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篇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09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篇。

    如果您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范文大全小编建议您阅读一下“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启迪和帮助可供借鉴和参考。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老师在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化计划文字》。下面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美化计划文字》是省《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第三册的第4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本课内容是文档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字符等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丰富的文字变化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文字修饰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美育进行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我设计了这一课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WPS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文档处理知识的教学综合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的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自主实践或通过互相协作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地学习,让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

    三、说学法

    在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法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同桌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说、敢探索的优良品质。

    四、说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情感,设计本教学流程。

    (一)设计理念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1.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因势利导”,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科整合。更新观念,践行新课程,依据大教育观。本课我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内部的有机整合。

    3.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重难点,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提高技能。

    4.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5.分层教学的实施。学生不仅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有差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分层教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6.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修饰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颜色以及字符间距离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使颜色搭配合理、字号大小搭配适当,编排美观,进而得到美的教育。

    3.注重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难点

    字符间距的设置方法;通过字体对话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1.放大冲突,生成问题

    首先展示一个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排版不合理的文档,而后以变魔术的方式把这个文档变成文字修饰过的文档作品,让学生评判。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文档作品由于缺乏变化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教学内容:你们想学会让文章变得漂亮起来的本领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学习如何美化计划文字。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2.策略导航,自主建构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点击工具,认识菜单。

    我们要想把《课余计划》也变得那么漂亮,就得先认识格式工具栏的各种菜单,尤其是字号、字体、字形、颜色等工具栏的使用。教师一一介绍菜单的作用,介绍时边演示边介绍。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熟悉各种文字修饰的方法,积蓄经验,为培育学生的成功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重视双基的教学理念。

    第二层次:尝试操作,合作交流。

    教师选定一个文件,根据文件的特征,让学生提出文字修饰方法,而后学生尝试自主操作。学生操作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修改修饰。

    教师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教学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创新动机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础。特别是为学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分步跟练,尝试使用

    推选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点,各自修改。

    1.美化标题:选中标题文字,设置其字号为“一号”。字体为“华文彩云”还有颜色设置为“绿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进行文字修饰。

    2.正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集体探究,提出修饰的最佳方案。教师组织学生操作。学生操作中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整个课堂结构中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同时,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我的设计侧重学习的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提升技能,合作探究

    选定一篇未修饰、编排的文章,让学生尝试解决。遇到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根据电脑教学的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学生几人一组,合用一台电脑,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学会与人合作。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向其它同学去学习。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新问题。)

    4.梳理经验,达成自构

    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让学生互相说说是怎样给《课余计划》“化装”的。

    5.课外延伸,整合学习

    选定自己的一篇作文,进行文字修饰,文章编排,然后打印,交给家长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

    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

    (2)练习操作一下。

    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

    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4、打开文件房子。

    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全课总结(略)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桌面和开始菜单。

    2、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3、学生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

    4、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初识Windows98,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98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操作,特别是双击操作。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了吗?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那你们想不想学会使用计算机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神奇的Windows98,探索其中的奥妙之处。教师板书课题:初识Windows98。

    二、Windows98是什么

    1、你知道怎样启动Windows98吗?

    教师讲解启动Windows98的方法:先显示器,后主机。并请一生复述。

    2、全体学生打开主机与显示器电源,观察Windows98启动:你是怎样开机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说明:计算机开机过程中,我们不要动其他设备。

    3、学生讨论:Windows98是什么?你还能了解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呢?

    4、小组讨论汇报:通过刚才的上网查询与讨论解释:Windows98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发展经过怎样呢?

    公司软件资源和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三、Windows98的启动

    1、刚才,我们都启动了Windows98,可以看到显示器上有什么?你能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讨论。

    3、小组汇报,教师对照画面小结:蓝底的画面叫Windows桌面,它如同我们所用的桌子,可以在桌面上摆放和移动物品;而桌面上摆放物品就是这种小图形,叫做图标;小箭头随着鼠标移动而移动,所以称其为鼠标指针,简称指针;这像个按钮,上面还有开始两个字,叫做开始按钮;Windows桌面最下面是一个灰色长条,它把计算机执行的任务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是任务栏。

    4、同桌互相指着屏幕上出现的东西问对方。而后,教师用鼠标指针指到哪,学生说出所指物品的名称。

    四、鼠标器的操作

    1、Windows98的许多操作是用鼠标器来完成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鼠标器,它长什么样?用手握一握鼠标器,怎样握比较合适呢?

    3、他说得对吗?你还想进一步了解鼠标器吗?请同学们上网了解一下鼠标器的结构,学一学鼠标器的正确握法。

    4、学生汇报:通过上网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握法,鼠标的指针含义,鼠标的发展历程。

    6、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鼠标器的基本知识。鼠标器怎样操作呢?今天,我们请计算机陪着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使用辅助教学软件练习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操作。

    学生按照软件的描述性要求去操作。做对了,计算机提示做对了!,并由电脑老师告诉他这样的鼠标操作就是某一操作;做错了,计算机提示没有成功并指出操作要点,电脑老师鼓励学生加油啊,再试试!

    7、刚才,你学会了什么样的鼠标操作,是怎样操作的?操作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教师相机小结。

    五、Windows98的关闭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启动Windows98,那怎样关闭Windows98呢?

    Windows98的关闭第一小节。

    看完书后,单击开始按钮,你看到了什么?

    3、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开始菜单的内容和菜单命令的含义。

    4、同学们阅读第16页的读一读了解一下开始菜单的命令作用及快捷菜单。

    5、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关闭Windows98。等关机30秒后,让全体同学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开机启动好Windows98。

    你是怎样关闭Windows98的?

    教师小结:1、单击开始按钮;

    2、单击关闭系统;

    3、单击关闭计算机;

    4、单击是;

    最后还要关显示器。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知道什么?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进一步研究Windows98。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3)

    《家乡小树影成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是windows中画图板工具的练习,本课的内容是关于对图形进行拉伸扭曲及翻转旋转操作的讲解。

    在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在文件之间进行图形的复制、移动。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要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形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些操作的特点并学会综合运用操作创造出复杂的图案。

    在仔细阅读了教材之后,我感觉到,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走的话,首先学生不一定会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不一定会很好。另外,教材在设计的时候也有一些实际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一些环节不适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于是我对教材的流程作了一些改编,抓住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想办法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结合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兴趣中进行学习。

    在本堂课倒入过程中我先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花边图案,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他们的原形,哪里能看到这些图案?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花边图案,以此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设计让学生观察图案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复杂的花边其实可以拆分开来,它是由很多个相同的简单图案通过一些变化从而得到的。然后布置给学生设计一个简单花边的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看看画图工具里有没有什么操作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各人的基础不尽相同,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很快就发现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结合翻转/旋转得到一个较为复杂的花边图案。这时候就可以让已经掌握了方法的学生来做小老师,给不清楚的同学讲解操作方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主思考得习惯。如果学生普遍有困难,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以便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了解了操作方法之后,可以留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便巩固学习成果。

    有了初步的学习成果之后,我设计了一些拓展内容来完成进一步的教学目标。首先提问学生除了翻转/旋转还有哪些操作可以运用到花边设计中来。简单地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书本的知识点来研究,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并展示自学的成果。以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出示一些应用了拉伸/扭曲操作的图案,让学生寻找构成这些图案需要用到哪些手法,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运用拉伸/扭曲操作可以带来变化更多更丰富的图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案构成的元素,让学生根据这些元素来设计花边图案。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一起来评价。以次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锻炼学生欣赏与评价的素质。

    最后,教师可以对本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要提醒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多尝试画图板里的一些功能。

    这堂课主要的设计思路是从生活入手,通过设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使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去分析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4)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是富拉尔基区和平街小学校的参赛选手李明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课《保存资料》。

    从新理念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浏览器上网以及查找网络信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学生对于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揭开新课的面纱,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保存网页、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这是学生上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节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立足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保存网页、网页上图片以及网页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成功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亲历、体验、探索,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及整个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整个网页。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导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⑴情景导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本节课的开始环节设计了一个实例,在真实的情景中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⑵任务驱动法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本课中我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并给出提示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伴随着的就是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学生的茫然的感觉。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后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听取他人的建议,加之两次教学实践,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穿梭,你们觉得有趣吗?同学们看,我们的学校是由老师、同学和校舍组成,那同学们想想在访问的网站中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回答:网页。那网页又是由什么组成啊?文章、图片、动画……。继续设问:那你们有办法把漂亮的图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欢的网页保存起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循序渐进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并且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务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旧衔接,创设需求,探索问题方法,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的设计了3个递进性活动:

    1、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保存一个网页。以网页为例,该网页主要介绍一些关于花朵方面的知识,与科学课有联系。

    访问网站-—单击相关链接——显示相应的网页——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指定名称是“我的文档”的文件夹——可以命名,单击“保存”按钮

    此过程讲授后请学生上台操作以巩固新知,操作时教师适时评价,也可找学生进行评价,适当运用鼓励的语言:“看,这个小同学真像个小老师呀”、“这位同学讲述得比老师还明白”。同时提醒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时要注明出处,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保存网页”的步骤非常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稍有困难,在这里,我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小组合作示范”等几种形式,巩固新知。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参与到学习中去,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巡查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交流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在遇到困惑时组织小组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在学习新知时,首先给一个提示: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与我们学习的画图中图片的复制与粘贴很相似。并且告诉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给他们一些分工的建议,成员可以分成组长、调查员、操作员、汇报员。但并不是说每个成员都自己做自己的事,还是需要共同讨论,接受组内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商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疑惑,从点播的角度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顺势点播,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求新的途径,激励学生从多条路经出发,或者自己开辟蹊径,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建立可行的学习过程。

    保存方法:

    打开网页—选定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输入文件名—保存图片。

    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本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和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与前两个知识点有相近之处,所以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网页上文字的方法。

    教师引出:有的时候网页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只想要文字,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一定更简单吧!试试看吧!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保存方法:

    访问网站——选文字——复制——单击“记事本”——粘贴——保存文件

    (三)布置任务、综合练习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向同学布置了下面的任务,让学生查找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的图片信息,并且把它们收藏起来。课前学生把语文课本带来,把涉及到的图片分类,然后通过网络,利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把图片、相关的文字资料保存起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用到这些图片,可以到这里来查找,有条件的话,可以打印出来。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计算机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此学过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操作,以达到巩固、熟练操作的目的,并且让同学们明确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而不是摆设。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给出一张评价表。让学生认真填写。并且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说说你填写后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评、互评,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进步。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轻松,原来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强。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变幻的形式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了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撞击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不知不觉将新知掌握。

    4、布置任务环节中,学生将所用的涉及的语文方面的图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识的学以至用。

    5、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不充分,评价环节也很重要,应在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时间。

    6、在汇报学习、操作情况时,学生有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和网友的聆听!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5)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2.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3.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4.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师:展示用Word编写出的各种诗歌、日记、短文等作品。图文并茂的文学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认识Word的教学埔平道路。

    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教师所展示的各种文学素材。

    师:这些漂亮的作品都是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的。Word功能强大,我们能够做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能够在文章中插入漂亮的图片,做好以后,还能够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让我们开始学习word吧。

    [从学生身边的活动出发,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兴趣,由此感知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探索科学知识的真谛。]

    二.设置任务,自主探究

    活动1:word的启动。

    教师示范。

    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word2003”,单击“microsoftofficeword2003”命令,打开word2003窗口。

    [板书:word2003的启动。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office――microsoftofficeword2003”命令。]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

    学生上机尝试,请个别学生向全班学生做示范。

    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请选取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启动word。

    [透过学习让学生顺利地启动“Word”窗口的方法,并对其窗口进行初步的认识。]

    三.参与游戏,突破难点。

    活动2:word窗口的组成。

    1.Word窗口和写字板窗口很相似,先打开写字板窗口让学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2.打开word窗口,教师介绍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任务窗格、状态栏等。

    3.小游戏:

    游戏1:在菜单栏中找命令。

    游戏目的:熟悉菜单栏中的命令,每小组至少说出5个。指出相应命令所在的菜单,最好能说出命令的功能。

    游戏2:在工具栏中找命令。游戏规则同上。

    教师: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能够找到,你们相信吗?

    与教师比一比:学生考教师,由学生说出工具栏中的命令,教师在菜单栏中找出相应的命令。

    4.小练习:输入“实践园”中的文字。

    [透过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始终持续兴趣高昂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用心性。]

    活动3:保存word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2.在对话框的“保存位置”框中选取D盘中自己的文件夹。

    3.在对话框的“文件名”框中输入文件名。

    4.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完成“实践园”。

    透过学习,学生能够从比较中掌握正确的文档保存方法,完成保存文档的操作,完成了理论到实际的应用,实践了知识的迁移。

    活动4:退出word。

    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ord的方法。

    培养学生:

    (1)动手潜力(敢于大胆操作,掌握正确的Word操作方法)

    (2)动脑潜力(敢于思维、想象,有探索精神,有求知欲)

    (3)动口潜力(敢于师生对话、同学交流,观点互动、取长补短、共同分享)。

    四.归纳总结,成果展评。

    此刻每组推选一名本组中画的最好最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大家分别给每个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小小打字员。

    (学生进行自主点评,打分,说说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

    透过全班交流,更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透过各奖项的评比,到达了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多元化评价,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六.教学理念。

    纵观本课的学习活动的预设,我始终立足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透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6)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 鼠标和打印机。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四、作业;

    完成练习题 1-4 。

    【小学信息技术小结】

    转眼又过了一个学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跟云,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先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作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制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作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期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转台,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东佃,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时间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努力方面

    1、努力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

    3、嘉庆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也要按规定严格的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7)

    《用“E”眼看世界》是吉林省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根据课程内容我将本课划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引导学生认识因特网,掌握用IE浏览器打开、浏览网页为主。第二课时以正确使用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快速浏览网页,应用IE浏览器收藏网页,设置默认主页为主要内容。我这节课要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根据课程内容,我确定本课教学内容除要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有效的以读书指导操作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是正确使用IE浏览器快速、准确地查看网页,教学难点是IE浏览器常用工具的使用。

    1、明确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没有目的,势必造成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因此,学生每次探究一个新任务之前我都会明确地告诉他们任务的主要功能,使他们有目的的学习。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除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知识内容,更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读书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学生自学后通过请同学做老师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总结操作方法,使全体学生的新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也是为学生自学成果的一个展示与交了场流提供所。这样以来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当然有的时候,教师也要做适当的总结与演示。

    2、放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讲求的是“精讲多练”,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所谓的放手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实践,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操所,使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思维、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也得到锻炼与熏陶。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学生们的兴趣点出发,结合导入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众多景点中找出几个自己感兴趣、喜爱的网页进行收藏夹的添加,即让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符合我们这次的主题。

    首先以复习的方式导入新课,比一比看谁先打开“”网站。以竞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斗志。

    然后请同学们随意浏览网站,并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使学生对网站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不仅是向学生推荐一个好站点,同时,也时给学生创设一个复习浏览网页的情境。

    接下来,教师导出五个常用按钮,并以此指导学生参考教材学习的方法。学生结合此方法学习五个按钮的用法。

    在小结汇报五个按钮的用法之后,由学习到的主页按钮直接导出设置IE浏览器的默认主页方法这一学习任务。

    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以后,是一个必要的评价过程,教材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评表格。我结合自评表格和课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本月24日我在三年五班进行了《用“E”眼看世界》一课的教学。这一课我主要进行了IE浏览器常用工具和设置浏览器主页两个内容的学习,这些内容主要是IE浏览器的入门知识,知识内容比较简单、枯燥,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我从重多网址中选择了《毛毛先锋网》做为学习的主要媒介。

    我教学的这个班的学生已经有了上网的经验,而且个别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对IE浏览器的使用也不陌生。但这必竟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仍然将IE浏览器的常用工具的使用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另外,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省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现在的教材是这学期新修订的,教材中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确定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教材中对技术的指导更加具体、详细了,这也和现在各种计算机教程的编写相似,因此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我在课堂中又渗透了自学方法的指导,即学生软件的操作时可以按书中的操作步骤一步步操作,以读书指导,以实践验证理论。

    基于以上特点,我将学会自学方法,参考教材学习作为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还不熟练,对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使学习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是我利用学生汇报和小结弥补了这一缺点,但也表现出了学生的学习气氛不够热烈。但是我深信按照这种学习方法,秩序渐进的训练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形成,并使其终身受用。

    这节课还有一些问题存在,由于受到上网速度的限制,学生在打开网站、浏览网页的时候耽误了一些时间,以至于课程的后半部分时间显得不够用了。这虽然是教学上网的课程的通病,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这样的课堂上怎样能更合理的安排时间。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8)

    五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比较强,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往往跃跃欲试,而且在挑战成功后会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留下较深印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则要多帮助他们一下。

    针对学生们的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穿插进行演示、讲解和指导。同时,在教学中我还多引申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因为根据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老师教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会过时,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

    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电脑较好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纪律等;这样更能让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更能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省编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七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wps软件进行简单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让学生了解表格在文档中的作用,表格的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输入内容的操作。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学习热情,为后面制作电子版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表格和单元格,学会插入空白表格和输入内容。

    ②技能性目标:在教师演示、教学之后,学生在练习中要熟练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巩固输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学会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学习。

    ③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表格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记笔记、记问题;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如:主动探索学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分享。

    3、教学重、难点。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③表格中的光标定位。

    ④复制与多次粘贴。

    二、教法与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课,它有本身的特质——技术学习。而技术学习在中国的精髓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告诉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领”字,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基础操作要领上没有做其他教学形式的处理,而是单刀直入,演示、精讲、记笔记,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上手操作,把时间留给学生多做扎实的操作训练;与此同时,我还考虑了学生“修行”的空间,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学、自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例如:表格删除,插入、删除行列,复制与多次粘贴等知识,均是这样处理的。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课堂中让学生反复接触课本,并且要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课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学中的两次练习里都强调了“要记录自己新的发现及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素养形成的要点,“探索、发现、知识内化、自我学习、螺旋提升”,从而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现代社会人必要的工作观念,为他们今后的人生给出一定的指导。

    三、学法。

    1、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经过了三年级的基础知识学习和wps文字录入的学习,在文字输入、修改、复制、粘贴、换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较熟悉。

    2、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模仿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设想。

    从情景创设引出新课,教师多角度立体的“领”,学生踏踏实实的“修”,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达到一定的“悟”,之后通过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讨论、分享,进而“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教学环节描述。

    (1)导课。(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课件展示:开学之初,我校四(1)班,王亚东生病住院了,虽然生病了,但他还是特别想上学,同学们把崭新的课本带到了病房,王亚东非常开心,他对班长说:“下次帮我打印一张课程表,我在床上也能够跟大家一起学了。”这一下,可把班长难住了,因为它不会用电脑制作课程表。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情境导入,打动学生,培养助人为乐,关心同学的风尚)

    生:……

    师:下面我就来教大家怎样创建一个课程表,希望大家学会后帮助班长解决这个难题。

    (任务驱动,明确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新授。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边看屏幕演示,边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应的步骤。

    (通过笔记、标注来辅助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发现课本的工具性。)

    示范:1、运行wps。

    2、输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单元格的概念。

    (针对这个重难点,我运用演示、学生标注来进行突破,同时要求学生记住撤销的操作,确保学生在尝试失败之后可以反复操作。对于单元格的概念,我运用建楼房来打比方,进行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4、输入文字。

    (对于光标定为这一难点,教师只演示鼠标光标定位,其他的光标定位,tab键移位留给学生通过交流或者探究课本来自主发现、学习。)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骤着重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师的讲细、讲透、示范到位,来促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板书:(操作步骤)

    (3)尝试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①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浏览课本,划出你认为的要点,以及教师没有说到的,你认为可能用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课本工具性的认识。)

    ②给出材料一(班长手抄的课程表),让学生自己操作,创建课程表。邻近的同学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有收获的、有疑问的请记在课本上,在交流时间里一起研究、解决、分享。

    (材料一是手工绘制的课程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4)成果展示与交流提高。

    ①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让学生自己谈方法、技巧、收获、问题,其他同学进行相应的记录、帮助解答和评价。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互助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学习,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②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并对发言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③学生结合展示的成果,小结知识点。

    (5)巩固练习。

    情境:王亚东收到课表以后非常开心,不但躺在床上认真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课外书,其中有两本书他特别感动,于是就画了两张表,希望我们能帮助它他出来交给班长给全班同学,大家愿不愿意在帮个忙?

    ①给出材料二(我国第三季度水电使用情况),材料三(我国近三届来的奥运奖牌统计),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制表。

    (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需要。)

    ②通过广播系统,展示学生成果,教师对学生讲解的相应知识点给与一定的补充或说明,同时,通过这些数据,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体会国家自豪感。

    (6)课堂总结。

    通过一张完整的处理过的课表与今天学生自己做的课表对比,让学生自己说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今后还要学习的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

    五、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望各位专家、同仁能给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画简笔画。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情感与态度:

    1、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未知的知识。

    2、利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内心,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在交流中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增进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利用电脑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画简笔画。

    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工具有比例地作出要画的简笔画。

    教具准备:

    制作一个网页课件,把使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进行画图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演示,既可以教师使用,也可以学生使用。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基本绘画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绘制电脑简笔画。

    2、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加“电脑简笔画画图比赛”。教师操作配乐课件,演示利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画出花、鸟、数字、人物动作、物品等简笔画。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师随意演示用椭圆画茶壶的步骤,介绍课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与步骤。

    2、让学生自学教材P10—P13,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简笔画利用课件进行学习。

    3、让学生自主操作课件,一边浏览与自己选择要画的简笔画相关的资料,一边进行工具的使用学习和绘画创作构思。

    4、让学生分2~4人小组,交流心得。

    三、动手尝试教师随机辅导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画简笔画。

    2、同桌互相讨论自己的创作心得,并进行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根据交流所得再继续创作,修改自己的作品。

    四、师生互评体验成功

    1、让学生分2~4人小组进行讨论,选出小组内的作品,并进行协作完善。

    2、将小组评选出的作品再通过全班投票选出班级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3、师生互评评选出的优秀作品。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画图中“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的使用,并且用这些工具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简笔画。

    2、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先构思,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简笔画。(课后练习第二题)

    3、教师在教师机上播放欢快的乐曲。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1)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山西省统编教材小学版《信息技术》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身临其境话信息》。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五、教学程序;

    六、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分别是进入信息王国、 亲密接触Windows和魔力画室。“身临

    其境话信息”是这套教材的第一节课时,是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否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它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的窗口,同时为这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说,意义重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难点:是“信息”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

    1、本教材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等抽象概念,还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2、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远远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3、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根据这种情况,我设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熟悉简单的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选用简单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解决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和参与“你做我猜”、“小小传令兵”、“逛超市”三个活动。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初步理解相关的概念;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亲历活动过程,增强体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2、感受信息处理与信息技术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紧密联系;

    3、初步形成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悬念教学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置悬念。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游戏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等活动,从形象的事物中总结出抽象的概念;

    3、实践教学法:先让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亲身实践。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信息处理的方法。

    五、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模块:导入、基本活动、拓展活动、小结和作业。

    (一)导入

    设计本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课,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模块的第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这学期你书包里的课本有什么变化?(对了,多了一本“信息技术”课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一起遨游,去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发现自己书包里课本的变化,多了一本书!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后将多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但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呢?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接下来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我出示了一张“三年二班学生在电脑教室的座位顺序表”,然后问到:你们相信不相信只要你指一个座位号老师就能马上告诉你这个座位上的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学生会觉得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引出本节课题“身临其境话信息”,并板书课题,同时提出“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几个名词,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你也能象老师一样。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活动

    设计本模块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突破“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的教学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养成注意观察、积累信息的好习惯。活动是师生共同乘坐“信息快车”进行旅行,途中要停靠三站。第一站:你做我猜;第二站:小小传令兵;第三站:逛超市。通过这三个活动最终达到完成“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任务。

    1、你做我猜

    这个游戏是:把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熟悉游戏规则以后,出示

    我为他们准备的“动物”、“电器”、“球类运动”、“办公用品”四大类题目以供选择。游戏开始前先选择猜哪一类。下面,我以球类运动为例做简单说明:比如说:猜“篮球”这个内容时,可以表演投篮的动作,也可说这项运动每队由五人参加,或以人物说明,比如说姚明是什么运动员等等。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猜到是“篮球”这个内容。最后要评出猜得最多的组,以示鼓励;游戏做完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刚才你们的动作、语言要表达什么?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很显然,就是围绕屏幕上所写的内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信息的存在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感受到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为后面信息、信息处理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二页。(投影展示)

    从这几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

    (1)我看到的第一幅图是一张照片,是两个小孩拿着水枪和一个大人在河里游戏;

    (2)我看到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男孩穿着蓝短裤。

    (3)我看到了第二幅图是一部电话,我知道用电话可以和朋友交流。

    (4)我看到了第三幅画是报纸,从报纸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闻。

    (5)我看到了第四幅图是一台电视机,电视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幅风景画。

    ……

    再请看下面这些标志,你在哪里见过?猜猜它们的含义?

    学生的回答是:

    (1)第一个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2)第二个标志是“人行横道”的意思;

    (3)第三个是“工商银行”的标志;

    (4)第四个是“红十字会”的标志。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可以依附于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从而总结出“信息”的概念:“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方式传送的叫做信息。为了巩固学生对信息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说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过哪些信息?

    比如:上课的铃声、120救护车的警报、教学楼里的“别把楼梯当滑梯”“别把楼道当跑道”……等等。

    那信息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接着进入第二站:小小传令兵

    我是这样设计的:按学生的座位每行分成一组。请一位同学读“游戏规则”让大家了解。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难易不同,传递的效果也有差别。比如,第一组内容,每个组都能传得准确快速;可是第三组内容,大家都出现了漏字或改变句意的现象。这时我立即把握时机进行总结:大家刚才都实践了一次“信息处理”的过程:第一位同学看纸条和后一位同学听前一位同学传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采集”的过程;要把自己得到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必须先经过自己大脑的存储和加工,这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存储”。那什么是传递呢?同学们之间相互转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什么是输出呢?前一位同学告诉后一位同学的过程及最后一位同学把信息写在纸上呈现出来就是信息的“输出”。

    这时总结并板书:“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最后得出“信息处理”的概念。

    信息处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随处可见,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三站:逛超市

    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页问:谁知道这几幅图的意思是什么呢?同学们很快地回答出,是逛超市。于是,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了逛超市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引出“信息技术”的概念--------“在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输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都叫信息技术”。

    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生活、学习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身影。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把“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这三个概念掌握以后,我设计了第三个模块:拓展练习。

    (三)拓展活动

    本模块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呼应导课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

    在引课时,学生选一个座位号,我马上就能说出这个座位号上学生的相关信息。现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概念之后,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老师在课前采集了三年二班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这些信息,然后根据座位号,对应做成这张表格,同学们的信息就一目了然了。

    2、拓展练习

    我是这样组织的:(出示公交车站牌)

    下个星期天,班里要组织一项社会活动,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去动物园、汾河公园、迎泽公园。现在我给大家提供离我们学校最近的三条公交车的运行线路,请同学们根据站牌提示,设计一下你们需乘坐哪路公交车,乘车路线,算出要乘坐几站,分别经过哪些站点?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同一个组的可以进行补充、完善。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亲身实践了信息处理的过程,加深了对“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三个概念。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在接触“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信息。大家不仅要学好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而且要养成认真收集信息、正确处理、应用信息的良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一个有关奥运会的、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在下节课上,我们请大家做三分钟的介绍。

    到此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1、观察评价法:就是观察学生的学习,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情感)

    2、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理解的问题、汇报的结果要进行及时的点评。并且认真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人交流的态度、合作的意识、表达的方式。(能力)

    3、实践活动(作品)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活动的效率、成果做及时的评价;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2)

    1、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三、说学法

    该年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课件、图片等。

    四、接下来我将分析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2几个环节:

    1、展示评价共同进步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2、课外延伸作业布置

    问题: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操作?制作。

    纵观全课,我在教学中积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位,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同时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鞠躬)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3)

    活动目的: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学习设计名片。

    活动准备:教师--“名片树”两棵,上面悬挂各种各样的名片。

    学生--每桌上放有铅笔、模板、彩笔、卡纸、剪刀;学习书写数字、名字。

    活动过程:

    一 、总结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问:小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来,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帮助它请来了河马医生?

    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得很漂亮。

    三、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设计名片的要素。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电话等设计要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幼儿设计名片

    五、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是否会使用模具剪各种形状的名片;装饰得是否漂亮。

    六、相互交流

    2 学生,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名片。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篇14)

    一、教材分析:

    《美妙的万花筒世界》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第一单元《神奇的logo王国》的第五课。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logo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一些绘图方面的技巧,渗透编程的思想,初步建立程序语言的概念,为以后高一级的学习打基础。它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发现中去学习,再在学习中去探索,做到玩中学、学中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logo语言绘图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点是重复命令的嵌套。教材利用了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画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

    2、能够熟练运用重复命令嵌套的画图。

    能力目标:

    通过运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自学的能力。

    情感目标:

    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

    难点是:绘制旋转图形及程序的编写。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网络机房、电子万花筒图案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时,采用展示作品的形式引入,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实践,采用自学、探究的方式去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自主探索的学习。然后让学生交流,归纳总结出嵌套命令的规律。教学绘制旋转的正方形时,采用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的方法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要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巩固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和启发点拨的作用,同时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出示图形学生观察。(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这些图案千变万化,你知道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同学们想不想学?这些图案是用我们学过的LOGO语言画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等学完后你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指挥小海龟画出各种各样美妙的图案来。

    (2).复习重复命令:(因为只有这些重复命令掌握好了,本节课才能应用熟练,学起来轻松。)

    重复命令的格式:

    REPEAT重复的次数[重复执行的命令]

    如:画正多边形的命令为:

    REPEAT边数[FD边长RT360/边数]

    画长方形的命令为:

    REPEAT2[FD长RT90FD宽RT90]

    画菱形:

    REPEAT2[FD边长RT30FD边长RT150]

    画奇数多角星的命令:

    REPEAT角数[FD边长RT180-180/角数]

    画半径为R的圆的命令格式为:

    REPEAT360[FD3.14/180*RRT1](REPEAT360[FD1RT1])

    2、探究新授

    (1)让小海龟画一个大风车:

    教师导语:课本24页有两种方法,请同学们自己上机尝试练习,做完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学生上机尝试练习。(因为这一个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规律,从而总结出重复命令的嵌套。)

    方法一:

    在命令窗口中键入命令:

    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90

    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90

    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90

    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90

    方法二:

    REPEAT4[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90]

    B.归纳总结:

    先让学生说异同点,然后总结。

    重复命令内又有重复命令,大的套小的,小的嵌入大的,叫做重复命令的嵌套。

    (2)指挥小海龟绘制旋转的正方形

    A.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上机分步操作,一次键入下列命令:

    REPEAT4[REPEAT4[FD40RT90]RT90]

    REPEAT12[REPEAT4[FD40RT90]RT30]

    REPEAT36[REPEAT4[FD40RT90]RT10]

    B.教师提问:绘制旋转的正方形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C.学生讨论.

    D.归纳总结:绘制旋转图形的方法。

    REPEAT旋转次数[绘制单个图形命令RT360/旋转的次数]

    3、大显身手

    (1)、试一试利用下列命令能画出什么图形。

    ①REPEAT2[REPEAT4[FD50RT90]RT180]

    ②REPEAT2[REPEAT3[FD60RT120]RT180]

    ③REPEAT6[REPEAT4[FD20RT90]RT60]

    ④REPEAT10[REPEAT5[FD30RT72]RT36]

    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因为学生只要把以上命令输入即可出来图形,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命令分析图形。

    (2).指挥小海龟绘制图形

    REPEAT12[REPEAT2[FD80RT90FD20RT90]RT30]

    REPEAT30[REPEAT360[FD3.14/180*30RT1]RT12]

    REPEAT18[REPEAT2[FD50RT30FD50RT150]RT20

    REPEAT6[REPEAT3[FD80RT120]RT10

    4、作品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说说绘制过程。表扬做的好的,鼓励差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游戏

    6、课后总结.这一节课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希望课下勇于探索,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研究更多有趣的图形。

    七、设计说明(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无可限量的,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积极探索问题。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因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他们创造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