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氢气的性质用途教案
  • 氢气的性质用途教案

    发表时间:2022-02-26

    【www.jk251.com -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在我们的初中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初中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初中教案该怎么写?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氢气的性质用途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了解氢气的物理;初步掌握氢气的可燃性;理解氢气之前为什么要验纯及其验纯的方法。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想象从所感知的宏观现象到微观世界,借以了解变化本质的抽象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氢气燃烧、爆炸受燃烧条件制约的事实,使学生逐渐懂得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氢气的可燃性。

    2.难点氢气的验纯而已检验方法。

    实验准备

    见课本[实验3-4]至[实验3-7]。

    教学用品

    球形干燥管、烧杯、纸筒、小试管、锌粒、稀h2so4、彩色肥皂水、氢气球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投影)下图a-g,是一组实验制务或收集气体的装图,看图回答:

    (1)写出图中①-⑤的仪器名称。

    (2)制备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氧气应选用_________

    (3)制备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氢气应选用____________

    (提示:①洒精②铁架台③试管④长颈漏斗⑤集气瓶;(2)a,e、g;(3)c,e、f)

    二、引入新课

    (引言)通过以上的一道练习,我们知道了氢气的实验室的制法及装置,那么氢气具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今天主要探讨氢气的性质。

    三、新课讲授

    (提问)以氧气的物理性质为例说明观察气体物理性质的顺序。

    1.氢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出示一瓶预先收集好的氢气,让学生观察氢气。

    (观察)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提问)氢气是一种最轻的气体,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实验)见课本[实验3-4]

    (观察)肥皂泡迅速上升。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常用氢气填充气球(见封面彩图)。

    (阅读)课本第53页,氢气的物理性质。

    (小结)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将ho的物理性持列表对比。(如下图)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氢气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水难溶于水

    1.氢气的化学性质

    (讲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本节先讲解氢气的可燃性及验纯方法。

    2.氢气的可燃性

    (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用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时,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接触烧杯的手能感到发烫。

    (分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氢气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个反应式可以表示如下:

    3.氢气的验纯

    (提问)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或氧),点燃时会怎样呢?

    (实验)见课本[实验3-6]

    (观察)听到尖锐的爆咆声。

    (提问)为什么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有其他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让阅读课本第54-55页,然后计论,最后由教师小结。

    (小结)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讨论)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见课本[实验3-7]或下图。、

    (小结)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课后习题1、2.(1)(2)(4)。

    2.典例分析

    例1见课后习题(第58页)第3题。

    (分析)第一个学生判断是错误的,由于氢气比同体积空气轻,收集了氢气的试管管口应向下,并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迅速点火,这个学生没有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又朝上,氢气很容易从试管中扩散,检验不出氢气的纯度。第二个同学的操作也是错误的,在第一次检验氢气之后,如果不换一支试管或不设法交试管中可能留有的余火熄灭,马上再去接近氢气发生器的导管口,是违反操作规程的,应马上将试管重新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按下确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直到听见"轻微"的响声,则证明氢气已经纯净了。

    五、归纳小结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氢气的可燃性及验纯方法。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2.(4)

    2.课时作业设计第二大题。

    七、板书设计

    jK251.COm精选阅读

    数学教案-切线的判定性质教案模板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发现问题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

    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

    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

    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

    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三)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

    证明:连结0C

    ∵0A=0B,CA=CB,”

    ∴0C是等腰三角形0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所以AB是⊙O的切线.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

    练习P106,1、2

    目的:使学生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对定理加深理解)

    (五)小结

    1、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着重分析了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3、能力: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

    (六)作业P115中2、4、5;P117中B组1.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2、通过对圆的切线位置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能从几何图形的直观位置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线的性质定理和推论1、推论2.

    教学难点:利用“反证法”来证明切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计:

    (一)基本性质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猜想: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引导学生应用“反证法”证明.分三步:

    (1)假设切线AT不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OA,

    (2)同时作一条AT的垂线OM.通过证明得到矛盾,OM<OA这条半径.则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数量关系,得AT和⊙O相交与题设相矛盾.

    (3)承认所要的结论AT⊥AO.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指出:定理中题设和结论中涉及到的三个要点:切线、切点、垂直.

    引导学生发现: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及两个推论的条件和结论问的关系,总结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出第三个.

    (1)垂直于切线;

    (2)过切点;

    (3)过圆心.

    (二)归纳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三)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例1、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DAB.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CD是⊙O的切线,可得什么结论;由AD⊥CD,又可得什么.

    证明:连结OC.

    ∴AC平分∠DAB.

    例2、求证:如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则连结两个切点的线段是直径。

    已知:AB、CD是⊙O的两条切线,E、F为切点,且AB∥CD

    求证:连结E、F的线段是直径。

    证明:连结EO并延长

    ∵AB切⊙O于E,∴OE⊥AB,

    ∵AB∥CD,∴OE⊥CD.

    ∵CD是⊙O切线,F为切点,∴OE必过切点F

    ∴EF为⊙O直径

    强化训练:P109,1

    3、求证:经过直径两端点的切线互相平行。

    已知:AB为⊙O直径,MN、CD为⊙O切线,切点为A、B

    求证:MN∥CD

    证明:∵MN切⊙O于A,AB为⊙O直径

    ∴MN⊥AB

    ∵CD切⊙O于B,B为半径外端

    ∴CD⊥AB,

    ∴MN∥CD.

    (四)小结

    1、知识: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2、能力和方法:

    凡是题目中给出切线的切点,往往“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从而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五)作业教材P109练习2;教材P116中7.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能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

    2、掌握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的有关问题中辅助线引法的基本规律;

    3、通过对切线的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对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的准确、熟炼、灵活地运用.

    教学难点: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的思维过程.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与归纳

    1、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即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二)灵活应用

    例1(P108例3)、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证明:连结OD.

    ∵OA=OD,∴∠1=∠2,

    ∵AD∥OC,∴∠1=∠3、∠2=∠4

    ∴∠3=∠4

    在△OBC和△ODC中,

    OB=OD,∠3=∠4,OC=OC,

    ∴△OBC≌△ODC,∴∠OBC=∠ODC.

    ∵BC是⊙O的切线,∴∠OBC=90°,∴∠ODC=90°.

    ∴DC是⊙O的切线.

    例2(P110例4)、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CD相等,且AB与小圆相切于点E,求证:CD与小圆相切.

    证明:连结OE,过O作OF⊥CD,垂足为F.

    ∵AB与小圆O切于点点E,∴OE⊥AB.

    又∵AB=CD,

    ∴OF=OE,又OF⊥CD,

    ∴CD与小圆O相切.

    学生归纳:(1)证明切线的两个常见方法(①连半径证垂直;②作垂直证半径.);

    (2)“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例3、已知:AB是半⊙O直径,CD⊥AB于D,EC是切线,E为切点

    求证:CE=CF

    证明:连结OE

    ∵BE=BO∴∠3=∠B

    ∵CE切⊙O于E

    ∴OE⊥CE∠2+∠3=90°

    ∵CD⊥AB∴∠4+∠B=90°

    ∴∠2=∠4

    ∵∠1=∠4∴∠1=∠2

    ∴CE=CF

    以上例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教师指导书写规范,观察学生推理的严密性和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巩固练习:P111练习1、2.

    (三)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

    2、能力:①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②作辅助线的能力和技巧.

    (四)作业:教材P115,1(1)、2、3.

    探究活动

    问题:(北京西城区,2002)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设切点为C.

    (1)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连结A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请你测量出∠CDP的度数;

    (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时,连结AC,请你分别在这两个图中用尺规作∠APC的平分线(不写做法,保留作固痕迹),设此角平分线交AC于点D,然后在这两个图中分别测量出∠CDP的度数;

    猜想:∠CDP的度数是否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对称的猜想加以证明.

    解:(1)测量结果:

    (2)图2中的测量结果:

    图3中的测量结果:

    猜想:

    证明:

    解:(1)测量结果:∠CDP=45°.

    (2)图2中的测量结果:∠CDP=45°.

    图3中的测量结果:∠CDP=45°.

    猜想:∠CDP=45°,不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证明:连结OC.

    ∵PC切⊙O于点C,

    ∴PC⊥OC,

    ∴∠1+∠CPO=90°,

    ∵PC平分∠APC,

    ∴∠2=1/2∠CPO.

    ∵OA=OC

    ∴∠A=∠3.

    ∴∠1=∠A+∠3,

    ∴∠A=1/2∠1.

    ∴∠CDP=∠A+∠2=1/2(∠1+∠CPO)=45°.

    ∴猜想正确.

    数学教案-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平行线的性质: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性质.教材上明确给出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推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证明过程.而且直接运用了“∵”、“∴”的推理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推理的环境,对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渗透.因此,这一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较重要.学生对推理证明的过程,开始可能只是模仿,但在逐渐地接触过程中,能最终理解证明的步骤和方法,并能完成有两步推理证明的填空.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并能在推理中正确地应用它们.由于学生还没学习过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组成,不知道判定和性质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用的时候容易出错.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应用和讨论体会到,如果已知角的关系,推出两直线平行,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反之,如果由两直线平行,得出角的关系,就是平行线的性质.

    2、教法建议

    由上面的重点、难点分析可知,这节课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应用.要有一定的综合性,推理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知识多,也有了一些难度.但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几何,进度不可过快,尽量多创造一些学习、应用定理、公理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讲授新课

    首先,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吗?探究实验活动还是从画平行线开始,得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后,再推导证明出其它的两个性质.教师可以用“∵”、“∴”的推理证明形式板书证明过程,学生在理解推理证明的过程中,欣赏到数学的严谨的美.

    (2)综合应用

    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区别,并能在推理过程中正确地应用它们成为了教学难点.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两步推理的证明题,让学生填充理由.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题目的已知和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只有自己构造起的知识,才能真正地被灵活应用.

    (3)适当总结

    几何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总结如何学好几何.注意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相互转化.对简单的题目,能做到想得明白,写得清楚,书写逐渐规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开放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同学们先复习一下前面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把这三句话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

    3、是不是原本正确的话,颠倒一下前后顺序,得到新的一句话,是否一定正确?试举例说明。

    如、“若a=b,则a2=b2”是正确的,但“若a2=b2,则a=b”是错误的。又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但“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则是错误的。因此,原本正确的话将它倒过来说后,它不一定正确,此时它的正确与否要通过证明。

    二、新课

    1、我们先看刚才得到的第一句话“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先在请同学们画两条平行线,然后画几条直线和平行线相交,用量角器测量一下,它们产生的几组同位角是否相等?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此时,两直线是否平行是未知的,要我们通过同位角是否相等来判定,即是用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故我们称之为“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公理”。而这句话,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已知“平行”从而得到“同位角相等”,因为平行是作为已知条件,因此,我们把这句话称为“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现在我们来用这个性质公理,来证明另两句话的正确性。

    想想看,“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这句话有哪些已知条件,由哪些图形组成?

    已知:如图,直线a∥b

    求证:(1)∠1=∠4;(2)∠1+∠2=180°

    证明:∵a∥b(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对顶角相等)

    ∴∠1=∠4

    (2)∵a∥b(已知)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2+∠3=180°(邻补角的定义)

    ∴∠1+∠2=180°

    思考:如何用(1)来证明(2)?

    例1、如图,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已经量得∠1=115°,∠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A与∠B互补,∠D与∠C互补

    ∴∠B=180°-115°=65°

    ∠C-180°-100°=80°

    答: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65,80°

    练习:P791、2、3

    小结:平行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作业:P879、10

    经典初中教案切线的判定性质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发现问题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

    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

    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

    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

    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三)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

    证明:连结0C

    ∵0A=0B,CA=CB,”

    ∴0C是等腰三角形0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所以AB是⊙O的切线.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

    练习P106,1、2

    目的:使学生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对定理加深理解)

    (五)小结

    1、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着重分析了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3、能力: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

    (六)作业P115中2、4、5;P117中B组1.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2、通过对圆的切线位置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能从几何图形的直观位置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线的性质定理和推论1、推论2.

    教学难点:利用“反证法”来证明切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计:

    (一)基本性质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猜想: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引导学生应用“反证法”证明.分三步:

    (1)假设切线AT不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OA,

    (2)同时作一条AT的垂线OM.通过证明得到矛盾,OM<OA这条半径.则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数量关系,得AT和⊙O相交与题设相矛盾.

    (3)承认所要的结论AT⊥AO.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指出:定理中题设和结论中涉及到的三个要点:切线、切点、垂直.

    引导学生发现: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及两个推论的条件和结论问的关系,总结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出第三个.

    (1)垂直于切线;

    (2)过切点;

    (3)过圆心.

    (二)归纳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三)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例1、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DAB.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CD是⊙O的切线,可得什么结论;由AD⊥CD,又可得什么.

    证明:连结OC.

    ∴AC平分∠DAB.

    例2、求证:如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则连结两个切点的线段是直径。

    已知:AB、CD是⊙O的两条切线,E、F为切点,且AB∥CD

    求证:连结E、F的线段是直径。

    证明:连结EO并延长

    ∵AB切⊙O于E,∴OE⊥AB,

    ∵AB∥CD,∴OE⊥CD.

    ∵CD是⊙O切线,F为切点,∴OE必过切点F

    ∴EF为⊙O直径

    强化训练:P109,1

    3、求证:经过直径两端点的切线互相平行。

    已知:AB为⊙O直径,MN、CD为⊙O切线,切点为A、B

    求证:MN∥CD

    证明:∵MN切⊙O于A,AB为⊙O直径

    ∴MN⊥AB

    ∵CD切⊙O于B,B为半径外端

    ∴CD⊥AB,

    ∴MN∥CD.

    (四)小结

    1、知识: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2、能力和方法:

    凡是题目中给出切线的切点,往往“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从而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五)作业教材P109练习2;教材P116中7.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能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

    2、掌握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的有关问题中辅助线引法的基本规律;

    3、通过对切线的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对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的准确、熟炼、灵活地运用.

    教学难点: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的思维过程.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与归纳

    1、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即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二)灵活应用

    例1(P108例3)、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证明:连结OD.

    ∵OA=OD,∴∠1=∠2,

    ∵AD∥OC,∴∠1=∠3、∠2=∠4

    ∴∠3=∠4

    在△OBC和△ODC中,

    OB=OD,∠3=∠4,OC=OC,

    ∴△OBC≌△ODC,∴∠OBC=∠ODC.

    ∵BC是⊙O的切线,∴∠OBC=90°,∴∠ODC=90°.

    ∴DC是⊙O的切线.

    例2(P110例4)、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CD相等,且AB与小圆相切于点E,求证:CD与小圆相切.

    证明:连结OE,过O作OF⊥CD,垂足为F.

    ∵AB与小圆O切于点点E,∴OE⊥AB.

    又∵AB=CD,

    ∴OF=OE,又OF⊥CD,

    ∴CD与小圆O相切.

    学生归纳:(1)证明切线的两个常见方法(①连半径证垂直;②作垂直证半径.);

    (2)“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例3、已知:AB是半⊙O直径,CD⊥AB于D,EC是切线,E为切点

    求证:CE=CF

    证明:连结OE

    ∵BE=BO∴∠3=∠B

    ∵CE切⊙O于E

    ∴OE⊥CE∠2+∠3=90°

    ∵CD⊥AB∴∠4+∠B=90°

    ∴∠2=∠4

    ∵∠1=∠4∴∠1=∠2

    ∴CE=CF

    以上例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教师指导书写规范,观察学生推理的严密性和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巩固练习:P111练习1、2.

    (三)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

    2、能力:①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②作辅助线的能力和技巧.

    (四)作业:教材P115,1(1)、2、3.

    探究活动

    问题:(北京西城区,2002)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设切点为C.

    (1)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连结A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请你测量出∠CDP的度数;

    (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时,连结AC,请你分别在这两个图中用尺规作∠APC的平分线(不写做法,保留作固痕迹),设此角平分线交AC于点D,然后在这两个图中分别测量出∠CDP的度数;

    猜想:∠CDP的度数是否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对称的猜想加以证明.

    解:(1)测量结果:

    (2)图2中的测量结果:

    图3中的测量结果:

    猜想:

    证明:

    解:(1)测量结果:∠CDP=45°.

    (2)图2中的测量结果:∠CDP=45°.

    图3中的测量结果:∠CDP=45°.

    猜想:∠CDP=45°,不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证明:连结OC.

    ∵PC切⊙O于点C,

    ∴PC⊥OC,

    ∴∠1+∠CPO=90°,

    ∵PC平分∠APC,

    ∴∠2=1/2∠CPO.

    ∵OA=OC

    ∴∠A=∠3.

    ∴∠1=∠A+∠3,

    ∴∠A=1/2∠1.

    ∴∠CDP=∠A+∠2=1/2(∠1+∠CPO)=45°.

    ∴猜想正确.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案模板


    一、--思路二、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探究实验原理:以mg和盐酸的反应为例,分析、判断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强调fe+hcl生成fecl2(氯化亚铁)。

    问:这种反应跟以前所学的反应类型有什么不同?

    以前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是否也有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铁刀变铜刀

    问:怎样比较铝、铜、银的活动性?(提示:银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探究二:铝、铜、银的活动性及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1、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证明ag、cu、al的活动性

    学生得出生成h2和mgcl2

    书写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类推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

    a+bc==b+ac

    联想到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增加新知

    通过置换反应过渡既回忆旧知又引出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加强记忆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

    铜丝浸入al2(so4)3溶液中

    2、教师巡视并指导实验

    3、收集证据

    收集学生的实验用试管,展示给同学们看。

    拿出课前做好的铜树、银树进行展示。并说明效果为什么好一些。

    1、解释与结论

    师生共同归纳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带读

    进行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或自己设计实验报告)

    学生观察、对比

    分析、解释得出:

    alcuag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pb(h)cuhgagptau

    自读

    提问:金属活动顺序有那些意义和作用?

    反思与评价

    实践运用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学生上台:谈体验以及收获、启示、发现……

    1、设计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2、判断下列反应类型

    h2+cuo△cu+h2o

    2al+6hcl==2alcl3+3h2↑

    2kmno4△k2mno4+mno2+o2↑

    3fe+2o2点燃fe3o4

    3、铝在空气中能跟氧气反应,为什么生活中却有那么多的铝制品?如铝制炊具。

    总结规律,指导应用

    运用知识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合比性质等比性质例教案模板


    石佛镇素质教育研讨会

    教研课

    教案设计

    教者:龙秀明

    教学课题: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合比性质的等比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2、会将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用于比例线段。

    3、提高学生类比联想、推广命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课前准备:

    小黑板、幻灯机及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在前边学习了线段的比,比例的有关概念及性质,那么请同学们回忆

    1、什么叫线段的比?

    2、什么叫成比例线段?

    我们还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除此之外,比例还有一些什么性质呢?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研究的比例的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出示课题: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出示小黑板)看学习目标1、2,(全班同学齐读)

    下边请同学们再回忆,我们在上一章学习的平等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如何叙述的?(抽同学回答)

    请看幻灯(投影显示)

    二、(用特殊化方法)探索合比性质。

    1、复习,已知:一组平行线在直线l上截得的线段AB=BC=CD=DE=EF则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一个结论:即A´B´=B´C´=C´D´=D´E´=E´F´。

    2、将上述结论改写成比例式,由此猜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设在l上截得的每一份为k,问AD=?DF=?

    又设在l1上截得的一等份为m,问A´D´=?D´F´=?

    观察以上分析,可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又观察与有什么关系?对于一般的比例

    式都有这一个关系吗?请猜一猜。

    猜想:学生口述(同学间可相互讨论、研究)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写出:

    如果

    3、证明猜想,得出合比性质,

    我们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1)启发学生观察,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寻找证明思路,证法一:(设比法)

    证法二、(利用等比性质2)

    ∵∴∴

    (2)类比联想,得到分比性质。

    如果

    学生自由讨论,可仿上边自己证明结论。

    在今后,这两种情形都叫合比性质,即

    如果

    (3)理解合比性质的内容,师生一起用文字语言叙述。

    4、类比联想,将合比性质推广。

    在合比性质的表达式中,

    (1)比例的二、四项保持不变,

    (2)比例的前后磺对应求和或差,作为新比例式的第一、三比例项。

    由此,可作出以下类比联想,并使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证明。

    猜想一,(教师引导)如果

    二……如果

    三……如果等等。

    对这几个猜想出来的问题,其基本思考方法有两种:

    (1)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它们变形利用合比性质的结果,证明时,可灵活运用以下变形方法。

    ①同时交换比例的内或外项,(更比)

    如果

    ②同时交换比例的前后项,(反比)

    如果

    比如证明猜想三,如果

    (2)对原合比性质的证明方法进行类比、联想来进行证明(设比法)

    三、利用合比性质来证明等比性质的特例,并推广。

    1、练习(投影显示)

    证明:

    2、观察上述练习的两个结论,并对一般情况作出猜想,对练习中相等的比值的比个数进行推广。

    如果

    3、利用设比法进行证明,得出等比性质,同学们自己练习,后与教材P20对比。

    4、强调证明方法“设比法”。

    设几个相等的比值为k,用它们表示出每个比的前项(或后项)利用代数运算证明比例问题,这种思想方法在比例问题中经常用到。

    四、简单运用(出示小黑板)

    (1)已知:,

    (2)已知:

    (3)已知:=

    注意:①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的证明方法和结论都很重要,都可用来证明有关比例式的问题。如第三题一问

    解法1、

    解法2、

    第二问可用解法2。

    ②还常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即x:y:z=4:3:6但此时不能设。

    五、师生共同小结,看书完成P203练习

    1、合比性质,等比性质及常用变形,尤其注意等比性质的使用条件。

    2、证明两个性质时所用到的“设比法”的证明方法。

    3、类比联想,推广命题,由特殊到一般,再进行证明的方法。

    六、练习:(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已知求的值;

    (4)已知试求的值。

    由(4)题思考通过作第(4)题得出结论,结合前边所学内容猜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试证之。

    板书设计:

    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1、合比性质:2、等比性质:小黑板①②③

    内容内容小结1、

    证明:证明:2、

    推广①推广

    【氢气的性质用途教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