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时 教案精选
  • 时 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14

    教学内容:国标本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不同的答案。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揭示,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总数,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有余数的情况。

    教具准备:例2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

    提问:第1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第100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说一说排列规律,说出它的变化周期。

    2、0.428571428571……的第15位上的数字是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二、创设情境,欣赏规律。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2

    (1)、出示情景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2)、思考:照这样排列,第18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3)、出示例2中的问题: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18÷3=6式子中的3和6分别表示什么?

    18只兔像这样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只白兔,几只灰兔?

    2、“试一试”

    (1)、回顾刚才解答例题时的思考方法和步骤。

    (2)、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灰兔?

    学生自主探究,与例题进行比较后作出判断,算出结果。

    说说第一步计算余下的“2”表示什么?

    三、竞赛激趣,巩固规律。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1、独立完成“练一练”

    第1题:说说出现余数后的思考过程。余下的2枚是什么子?

    第2题:画廊上沿的瓷砖排列规律是怎样的?

    2、完成练习十第1题

    3、完成练习十第2题提醒学生求的是每一种灯笼各有多少个?

    4、完成练习十第3题思考:根据月律的排列规律应该把几天看作一组?

    5、完成练习十第4题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

    2、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还利用生活中的规律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Jk251.coM编辑推荐

    时 教案精选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练习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难点: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游戏、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53页第3题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大家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用动物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

    2.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面包,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总结。

    (二)综合练习:

    1.出示54页第5题

    先请学生做做小医生,看看他们做得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2.出示54页第6题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请学生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3.出示54页第7题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

    (2)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4.出示54页第8题

    (1)问:这是个几边形?每边长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样求彩带的长?(“3×8+2=?”)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第4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家作业:随堂练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5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三、教学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辅导。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UNITWhereistheScienceMuseum?时学案 教案精选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学案

    课题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let’sstartlet’schantalet’slearnpairworkclet’ssing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hospital,cinema,postoffice,bookstore;能够听、说、认读短语:sciencemuseum.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ereisthelibrary?it’snearthepostoffice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理解并会吟唱let’schant的歌谣。

    4、能够听懂并基本会唱歌曲whereareyougoing?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let’slearn部分的四会单词和短语。

    难点: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掌握三会单词museum的发音。

    教学准备

    本单元let’sstart部分的教学挂图。录音机和录音磁带

    1、热身

    日常对话

    2、新课呈现

    let’slearn

    (1)教师出示本单元的主情景图,将hospital,postoffice,bookstore,cinema,zoo,park,library,school等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

    (2)拼读音标的练习。

    将这些单词的音标全部展现出来,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拼读音标。

    (3)成果验收

    请学生来拼读音标

    (4)快速认读单词的比赛。

    (5)将所学的单词卡片都贴在黑板上面,要求学生根据卡片的位置来描述,这几个地方的位置。继而引出ontheleft;near;nextto;ontheright;behind;infrontof等表示方向的词。

    let’sstart/let’schant

    1、教师呈现挂图,学生根据挂图自学。

    2、听录音,跟读。

    3、巩固和延伸

    完成英语作业本中的相应的练习。

    时旋转与角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要求: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再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教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重点难点:

    1正确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发现五种角之间的关系.

    2知道五种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旋转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动二:练一练。

    1、观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直角钝角锐角

    2、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活动三: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感受。

    位置与方向时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让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让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组内说一说组内四个同学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习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已经初步感受了方位概念的相对性,组内完成此活动,目的是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本节课新授做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白板出示例3图:(北京与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67千米)

    2、小组内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3汇报(学生可能以不同的城市为观测点来描述其他城市的位置,汇报后老师找出典型的描述)例如

    (1)师: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2)小组讨论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白板展示(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

    师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方位知识。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

    白板展示(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4、如何确定位置和方向?

    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或上海相对于对方的具体方位。

    5、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

    得出结论:关键是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三、巩固应用內化提高:

    1白板出示、完成第24页的第2题。

    全班集体交流。

    结论: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白板出示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同桌同学互相提一个问题,由对方解答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说一说。

    分小组进行,由小组长负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⑴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 方向上。

    ⑵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 方向上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单元方程时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7~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3、使学生在学生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12-a=4x+12=3845-x 30x=14+2845-13=x+162、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18+x=1818-x=0x+15=33x-10=8x-18=18x+3=18+3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二、指导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省略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优点?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可以照这种方法解。2、完成练习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2)集体核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完成练习一第9题。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改正呢?独立完成改错。4、完成练习一第10题。(1)学生独立完成。(2)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3)错误汇报。说说错误的原因与正确方法。5、完成练习一第11题。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x+10=50+20)应该先算哪一步?方程右边两个数可以相加,应该先加起来。第2题怎样列方程?独立完成解答,集体核对。6、完成练习一第12题。“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1本练习本+3枝铅笔=7枝铅笔)你看出了什么?(1本练习本相当于4枝铅笔)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

    时练习⑴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五课时练习五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练习五第1~6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

    200÷5027×396÷12280÷40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

    480-(180+60)(31+2)×30240÷(4×20)

    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五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②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③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廉洁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五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乘法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一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运算中,选择合适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解答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完成书上的解决实际问题。

    一、“大约”问题:

    1、学生读第3题。读完后问:这里的“140名”是一个怎么样的数?为什么?(近似数,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大致情况,没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钟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们全班人数50人,这“50”就是一个精确数。)

    指出:正是因为信息给的数据本身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算出的结果也是一个近似数,问题就说成了“每小时大约有多少名婴儿出生?”这题在解答的时候要不要用“≈”?学生列式解答,观察算式,你觉得这题在计算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

    (口算)学生完成完整的解答。

    2、学生读第4题:指出:这题的问题是“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这种问法是因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学,本册书中已删去了这部分知识。

    那该如何理解这里的“大约”呢?(142千米本身是一个大约的数,27倍也是,所以算出来的数就是一个大约数;只是这个大约数没必要再转换成“几千几百”,直接写就是了。)

    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这题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笔算)

    二、购物问题:

    学生找出本练习中的购物问题,说说购物问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1、第5题:读题后,学生列式,观察算式,说说你准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简便计算,指名说说具体的简便算法。)

    2、第10题:读题后,把该题与上一题比较,单价、数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单价可以看成是整套的单价,那就要先算出一套的;也可以分别算出课桌和椅子的总价,再把两部分加起来。)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整解答。

    3、第12题:读题后问:这题与前面两题又有什么不同?(发现单价会随着人数的多少而变化。)分别算一算三个班各需要的钱数。

    比较三个得数,你有什么发现?(三班的人数是最多的,但需要的钱是最少的。)为什么?那三个班如何买票是最合算的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比较:如果把前面三个班分别需要的钱数加起来是否会等于这次算出来的钱数呢?为什么?

    指出:在具体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灵活的情况,需要大家去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小结:这三题算的时候我们都想到了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但在具体运算的时候又各有不同,希望大家要多注意。

    三、其他问题:

    1、第8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答观察算式,同桌互相说说适合它的计算方法。(简便计算)指名板演,结合板演规范学生的书写。(比如括号的运用等)

    2、第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对。

    3、第11题:读题后,指名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板书这两个面积公式。学生列式计算,并比出大小。

    四、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UNITWhereistheScienceMuseum?时学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第三课时学案

    课题

    unit2whereisthesciencemuseum?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alet’sreadcgoodtoknow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read部分的对话,能完成排序练习。

    2、能够使学生简单了解中、西方地图不同的标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听、说、认读let’sread部分的对话

    难点:能够立即对话中出现的新时态和指点路线的新语言,如:whatareyougoingtodoafterschool?getoffatthecinema.thenwalkstraightforthreeminutes.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1、热身

    (1)教师放本单元歌曲的录音,学生跟着齐唱两遍。

    2、预习

    师生日常对话。

    3、新课呈现

    let’sread

    (1)教师用简笔画画出下午放学后的一些情景,告诉学生:schoolisover.iwanttobuyapairofshoesafterschool。接着问学生:whatareyougoingtodoafterschool?引导学生回答:iwantto…教师领读该组句子,学生跟读。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街区图,图中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如:医院、邮电局……教师手指黑板上的街区图,告诉学生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提问,如:whereisthehospital/postoffice….?isitfarfromhere/等,学生抢答:it’snexttothe…

    (3)教师在街区图的学校和鞋店旁边分别加上一个站牌说:thisisabusstop.wecantaketheno.301bushere.教师继续利用街区图指出自己所在的位置:nowiamattheschool.iwanttobuyapairofshoes.howcanigettotheshoestore?学生会回答:youcangobytheno.301bus.教师继续提问:wherecanigetoffthebus?一边问一边手指着shoestore的位置,提示学生回答:getoffattheshoestore.

    (4)根据街区图进一步提问,引出段落的重点句。

    (5)请学生阅读对话,回答以下问题”whatismikegoingtodo?

    whatishegoingtobuy?whereishegoing?whereistheshoestore?whichbuscanhetake?isthehospitalontherightorleftsideoftheroad?

    数学单元小数乘法时 教案精选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6页的例5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4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0.34.87×2.35.062×0.370.58×0.96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前两节课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示范:

    1.教学例3、0.056×0.15

    (1)猜:这道题的积里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写竖式。

    ①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指名板演。

    ②集体订正,师示范:0.056

    ×0.15

    (3)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①生独立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指名板演。

    ②分组讨论: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③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④让学生点出积的小数点,并指名板演。

    ⑤生独立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检验上面的计算结果。

    ⑥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示范)

    2、教学例4、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1)生读题明白以下问题:①已知所求?

    ②怎样列式?

    ③所列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2)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尝试比较例3和例4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2)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例3的乘数是0.15比1小,求的是0.056的百分之十五,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例4的乘数是2.4比1大,求的是18.5的2.4倍,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3)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4、做一做:0.32×0.252.6×1.08

    先判断乘得的积要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并注意验算。

    三、运用

    1、p.5页12题(投影出示)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2、点小数点。

    38.045.0060.035

    ×4.6×0.007×0.16

    2281235042210

    1420835

    164892560

    3、快算。(口算卡第5页)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9页11题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7395.html

    【时 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