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03-07

    【www.jk251.com -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教材教法】

    现在,开展高中教学工作都需要用到教案,做好一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优秀的高中教案是什么样子的?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第十xx6;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一第十xx6;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xx2;解或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xx7;上的广泛应用;沈“十xx8;气历”和《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的教学,培养学生再现历史的想象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的指南针应用xx0;航海的有关史料,指导学生xx4;中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掌握解析史料的学xx4;本法。通过寻找宋元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宋元辉煌科技成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毕昇、沈学xx4;过程:

    导入:

    隋唐时期,我国在科技上取得xx2;那xx3;领先世界的成就?(学生思考回答)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xx3;用xx2;很大的发展,攀上xx2;古xx5;科技发展新的高峰。这一时期,中国xx4;民向世界奉献xx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伟大发明,还涌现出沈学xx4;指导和“探究”过程: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请问:最初的印刷方式是xx0;么?(学生回答)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xx0;么?(学生思考回答)

    到xx2;xx6;xx5;两宋时期,我国的雕版印刷xx3;进一步发展,xx4;xx4;印制xx2;大量精美的xx0;籍。(屏幕显示有关图片)但是,雕版印刷xx3;有许多弊端和不足。想一想,雕版印刷都有哪xx3;不便之处呢?(学生思考回答)如何解决这xx3;弊端呢?(学生议论)

    对,雕版印刷是死的,如何变“死”为“活”呢?北宋平民毕升在这方面做出xx2;重要贡献,xx2;发明xx2;泥活字印刷。(屏幕显示“毕升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0页小字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泥活字的制作经过,如何用它来印刷xx0;籍呢?(学生xx5;表发言)好,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哪xx3;优点呢?(学生回答)对,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它的发明促进xx2;文化xx7;业的发展。

    毕升之后,活字印刷术在实践中又不断创新、发展,出现xx2;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屏幕显示有关图片,简xx1;活字印刷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1页小字内容,进一步xx2;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概况。)

    活字印刷术xx7;后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德国xx4;谷登年。随着现xx5;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印刷xx7;业又有xx2;新的发展。同学xx4;知道现在我xx4;采用xx0;么技术来进行印刷吗?(学生议论回答)对,我国的印刷xx7;业已经告别xx2;铅与火的时xx5;,进入到光与电的时xx5;xx2;,采用激光照排技术印制xx0;籍。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xx2;还是第xx8;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之一。现在,一本10多万字的xx0;,xx4;组稿、排版、到出版xx5;用四xx6;天时间,比过去不知要快多少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xx4;民就利用磁石具有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xx2;“司南”。(屏幕显示“司南图”,简xx1;司南的工作原理)这是我国最早的指南xx2;器。xx7;后xx4;xx4;又采用氯悬法、水浮法等技术制成xx2;指南针。(显示相关图片进行讲解)请同学xx4;阅读教材71页的史料,说一说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情况。(学生回答)南宋时航海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许多阿拉伯、波斯商xx4;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出行,指南针xx3;经阿拉伯xx4;传到xx2;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xx2;重要条xx4;。(简xx1;这方面的情况)

    3.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火药的发明是我国xx4;民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要贡献。它是由古xx5;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把火药的有关内容概括为:唐朝中期有记载,唐朝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并称中国古xx5;的四大发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宋元时期是四大发明的重要发展时期,它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世界xx5;生xx2;深远影响。那么,四大发明有xx0;么重大历史意义呢?(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归纳)

    4.科学家沈(1)沈(屏幕显示“沈括像”,简xx1;沈页小字内容,xx2;解沈沈家李约瑟博士称xx2;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xx4;物”。在沈(2)郭守敬——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

    (屏幕显示“郭守敬像”,简xx1;郭守敬的生平。)郭守敬在天文历法上的最大成就是编写xx2;《授时历》。《授时历》把一年分为365.2425天,与地球公转的实际周期xx5;差26秒,比现行公历的确立要早约300年。如此精确的历法,郭守敬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自转、公转周期与制定历法的关系)要制定出精确的历法必须要对天象的变化进行细致、精确的观测。为此,郭守敬曾制造xx2;近20种天文xx2;器,又主持xx2;元朝空前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这次天文测量最南和最北的观测点。)正是有xx2;大量准确的观测结果,郭守敬才编写出《授时历》这样的历法。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细致的工作态度,正是我xx4;学xx4;的榜样。

    郭守敬除xx2;在天文历法上的卓越成就外,还在水利建设方面有重大贡献。元朝大运河中的通惠河就是在郭守敬的主持下,顺利开凿完成的。(屏幕显示“通惠河图”,简xx1;郭守敬是如何因地制宜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难题的。)通惠河开凿成功后,xx4;杭州出发的运粮航船可xx7;直达大都,促进xx2;大都经济的繁荣。xx0;天北xx0;积水潭边的汇通祠,就归纳总结的过程:

    指导学生填充表格,将本课知识结构总结如下:

    古xx5;科技发展的高峰

    三 大 发 明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民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方案(小编推荐)


    重点: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难点:科学成就的简释;进步文学艺术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引言,然后进行简要分析,以便学生能在宏观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本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反映的原理。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科技落后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填表归纳著名科学家及成果,在学生填表时教师可以展示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科学家共同的优秀品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学有所成的努力创精神。

    二、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学习过程中,要解决如下问题:鲁迅的杂文,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与中学语文课选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文章结合分析鲁迅杂文的时代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民国时期小说的成就突出,可引导学生课余选读一至二部作品,以增强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状况的认识。

    讲解民国时期电影事业、音乐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渔光曲》的片断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主义信念。

    讲解绘画时,教师应在介绍画家的同时,让学生欣赏部分作品。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简要说明民国时期教育发展概况,然后重点介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关于蔡元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蔡元培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教材所引材料,认识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认识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关于陶行知,教师补充资料介绍陶行知生平,指导学生阅读“自立歌”,思考与教育思想的关系。提问:“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称陶行知为人民教育家?”等等。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后,提问:“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小结

    本课所涉及的科技、文艺、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成就,说明先进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弘扬进步、倡导科学,反对黑暗、反对落后、批判愚昧,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

    板书设计

    民国时期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1.科技落后的原因

    2.科技成就

    二、民团时期的进步文艺

    1.文学成就

    2.话剧、电影的成就

    3.绘画与音乐成就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

    1.民国时期的教育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通史概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挫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建议:(1)“‘双百’方针的提出”一目,采用学生讨论法,教师适当指导。给出几个讨论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是如何提出的?它的提出有何意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自主解决问题。(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一目,主要阐述了“文革”期间文学艺术遭到了沉重地摧残。教材阐述地非常详细,教师依据课本讲述即可,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图片、影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3)“文体育事业的繁荣”一目,主要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只需要将教材讲清即可,无需拓展。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育事业方面有哪些发展,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精选版


    第24课教案之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骄傲的事实,启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教师应认真解释本课标题。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的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3.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的总趋势,思考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结构图示。4.教师可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己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最主要成就。

    5.教师应重点讲解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推算圆周率方面的突出成就。首先要向学生说明圆周率是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对测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孜孜探求其接近数值。中国古代的《周髀算经》说“周三径一”;西汉刘歆求得3.1547;东汉张衡求出3.16;曹魏刘徽求得3.14等。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刘徽创造的“割圆术”,把四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做出了不起的贡献。祖冲之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日本学者曾建议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以纪念这位杰出的中国学者。教师应以祖冲之的卓越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6.“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目,可先让学生回忆两件中国古代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的史实,说明中国自古有发达的农业。然后教师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教师可做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7.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齐民要术》是一部承上启下的农学著作?”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与小字进行回答。教师可适当补充些史实,如《齐民要术》引用过一百五六十种书,有些书现已失传,幸亏《齐民要术》保留了这些书的部分内容以及《齐民要术》对后世影响等。

    8.学生阅读“郦道元和《水经注》”一目课文,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水经注》的性质、内容及文字特色?”为帮助学生理解本目课文,教师在讲述时应具体说明:大约在汉魏的时候,我国出现一部以全国水道为纲的地理著作《水经》。郦道元认为许多古代地理书籍的记载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详尽地把祖国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情况描述下来。于是,他选择《水经》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写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这部巨著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后世地理学家的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文学家所重视。

    9.如时间允许,教师可指导学生设计并填写魏晋南北朝重大科技成果简表。也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

    三、学法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下述认识图式: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钻研和创新的精神。

    活动与探究

    1.动动手:用小刀把方木头或铅笔削成圆柱体。想一想,怎样削最圆?然后判断下列示意图,哪一个圆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与这里的做法有何类似之处?

    在木头或铅笔剖面先画个内切正多边形,然后用小刀削去边外木头。边数愈多,就愈接近圆形。这就是古人所用的割圆术。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

    祖冲之就是运用这种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

    2.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参考资料

    刘徽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刘徽,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曹魏末年,他撰成《九章算术注》9卷,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割圆术。《九章算术》说“周三径一”,即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刘徽认为这太不精确,指出“周三径一”不是圆周率,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刘徽发现圆内接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周长就无限逼近圆的周长,从而创立割圆术,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相继算出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直至正九十六边形的边长,求出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出圆周率为3.14的结论。后来,他又计算出圆内接正三千零七十二边形的面积,得到了更精确的圆周率,即圆周率为3.1416。刘徽运用了初步的极限概念,并提出了割圆术,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字文远。河北涿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西晋末年,祖家从北方南迁。他曾任刘宋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从事,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令;萧齐长水校尉,掌管禁卫军守卫京城。曾写过《安边论》,建议齐明帝“开屯田,广农殖”。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是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计算。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

    祖冲之是大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他33岁时提出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纠正了当时通行的“元嘉历”的误差。他重造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和水碓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据《隋书·律历志》记载:“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自刘歆、张衡、刘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设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过剩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朒,nu。朒数,不足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圆参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书,名为《缀术》,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是故废而不理。”

    圆周率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各学术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到圆周率。圆周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求圆周率精确的程度,标志着古代数学水平和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精确数值比外国要早一千年左右

    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等,计算圆周率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祖冲之继承前人的成果,把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杰出数学家。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超过他的成果。但是,阿尔·卡西比祖冲之晚了近一千年。欧洲直到16世纪才由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重新算出这一数值,他们比祖冲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祖冲之收集和阅读了古代大量的天文、数学文献

    在祖冲之以前,我国古代天文和数学方面的文献主要有:战国时期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人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夏小正》是战国时编成的一部历法书,基本上保存了夏历,即以冬至后二月为正月,比较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历法。《周髀算经》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前,《九章算术》西汉成书。《史记》中的天官书,记载了许多天文学现象。此外,秦朝有《颛顼历》,汉武帝时有《太初历》《三统历》,刘洪撰《乾象历》,张衡著《灵宪》。这些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文献,对祖冲之很有帮助。

    圆周率数值的推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圆周与直径的比例,大体为三比一。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圆周率数值的推算也日益准确。从西汉刘歆到齐梁祖冲之,不少人为推算圆周率数值做出过贡献。刘歆(?—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任中垒校尉,整理文艺群书,对经籍目录学做出了贡献。王莽建新政权,歆任国师,后因参与谋杀王莽事件,事败自杀。通晓天文律历,著有三统历谱。刘徽,魏晋时数学家。魏景元四年前后,注九章算术十卷,撰九章重差图一卷,创造测望推算的方法。他的主要发明是用割圆木求圆周率,计算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求得圆周率为3.1416。何承天(370—447),南朝宋天文学家,东海郯人。元嘉时为著作佐郎,撰修宋书,未成而死。他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曾上表指出沿用的景初乾象历法疏漏不当,奏请改历,称元嘉历,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

    贾思勰

    贾思勰,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山东益都人。在北魏末年当过高阳(今山东淄博市西北)太守。他研究前人有关农业的著作,搜集民谣农谚,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在实际生产斗争中作了细心的观察和比较,写出了《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当时中国农业科学的总结,据此书我们得以知道当时农业科学的发达。该书所载,有现在还有用的,有可作为借鉴的。所以,这部书是我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从西周以来,我国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该书中都做了总结性的叙述。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方面,《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怎样选种、浸种和给水稻催芽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该书在强调因地、因时制宜的同时,对土壤的改良和耕作技术(耕、锄等)也十分重视,提出要经常保持土壤中所含有的适量水分,增强土壤肥力,要利用农作物吸收养料的不同,进行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应当指出,该书中提出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在蔬菜栽培方面,认为应高度利用土地,生产上要粪大水勤。在果树种植方面,详细介绍了嫁接法。在家畜饲养方面,注意喂料和喂水。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二十多种造酒的方法。该书引用有关著作156种,在我国农学史和世界农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郦道元(?—527),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为御史中尉,后任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寅反,被执遇害。性好学,注意地理学。搜集大量地理、历史材料,引用地方流传的神话和传说,写成了《水经注》一书。

    《水经》

    《水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汉朝桑钦著。书中记述我国137条河流水道,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

    《水经注》

    《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40卷。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成。该书中水道增加到1250条,注文20倍于原书,引用书目多达四百多种,大大丰富了《水经》的内容。《水经注》系统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并以水道为纲,记载沿河所经地区山陵、原隰、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现象,以及城邑、关津的建置沿革、兴衰过程,还有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等,几乎包括所有历史地理的内容。在辗转抄录流传中,《水经注》的经文与注文出现许多混淆与舛误。清朝乾嘉学者对《水经注》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工作,如全祖望著《全校水经注》,赵一清著《水经注释》,戴震校《水经注》。近代杨守敬、熊会贞又著《水经注疏》,注明郦注征引故实,详述郦注所叙水道的迁流,订正全、赵、戴诸家校释,是一部有关《水经注》的很好的参考书。

    《水经注》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译成白话为: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声音,那样哀婉,久久不绝。打鱼的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就使人泪沾衣裳。

    图画说明

    古代骨算筹

    这是1971年陕西千阳县出土的西汉骨质算筹,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算筹。算筹是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当时除了骨质算筹外,还有木质、铁质、铜质等各种材料。人们计算时用算筹摆成横式、纵式两种。横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纵式表示个位、百位、万位……依次类推,纵横相间,便能表示各种数字。如果遇到“零”则不摆算筹,让这位数字空着,图中右侧的算筹表示的数字是1976。算筹在我国古代使用了近二千年,逐渐被珠算所代替。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 精选版


    第二十一课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通过李贽和明末三位思想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关于四位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学生不易理解。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给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方法。

    通过北京城和明长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回答),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答)。

    2.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和思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宫城外面是皇城。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转折]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长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早把长城东西连接贯穿一起的是哪个朝代?[答]秦朝。对,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道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城防。此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都曾进行了长城的修筑工作。明朝时,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历时200多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成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依山起伏,蜿蜒6000多公里的气势雄伟的明长城。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答]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3)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讨论,教师综述]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过渡]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历史和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代的科学和思想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101页的内容,先填写板书的“科学”、“思想”两个表格,注意繁难字的笔画。

    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填表已经了解了明代著名的科学巨匠和思想家,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答]《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6)请同学们回忆、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分别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作者)、农业著作(作者)。[答]略。

    (7)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反映在思想领域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请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明代四大思想家进步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答]共同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李贽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礼教;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黄宗羲认为农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踏实钻研、学以致用的学风。

    (8)四大思想家中,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哪位同学能列举出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还有哪几位?

    [答]荀子、王充、范镇、柳宗元、刘禹锡。

    3.小结练习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忆黑板上的内容,然后列表填写空白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列表)。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明朝闻名世界的两大建筑奇观是什么?它们的建筑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明朝有哪些科学巨匠?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

    明朝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有哪几位?进步思想产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4.课堂活动

    (1)请参观过故宫和长城的同学们介绍故宫和长城的风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同学们简要议论一下明朝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3)怎样评价顾炎武的爱国思想?

    板书设计

    第21课

    ——进步的科技和思想

    第二十一课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

    通过李贽和明末三位思想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关于四位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学生不易理解。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给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方法。

    通过北京城和明长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明朝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回答),那么北京最雄伟的古代建筑是:——天安门和故宫(答)。

    2.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主要包括明朝的建筑、科技和思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和《明长城示意图》,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明北京城是什么时期兴建的?它的建筑特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明成祖时营建的;特点有二,第一,布局严整,第二,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想一想,北京城分哪几部分?[答]分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教师综述]北京城最里面的是宫城,又称紫禁城,是皇宫所在地。宫城外面是皇城。有太液池、万岁山,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显示皇权的太社稷。这种左庙有土的形式是中国都城建筑的传统形式之一,皇城外面是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中央官署分别于皇城南面两侧。京城里店铺林立,商店繁荣。后来,京城南面又加筑了外层,这里有最繁荣的街市,可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整个北京城被高大雄伟的城墙所环绕,街道宽广笔直。这也是古代都城建筑布局的传统形式。其次,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这种相对称的建筑样式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转折]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大建筑是长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早把长城东西连接贯穿一起的是哪个朝代?[答]秦朝。对,秦始皇时,第一次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了一道东起辽东、西到临洮的城防。此后的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都曾进行了长城的修筑工作。明朝时,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历时200多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建成了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依山起伏,蜿蜒6000多公里的气势雄伟的明长城。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明长城比秦长城有什么变化?

    [答]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明政府一方面修建了长城;另一方面迁都北京。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作;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3)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

    [讨论,教师综述]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外国人赞誉长城为世界奇迹之一,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

    [过渡]北京城和长城是享誉历史和世界的古代建筑,也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明代的科学和思想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9—101页的内容,先填写板书的“科学”、“思想”两个表格,注意繁难字的笔画。

    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填表已经了解了明代著名的科学巨匠和思想家,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4)明代三大科学巨著各有什么特点?

    [答]《本草纲目》是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既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反映了作者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明代三大科学家创作科学著作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实现理想,不懈努力。

    (6)请同学们回忆、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分别列举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作者)、农业著作(作者)。[答]略。

    (7)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反映在思想领域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请同学们分析、比较一下明代四大思想家进步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答]共同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李贽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礼教;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黄宗羲认为农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踏实钻研、学以致用的学风。

    (8)四大思想家中,王夫之是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哪位同学能列举出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还有哪几位?

    [答]荀子、王充、范镇、柳宗元、刘禹锡。

    3.小结练习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忆黑板上的内容,然后列表填写空白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列表)。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明朝闻名世界的两大建筑奇观是什么?它们的建筑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明朝有哪些科学巨匠?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

    明朝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有哪几位?进步思想产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4.课堂活动

    (1)请参观过故宫和长城的同学们介绍故宫和长城的风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同学们简要议论一下明朝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3)怎样评价顾炎武的爱国思想?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

    关于电流教案示例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1.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二)教具验电器两个,带绝缘柄的金属棒一根,橡胶棒一根,毛皮一块,带座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