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3-10

    【www.jk251.com - 分数混合运算的优秀教案】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小学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小学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优秀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

    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64+971.5+3.8+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十a

    加法结合律:a+b+c=a十(b+c)

    (二)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完成教材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计算。

    (1)++++

    (2)1-+-+-+-+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105~106页。教学目标:1、探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能主动地参与探究,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教学过程:一、问题从情境中引入课件演示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3块,妹妹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师:你能根据情境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生1: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生2:小明吃了这蛋糕的,妹妹吃了这个蛋糕的,弟弟吃了这块蛋糕的。生3:里面有2个。生4:2个是。生5:里面有3个,3个是。……〔设计意图:从身边的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同时又巧妙地运用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复习旧识,为知识迅速迁移做好准备。〕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小明和妹妹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2:小明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3:妹妹和弟弟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生4:小明比妹妹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5:小明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6:妹妹比弟弟多吃蛋糕的几分之几?-生7:他们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生8:蛋糕还剩几分之几?---……师:大家能给这些算式分分类吗?〔设计意图:问题意识,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合作解决重点问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是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本节课让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让学生把算式进行分类,为新课的研究指明方向。〕二、猜想在探究中验证1、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选择:+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然后再想一想为什么?(提示: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涂上红色,再把它的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全班汇报。⑴从图上看结果是。⑵是3个,是2个,3个加上2个是5个,也就是。请你来总结:你认为简单的分数加法要注意什么?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选择:-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理由。从上面的算式中选择1、2道,并算出结果。〔设计意图: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曾经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课堂上适时让学生合理猜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本节课教师在教学简单分数加减法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是多少?再进行合作讨论验证猜想。学生经历了从“合理猜想”到“小心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三、知识在练习中刷新1、口算:+=-=+=-=-=+=2、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分组比赛,看哪组挑得多。每组选一名代表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写在卡片上)(,,,,,,,,,,,,)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并改正。⑴+==⑵-===1⑶--==18⑷+==14、据统计,我班在校民乐队中演奏各类乐器的人数在民乐队总人数的情况如图。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分数加法或者减法算式,并说出它们表示的意思,并计算出结果。5、考考你:下面的题有几种填法?+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图意进行加减混合两步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发兴趣,温故导新。

    (1)口算。

    2+4+1=9-2-6=6+1+2=7-2-3=

    10-4-3=3+3+4=8-1-5=5+0+5=

    (2)教师利用投影或图片分步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图,口述图意,列式计算。

    ①先出示鱼缸中有4条黑金鱼,再出示有3条红金鱼,又放入2条花金鱼,问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教师问:这种把三个数加起来的算式叫什么?(在算式上边板书:连加)

    ②先出示鱼缸中有9条金鱼,拿走3条,又拿走2条,问还剩几条?

    学生口述后列式:9-3-2=4

    教师问:这种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的算式叫什么?(在算式上边板书:连减)

    教师问:在计算连加、连减时我们是怎样计算的?2.指导探索,学会新知识。

    (1)教学例1(金鱼图)。

    教师用投影或图片分步演示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并分组讨论图意,③教师问: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问:先算4加3等于7,7表示什么?再算7减2等于5,5表示什么?

    (2)教学例2(鸽子图)。

    教师运用投影或图片分步出示鸽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口述图意,

    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问:说一说算式中的4、

    5分别表示什么?

    (3)归纳小结,说清算理。

    教师问:观察今天学的算式与以前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同学们观察分析得很好!像这样既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叫它加减混合式题。

    师问:计算加减混合时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3.质疑调节,强化算法。

    教师问:今天学的知识小朋友们有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觉得今天学的知识在什么地方容易错?

    教师讲:计算的关键是要记住计算时的运算顺序和把第一步的得数记清楚。

    (1)计算并口述过程。

    (2)数学医院(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号,错的在括号里打“×”号。全班用反馈牌反馈)。

    4+2-1=7()2+2+1=5()

    4-1-1=4()

    (3)计算。

    5+4-4=6-5+8=3+3-3=

    8+2-3=7-4+5=4-2+8=

    (4)连线。

    课后小结:个别学生理解不好。

    加减混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教学内容:p75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养成认真细致的做题习惯。

    3、在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理解加减混合的算理(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说清楚算理也是难点,但是我们班的学生在说算式意义的时候大部分表达已经不错,所以我把这部分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第二步的计算。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6+4=9-2=

    5+2+3=10-1-4=

    二、探索新知

    (1)先加后减

    师:小朋友们见过天鹅吗?老师今天要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天鹅!

    出示天鹅情境图

    师:小河里一共有几只天鹅?

    汇报:小河里一共有4只天鹅(在说的过程要规范学生语言,用完整的句式表达)

    动态演示:飞来了3只天鹅。

    师:飞来了几只?

    生:飞来了3只天鹅。

    师:还剩下几只呢?用算式表示。

    板书:4+3

    师:我们的小天鹅玩累了,要走了。

    动态演示:又飞走了2只

    师:你能把刚才的过程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汇报,完成板书:4+3-2=5

    比较:这个算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连加和练减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加又有减

    揭题:加减混合

    读一读:4加3再减2等于5。(读的过程有必要用上“再”,我觉得这也是对算式的理解方式,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计算)

    师:结合小天鹅的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生汇报:原来有4只小天鹅,先飞来了3只天鹅,又飞走了2只天鹅,剩下5只小天鹅。

    (第一个学生在说的时候可能会很困难,可以先请一个表达比较好的学生先示范,在大大表扬这个学生之后,接下来的学生也会学着他这样说一说)

    师:你能计算以下这个算式吗?

    要求:1、计算为求正确最好能做一做标记2、边计算边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扮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生:先算4+3=7,再算7-2等于5。

    师:说一说5是怎么来的?

    生:是通过算出4+3=7,再用7-2算出来的

    (2)先减后加

    师:现在小河里是几只天鹅?

    生:一共有四只天鹅。

    师:小天鹅玩累了,飞走了几只?

    生:飞走了2只天鹅。

    师:看到飞走了几只啊,又有几只小天鹅飞过来了,那飞来了几只?

    生:飞来了3只天鹅.

    师:你能用刚才的图列出一道算式?

    生汇报:4-2+3=

    师:说一说算式的意思。(同桌互相说)

    生:原来小河里有4只天鹅,先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天鹅,现在一共是5只天鹅。

    师:不做标记快速算一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不做标记是为了让学生把第一步计算记在脑子里,从而提高计算的速率)

    生汇报:4-2+3=5

    先算4-2=2,再算2+3=5

    师:说一说5是怎么来的

    生:先算出4-2=2,再算2+3=5

    三、练习巩固

    1、做一做

    摆小棒:摆出7根,先拿走3根,再拿进来4根,列出一个算式

    7-3+4=7

    2、算一算

    7-6+5=8-4+3=

    6+0-2=7-0+3=

    找一个算式说一说怎么算的。

    师:在做加减混合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做好标记,第二步计算不能忘记。

    3、拓展提高

    课本77页最后一题

    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优秀模板


    第四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6~10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⒉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想想做做”第8、9题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⒈口算:

    720÷8630÷90330×075÷25

    337-45480÷2095÷5140÷14

    ⒉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

    (127+23)÷50328÷(360÷90)

    46×(30-25)47×56+379

    提问: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二、初步感知

    ⒈出示:180-36-44180-(36+44)

    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⑵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

    ⑶出示:159-(59+37)159-59-37

    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也一样呢?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⒉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

    80-20-3050-(20+10)90-70-20

    提问:为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⒊同座位互相考考对方,说出得数相等的算式。

    ⑴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灵活运用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出示图,提问:什么是一套衣服?

    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昼列出综合算式。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出示图,提问: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

    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

    学生做完后要求比较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四、知识拓展

    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老师做适当补充。

    五、布置作业

    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案精选


    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步应用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利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分析主要数量关系,从与两步应用题的对比中确定运算步骤。应用题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检验的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但检验方法只要求学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写检验过程。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初步知识。教材在以前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从本册开始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数据整理包括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数据整理有初步认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把不完整的简单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填写完整。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方法,要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平均分的区别,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据的方法。本单元的统计知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理解即可。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要多动手、多讨论、多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要调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特别是学习应用题的乐趣。此外,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能

    力,包括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除加混合运算 教案精选篇


    ,教材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真棒,差几条船呢,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名同学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师:当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②45÷5=9(条),实际上只有8条,所以不够。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学生边展示宾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①45÷5=9(条)9-8=1(条)②45÷5-8=1(条)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明确运算顺序。活动三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活动四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都是先算除法。能否完整清晰第1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活动五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113页自主联系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关注能否掌握除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活动六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是否公正客观。教学反思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加减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38-546-4026+13

    38-2046-737+25

    学生口答,选择其中的几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弄清题意,列出算式。

    教师出示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喜欢买那一种玩具。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8-25和44-25

    2、探索算法。

    提问:这两道减法题,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学生先独立思索,再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全班学生交流。

    提问:你认为谁的方法比较好?哪一种方法最适合你?

    3、对比算法。

    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交流。

    指出:在口算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比较每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独立填表。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读题,观察比较算式的不同,再由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集体订正时,说说每组题在算法上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在小组内估计哪种球最贵,再算一算。通过比较,验证估计的结果。

    6、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夸夸你的同学在这节课上的表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38-25=13

    44-25=19

    数学下册加减连减应用题练习教案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巩固新学的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连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加减、连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黄

    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XX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XX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XX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积商之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教案精选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在这节课中,我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知识让学生去构建,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课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嘴、动脑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揭示运算顺序。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算式,有些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我就让学生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计算,而且让大家都说一说运算顺序并找出相同之处。这样就给课堂压缩了一些宝贵的时间。把这些时间用在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上,我认为比较合适。

    《两积(商)求和(差)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1.运用数学术语意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如:164+18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50-35 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做三步混合式题时,不要求全体学生会依照运算顺序读题,但是在脱式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口述运算顺序。如:164+63先算16乘4的积,再算6乘3的积,最后算64加18的和。

    2.掌握两积(商)求和(差)同时脱式的计算方法。

    混合运算使学生明确:三步混合试题中如果出现两积求和(差)、两商求和(差)、一积一商求和(差)时,可以把乘除法同时脱式。

    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把准备题164十18中的18改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164十63。

    3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置。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4结合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训练。

    如:254-60+40

    =100-100

    =0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凑整的意识太强烈,而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计算时,提醒学生一定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通过了一定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说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怎样算吗?(生答)那么,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个问题。

    揭示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计算300-(120+25×4),说说:这道题有什么样的特征?

    2、先独立计算,并指名一人板演;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4、在班内汇报交流算法;

    5、小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2人板演;

    (2)指名板演学生说一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任选其中一组独立进行计算,想想:这一组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同时指名2人板演。

    (2)集体订正;

    (3)分别比较这两组题,说一说:各组中的3道题目,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指出:在含有小括号的两步与三步混合运算中,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1)分别先了解清楚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学生理清数量关系;

    (3)汇报交流解题的思路;

    (4)学生口答列式。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00-(120+25×4)

    =300-(120+100)

    =300-220

    =80

    先算小括号里的,在计算中还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