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2-11-25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案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案有助于保证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哪些可以用来参考的教案模板呢?也许下面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正合你意!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1)

    《可爱的动物》是重庆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单元中的一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解PowerPoint、学会PowerPoint中插入多张幻灯片之后,对美化幻灯片、插入剪贴画的学习;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表格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从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学习插入剪贴画的方法,图文并茂、操作步骤讲解详细,学习内容虽然简单,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书上步骤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就不太容易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已经达到会制作有多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的水平。同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定势少,喜欢观察、发问、探索、质疑,喜欢展示自己的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这一切都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以及改变剪贴画大小、位置的方法;学会修改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②、能够运用本课知识点独立设计制作多页图文并茂,背景丰富的演示文稿;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制作3-5张本课知识点卡片。

    情感与态度:培养合作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剪贴画的插入、背景色的修改。

    教学难点:剪贴画大小、位置调整和幻灯片背景设置的灵活运用。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精神,教师只能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学生则是实践者、领悟者、应用者,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激趣法、质疑法、竞赛法等,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学习。

    知识点卡片范例。

    (1)初步试探:让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并尝试在电脑上动手插一两张小动物的剪贴画,改变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比一比看哪一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观看、鼓励学生、提出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马上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给孩子解决简单问题的机会,让孩子初步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2)答疑解惑:请遇到困难的学生在全班大胆提出问题,如:“剪贴画的大小怎么调整?是不是剪贴画和文本框的位置都可以移动?后插入的剪贴画遮住了先插入的剪贴画怎么办?幻灯片设置中的‘全部应用’和‘应用’有什么区别?颜色列表框中没有自己需要的颜色怎么办?”由其他学生共同帮助解决这些难题。并给予爱动脑筋、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成功解决问题的小组以奖励;

    设计意图:学生间的互助,不仅缩短了学生间的差异,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还让部分孩子体会到帮助同学的快乐。

    (3)自由探索:在前面练习和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如:“还有什么简便快捷的方法插入剪贴画?幻灯片的背景色可以像在Photoshop中一样同时涂上两种或更多颜色吗?可以将自己画的画设置成为幻灯片背景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快捷键、右键菜单等更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孩子自己探索,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引导鼓励学生不受书本限制,独辟蹊径。让孩子充分享受探索的快乐。

    (4)归纳小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将学到的知识点整理记录在卡片上,如:“插入剪贴画的方法”、“改变剪贴画大小和位置的方法”、“修改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小组之间比赛,看哪些同学归纳得既准确又细致。

    设计意图:因为信息技术课每周的课时少,但所学的知识点多且没有规律可循,与其每节课讲一点,忘一点,还不如每节课都将学到的细小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形成卡片,集少成多。类似于记英语单词的卡片,既加深印象,又方便携带。在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求全班学生在10分钟内,用刚才所学方法,制作一个5页以上的演示文稿,要求在“动物世界”、“交通工具大展厅”、“温馨家园”、“周游世界名城”、“北京20xx”、“我爱科学”等主题中任选几个来用各种种类、大小的剪贴画组成的演示文稿,并保存在指定位置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把如何灵活运用所学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并在这一环节中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让学生将看书所学和自己探索到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运用,反复练习来消化吸收,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能、发挥想象力和创作欲望的机会。

    引导学生从图文内容是否贴切、技法的运用是否正确、背景的设计是否突出主题、剪贴画的大小位置是否得当、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自我评价之后在小组间展开互评,评出“最佳技术奖”、“最佳设计奖”、等,然后推选出几个作品在全班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让学生不要只用好和不好来评价,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多样化。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信息的辨别力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致力所求的目标。

    通过上一个环节的作业评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示范作品的优秀之处和同学给自己提出的意见,整理归纳成知识卡片。最后欣赏一段有影片和声音的演示文稿,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带领学生围绕本课目标进行归纳小结,让学生学有所获;还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兴趣不减,这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提高后继课质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期望走进课堂,带着兴趣继续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那么他的学习一定是积极、主动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三课《美化班级课程表》,本节课是在前一节“编辑课程表”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修饰和加工,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还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更加熟悉的使用文字的修饰,理解它们的作用,掌握边框颜色、线型的设置以及底纹的应用。

    2。通过学习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实践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各种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的综合运用,以及各种边框和底纹的特殊效果的知识。

    教学难点:设置边框和底纹的具体方法以及创造性地美化表格

    课前准备:课件 教案 素材 多媒体演示软件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把本课的新知由易到难,层层设疑,让学生在问题中合作、探究,不断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这点。我开课前,创设有趣的问题环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让学生多观察欣赏,讨论后回答,演示讲解过程,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激发情趣

    首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

    我抓住时机:看了这组图片都知道是西游记的故事,同学们知道他们闯了多少关吗?我设计的意图:以《西游记》的主题曲开头,让会唱的学生跟着唱,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对动画片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学习新知 任务驱动

    同学们,老师带领你们进入第一关(自主闯关)

    (师演示)提示打开————课程表,选中课程表第一行,选择“格式”—————“字体”命令,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

    下面我们进入闯关游戏第一关:“设置表格文字格式”

    请学生分小组探究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如果有问题,你们可以求救,求救方法:向教师求救,但是机会只有一次。

    步骤:1、选中课程表的字体

    2、选择“格式”——————“字体”命令,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和颜色,

    看谁最先闯关成功,老师赠送你们精美的书签。我巡视并指导。

    下面我们进入闯关游戏第二关:(修饰边框)(老师带着大家来闯关)

    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最大本领是什么啊?七十二变,同学们想不想把你的表格变得更加美观,我们一同进入闯关游戏第二关:我先演示操作:

    1、 单击课程表中的任意位置,使光标停留在课程表中。

    2、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设置课程表的表格线。

    3、 设置完成后,请查看设置效果 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有隐藏功能是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进入第三关(填充底纹)(一起游戏来闯关)

    出示填充画板,让学生自己尝试填充颜色,填充底纹。

    1、选中表格第一行。

    2、设置课程表第一行“你喜 欢的颜色(注意审美)”底纹效果

    3、按照步骤2操作方法,设置课程表其他单元格的底纹。

    4、保存,课程表。

    我设计第三关的意图是:通过游戏填充颜色,引出课程表的填充颜色设置,在设置颜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三、课堂评价 展现自我

    1、对课上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

    2、用屏幕广播对作业进行公开评价。我设计的意图是:一课一评,让学生重视课堂表现,以进一步培养课堂意识,并对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提供较好的根据。

    四、课堂回味 畅谈收获

    我们连闯三关,你们都有收获,一起回顾学习知识点,现在同学们能告诉我该如何美化班级课程表?(课件出示知识总结问答题)我设计的意图是: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闯关、老师带着闯关、游戏闯关自然流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前后统一,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出示完善好的课程表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科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中的《计算机的“小管家”》一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了计算机的性能与作用并学会了计算机的开启和关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界面的特点,掌握用鼠标启动桌面的图标,学会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拽、双击四种操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技术,但对计算机术语、概念掌握较少,本课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桌面及各部分的名称及启动程序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视窗系统的界面(桌面)的特点,掌握用鼠标双击启动桌面上的图标的方法。

    2、学会从“开始”菜单启动程序,学会启动桌面上的图标。学会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拽、双击四种操作方法。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桌面内容的认识和启动程序,学会鼠标的移动、单击、拖拽、双击四种操作方法。

    难点:启动程序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媒体课件、教师机,学生机。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取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去帮助学生消化本次课的内容,充分落实学生本位、以学定教的原则,同时再采用“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七、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任务驱动——自主训练——拓展应用

    八、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

    九、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一些经常用的物品放在桌面上,计算机有许多东西,它们也要放得好好的,猜猜看,它的那个神奇的“桌面”在哪里?紧接着教师媒体出示课题,介绍“桌面”。学生质疑。此环节的设计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从学生学习生活出发了解计算机“桌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观察与发现是自主学习的好方法。本次教学共安排了三次观察与发现。

    (二)、观察桌面、发现特点。

    1、观察与发现(一)

    我设计了通过观察与发现,了解计算机“桌面”的内容。观察桌面上有什么呢?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归纳、总结。利用多媒体出示:图标、任务栏、鼠标指针、“开始”菜单。多媒体的出示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很快的认识桌面上的内容。紧接着介绍计算机的“桌面”的背景图片可以不一样。欣赏不同背景的计算机“桌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观察与发现(二)

    再次观察学生机的桌面上有什么?你也可以数一数图标有几个?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学生机便于学生更好的观察,网络的交互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3、观察与发现(三)

    第三次观察:开始菜单栏中的程序与桌面上的图表有什么不同?启动相应的程序试一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细心观察。通过探究学生发现:

    ★“开始”菜单中有两类选项:

    一类选项右边带有黑色三角,表示含有子菜单,如果将鼠标指向这类选项上,那么菜单旁将出现一个子菜单:

    另一类不带黑色三角的选项则代表程序,鼠标指向这一程序会变成深蓝色,用鼠标单击以后,Windows将执行该程序。

    此环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的获取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自主学习,启动程序

    1、试一试:尝试启动,“开始”菜单里的“画图”的程序。

    2、练一练:通过“开始”菜单启动“写字板”程序吗?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取信息,理解方法,学会技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鼠标操作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通过课件自学鼠标的操作。这样使学生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来学习,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拓展练习、启发思维

    1、试一试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将任务栏移动到桌面上的不同位置。

    2、任务栏的大小能否通过鼠标拖动的方法来改变?动手试一试。

    3、使用鼠标分别在桌面的空白区域、“我的电脑”、“网上邻居”、“任务栏”等不同的位置单击鼠标右键,仔细观察快捷菜单的内容相同吗?

    (六)、作业: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封信,(媒体出示)老师请小朋友回去填好,明天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老师会及时和你交流。

    (七)、这是本课的板书设计:

    认识“桌面”

    启动图标

    任务栏

    鼠标指向

    启动“开始”菜单的程序

    (八)、反思:

    通过执教,我有如下的体会:

    1、观察与发现是自主学习的好方法。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观察与发现,了解计算机“桌面”的内容。而观察与发现是有指导性的。从共同观察大屏幕中的同一桌面到学生各自计算机的桌面,归纳出桌面应该有的共有特征。每个桌面都有图标、状态栏、开始菜单、鼠标指针。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我通过三个小层次的设计:

    (1)自学尝试

    (2)示范演示

    (3)集体尝试。

    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取信息,理解方法,学会技能的过程。采用大家试一试,尝试启动,“开始”菜单里的“画图”的程序,使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和技能。最后通过练一练再次巩固了技能。使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逐步转变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3、信息科技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才刚刚起步,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游戏、玩。然而,我在课上所要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在启发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门探索信息科技的课程,它会引领着我们展开对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探索学习方法、掌握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有探索的乐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4)

    《装饰幻灯片》是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课文由三个活动板块组成:感受“艺术字”,写成语故事,为成语配图。学生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会了幻灯片文字效果的处理,学会在Word中使用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功能。而PoewerPoint与Wotd的插入图片、艺术字的功能相似。可见,《装饰幻灯片》这一课是综合运用已学的这三种知识,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画面,凸现幻灯片的主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学习成语故事集的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这样的学习对象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指导。

    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学生情况和新课程理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灵活运用操作技能,个性化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陶冶审美情操。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功能装饰幻灯片。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操作方法,个性化装饰幻灯片。

    教学关键:装饰幻灯片要注重整体效果,强调合理安排画面,使画面既漂亮又凸显主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教学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个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法是:

    1、说教法。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并获得价值体验,真正落实以上的教学三维目标。用简单的三句话概括就是:

    导探究,重自主

    导方法,重创新

    导过程,重体验

    2、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活动形式多样,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并且穿插进行。使学生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深入学习,自我挑战,充分体验实践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接下来是师生互动,说流程。

    本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导入课题--自主探索--组际交流—个性创作--全课总结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课伊始,教师谈社会流行的服饰、发型的实例激趣学生。

    接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身边所看到的一些装饰现象,比如街上的广告牌等。

    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对比两张幻灯片(有装饰与无装饰)。请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最后小结并自然地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课伊始,从风趣的社会话题入手,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现象,然后回到课堂对比两张幻灯片,最后自然地导入课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装饰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还体验到有幻灯片通过装饰有画面漂亮、主题突出的效果。这样切实可行的形式导入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课题导入后,首先让学生启动PowerPoint新建一张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让学生对照书本尝试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邻桌互相交流探讨,也可以举手示意请教老师。这时教师进行巡视,特别要留意后进生,并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环节,教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体现自主探究过程。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旁观者的角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动帮助后进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指导自主学习也更加到位。)

    (三)组际交流深化理解

    这个环节,我主要组织分两大块进行交流,一是分别交流书上三块内容,二是整体评价。书上三块内容均不作太细的交流,因为都曾学过类似的,只是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示,回顾一下操作步骤就

    。整体评价这一块要做重点交流,因为这是装饰幻灯片的关键,要注重整体效果。

    现在先分别交流书上三块的内容。这环节我不准备按照教材的顺序组织交流,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分心。而是根据学生实践的体验灵活重组教材。先让学生说一说“三种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趣味?”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相机组织学生交流。教材的安排是“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顺序,而我预设的是把“图片”提到“文本框”的前面,也说是“艺术字”-“图片”-“文本框”这样的顺序,当然这只是我的预设,但最后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现在就根据我的预设顺序进行说课。

    (1)插入艺术字。

    1、指名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插入艺术字“铁杵磨成针”(大屏幕演示),边演示边介绍操作步骤。

    2、组织学生评价,并说说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3、展示多位学生艺术字不同处理效果的作品。

    4、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鼓励学生灵活使用工具栏上的各种功能。

    (设计意图: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的功能其实与第四册第十一课“艺术字的使用”相类似。所以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和示范,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演示操作,回顾操作方法。让学生观看到更多艺术字不同的处理效果,学会触类旁通,增加创新意识,为后面的个性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较简单,没有太多的处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位说操作步骤,另一个学生演示。找到合适的图片插入,并进行大小和位置的调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多组学生合作演示。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个环节,我安排两位学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二是培养合作意识;三是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价值体验过程。)

    (3)插入文本框。

    1、组织欣赏几幅学生文本框的作品,并说说作品的优点。

    2、指名学生简介操作过程,教师演示。

    3、邻桌相互欣赏文本框的作品,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字处理效果。

    (设计意图:因为上一节课刚学过“文字效果处理”,而且根据书上插入文本框的内容较多,所以这环节“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点讲解,也不指名学生演示,只是展示几幅不同文字处理效果的作品,组织学生观看、评析,重要的是多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整体评价。

    这环节主要是评价整体效果,画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协调?主题是否突出?

    1、组织观看大屏幕,老师回放几幅学生的作品。

    2、请该生自我评价。引导评价主题是否突出?如从字号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协调?

    3、学生互相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师适时帮助调整看看效果如何?

    4、组织学生在网上邻居中自由浏览其它同学的作品。

    5、指名说说感受。

    6、保存。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多元化评价。这环节主要针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并且充分激发创新意识,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创作做好铺垫。)

    (四)合作探究个性创意。

    1、自由组合小组。

    2、小组合作设计。

    3、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创意点。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个性发展,信息技术重视强调创新能精神。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大胆构思,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当然,这环节不要太过分追求结果的完美,只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就达到目的了。)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后

    首先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简要概括。最后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要设计一套漂亮的成语集。喜欢吗?那就请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成语做好准备吧!”

    (设计意图:众所周知,预习是良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即将结束时,不但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还做下节课的预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种想学想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觉预习,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相结合起来。)

    本节课是依托教材,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科学、美术”有机地融为一体,灵活重组教材。学生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过程学会装饰幻灯片;学生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一句话:收获尽在过程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5)

    目标:

    1、认识Windows的基本界面,知道快捷方式、图标、桌面、任务栏、屏幕保护等概念。

    2、学会调整电脑中的日期和时间,会修改桌面背景,能设置屏幕保护,设置个性化的Windows界面。

    教学重点:

    认识桌面,调整显示器属性(改背景图和设置屏幕保护)。

    教学难点:

    理解任务和快捷方式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Windows的基本界面是怎样的?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明确任务栏、图标、快捷方式等概念。

    1、任务栏:告诉我们电脑正在执行哪几项任务,它们分别是什么。如书本上的任务栏上显示电脑正在执行两个任务,它们分别是“写字板”和“计算器”。

    A、任务间的切换:只要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相应的任务即可。

    B、调整时间:用鼠标双击任务栏上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包括日历和时钟的窗口。

    2、快捷方式:好像是电脑桌面上的特色菜,它使我们访问自己常用到的软件变得更方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时调整。启动时,只要双击该快捷方式即可。

    练一练:数一数,你的电脑肯几个快捷方式图标。

    二、桌面背景图案

    我们知道,Windows桌面的背景图案是可以改变的,那么该怎么改呢?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设置]中的[控制面板],双击[显示器],就可以看到“显示属性”窗口。

    2、在“墙纸”列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墙纸。在窗口中的“显示器”上可以看到改变后的效果。

    教你一招:在桌面的空白部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可以直接弹出“显示属性”。

    三、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1、在“显示属性”窗口中单击[屏幕保护程序]。

    2、在“屏幕保护程序”下拉框中选择想要的屏幕保护程序。

    3、在“等待”中设置时间,表示多少时间无人操作启动屏幕保护。

    四、课堂练习

    1、把桌面换成自己喜欢的背景图案。

    2、看一看各种屏幕保护的效果。

    3、将电脑的时间换成自己的生日,然后恢复。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画简笔画。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情感与态度:

    1、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未知的知识。

    2、利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内心,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在交流中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增进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利用电脑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画简笔画。

    教学难点:

    利用画图工具有比例地作出要画的简笔画。

    教具准备:

    制作一个网页课件,把使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进行画图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演示,既可以教师使用,也可以学生使用。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基本绘画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绘制电脑简笔画。

    2、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加“电脑简笔画画图比赛”。教师操作配乐课件,演示利用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画出花、鸟、数字、人物动作、物品等简笔画。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师随意演示用椭圆画茶壶的步骤,介绍课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与步骤。

    2、让学生自学教材P10—P13,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简笔画利用课件进行学习。

    3、让学生自主操作课件,一边浏览与自己选择要画的简笔画相关的资料,一边进行工具的使用学习和绘画创作构思。

    4、让学生分2~4人小组,交流心得。

    三、动手尝试教师随机辅导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画简笔画。

    2、同桌互相讨论自己的创作心得,并进行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根据交流所得再继续创作,修改自己的作品。

    四、师生互评体验成功

    1、让学生分2~4人小组进行讨论,选出小组内的作品,并进行协作完善。

    2、将小组评选出的作品再通过全班投票选出班级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3、师生互评评选出的优秀作品。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画图中“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的使用,并且用这些工具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简笔画。

    2、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先构思,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简笔画。(课后练习第二题)

    3、教师在教师机上播放欢快的乐曲。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7)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是富拉尔基区和平街小学校的参赛选手李明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写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三课《保存资料》。

    从新理念的角度审视、分析教材,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用浏览器上网以及查找网络信息,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学生对于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了,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揭开新课的面纱,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保存网页、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这是学生上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节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他们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立足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保存网页、网页上图片以及网页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培养成功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亲历、体验、探索,掌握保存网页上图片、文字及整个网页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整个网页。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导学法和任务驱动法

    ⑴情景导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本节课的开始环节设计了一个实例,在真实的情景中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来,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⑵任务驱动法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所以本课中我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任务,并给出提示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伴随着的就是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对于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给学生的茫然的感觉。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后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学设计,听取他人的建议,加之两次教学实践,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世界里畅游穿梭,你们觉得有趣吗?同学们看,我们的学校是由老师、同学和校舍组成,那同学们想想在访问的网站中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回答:网页。那网页又是由什么组成啊?文章、图片、动画……。继续设问:那你们有办法把漂亮的图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欢的网页保存起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学生的回答循序渐进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并且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务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旧衔接,创设需求,探索问题方法,这一环节我循序渐进的设计了3个递进性活动:

    1、教师引导,学习新知

    保存一个网页。以网页为例,该网页主要介绍一些关于花朵方面的知识,与科学课有联系。

    访问网站-—单击相关链接——显示相应的网页——打开“文件”菜单——单击“另存为”——指定名称是“我的文档”的文件夹——可以命名,单击“保存”按钮

    此过程讲授后请学生上台操作以巩固新知,操作时教师适时评价,也可找学生进行评价,适当运用鼓励的语言:“看,这个小同学真像个小老师呀”、“这位同学讲述得比老师还明白”。同时提醒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时要注明出处,以提高小学生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保存网页”的步骤非常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稍有困难,在这里,我设计“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小组合作示范”等几种形式,巩固新知。

    2、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环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参与到学习中去,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巡查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在交流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在遇到困惑时组织小组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在学习新知时,首先给一个提示:保存网页上图片的方法与我们学习的画图中图片的复制与粘贴很相似。并且告诉他们,四人一组,分工明确,给他们一些分工的建议,成员可以分成组长、调查员、操作员、汇报员。但并不是说每个成员都自己做自己的事,还是需要共同讨论,接受组内的其他同学的.意见,商议解决问题。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疑惑,从点播的角度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如果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就顺势点播,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从已有的知识中寻求新的途径,激励学生从多条路经出发,或者自己开辟蹊径,利用小组长的组织建立可行的学习过程。

    保存方法:

    打开网页—选定图片—右击图片另存为—输入文件名—保存图片。

    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本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和以前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网页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与前两个知识点有相近之处,所以趁热打铁,为学生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网页上文字的方法。

    教师引出:有的时候网页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只想要文字,那该怎么办呢?这个一定更简单吧!试试看吧!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保存方法:

    访问网站——选文字——复制——单击“记事本”——粘贴——保存文件

    (三)布置任务、综合练习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络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体现学科整合的特点,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向同学布置了下面的任务,让学生查找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的图片信息,并且把它们收藏起来。课前学生把语文课本带来,把涉及到的图片分类,然后通过网络,利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点,把图片、相关的文字资料保存起来,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用到这些图片,可以到这里来查找,有条件的话,可以打印出来。

    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计算机的教学应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因此学过之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操作,以达到巩固、熟练操作的目的,并且让同学们明确学知识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而不是摆设。

    (四)、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给出一张评价表。让学生认真填写。并且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说说你填写后的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评、互评,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取他人之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促进自己进步。

    让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轻松,原来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强。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断变幻的形式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小组成员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学习效果很好。

    3、运用了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撞击新旧知识的契合点,不知不觉将新知掌握。

    4、布置任务环节中,学生将所用的涉及的语文方面的图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识的学以至用。

    5、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时间显得有些不充分,评价环节也很重要,应在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时间。

    6、在汇报学习、操作情况时,学生有只会做不会说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以上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和网友的聆听!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P8~9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快捷方式。

    技能目标:1.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进入程序,以及关闭程序;

    2.熟练使用鼠标的单击、拖动、双击、右键单击等操作;

    情感目标:感受电脑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电脑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

    教学难点:正确的游戏观的渗透。

    四、教学准备:将小游戏事先装入学生机,并建好快捷方式。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说生练,教师提示注意点。

    拖动:先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把它移动到新的地方后,再放开鼠标左键。(练习:把我的电脑图表移到右下角)

    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提示:用食指按左键一次)

    双击:连续快速的单击鼠标左键两次。(提示:连续快速按鼠标左键两次)

    (二)传授新知

    老师刚刚发现有些小朋友把鼠标已经玩的很好的,收放自如,接下来我们用我们手中的鼠标来玩一下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游戏,好吗?

    游戏一:让小动物更漂亮

    1.打开桌面上的“涂色游戏”

    2.关闭桌面上的“涂色游戏”。

    (先让学生回答如何关闭窗口)

    3.用另一种方法打开“涂色游戏”

    右击“涂色游戏”选“打开”。(右击:按鼠标右键一次)

    4.师示范:首先选择小动物,然后在颜料盒中单击某一种颜色,最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再次单击,就能将颜色填好啦。

    5.学生练习:让小动物变得越来越漂亮!

    游戏二:移一移,拼一拼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开它。(双击和右击打开)

    2.师示范。

    3.生练习。

    (三)练习

    1.怎么样打开和关闭软件?

    2.选择一个合作伙伴,比比谁完成拼图更快?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七、教后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9)

    《初识“画图”窗口》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本课主要介绍了启动、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及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通过欣赏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使他们明白用计算机画图,既不用纸和笔,也不用任何颜料。从而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这一课时,除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敢于动手操作,自我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从内容上讲,本课的知识点相对不难,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认知目标:实施“讲练法”模式,使学生认识、理解、掌握画图软件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重点:熟练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的操作方法及窗口特有的组成。

    难点:认识工具箱中各类工具的用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JK251.com

    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创设一个电子画展,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引导学生采用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练为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教案 )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任务驱动,自学讨论

    (三)实践操作,体验成功

    (四)归纳总结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些色彩较为简易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发表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喜欢这些漂亮的图画吗?打开课本,你会知道从哪可以打开画图程序。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自读教材。

    此环节的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并带着问题去学。

    (二)任务驱动,自学讨论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的在实践中摸索,来获取新知。在此我主要设计了三种学习方法:1、自读教材2、同学间互相讨论3、教师巡回指导。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学生把教材、同学、老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让学生明白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各种各样的。

    (三)实践操作,体验成功

    学生在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后,就有一种跃跃倾欲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让学生利用所学展开想象,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归纳总结

    下课前五分钟,总结这节课的所学内容,教师可以用“这一节课,我学会了……”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总结。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10)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____级上册第_____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____________。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从心理特征来讲,______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具有一定地探索能力。从认知特征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对新学科的好奇。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展示一份作品,让大家进行评价,然后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吧。通过这样的设计,创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__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

    任务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需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实践操作,评价提高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4.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我最后做一个补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给同学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的形式更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掌握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针及选取音频波形的方法。

    2、复制、粘贴、删除音频波形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试听歌曲,确定朗诵内容的位置。

    1、打开Adobe Audition。

    2、打开歌曲音乐。

    3、标记朗诵内容。

    (二)选取朗诵部分并删除。

    1、删除朗诵内容

    2、试听

    (三)选择歌曲和伴奏。

    1、打开伴奏。

    2、复制歌曲。

    3、链接歌曲和伴奏。

    4、试听音乐。

    5、保存文件。

    四、拓展延伸

    如何将两个音频文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文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