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细胞 精选版
发表时间:2022-03-10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二)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小结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阅读资料并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jk251.coM小编推荐
推荐:高中教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 例题分析 精选版
例1如下图所示能够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a.甲→乙b.乙→甲c.甲→甲d.乙→乙
解析此题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考查学生使用各种表达形式描述一些生物学事实、现象等的能力。根据细胞周期中间期和分裂期持续的时间分析:乙→甲为间期,甲→乙为分裂期,而一个细胞周期是从上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时为止的一段时间。
答案d。
例2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b.n/2和q/2c.n和q/2d.n/2和q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是保持不变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同正常情况一样。有丝分裂间期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其含量在前、中、后期都比正常情况多一倍,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na的含量又恢复正常。
答案c。
例3比较人体皮肤表皮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的dna和rna,发现()。
a.它们的dna和rna都不同b.它们的dna和rna都相同
c.它们的dna相同,rna不同d.它们的dna不同,rna相同
解析此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原因。人体皮肤表皮细胞和胰岛b细胞均属于体细胞,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所以细胞内所含的dna相同。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细胞内基因的转录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rna,最终导致不同的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不同,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
答案c。
例4(江苏省高考题)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b.细胞内色素减少
c.细胞内水分减少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逐渐积累,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等。
答案b。
例5下列细胞可能癌变的是()。
a.游离组织,形态改变b.核增大,染色体收缩
c.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运输功能降低d.酶的活性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癌变细胞和衰老细胞的区别,引导学生学习时注意运用对比等方法识记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即游离组织。除此之外还表现为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改变。
答案a。
推荐:高中教案 细胞的多样性统一性 学习导航 精选版
1.学习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注意从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质特点上加以理解。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理解细胞学说的要点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通过实验,掌握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技能。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学习建议
(1)在使用低倍物镜的基础上换用高倍物镜,要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换用程序和技巧,并注意观察换用前后视野范围、亮度等的变化。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注意比较材料的用量、切片的厚薄、加盖盖玻片的方式对观察细胞的影响。
(2)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列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核膜,细胞核不成形,称为拟核。无染色体,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植物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构成的主要生物类群
蓝藻、细菌等植物、动物、真菌等(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的观点,指出其不足之处。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领悟科学发现的以下特点:①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②发现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③需要理性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④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由于具有细胞这样的共同结构而统一起来,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高中教案推荐:高中教案 细胞的能量供应利用 变式训练 精选版
1.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实验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实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2.右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内装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烧杯内为30℃左右的水,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最初一段时间内,u形管内左侧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a.升高、升高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降低、降低
3.右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绘制成的曲线,试问在光照强度不变时,对植物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a.t0~t1b.t1~t2c.t2~t3d.t3~t4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
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5.哪种生物的细胞能进行下列两个化学反应?()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a.硝化细菌b.乳酸菌c.酵母菌d.绿藻
6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④的生理过程名称。
①,②,③,④;
(2)写出a~d的能量来源。
a,b,
c,d;
(3)能量c的去路是;
(4)编号①和④、③和④是否可以表示同一种生物?举例说明。
7.右图表示一个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前溶液中加入[h]、atp、磷酸盐、叶绿体等。实验时按图示控制的条件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用此数据绘成曲线,请你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曲线形成的原因。
(1)ab段。
(2)bc段。
(3)cd段。
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
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
【技能】:
收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情感与态度】:
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难点
-细胞分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片断。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引入及细胞分化的概念通过复习有丝分裂的意义——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提出问题:有丝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应该在形态结构上相同的,但事实上呢?例如组成人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都一样吗?展示人体不同形态的细胞。引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可以用板画的形式解释细胞分化的动态过程。强调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分化的基础。思考老师的问题,根据初中学习过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经验作出回答。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形态结构细胞的例子。(二)细胞分化的意义与机理利用反向思维法,提出问题:如果组成多细胞生物的那些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是一样的,会出现怎么样的现象呢?引出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提出问题,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那么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一样?如果是一样的话,为什么这些细胞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解释细胞分化在分子水平上的原因。思考、讨论问题,作出回答:生物体各部分不出现功能的分化,生命活动的效率低思考问题,作出回应(三)细胞的全能性提出问题,既然分化后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和受精卵是一样的,受精卵能分裂发育为一个个体,那分化后的细胞可以吗?讲述斯图尔德所做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引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目前只能体现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动物的干细胞概况。适当补充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前沿以及引起的社会问题。根据课外知识,对问题作出回应。(四)课后练习略
组成细胞的分子
表2-3-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材料用具
见课本相关内容。
方法步骤
制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口腔碎屑,在载玻片液滴中涂几下;
3.将上述装片烘干。
水解
1.在小烧杯中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30℃水浴保温5min。
冲洗
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染色
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
2.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2滴染色5min;
3.吸去多余的染色剂;
4.盖上盖玻片。
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换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果
细胞核区域染成绿色,细胞质区域染成红色。
实验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表2-3-2dna和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名称
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成分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含n
碱基
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连接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