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10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教师资源网 www.722331.CoM]
黑龙江:4548000青海:7XX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50140〇6314028906〇28890620300〇307300
三、巩固新知
书后练习二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208808〇99999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jk251.coM小编推荐
苏教版“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优秀模板
练习三(苏教版数学二下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教具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通过练习来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练习三)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1.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323769561936
问:他们分别是几百多?323比500要怎么样?比100呢?
2.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
207○307657○269900○1000
3.分别请学生说说比较大小时的思考过程。
三.综合练习
1.出示练习三第1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1)明确三位数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由老师归纳。(2)(3)让学生独立写出符合要求的三位数,再思考比较它们之间大小的过程。
2.出示练习三第2题。
认真审题、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
3.出示练习三第3题。
独立完成
交流思考过程
对于可以的想法给予肯定。
4.出示练习三第4题。
观察数轴,问:你发现了这两条数轴分别是怎样排列的?
问: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还是小
学生独立填完后交流。
5.出示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6.出示练习三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思考过程。
7、出示练习三第7题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指名反馈,够买一台微波炉吗?为什么?
8、出示练习第8题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指名反馈,各人估猜的鸡和鸭的只数会有一些差异,只要大体合理就可以。
1)生弄清题意,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指名反馈,各人估猜的鸡和鸭的只数会有一些差异,只要大体合理就可以。
9、出示练习三第9题
9、出示练习三第9题
1)学生独立填写。
2)反馈说一说自己填写的方法和策略。
3)想一想:如何能一个不少的按规律来写呢?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结:其实“远得多、近得多、少得多、快一些、慢一些”等等都是相对与某一个数来说的,不是绝对的。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案精选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内容:第6页:例3、例4和练习二的:1~5题。教学目标: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复习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新课一、教学例3:1、板书:七万三千零八十八万。问: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七万写作70000三千零八十八万写作30800000七百零八万写作7080000。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写作: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5、板书例4。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6、检验。7、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二、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1、学生试写。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3、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4、学生练习3、学生相互评议。4、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5、学生练习。三、作业:练习二:6、7
以内数的认识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4、100以内数的认识(2)——读数、写数
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设想
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4)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十
位
个
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生独立完成第一行3题,然后读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学生尝试完成第二行第2、3题,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
教后反思录
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模式】学测评三元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3分)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600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3页例1。
2、尝试训练: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可以在计数器上数数。
3、学生汇报并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教师强调并小结。
5、尝试训练: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说一说每个数字的含义?
6、尝试训练:独立制作数位顺序表。
7、学生汇报并总结。
8、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好,最棒!
1、在计数器上拨数。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比较小数大小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经历使学生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体会掌握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准备: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们能利用自己的学具来具体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说出来。
学生汇报
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
1、出示课本例题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隔一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可以用我们以前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先从小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大家一起来记住比较小数的方法,记录在书上。
三、巩固联系,自我超越。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做一做
2、p949比较生活中三种茶叶的价格。
3、小组自己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长到矮的顺序排列。
4、p9410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让学生提问题,感受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四、小结
认识整亿数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个级和万级的数,你能说说个级有哪些计数单位?万级呢?(板书)……万级个级……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写数1000,是多少?表示1个千或1000个1。后加一个0,是多少?100000呢?表示?再加?……一直写到100000000,这是多少?板书(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整亿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亿数。二、认识计数单位1、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听说过“亿”这个计数单位,你对“亿”有哪些认识呢?万级前面是?亿级(板书:亿级),你能根据这两级计数单位的规律,依次说出亿级的计数单位吗?板书:…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计数器上拨2千万,这是?拨9千万?再加一个千万,就是10个一千万,也就是1个十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多少是十亿?百亿?千亿?谁能接着说下去?(板书)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千亿之前,还有计数单位吗?(板书:……)三、十进制计数法现在你能完成这张数位顺序表吗?出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填写,然后交流。请你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出示概念)四、整亿数的读写。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从媒体和报刊上看到整亿数。出示例题,读题,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这儿的数都是整亿数。1、九亿是多少?(9个亿)十七亿呢?三百七十五亿?怎么写?请你对着这张数位顺序表试着写写看。交流。(对着计数单位,一级一级写,写完后读一遍,看看对不对。)2、书上“想想做做”1对着数位顺序表先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3、书上“想想做做”2怎样马上判断它是几位数?你有什么好方法?请三人板演。交流。你能说说写数的方法吗?三、数的改写。1、出示例题2我国领土的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03年全国总人口约十三亿。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请你完成在作业纸上,一人上黑板板演。9600000或960万1300000000或13亿比一比,哪种方法简单?为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出示改写。2、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数据,你能把它正确读出来吗?南京的明天更美好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净增100000000000元,达到260000000000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左右;财政收入翻一番,达40000000000元以上你能说说,怎样读数又对又快?(先分级,然后一级一级读。)演示分级,然后让学生读。其实,一般报刊上不这样写,而是把它们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请你帮助改写一下。出示改写后的数据,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读完后,你有什么体会?3、练一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105000035000000000请你完成在作业纸上。交流。六、练习1、想想做做3,改写在纸上。2、想想做做4,直接写在纸上。你还知道哪些与人体有关的数据。3、想想做做5,出示一枚硬币,是6克;10枚是60克,一个鸡蛋大约50克;……4、近50年里,全球人口情况如下图。先读一读下面各数,再把它们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1950年2500000000人1960年3000000000人1975年4000000000人1987年5000000000人2000年6100000000人你对这样的统计结果有什么体会?七、介绍“二进制计数法”,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
亿有多大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3课时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活动过程教学再设计一、引入谈话: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谈话:大家都会读写一亿,但是这一亿到底有多大呢?想了解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二、实践操作1、数一数。(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本,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0本练习本大约所用的时间。(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3)进一步探索问题。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怎么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2、排一排。(1)实际测量长度。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2)列表进行推算。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表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3、称一称。(1)实际称一称。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2)列表进行推算,解决两个问题。解决第一问题。13亿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三、全课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以内的数复习 教案精选篇
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3、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
万以内数加减法回顾整理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回顾整理(2)
课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题目的结构(即条件和问题)。2.比较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3.让学生学会合作,大胆交流,能完整的分析应用题。4.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重
点
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难
点
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呈现。1、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学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之后,还学会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2、回顾呈现①出示教材70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图中有三个小朋友,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生可能回答:穿绿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蓝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教师在图中板书三个名字)②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师:现在三个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从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一会儿)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③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小明有16张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小明有16张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青有多少张卡片?教师板书这两个应用题。二、梳理归纳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⑴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可能有如下想法)●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求另一个人有几张卡片。●这两个题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数做比较。●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结:相同点都是已经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要求另外一个同学有多少张卡片。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⑵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2、全班交流,展示思维过程(1)交流第一题,学生有可能出现如下想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没有画图,这样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说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来。(2)交流第二题的解题方法。(3)学生口述算式。3、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三、拓展应用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2、72页第六题信息图①教师谈话: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怎样庆祝一下自己的节日?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献爱心的活动,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爱心呢?②出示信息图,学生观察。③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④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想法)●一组做剪纸123张,二组比一组多做58张,二组做多少张?123+58=181(张)●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一组比二组多卖多少元?(二组比一组少卖多少元?)320―200=120(元)●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两组共卖多少元?320+200=520(元)●154+160=314(元)115+80=195(元)154+115=269(元)160+115=275(元)154+80=234(元)160+80=240(元)一组可以买一种礼物,也可以买任意两种礼物。●115+80=195(元)二组可以买一种礼物,最多能买两种笔。●把18支钢笔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18÷9=2(支)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2、作业:完成72页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