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对上找规律的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
  • 对上找规律的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

    发表时间:2022-03-12

    【www.jk251.com - 数学找规律教案】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写好自己的小学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对上找规律的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这节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猜想黑板上吸铁石排列第5个是什么?隐含了规律判断,揭示出本课课题。接着出示了例题的情景图,观察图上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什么顺序,几个为一组,教师指出像这样的排列就是周期现象。仅仅就从情景图上的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就揭示出周期现象,我认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感知理解还是不够深入的、狭窄的,此时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让学生再欣赏生活中的、自然界中的一些周期规律,拓展、拓宽学生对周期现象的进一步认识,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周期现象,在观察、描述中逐步积累,内化对周期规律的认识。

    2、在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后,教师出示问题:盆花按这样顺序排列下去第15盆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后,第一个学生起来回答是使用15 2;第二个学生是用单、双数;第三种是用画图的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学生再现周期规律进行的推理活动,各种方法都有特点。如何呈现学生的方法,根据教材的编排看:是先呈现画图的方法,再呈现单双数方法,最后呈现除法计算。除法计算抓住了周期规律的本质,虽然简便、实用,但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画图,单、双数的方法都是盆花排列以符号化,借助形来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计算,抓住周期规律的本质。所以教师在让学生思考的时候,要能走下去,了解学生做法,捕捉学生资源,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呈现学生的做法,让学生逐步经历具体到抽象概括,在交流时能够打通三种方法之间联系,可以让学生把图画完整,数与形结合,亲眼看到的比猜想,学生会觉得更为亲切,学生会更容易掌握,这就是数形结合的结合点,从而能更好理解除法计算中各个数所表示含义。

    3.在五上《找规律》这节课中,有很多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学生感受到除法计算特点,会用除法计算,能判断出不同余数的情况下,教师问学生:余数几是红旗?几是黄旗?没有余数呢?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能从刚才解决问题过程中提炼、感受到周期规律的确定性。此时又及时让学生回忆:刚才我们找了什么规律?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不用乘法加法、减法?追问、反思,进行一种提升,我们都知道归纳是为了概括,概括是为了提高,从归纳到演绎,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个完整的发展。

    以上是自己对五上《找规律》这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jK251.COm精选阅读

    找规律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接节日的到来,这与课前创设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学生观察出教室里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顺序的。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分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再把“灯笼图”和“小朋友图”同时出现,由学生找出规律;最后出示三种颜色小花的排列图。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这些规律知识由易到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讨论交流、找出规律。

    3、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通过按规律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更好的铺垫。

    2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议一议,由一般的模仿过程到自主创新过程,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了学生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加深了对“规律”这一知识的认识。

    4、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找一找生活中规律,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图形排列规律的寻找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涂色卡,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彩旗的规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么颜色?

    师:你是怎么猜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灯笼、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思考、交流。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绿、红”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师: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师:猜一猜,下一组花是什么颜色的?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学生根据规律涂颜色。

    2、摆一摆,创造规律。

    师:这些规律都会找了,那你能不能创造出新的规律呢?试试看,拿出学具摆一摆。

    生动手摆学具。

    学生展示作品,欣赏数学美。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欣赏规律美。

    五.总结

    人教新标下册单元找规律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单元找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次不同的番茄太阳番茄太阳教学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


    读《番茄太阳》剩下的就是感动,对于三十多岁的我来说有着这种感动,我相信孩子与我一样有着这种感动。如果学生在想想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舞《千手观音》,知道《千手观音》中的那些演员们,把这篇文章与这些演员们加起来,最终不还是“感动”两字吗?

    一拿到这篇课文,我不懂题目是什么意思?读完十多个自然段还不明白课文题目为什么叫《番茄太阳》,如果按以前所学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点题的话,这篇文章就是另外一种模式了,即中间点题,后来又有两次重复,我一直耐心地读完这篇文章才理解,那种感动才拥有,所以我说学这篇文章剩下的就是“感动”。

    这篇课文出现了三次“番茄太阳”,第一次“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是与“笑”字相联,儿童那天生的创造性表现的非常清楚。第二次“日子过得真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我许多快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把明明说成了太阳”,这位乐观的盲童影响着“我”,其实盲童天生的快乐也是一种创造。第三次“……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是盲目说的“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温暖着“我”,这样的话也只有天真的孩子才能说出。

    文中的三次“番茄太阳”的出现意思不同,一个比一个意思复杂,更加感人。读这篇文章,我个人认为这不能放弃。

    另外,这篇文章给予人的是儿童给予成人的改变。文中之“我”是生活艰难,心情灰暗无比,住在旧楼房里,是从别的地方来到这个城市,应该说“我”因为拄着双拐,对生活的希望几乎没有了。没有想到这一家人,这家同样是贫穷的人,面对生命却是另外一种态度。成人改变成人作用远远赶不上儿童改变成人。“我”看得出明明的父母有什么样的追求,但“我”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一家的努力,社会的奉献,最终让“我”为之震撼。儿童的行动,儿童的力量太大。对于我们成人来说,经常回过到来看看身边的儿童,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美。所以,想到这里,我们教学这课,还要充满着感谢,即老师也要有感谢儿童的心理。成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童年其实是最无忧无虑,哪怕遇到最大的困难,儿童仍然存在着快乐。

    所以说,这篇文章给我们“热爱生命”的主题是复杂的,是多维的,我们老师可以从自己的维度来获得,孩子呢?我们就要尊重他们的感受。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后,让他们述说自己学这篇文章得了什么?闭上眼睛想这个番茄太阳,想这位盲童可爱,欢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闭上眼睛思考那种纯真之美……

    “番茄太阳”是“番茄”与“太阳”的组合,这种组合太美了!这种组合没有想到创造出一种新生命,一种对世界的唤醒。

    找骆驼教材简说 优秀教案推荐


    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激起读者往下读的欲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 教案精选


    《庐山的云雾》教学思考

    王玉梅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我在教学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本课中有二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登山路上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情景。二、看图想象庐山云雾有哪些动人的姿态。我注意到了这两处,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庐山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庐山云雾的壮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刺激了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览途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把光盘中云雾的景色放给学生看,那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雾,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

    三.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我用光盘呈现多幅庐山云雾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用这样的句式来说:“美啊,庐山云雾,我好想。”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的感受是十分丰富的,有的学生说:“美啊,庐山云雾,我好想马上来到这里,感受你的瞬息万变。”有的学生说:“美啊,庐山云雾,我好想亲自站在大天池畔,伴着夕阳,欣赏绚丽多彩的云海。”有的学生说:“美啊,庐山云雾,我好想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下你壮观美丽的身影。”

    在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启迪智慧“分数的再认识”教学与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


    课堂写真你认识分数吗?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顺着“认识”这个话题进入了教学。“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几个分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几位学生分别说出3/10,1/2,1/4,6/8等分数,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分数。教师又让几位学生说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吗?谁先说说1/2表示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出示一个正方形、8个西瓜的图片等让学生说1/2、1/4的意义,几位学生都能正确地说明这些分数的含义。如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把8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1/4。”在两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谁来画一画,分一分”。大约有七、八位学生举手。一学生上来分,把西瓜图中8个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这位学生分完后,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不同的分法,教师让这位同学又画了一下,画法与前面的学生不同,也是正确的。教师又追问:“这里把什么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西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让学生说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小结并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笔,现场组织活动,准备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拿铅笔。“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3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跃跃欲试。教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并问台上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呢?”“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3”一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醒说,全体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讲台上。讲台前的两位学生打开铅笔盒,认真地数着,一会儿,两位学生都高高举起了铅笔,其中一位学生举着3支铅笔,另一位学生举着4支铅笔。“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教师问。“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不一样。”“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这是为什么呢?谁拿得是正确的。”多位学生先后举手回答。“会不会数错了。”一位学生一副疑惑的样子。“数错了?这也有可能,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教师没有马上作出评价。这位学生上来把两盒铅笔数了一下,判断两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看来,没有数错。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3,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教师重复了一下问题,并提出了要求。学生开始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在巡视,并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约2分钟后开始组织全班交流。“我们认为两盒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他们两盒铅笔的数量是不同的,我猜一盒是9支,另外一盒是12支。”两位学生的先后发表意见。“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认为是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不一样,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吗,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师再次问全班同学。没有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就请台上的两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3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教师又出示一幅图文型的情境图: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1/2,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1/2。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你的观点是什么,告诉你的同桌。”教师说道。学生同桌交流后,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两本书页数相同,那么是一样多的。如果两本书的页数不同,那么看的页数就是不一样多的。”一位男生作了一个假设。又一位学生很快接上回答,“不一样多,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一本书厚,另外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它们的1/2也不一样多。”“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在这个情境中,‘书的页数不一样多’这个信息是通过图的形式告诉我们的,我们要善于找出这样的数学信息。”教师进行了肯定的评价,“其实,第一位同学的想法也是对的,他是作了假设”。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都是看了一本书的1/2,但是看的页数不一样多呢”。“因为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多,所以一本书的1/2也不一样多。”“如果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整体不一样的话,那么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这位学生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教师也及时进行了表扬、总结。教师又出示一个纯文字型的情境问题:六一儿童节,小明和小芳去买书,小明用去了自己所带钱的1/5,小芳用去了自己所带钱的2/5,小芳用去的钱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请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法确定”。一学生说。“我也认为无法确定,因为没有告诉我们小明带的钱是多少、小芳带的钱是多少”。又一学生站起来回答。“无法确定是什么意思呢?”教师追问。“如果小芳带的钱比小明多,那么小芳用去的就多;如果小明带的钱比小芳多,小明用去的钱也就可能比小芳多;如果他们两人带的钱一样多,小芳用去的钱就比小明多。所以,我认为是无法确定。”刚才这位学生继续回答,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掌声。“这位同学分成几种情况来考虑,分析得很全面、也很精彩,你还想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吗?”教师好像还没有满足,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假设小明带了100元钱,那么他用去的钱就是20元;假设小芳带了10元钱,那么他用去的钱就是4元,这样小明用去的钱就比小芳多。”这位学生刚说完,另外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也想举个例子,如果他们都带了20元钱,小明用去的钱就是4元,小芳用去的钱就是8元,这样小芳用去的钱就比小明多。”全班同学再次给予掌声。“你们听明白了吗,他们在用什么方法来说服我们。他们两人其实都用了举例的方法,有时举个例子能把复杂的事情说得清楚些,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又给予了评价与引导。估一估,选一选在完成了一个“涂一涂“的练习后,教师出示了几道选择题,让学生估一估,再选一选。出示题目后,教师没有马上让学生回答,而是请学生先把自己选择的结果写在本子上,并准备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开始举手回答。“我估计一下,选择第二段。”一位学生先说了自己选择的结果。教师又请了一位学生,“我也选择第二段,我先看第一段,第一段圆木比上面这段短,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呢?”教师追问。刚才这位学生继续回答,“因为一段圆木的1/3是把一段圆木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不可能比整段圆木长,这样第一段就是不可能的。我们再看第二、第三段,第三段平均分成三份,一份明显比上面这段要长,而第二段我估计一下,应该差不多正好分三段。”学生讲完后,看其他学生没有不同意见了,教师又进行了小结、评价,“刚才这位同学用了估计、排除等方法得出了结论,这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这几幅图或实际的物体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先估计、再量一量验证的方法。”教师简要地读了一下题,仍让学生先把想法写下来,再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三位学生进行了分析,教室里又响起了两次掌声。“我选择的是第二群蜜蜂,是10只。我想,一群蜜蜂的2/5就是把一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现在2份是4只蜜蜂,一份就是2只蜜蜂,5份就是10只蜜蜂。”“我是从下面去分的,第一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每份就有4只,所以不是。第二群蜜蜂平均分成5份,每份2只,两份就是4只,所以就是第二群。”“我是先估计的,再分一分。看看第一群太多、第三群太少,再看第二群,算一算正好。”“你的想法也不错,先估计、再验证,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教师评价道,然后又作了小结,“刚才我们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了结论,说明我们对分数的理解又加深了。刚才的分析非常精彩,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找分数进行了课堂总结后,课的最后,教师又组织了找分数的活动。教师创设了一个“一位学生站起来”的情境,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先后说出了“全班人数的1/50”、“小组人数的1/4”、“大组人数的1/12、“会场总人数的1/1000”、“全年级人数的1/290”、“全校人数的1/1600、“兰州市人口总数的1/2800000”等,过程丰富多彩。“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最后,教师再次提问让学生思考。“因为总数一直在变化。”、“因为整体“1”是不同的,所以分数也就不同。”几位学生先后回答。整节课在学生思考、讨论的余音中结束了。案例思考用自己的一生追寻充满智慧的数学教学,是朱德江老师的追求。确实,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大的智慧,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尽量成为与学生智慧碰撞、智慧分享、智慧共生的过程。无疑,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朱老师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智慧。一、了解学生是启迪智慧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启迪学生的智慧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际上,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而且由于现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不再是一张白纸。这就要求教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要尽量与实际的教学起点吻合。了解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的开始进行。其实,一节课开始的数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目的也可以是丰富的,不仅仅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索;还可以是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应该成为教师了解学生,把握教学起点的重要环节。朱德江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设计了了解学生起点的活动,简单的一句“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出几个分数吗?”,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一步,教师鼓励学生在“一个正方形”、“8个西瓜”等具体情境中表达自己对1/2,1/4等分数的理解,不仅沟通了所学内容与原有内容的联系,而且在学生尝试表达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对自己理解的反思。了解学生,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这需要教师真正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其内容的联系有深刻的把握,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加以深化,这些无疑都是教学智慧的体现。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是启迪智慧的保障智慧的生成需要思维的充分参与,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这包括思考什么,如何思考,直至深度思考。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到一定阶段后,广大教师越来越认同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就本节课而言,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思考是逐渐深入的。当学生发现都是1/3,但铅笔的支数不一样时,他们最初的想法是有人数错了。在亲自核对无误后,他们的思维受到了挑战,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发现是因为“总的支数不同”的原因。进一步,在讨论“看的页数不同”的问题中,学生体会到“整体不一样的话,那么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难得可贵的是,在讨论“谁用去的钱多”的问题时,学生不仅能根据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解释这一问题,而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或者举例、或者假设、或者分情况讨论。这一切源于朱徳江老师有价值的教学行为。朱老师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并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在“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还想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吗”的语言中,学生的思考得以层层深入。还有,课堂上朱德江老师适时的追问、适度的延迟判断、适当的总结引导,促进了学生的反思和学生之间的学习,特别是对思考问题方法的点拨,不满足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从中学习如何去思考。的确,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学习数学绝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成为运用数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适应未来生活的人。三、促进学生多角度的理解是启迪智慧的关键智慧的获得离不开对所学内容的真正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无疑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特别是理解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决不等同于会背诵一些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朱徳江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的讨论,使学生借助具体的操作体会“整体不一样,部分就不一样”;“估一估,选一选”的活动,使学生借助图形进一步阐述自己对分数的理解;“找分数”的活动,使学生借助身边的事物,具体应用自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为学生理解分数提供了机会,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个性化的表达和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思路中,我们不难得出,学生确实对分数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需要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设计好的数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本节课几个活动好就好在,它们通过不同形式,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去研究分数、应用分数,无论是操作、图形还是身边的事物,无论是体会、估计还是寻找,既使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分数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感、估计能力等的培养。一节课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追求完美的,一节课也很难完全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但我们还是能从这节课中看到师生思维充分的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唤起、激发、升华。启迪学生的智慧无疑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必然是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也将得以全面体现,教师事业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我们看到,朱德江老师选择了这一追求,并正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坚实地前进着。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扩大、缩小

    出示书中练习

    37×10=400÷10=

    37×100=400÷100=

    师:观察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后是370。”那37×100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把37扩大100倍后是3700。)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5×10=350,把35扩大10倍是350。38×100=3800,把38扩大100倍后是3800。)

    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25×2=50,把25扩大2倍是50。25×4=100,把25扩大4倍是100。)

    师:再看400÷10=40,试着说一下。(400÷10=40,把400缩小10倍是40。)

    师:那400÷100呢?(400÷100=4,把400缩小100倍后是4。)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00÷10=50,把500缩小10倍是50,500÷100=5,把500缩小100倍后是5。)

    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120÷2=60,把120缩小2倍是60。120÷3=40,把120缩小3倍是40。)

    二、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两组算式。

    (1)4×2=825×40=1000

    40×2=8025×20=500

    400×2=80025×10=250

    师:这两组题首先我们先看第一组。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10倍、100倍,积8也跟着扩大10倍、100倍。)学生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的说出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

    师:再看第二组你有发现什么?

    (其中一个因数25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10倍、100倍,积1000也跟着缩小10倍、100倍。)

    师可引导说出规范的话。

    师:说得不错。好同学们当我们发现这些之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话总结一下?

    小组讨论。

    师巡视

    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师可适时指导规范学生的话。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指多名同学说。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一规律做几道题。(师板书15×6=90)

    师:根据15×6=90老师再写一个算式让你算一算得数,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准。(师板书:15×24=

    指明说答案,并说思考过程。

    师:说得不错,通过用积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好,下面我们再看一题——师板书

    15×30=15×48=15×36=15×54=

    (让学生逐个按“积变化的规律”表述。)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说出23×4=

    师指明说答案,并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

    然后师接着出题:230×40=23×40=

    三、练一练

    做第一题:生独立做,师巡视。集体订正时着重然学生通过比较用积变化的规律来表述。

    做第二题:说出判断理由。

    四、总结

    组合排列规律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探索排列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探索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军、小明、小红三人是好朋友,他们准备排成一排合影留念。该怎样排呢?

    课件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决?请在小组内探索,要求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组织讨论

    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方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法

    讨论:在排列的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

    提示用符号排列

    (2)各小组汇报,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种排法

    交流时板书:

    2、总结方法,升华认识

    谈话:仔细观察上述排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由此你能想到什么?能列式计算吗?

    回答后板书算式:3×2=6

    3、迁移方法,尝试应用

    提问:除了三个人合影,还可以怎样合影呢?

    小组合作,探索排列方法

    全班交流,肯定用符号排列的方法

    4、出示情境2,谈话:如果在他们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你能用算式排列吗?3×2=6

    三、组织反馈,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能用8、2、5三个数字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吗?

    尝试练习,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读题、看图,说出题意

    各自用连线的方法排列出比赛的场数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弄清题目要求,解决两个问题

    独立完成后展示、讨论

    讨论:通电话的是这3个人,寄节日卡的还是这3个人,都是“3”人,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对上找规律的思考 优秀教案推荐】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