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 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0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WWw.Jk251.COm

    Jk251.coM编辑推荐

    乘法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一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运算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完成书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约”问题:

    1、学生读第3题。读完后问:这里的“140名”是一个怎么样的数?为什么?(近似数,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致情况,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们全班人数50人,这“50”就是一个精确数。)

    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给的数据本身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问题就说成了“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这题在解答的时候要不要用“≈”?学生列式解答,观察算式,你觉得这题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

    (口算)学生完成完整的解答。

    2、学生读第4题:指出:这题的问题是“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这种问法是因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学,本册书中已删去了这部分知识。

    那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呢?(142千米本身是一个大约的数,27倍也是,所以算出来的数就是一个大约数;只是这个大约数没必要再转换成“几千几百”,直接写就是了。)

    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这题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

    二、购物问题:

    学生找出本练习中的购物问题,说说购物问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第5题:读题后,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你准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便计算,指名说说具体的简便算法。)

    2、第10题:读题后,把该题与上一题比较,单价、数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单价可以看成是整套的单价,那就要先算出一套的;也可以分别算出课桌和椅子的总价,再把两部分加起来。)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整解答。

    3、第12题:读题后问:这题与前面两题又有什么不同?(发现单价会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变化。)分别算一算三个班各需要的钱数。

    比较三个得数,你有什么发现?(三班的人数是最多的,但需要的钱是最少的。)为什么?那三个班如何买票是最合算的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比较:如果把前面三个班分别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是否会等于这次算出来的钱数呢?为什么?

    指出:在具体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灵活的情况,需要大家去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小结:这三题算的时候我们都想到了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但在具体运算的时候又各有不同,希望大家要多注意。

    三、其他问题:

    1、第8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答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说适合它的计算方法。(简便计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比如括号的运用等)

    2、第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对。

    3、第11题:读题后,指名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板书这两个面积公式。学生列式计算,并比出大小。

    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UNITWhereistheScienceMuseum?时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第三课时学案

    课题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alet’sreadcgoodtoknow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read部分的对话,能完成排序练习。

    2、能够使学生简单了解中、西方地图不同的标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听、说、认读let’sread部分的对话

    难点:能够立即对话中出现的新时态和指点路线的新语言,如:whatareyougoingtodoafterschool?getoffatthecinema.thenwalkstraightforthreeminutes.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1、热身

    (1)教师放本单元歌曲的录音,学生跟着齐唱两遍。

    2、预习

    师生日常对话。

    3、新课呈现

    let’sread

    (1)教师用简笔画画出下午放学后的一些情景,告诉学生:schoolisover.iwanttobuyapairofshoesafterschool。接着问学生:whatareyougoingtodoafterschool?引导学生回答:iwantto…教师领读该组句子,学生跟读。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街区图,图中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如:医院、邮电局……教师手指黑板上的街区图,告诉学生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提问,如:whereisthehospital/postoffice….?isitfarfromhere/等,学生抢答:it’snexttothe…

    (3)教师在街区图的学校和鞋店旁边分别加上一个站牌说:thisisabusstop.wecantaketheno.301bushere.教师继续利用街区图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nowiamattheschool.iwanttobuyapairofshoes.howcanigettotheshoestore?学生会回答:youcangobytheno.301bus.教师继续提问:wherecanigetoffthebus?一边问一边手指着shoestore的位置,提示学生回答:getoffattheshoestore.

    (4)根据街区图进一步提问,引出段落的重点句。

    (5)请学生阅读对话,回答以下问题”whatismikegoingtodo?

    whatishegoingtobuy?whereishegoing?whereistheshoestore?whichbuscanhetake?isthehospitalontherightorleftsideoftheroad?

    时角的度量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五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本知识时,可以从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着手,在比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较接近时无法进行比较,这时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上计量单位与排列特点。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2)数学游戏

    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页上的材料,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活动角的学具。学生开始猜角度时可以作一些指导,如看到这个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缩小学生猜角度的范围。学生有了一些经验后,可以放手组织同桌的两个学生进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动。

    时角形平行边形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二课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教材43-4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辨认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联系和转换的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二、新授1、认识三角形一、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开头你能把一张正方形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板书:三角形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2、平行四边形(1)拼一拼。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板书:平行四边形(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四、全课小结五、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

    单元彩的生活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白鸽》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看合唱谱。

    2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重点难点:

    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白鸽》,以此为背景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图片中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分句、分声部教唱旋律,先学唱高声部的旋律,熟悉之后在学唱低声部旋律。(用听唱法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高声部旋律:

    3、配上歌曲伴奏,有节奏的读歌词。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三、学唱二声部

    1、播放歌曲录音,看合唱谱,听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2、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3、分声部练习,进行合唱。

    四、创编

    分组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形体表现白鸽的形象。

    第二课时

    课题:欣赏《哦,十分钟》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演唱二声部歌曲《白鸽》,完整表现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重点难点:

    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齐唱歌曲,注意要表现出这首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分小组进行二声部的轮唱。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二、欣赏

    1、讨论

    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引导学生讨论)

    2、初听

    提问:歌曲描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

    教师出示歌词,引导学生小声的哼唱歌曲。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歌曲的伴奏下,来跟更好的表达歌曲情绪(如舞蹈、自选打击乐器等方式)

    三、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设计一种最好的表演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看那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时角的分类画角⑵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五课时角的分类和画角⑵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进一步理角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⒈请同学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一条直线。

    提问:从线段怎样得到射线?从线段怎样和直线?射线能量出长度吗?直线呢?

    ⒉练习四第1题。

    ⑴小组交流、讨论,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⑵指名汇报。

    ⑶提问: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⒊练习四第2题。

    ⑴学生试着练习。

    ⑵师小结。

    二、复习角的认识

    ⒈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你认识了哪些角,能举例说说吗?

    ⒉把学过的角按一定的顺序排起来。

    ⒊提问:什么叫锐角?直线?钝角、平角和周角?

    ⒋练习四第4题。

    ⑴观察钟面后,先说说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几分?再说说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度数。

    ⒌练习四第5题。

    ⑴按图示,同学们将正方形纸折一折,再展开。

    ⑵完成角1、角2、角3度数的填写。

    ⑶提问: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

    ⒍提问:你怎样知道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四第6、8题。

    ⒎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

    完成练习四第9题。

    ⒏练习四第10题。

    ⑴说明题意,请同学们分小组活动,尽量拼出不同度数的角。

    ⑵组织交流。

    ⒐思考题

    同学们先自己想方法,再组织交流汇报,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

    ⒑你知道吗?

    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

    三、布置作业

    苏教版册次时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第八课》.

    三.初度感知: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预习的生字和生词(出示课件,生开火车读)【侵略英勇失败信心磨房蜘蛛灰心终于感动动员抵抗成功】

    多音字:几磨

    学生读熟之后:读课文的情况"看来词语已经掌握的不错了,再让我们来检查一下.

    2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5)(指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帮他们找一找错误.(一起纠正错误)

    3同学们看着这些词(课件),再读读课文,能不能简单的讲述一下课文内容

    先联系讲

    再指名讲(2-3人)

    四.精读课文

    1.现在听老师讲一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用心记住,一会让你们起来说说.

    (讲蜘蛛结网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谁能起来像老师这样讲一讲

    其实故事就在我们要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赶快打开书,自己来看一看,读一读.

    (生讲1—2人)

    2.你们想对这只蜘蛛说什么呢

    (生:不灰心,坚持不懈......)

    理解得很好,想不想通过朗读来表达你对蛛的赞美

    (生:练习读课文)找同学起来读,多读,体会,以读促解.

    3.通过你们的朗读,我真觉得这是一直只了不起的蜘蛛!

    4.蜘蛛结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可我们一般不会在意,更不会有所启发,而对于布鲁斯王子来说就不一样了,他是多么有心的一个啊!

    5.他:(课件)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6.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感动"

    (生读第5小节)

    (1)我没有看出布鲁斯的感动,也没有听出他的信心,谁能把布鲁斯的感动读的更到位

    (2)我想看看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个什么表情什么动作

    (生演)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后受到启发,决心也要干第八次.但他在没有看到蜘蛛结网前,是个怎样的情形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生自读1,2自然段)

    8你明白了什么

    9从哪里看出他的英勇

    "唉声叹气"什么意思

    【他失去了信心】

    【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两者有什么区别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几乎"说明了什么

    10.布鲁斯七战七败,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到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了启发――――生读:"我也要干第八次!"

    11.他是怎样做的成功了吗

    (1)自由读第5自然段

    (2)指名读

    12.假如你现在就是布鲁斯,现在要来动员你的人民和军队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你会怎么样动员他们呢他们与你一样,也是一连失败了7次,也几乎失去了信心,你该怎样说服他们,激励他们呢

    开头可以这样写:亲爱的同胞们或亲爱的父老乡亲们......

    谁愿意来发布

    被打动了的同学请举手欢呼,没有被打动的就不出声音.

    13.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14.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在人生得到道路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失败是暂时的挫折也是难免的,只要我们留有那份信心,鼓足勇气,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愿你们都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信心蜘蛛结网信心

    时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游戏公平规则。

    3、通过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游戏公平规则。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组准备好白和黄的乒乓球若干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建立模型,小组活动

    (1)师生关于游戏简单交流。

    (2)出示书本p79的研究例题;

    (3)首先让学生猜测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4)让学生读题中的游戏规则,然后小组里准备好活动器具来模拟游戏。

    (4)在学生游戏的同时让学生把结果统计在记录表里【先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然后再汇总有多少次】

    (5)让学生根据刚才实际的游戏操作以及结果记录说说游戏工公平性。并讨论为什么?

    (6)学生交流说明原因后,引导学生怎样才能让游戏公平地进行?启发学生改变口袋中红球与黄球的个数,使它们同样多,从而使游戏公平。

    (7)让学生重新按照这样的情况再开展游戏,统计出结果,体会游戏是公平的。

    二、初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p80“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读题,弄清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根据问题分别作出猜测。

    (2)组织分组的实际活动,以验证猜想。

    【活动时,每组选两个人轮流转动转盘,其他人做记录。每人转动转盘的次数应不低于10次,以使学生获得相对合理的数据。】

    2、完成p80“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看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仔细观察每个口袋里不同颜色小球的个数,再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

    (2)学生作出判断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说明游戏的公平性,指出第一和第三个口袋模球是公平。

    3、完成p8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书本上的十张牌,让学生读书本上的题目;

    (2)通过观察十张牌和题意,独立思考游戏是不是公平,然后再交流。

    (3)思考怎样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并简要地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总结并通读“你知道吗?”

    1、简单总结;

    2、完成“你知道吗?”

    (1)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再交流体会;

    (2)要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

    ①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和反面向上的次数会越来越趋向于相等。

    ②人们基于经验和计算可以知道: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莫高窟时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读课题,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题中为什么有这个窟字?出示第一节文字和莫高窟地形图,朗读了解莫高窟地理位置。

    【了解学生预习时对文本基本的信息获取情况。】

    二、初读

    1、预习了课文,检查词语朗读:

    ◎补充习题第一题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个多音字的朗读是学生易错的地方,教学中,特别是银弦一词,学生易错。教师借助习题来解决学生朗读的难点。】

    ◎出示词语:

    精妙绝伦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

    宏伟瑰丽轻拨银弦漫天遨游腐败无能

    2、自读课文,扫除拦路虎

    3、读课文时,你认为哪节最难读?指生说,随机出示指导读。

    预设:

    ◎第2节,指读

    ◎第3节:指读――想象壁画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鼓励学生过电影式的朗读朗读,课件演示宏伟瑰丽的壁画内容,直观感受后进行再次朗读。

    【想象中读,读中想象,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朗读的方法,并在下面环节中加以巩固运用,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学会过电影式的朗读方法。】

    4、补充习题四,归并课文段落提纲,说说课文内容。

    (1)照样子,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自然段: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2)照样子,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节):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第二段(第2~4节):

    第三段(第5节):

    【鼓励学生正确收集、处理信息进行编写课文段落提纲。】

    三、感受精妙绝伦的彩塑

    1、默读,两千多尊彩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一尊卧佛指导读。

    ◎出示句子朗读: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两千多尊彩塑,为什么只写这四种?

    ◎补充图片,直观感受彩塑。

    ◎想象说说莫高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再次运用过电影式的朗读进行朗读。

    ◎说说对精妙绝伦的理解

    3、说说课前你对莫高窟的了解程度,

    教师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结合前面的学习,读了这两句话,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朗读

    (通过说说自己对莫高窟的了解以及结合前文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成本课时情感目标。)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藏经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精妙绝伦等词的意思。

    3、初步感受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

    教学准备:1、查找、了解莫高窟的资料;2、课件。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5369.html

    【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