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03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是充分,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也会提高。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1)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小名片》,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名片》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是office20xx办公套件中一个新模块的认识与学习,是学生在熟练word20xx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即教会学生制作简单幻灯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教材首先展示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我的小名片》,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相信很多同学也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吧,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采用两条线,明线是设计制作自己的小名片,暗线是学习和掌握Powerpoint20xx的操作与方法,两条线同时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word20xx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xx的基本构架。

    (2)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文本框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字信息输入,编排。

    (3)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中插入图片的使用方法和对图片的编排。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名片,模仿教师操作,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力。

    (2)通过对自己名片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好powerpoint中对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和编排知识。而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个性名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和创意的个性名片。二、说教法

    1、理论依据

    我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制作小名片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我作为一个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法。利用“情境创设”引出“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设计自己的名片的小小任务从而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掌握、迁移和融合,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水到渠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2)、研究学习法。通过观察名片、教师示范,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从而研究制作自己名片的步骤和方法。

    (3)、分层教学法。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学生可参照老师讲解示范,完成基本任务,会制作自己的名片;对基础好的学生,给他们创新空间,可以在会设计自己名片的基础上会插入图片和设计文本的字体与颜色。

    三、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2、协作学习。学生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收集的一些名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名片的愿望,即,你不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吗?

    2、学生观察分析小名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Word20xx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分析制作电子名片要用到的步骤与方法。教师指出:Powerpoint20xx是制作电子名片的好工具,但要会制作电子名片必须掌握Powerpoint20xx的启动与退出,认识Powerpoint20xx窗口各部分名称,了解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讲解,重点指出要完成本课任务进入Powerpoint20xx一定要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与操作,已经跃跃欲试,启动中文输入法,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的文本框,单击“插入”图片,设计自己的小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交流。学生将实践操作的收获,如小名片的制作方法,文本框的操作技巧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同样交流,让经验转化为技巧,方法升华为技能。

    5、展示与评价。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通过电子教室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进行简单的点评,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五、说设计理念

    1、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本课不是为了教信息技术而教信息技术,注重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前,都创设了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分层教学。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5、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2)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____级上册第_____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____________。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从心理特征来讲,______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具有一定地探索能力。从认知特征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对新学科的好奇。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展示一份作品,让大家进行评价,然后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吧。通过这样的设计,创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__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

    任务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需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实践操作,评价提高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4.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我最后做一个补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给同学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的形式更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3)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练习统筹完成事情的过程。

    教学重点: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难点:使用画笔画图与修改。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与复习

    复习:窗口的打开与关闭

    利用画笔,我们既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图案、图形,也可以绘制比较复

    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笔”。

    2、打开一个文件。

    3、修改图形。

    (1)教师讲解。

    使用“橡皮”的操作步骤是:

    用鼠标单击普通橡皮或者彩色橡皮选择“橡皮工具”。

    用鼠标单击“线条尺寸框”上的合适线条,选择适合的线条宽度。当线条宽度越大,橡皮擦除面积会越大。

    用鼠标左键在颜色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

    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要擦除的。区域,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了“”。拖动鼠标,鼠标移动什么位置,什么位置将被擦除干净。

    (2)教师示范。

    (3)学生自由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4、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把很小的、看不清的地方放大,然后再进行图形的修改。放大镜可以修改图形细微的地方。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用放大镜的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全课总结(略)

    〔教后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4)

    《装饰幻灯片》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课文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感受“艺术字”,写成语故事,为成语配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学会在W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而PoewerPoint与Wotd的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功能相似。可见,《装饰幻灯片》这一课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学习成语故事集的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这样的学习对象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指导。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学生情况和新课程理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个性化装饰幻灯片。

    教学关键:装饰幻灯片要注重整体效果,强调合理安排画面,使画面既漂亮又凸显主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法是:

    1、说教法。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并获得价值体验,真正落实以上的教学三维目标。用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就是:

    导探究,重自主

    导方法,重创新

    导过程,重体验

    2、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活动形式多样,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并且穿插进行。使学生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深入学习,自我挑战,充分体验实践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接下来是师生互动,说流程。

    本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导入课题--自主探索--组际交流—个性创作--全课总结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课伊始,教师谈社会流行的服饰、发型的实例激趣学生。

    接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身边所看到的一些装饰现象,比如街上的广告牌等。

    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对比两张幻灯片(有装饰与无装饰)。请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最后小结并自然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伊始,从风趣的社会话题入手,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现象,然后回到课堂对比两张幻灯片,最后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装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体验到有幻灯片通过装饰有画面漂亮、主题突出的效果。这样切实可行的形式导入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课题导入后,首先让学生启动PowerPoint新建一张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让学生对照书本尝试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邻桌互相交流探讨,也可以举手示意请教老师。这时教师进行巡视,特别要留意后进生,并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环节,教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体现自主探究过程。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旁观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后进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指导自主学习也更加到位。)

    (三)组际交流深化理解

    这个环节,我主要组织分两大块进行交流,一是分别交流书上三块内容,二是整体评价。书上三块内容均不作太细的交流,因为都曾学过类似的,只是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示,回顾一下操作步骤就

    。整体评价这一块要做重点交流,因为这是装饰幻灯片的关键,要注重整体效果。

    现在先分别交流书上三块的内容。这环节我不准备按照教材的顺序组织交流,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分心。而是根据学生实践的体验灵活重组教材。先让学生说一说“三种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趣味?”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相机组织学生交流。教材的安排是“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顺序,而我预设的是把“图片”提到“文本框”的前面,也说是“艺术字”-“图片”-“文本框”这样的顺序,当然这只是我的预设,但最后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现在就根据我的预设顺序进行说课。

    (1)插入艺术字。

    1、指名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插入艺术字“铁杵磨成针”(大屏幕演示),边演示边介绍操作步骤。

    2、组织学生评价,并说说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3、展示多位学生艺术字不同处理效果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鼓励学生灵活使用工具栏上的各种功能。

    (设计意图: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的功能其实与第四册第十一课“艺术字的使用”相类似。所以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和示范,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演示操作,回顾操作方法。让学生观看到更多艺术字不同的处理效果,学会触类旁通,增加创新意识,为后面的个性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较简单,没有太多的处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位说操作步骤,另一个学生演示。找到合适的图片插入,并进行大小和位置的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多组学生合作演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个环节,我安排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二是培养合作意识;三是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价值体验过程。)

    (3)插入文本框。

    1、组织欣赏几幅学生文本框的作品,并说说作品的优点。

    2、指名学生简介操作过程,教师演示。

    3、邻桌相互欣赏文本框的作品,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字处理效果。

    (设计意图:因为上一节课刚学过“文字效果处理”,而且根据书上插入文本框的内容较多,所以这环节“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点讲解,也不指名学生演示,只是展示几幅不同文字处理效果的作品,组织学生观看、评析,重要的是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整体评价。

    这环节主要是评价整体效果,画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主题是否突出?

    1、组织观看大屏幕,老师回放几幅学生的作品。

    2、请该生自我评价。引导评价主题是否突出?如从字号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协调?

    3、学生互相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师适时帮助调整看看效果如何?

    4、组织学生在网上邻居中自由浏览其它同学的作品。

    5、指名说说感受。

    6、保存。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多元化评价。这环节主要针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并且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创作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个性创意。

    1、自由组合小组。

    2、小组合作设计。

    3、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创意点。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个性发展,信息技术重视强调创新能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大胆构思,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当然,这环节不要太过分追求结果的完美,只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就达到目的了。)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后

    首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简要概括。最后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设计一套漂亮的成语集。喜欢吗?那就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成语做好准备吧!”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预习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即将结束时,不但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还做下节课的预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种想学想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觉预习,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相结合起来。)

    本节课是依托教材,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科学、美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灵活重组教材。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学会装饰幻灯片;学生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一句话:收获尽在过程中。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5)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瑞安莘塍六小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计算机》,拿到课题,我在想,这节课有什么,我要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完会觉得有价值。接下来我将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望得到在座老师的多多指导。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堂课讲的是什么?《走进计算机》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它是六年级的开篇之作,介绍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一些知识和计算机的工作流程。那么,对于我所合作的小学生而言,是不是可以跳过这些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呢?答案是“NO”,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技术上的 Enjoy,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成果和应用,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继学生各种软件学习之后,本节课的理论学习就开启了他们对计算机综合认识的大门,它不仅是知识链上的一个转折点,更是在整个计算机学习中起到了一个脊梁骨的重要作用。

    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我又要和一群怎样的学生合作呢?六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上开始叛逆,不喜欢听老师长篇大论的讲授,喜欢自己动手去尝试。他们在接触了两年的软件学习后,初遇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这时候,寻求创造性的叛逆与力求稳定性的枯燥开始碰撞,又会造就怎样的课堂,它将值得我们去期待!

    (一)教学目标

    在这样的期待下,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争取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

    2.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掌握计算机基本的工作流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计算机的强大能力,体验自主探索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毋庸置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难于理解抽象的知识,所以我将“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支持学生?我将“创设情境法”和“任务驱动法”作为课堂的中心轴;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支持者的作用,所以,我提倡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过程

    那么,怎样的课堂设计,才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化枯燥为愉悦。我将围绕一个“趣”字来展开,以闻趣、探趣、悟趣、疑趣的方式逐步推进课堂教学,以此来分散教学重难点,支持学生主动愉悦地去获得知识。

    基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我将结合学生的对卡通人物的喜爱,将每种硬件的特性融入卡通形象,成为各个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以此来导入一个“瞧,这英雄一家子!”为主题的故事情境。课前将学生分为8人一组,每组分到“CPU、风扇、内存、硬盘、主板”一组计算机硬件(cpu被风扇虚盖,不同颜色的内存条,标签贴纸,提前摆放在桌上)。

    1)闻趣

    课堂伊始,以图片自我介绍的形式,呈现这一家子的成员性格特征和能力,除了培养学生慢慢进入课堂的情绪,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引起兴趣,唤起探究欲。

    比如,我是迷糊小妹,我喜欢打扮,我的记忆力很不错,但是因为我很迷糊,记住的时间很短暂,但是我很努力喔!不过不怕,我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姐姐,她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记住了就不会忘喔,而且能记住很多东西,嘿嘿,自恋一下,我也是家里的好帮手!我有一个细心又负责的妈咪,我们都很喜欢和她谈心,她把我们每个人紧密的连在了一起,照顾我们的点点滴滴,承担了整个家庭的大小事务。当然,不可不提的是我们的英雄爹地,它是我们家的主心骨,睿智的头脑,快速的反应力、敏锐的判断力和果断的行动力,让我们离不了他,对他深深地崇拜着……英雄的身边总是有个得力忠心的助手,老爹也不例外,随从小风总是如影随形地跟在老爹身边,为他排忧解难。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亲朋好友,我们一起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创造奇迹。这一家子处于一个中心地位的重要作用,将各个分离的部落连成一个整体,传递消息,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得了英雄之家的美名。

    教师引出这么有意思的一家子后,自然过渡到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有这样不可或缺的英雄之家,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探趣环节。

    2)探趣

    教师提示可以根据卡通的性格能力,参考书本的讲解和网上搜索,找到桌上与人物相对应的硬件一家子。小组分工合作,组员自己确定角色,重点查找角色相对应的硬件,通过查找,能明确该硬件的名称和作用,再与角色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组员用标签记录硬件名称贴在该硬件上,并以简要的方式在记事本中记录该硬件的作用。

    这一环节,提前准备了一些颜色不一的内存,让风扇虚盖着CPU,设置小小的难度,考验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根据实物,初步感知硬件设备,明确其对应的名称和功能,带着一种兴趣和可能性去发现,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教师分小组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想过程经历和结果后,做一个引导解释。

    当学生认为自己都掌握而骄傲自满的时候,教师抛出问题“那他们又是怎样紧密相连,团结合作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于场地、时间和设备的限制,我们先来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研究他们的展示,取得自己的真经!

    学生视频观看主机的组装,了解分离的个体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承载了计算机的运行。

    英雄一家子中,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家庭中必不可缺的成员。这些硬件也如此,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谁生病了,找上一个替补就可以,不需要整个更换。

    3)悟趣

    当课堂推进到这里的时候,是否已经进入结束阶段了呢?不,教师马上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以“英雄总是要去解决问题,那这些问题他们又是如何获得,任务又是如何成功解决的?”的问题带出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帮助,完成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就需要借助亲朋好友的帮忙!

    情境中,有专门收集情报小队,有专门分布信息部门,他们分工合作,以英雄之家为中心,展开任务,解决问题。请学生联想,我们内部硬件之家的亲朋好友在哪儿,他们是谁,又是进行怎样的分工合作,展开任务的?请举例说明!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去探究,尝试去发现计算机的基本工作流程:输入设备——主机(各部件的通力合作)——输出设备。

    4)疑趣

    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和基本工作流程,可以说,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力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再把学生拉回课堂,在基本知识点清楚地基础上,抛出问题“现在的电脑,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看看我们的笔记本、上网本、IPad,你能找着他们的情报收集和信息分布部分吗,他们的内部硬件之家在哪儿?你知道他们和台式电脑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因为我考虑到,课堂的实物都不是社会上流行的趋势,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能对学习的知识存在一个定势思维,为了拓宽相联系的知识面,引入流行元素,在变化中找到不变,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结束语:

    本节课围绕趣字,通过闻趣、探趣、悟趣、疑趣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形象的卡通人物,学生能通过感知、对比、联系来验证猜想,形象地理解硬件的作用,感悟基本的工作流程。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6)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第复制和翻转/旋转的技巧。课本以画风车为例,介绍了剪贴、复制和翻转/旋转的步骤,有利于学生自学。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各异,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在尝试过程中会有困难。于是笔者把教材内容作适当改动,以主题任务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完成一幅草原图。并通过评比星级小画家的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设置成三个层次:1.完成景物的复制,学会复制图形。2.完成景物的倒影,学会翻转图形。3.完成风车的制作,学会旋转图形。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复制、翻转/旋转图形的方法;熟练掌握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画图中综合运用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评价的能力和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多媒体的欣赏和图画的创作,进一步领略草原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制、翻转/旋转等技巧在画图中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在创作过程中不同学生个性问题的指导与处理。

    四、设计思路

    本课将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学习任务。根据学生操作水平的不同,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通过“争做小画家”、“评比小画家”、“学一学”、“试一试”、“帮一帮”、“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将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体验。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巩固画图的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并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大草原吗?(想!)就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吧!

    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欣赏。

    师:欣赏了大草原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草原真美呀!草原好辽阔!)

    师:说得真好!你想把这样的美景画下来吗?(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画“美丽的草原”。

    揭题:“美丽的草原”。

    (二)任务驱动目标分级

    出示画好的`示范图:“草原”。

    师:如何来完成这幅草原图呢?

    师:有了我的见面礼,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出示素材图:“草原”。

    师:瞧!这是老师花了好长时间帮同学们准备的素材!景物和草地都准备好了!但是没有很好地组合起来!怎样把他们组合成完美的草原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

    课件出示:“芝麻开门 第一关:复制景物,争做小画家”。

    师:要做小画家,先要准备一下,打开老师给你的素材“草原图”。

    出示要求:“准备任务 打开素材”。

    (教师解说演示)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生跟着大屏幕练习打开素材)(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范例。

    师:下面看小画家要完成的任务!把景物复制过来!你想学吗?

    出示要求:“学一学 复制景物”。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一遍。(教师解说演示)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生跟着大屏幕练习复制景物)(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选中图形后,图形四周有虚线框。必须运行复制、粘贴两个命令。)

    出示要求:“试一试 复制景物”。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操作顺序试一试,复制一棵小树到河的对岸!

    (学生练习复制景物)(教师巡视指导)

    师:全班最快完成的,请到前面来!报出自己的姓名,就有机会得到小红花!(提前完成的同学可以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练习复制景物)(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互相帮助)(完成的把手举起)

    出示要求:“评比小画家”。

    师:下面我们来“评比小画家”。请第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

    (学生演示步骤)(师生评价、奖励)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有没有复制好呀?

    师:祝贺同学们胜利闯过第一关,都成为了星小画家!

    出示“再接再厉 第二关:变出倒影,争做小画家”。

    出示要求:“学一学 变出倒影”。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一遍。(教师解说演示)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生跟着大屏幕练习变出倒影)(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先复制、粘贴,然后要在选中状态下翻转。)

    出示要求:“试一试 变出倒影”。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试一试,把河岸边的小树变出倒影!

    (学生练习变出倒影)(教师巡视指导)

    师:全班最快完成的,请到前面来!报出自己的姓名,就有机会得到小红花!(小组的前两名就是临时小组长!负责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宣布小组完成任务!)

    (学生练习复制景物)(教师巡视指导)(组长指导、宣布完成)(选出最佳小组)

    出示要求:“评比小画家”。

    师:下面我们来“评比小画家”,请第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

    (学生演示步骤)(师生评价、奖励)

    师:其他同学的倒影变好了吗?祝贺同学们胜利闯过第二关,都成为了星小画家!

    出示任务:“脱颖而出 第三关:变出风车,争做小画家”

    师:这次,老师先不演示,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的17课,68页。认真地看一看操作步骤,自学一下。然后同桌合作讨论!看哪一桌是最佳搭档?最先完成任务!

    出示要求:“自学合作 变出风车”。

    (学生自学合作,练习变出风车)(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要求:“评比小画家”。

    师: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最佳搭档上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们的操作!看看能从他们的操作中学到些什么?

    (学生演示步骤并解说)(教师补充)

    (提示:先单击旋转,再单击角度,每次旋转的角度不同。)

    师:他们做得对吗?我们的小画家评出来了,我们来奖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鼓掌)

    师:你从他们的操作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说得真好!老师从他们的操作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出示:“经验分享 变出风车”。

    (教师演示、解说风车叶片旋转的注意点)

    出示:“继续合作 变出风车”。

    师:下面请没有完成风车的同学继续!完成好的出来帮助他们!

    (学生继续合作,练习变出风车)(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做好了吗?恭喜同学们三关都胜利闯过了!都成为了小画家!一起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出示要求:“自我评价 表现和收获”。

    师: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表现)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不但画得好,而且说得好!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练习,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技巧,来描绘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和我们的幸福生活!

    师:最后老师要完成同学们最后的心愿!

    出示要求:“完善草原图交流与分享”。

    师:请同学们完善一下自己的草原图!把自己喜欢的其他景物复制到合适的位置!把你的草原图与同桌交流分享,请后面的老师也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音乐)

    (学生完善草原图,交流与分享,请老师欣赏)(教师巡视指导)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评比星级小画家”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大胆展示、不断提高。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技能,又增强了整合信息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篇7)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

    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

    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幅颜色多彩较为简易的作品小胖熊。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美丽而不复杂,让他们感到有成功的希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画一幅同样的画。紧接着教师问:画这样的一幅图,你要用金山画王里的什么去画呢?学生会说:用笔。教师:到底用哪些工具呢?都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内容。

    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选择画板下面,多种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颜色去画小胖熊。

    1、同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有问题一起讨论,或问老师。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着重汇报学生对工具的选择使用,如铅笔、喷枪、麦克笔、刷子、橡皮等。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则加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比如:用刷子画小熊的身体,一不小心刷得太多了,怎么办?如何去克服?这样就顺其自然带出了,对笔头粗细的用法和橡皮的用法了。

    3、克服难点,在学生汇报到如何画背景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可让学生体会到背景很大,一笔一笔地画,太麻烦。在选用了油漆桶时,则注意让学生观察界面的变化,有出现了三个椭圆形按钮和正方形按钮。这时,让同学们再动手试试这四个按钮的作用。再汇报结果。特别强调,用油漆桶也可以用各种图案作为背景。

    4、查漏补缺。在画小熊的过程中,哪些工具还没用到的?同桌合作试试看,会用吗?

    5、汇报这些工具的用法。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和体验成功,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小学信息技术怎么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