小数7.12365365365365······,从小数点向右数34个数字,共有()个3

    a、9b、10c、11

    4、有一列数按“432791864327918643279186······”排列,那么前54个数字的和是()

    (四)能力迁移(每题8分,共32分)

    (1)国庆节商店门口挂了一排彩色灯泡,按“二红、四蓝、三黄”排列,第42只灯泡是什么颜色?第105只灯泡是什么颜色?

    (2)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传花游戏,12人围坐一圈。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个人传花。当传了33次时,花应该在几号小朋友的手里?

    (3)五(1)班48名同学排成一排,按1至5报数。最后一名同学报数字几?班主任安排报“1”的同学扫地,报“4”的同学擦玻璃。你知道负责扫地和擦玻璃的各有多少人吗?

    4

    abcdabcd···12312312···

    上表中每一列两个符号为一组,如第一组:“a1”,第二组“b2”,······问第35组是什么?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⒉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

    ⒈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引入

    师:以前,我拉曾经学过哪此找规律的问题?指名回答,指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讨有关找规律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⒈引导观察、了解图意。出示课本第48页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⒉提出问题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再观察图中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问题。

    ⒊全班交流,发现规律指名汇报结果。师将问题排列:小兔子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有7个蘑菇,有8只小兔子。有12块篱笆,13根木桩。提出:你了现了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能过比较,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组织全班交流。

    ⒋教学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书本试一试。先让学生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操作,并思考问题中提问题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⒌想一想,你还能找出哪些有这样规律的事情。

    三、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发现,小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业。

    找规律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过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具(贴贴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不,聪聪和明明这两个小朋友就运用规律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可能有:

    生1:窗帘的颜色排列有规律。(蓝长条和白长条一组,重复出现);

    生2:灯笼排列有规律。(两个红的一个蓝的一组,重复出现);

    生3:桌布的颜色排列有规律。

    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聪聪的房间已经参观过了,现在我们和聪聪一起去参观一下明明的房间。

    课件出示明明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聪聪找出规律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观察、发现阶段,体现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同时还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旧知)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找出墙面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生生互动,激发思维。师参与其中。

    组织汇报,并根据学生汇报点击课件演示。

    师:哪个小组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

    生2:横着看,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竖着看,前面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下面,就变成了后面一排的图案。

    师激发提问:同学们斜着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都发现了规律,我们再换一换方法,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规律。

    师:这种规律就像我们所学的一种什么现象引发的规律?

    生: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再变化一次的话,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人教新标下册单元找规律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单元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找质数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

    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归纳方法:

    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探索活动:

    第1题:

    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对上找规律的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


    1、这节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猜想黑板上吸铁石排列第5个是什么?隐含了规律判断,揭示出本课课题。接着出示了例题的情景图,观察图上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什么顺序,几个为一组,教师指出像这样的排列就是周期现象。仅仅就从情景图上的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就揭示出周期现象,我认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感知理解还是不够深入的、狭窄的,此时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让学生再欣赏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一些周期规律,拓展、拓宽学生对周期现象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周期现象,在观察、描述中逐步积累,内化对周期规律的认识。

    2、在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后,教师出示问题:盆花按这样顺序排列下去第15盆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后,第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是使用15 2;第二个学生是用单、双数;第三种是用画图的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学生再现周期规律进行的推理活动,各种方法都有特点。如何呈现学生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编排看:是先呈现画图的方法,再呈现单双数方法,最后呈现除法计算。除法计算抓住了周期规律的本质,虽然简便、实用,但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画图,单、双数的方法都是盆花排列以符号化,借助形来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计算,抓住周期规律的本质。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思考的时候,要能走下去,了解学生做法,捕捉学生资源,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呈现学生的做法,让学生逐步经历具体到抽象概括,在交流时能够打通三种方法之间联系,可以让学生把图画完整,数与形结合,亲眼看到的比猜想,学生会觉得更为亲切,学生会更容易掌握,这就是数形结合的结合点,从而能更好理解除法计算中各个数所表示含义。

    3.在五上《找规律》这节课中,有很多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学生感受到除法计算特点,会用除法计算,能判断出不同余数的情况下,教师问学生:余数几是红旗?几是黄旗?没有余数呢?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能从刚才解决问题过程中提炼、感受到周期规律的确定性。此时又及时让学生回忆:刚才我们找了什么规律?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不用乘法加法、减法?追问、反思,进行一种提升,我们都知道归纳是为了概括,概括是为了提高,从归纳到演绎,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个完整的发展。

    以上是自己对五上《找规律》这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找规律测试卷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