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五的加法教案范本12篇
  • 五的加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10-08

    五的加法教案范本12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五的加法教案范本12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五的加法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习2、3的加法,认识"+""="号,初步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学习语言讲述加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一共"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图片、食物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2.3的组成:游戏碰球2、3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来碰球的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2"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2球碰几球?

    二、学习2的加法

    1、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野外郊游,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看,我们来到哪里了,有谁在干什么?

    2、老师告诉你们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事,每幅图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出自:大;考.吧"先请小朋友仔细看第一幅图。

    3、谁会用一句话来表述?再来看第二幅画可以怎么讲?

    4、那第三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呢?

    5、谁能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下?

    6、那如果用一道算式题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应该怎么写呢?(强调幼儿会读算式题)幼儿说老师放。

    7、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XX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吧。

    分别出示"+"和"="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他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呢?"=2"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我们一起把整件事和加法算式题一起连起来说一下。

    三、学习"3"的加法

    1、刚才我们去了草地玩,我们继续向前走。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呀?

    2、谁会用三句话把他的意思说出来?

    3、谁会用一道算式题记录这件事呢?

    4、那这道题里面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的第二组加法。

    四、幼儿操作

    1、小朋友,玩得饿了吧,老师带你们去超市购物。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用三句话把购物的事说清楚,然后用一道算式题记录下来。

    四、教师评价请个别幼儿说说购物的事情,其他幼儿一起验证一下。

    五的加法教案【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的小数加法、减法》,对于这节课。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5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法、减法》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属于数的运算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包括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整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列竖式数位对齐进行运算,这些都为这节课做好了很好的知识铺垫。这节课是小数运算的开端,为后续学习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运算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特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数学问题,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体会数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能够正确列竖式计算。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说一下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也会计算列竖式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小数的加、减法的运算则比较陌生。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有效的建立起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法确定为创设情境法和自主探究法,教师通过创设购物的生活场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小数加减法问题,并自主尝试进行求解,在此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学习新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从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程小结和布置作业等5个环节来展开。

    环节一:激趣导入

    本篇课题我会通过创设情境方式导入,在教学之初,呈现文具店各种文具的价格情景图,并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小数加减法问题“买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多少钱?卷笔刀比铅笔贵多少钱?”,从而建立与本篇课题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探索新知

    在新授部分我会分两个环节来展开:

    活动1:算法多样化

    根据导入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尝试进行计算,其中包括转换单位后口算进行,列竖式计算等方法。教师示范书写过程,参照整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经过计算不难得出1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1.4元,卷笔刀比铅笔贵0.2元,另外经过整数竖式计算过程的回顾学生会对于小数加减运算过程要数位对齐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经历了真实情景的探究,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与整数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

    活动2:感受算法,理解算理

    根据活动1学生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引导学生通过列竖式笔算。这一活动环节我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全班学生每4人分一组讨论计算方法,讨论时间为5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指导小数各数位表达意义,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发言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争对小组代表的发言给予鼓励性评价为主,不仅评价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评价到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以上小组讨论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来: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小数点对齐。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同桌之间讨论,讨论结束后由学生总结:在进行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活动1道活动2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去感受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和算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提出有效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环节三:巩固练习

    我会围绕本篇课题设置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趣味竞赛,看哪位同学计算又快又准。通过游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环节四:课堂小结

    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将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这节课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学生纷纷表达这节课的收获和积累到的活动经验,经历小结过程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梳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环节五:分层作业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将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基础作业:完成课件PPT展示的争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题目;拓展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五、说板书设计

    五的加法教案【篇3】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五的加法教案【篇4】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

    二、说教法学法

    笔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我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三、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预设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课前谈话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总结。具体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新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黑板上问题。

    2、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规律。

    问:⑴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⑵你能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⑶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⑷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揭示定律。

    问:(1)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加法交换律)

    (2)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3)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

    (4)交流反馈,然后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板书:a+b=b+a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

    8+64=

    (6)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5、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规律。

    (1)比较:88+104+96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如:(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

    如:(△+☆)+○=△+(☆+○)

    (a+b)+c=a+(b+c)

    (5)问:

    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6、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巩固练习

    1、P28的做一做。

    2、P31的第1、4题。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2、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作业:P31的第3题。

    五的加法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图中物体的不同点来列出算式,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6的加法运算,初步懂得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熟练计算6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

    课件、苹果树、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美丽的春天,花婆婆要到我们大二班来做客,我们一起来做个碰球游戏欢迎她。

    二、学习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谁来了?(花婆婆),花婆婆要考考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看看那个小朋友表现最棒,大家有没有信心?

    1、出示幼儿用书第十二页图,幼儿根据树的不同列出算式。

    幼儿列式:1+5=6你是根据什么来列的?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5+1=6)每个数字又分别表示什么?

    (1)刚才我们根据树的高低不同来列式的,根据树的其它不同点还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呢?(2+4=6),你是根据什么不同来列式的?(种类)数字2、4、6各表示什么?根据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4+2=6)

    (2)可以列出其它的算式吗?(3+3=6)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3)除了这5道6的加法算式题,还有没有得数也是6的加法算式题?(6+0=6,0+6=6)

    (4)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6的加法算式题念一遍。

    (5)比一比:1+5=6和5+1=6、2+4=6和4+2=6、0+6=6和6+0=6这三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2、花婆婆要给小朋友送礼物了!看看这是什么呀?(苹果树)苹果树上有的苹果已经成熟了,有的还没成熟。现在我们要把成熟苹果的摘下来,但是只有得数是6的苹果成熟了,得数不是6的还没成熟,不能摘。(教师请个别幼儿摘苹果,并说出算式和得数。摘对了其他小朋友就说:对对对,1+5=6你的苹果成熟了,如果算对了,这个苹果就送给你;反之,就说:错错错,你的苹果没成熟,这个苹果就不能送给你)。

    3、看看花婆婆又带谁来和我们一起玩了?(小兔)糟了小兔有麻烦了,大灰狼张着血红的嘴来吃小白兔了,还好,小兔子身上有3个数字,只要把这三个数字编成一道6的加法算式题,小兔子就会隐身术了,请小朋友快来救救小兔子。

    三、总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帮小兔学会了隐身术,大灰狼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花婆婆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能干,她说还想和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你们愿意吗?(幼儿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自己摆出6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五的加法教案【篇6】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三、说学法: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第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法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简述如下)

    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今年恰好举行了世界杯,所以通过足球净胜球问题引入教学,情境活泼、自然。在学生回答(—1)+(+1)=0和(+1)+(—1)=0时渗透“正负抵消”的思想引入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情形。

    (1)类比小学学习加法的“实物数数法”(1用一个x表示,—1用一个xx表示,那么2就用两个表示的方法)和“正负抵消”法形象直观得出一组有理数加法的结果,教学时除(+2)+(+3)教师示范得出外,其他几例均可学生自主得出,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时及时给与积极的评价。

    (2)联系前面数轴,运用数轴也可以形象得出上述四组数的结果。在教学时要强调加法的“叠加性”,此处学生易出错。如在讲(—2)+(—3)时学生虽然明白—2表示从原点出发往西移动2个单位,但在加上—3时易犯“又从原点出发”的错误,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讲点的移动再移动然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在此基础上出示其它几个算式,让学生运用点的移动说明运算结果;二是联系孩提时学数数(数手指)的方法进行类比。在此处的教学师应加强引导,在讲完第一个式子的表示过程后其他三个让学生依照刚才教师的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出矫正和评价。

    在前面形象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学生从四个例子中发现一般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

    在引导学生观察前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师可诱导学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再诱导学生看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如果学生有困难,师可引导学生分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观察符号与绝对值特征,再请学生发表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见解。此处应肯定学生朴素的语言特别应表彰有独特见解和说得完备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此处的“信”主要是指在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时对照法则“步步说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法则用好法则的信心。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时更要着重强调、矫正、理清思路和步骤。然后师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此处又是“省”),在随堂练习时教师关键是反馈矫正、积极评价。

    5、联系实际、小小拓展;

    为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此处可安排两道实际应用题:如:请根据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此例有很多好情境,教师应对举例举得好的学生给与积极评价)。又如: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6、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在这节课的得与失、感到困惑和疑难的地方、运用法则的关键和步骤等等。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提炼。运算时的基本思路: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作业。教师还可提问供学生课外思考以挑战老师: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后,老师认为“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老师的说法正确吗?请聪明的你举例说明。

    五的加法教案【篇7】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3.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内容

    1.解决问题(1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2.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不退位减;退位减

    3.两位数加两位数(2课时)→不进位加;进位加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1课时)→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算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学习中感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有学习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五的加法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的,瞧!(课件出示)

    生1:桃18个,梨16个,一共有几个水果?(18+16=34)

    生2:梨16个,桃18个,一共有几个水果?(16+18=34)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闪动

    探究新知,学习加法交换律。

    根据这两个同学的表达意思你有什么新发现?与同桌交流。(交流活动)

    汇报活动。

    生1:第一个同学先说桃的个数后说梨的个数,第二位同学的说法与第一位的相反的。而两人的问题都不变。

    生2:从算式看,18+16与16+18,加数调换了。

    师:哦,加数的什么调换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表达一下两个算式的关系?

    生:两个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加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活动交流并上台板出来)

    4、练习:课件出示

    学习加法结合律。

    复习(课件)

    师:19+9+1=29,你是什么算的?(生:先算9+1=10,10+19=29,这算快一些)

    课件出示画面:

    学生说图意,并根据学生的意思写出算式计算,如:

    让学生观察发现,三个数相加,可先算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比较简便。

    课件:

    练习: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课件)

    五的加法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初中华师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掌握了算术运算,而前边的学习又初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立在小学运算的基础之上的,又与小学加法运算有很大的区别,如小学的加法运算不需要确定符号运算单一,而有理数的加法不但要计算绝对值的大小而且还要确定结果的符号,由算术到代数式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而有理数的加法又是有理数运算的主要内容是初等数学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数学及其他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及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共分2课时,这是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授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区别有理数的和与小学运算的和的不同,并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目标:

    倡导有理数的加法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参与“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的全过程。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培养能力为宗旨。从教材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学思维为出发点。我设计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要求学生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力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借助数轴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绝对值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的加减运算,体现化归的思想,以及适度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等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用发现法和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不仅要确定喝的符号而且表明上的和是化归为算术减法来解决的,学生不好掌握,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有理数加法中结果符号的确定。

    二、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学生动、有趣、高效,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教学形成性学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共用,考虑到学生目前仍以直观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我采用针对性较强的相应措施。首先,我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必要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看的清楚,听的明白逐步从图形的直观向深化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其次,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深刻性这既是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观察、归纳思维能力的过程,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认知结构的建构,培养学生活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法则。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全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尽情创造性的学习,无论在法则的形成,还是法则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都避免教师的灌输方法,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及时点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1、首先我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数学运算的过程,类比联想到在学习有理数后,必然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接着我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这些问题是求物体两次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喝的问题,如何求解呢?联系小学学习过的加法意义,学生很快就能打出用加法。这样引出课题

    2、然后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利用动态演示带领学生进行新课探索,首先我提出问题“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用什么方法呢?接着我提醒学生注意审题,暗示学生题中没有明确小明朝那个方向走,通过暗示,引导学生思考。

    3、接着我又提出问题2“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20米,那么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利用动态演示,学生很容易得出“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之后我又提出问题3“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0米,那么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学生很容易得出“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0”从而利用上面的演示过程,归纳出有一个加数为0的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经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4、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0】意义上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数、式、形的静变为动,以增强法则的直观性,加深法则的理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增强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在归纳出法则后,我有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法则的'特点,并总结规律“两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为符号和和两部分组成,加法运算的关键是福海的确定,符号运算一旦解决,余下的就是小学算术的加减问题了”在这里,我给出两个具体的实例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得出:

    异号两数之和——表面是“和”实际上是做减法。

    通过以上的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则中难点问题的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运算步骤,然后又教师归纳出加法法则。

    5、这时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两个正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个加数吗?那么在有理数的范围内,又有怎样的情形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理数的和与小学学习的算术的和区别,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类比的数学思想是他们善于比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提高联想记忆强度

    6、接下来我又设置了一道改错题:

    1、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加;

    2、正数加负数,何谓负数;

    3、负数加正数,和为正数;

    4、两个有理数和为负数时,着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它是专为学生在运用法则时易出错的问题而设计的为促使学生在引用时仔细审题,通过分析辩误,抓住关键。

    7、为了完成从掌握知识到引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学与智能训练相结合,我设置了以下例、习题易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计算能力,下面的这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其目的在于巩固法则,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记忆,练习2通过强化与训练,使学生熟中生巧、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15+(-22) (2)、(+0.9)+1.5 (3)、(+2.7)+(-3.5)

    8、到这时,整个教学过程也接近尾声了,为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师生共同合作,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小结:

    1、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关键问题;

    3、本节课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小结,其目的是梳理了知识,有点明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作业布置是为了发现弥补学生知识掌握的不足强化技能训练;另外作业的布置体现了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达到了分层优化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以上是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本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有理数的加法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宝贵意见,再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五的加法教案【篇10】

    教材简析:

    加法估算这部分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买东西的生活情境,提出估计买两件商品大约需要几百元,以及用800元可以买回哪些东西等实际问题,教学加法的估算,引导学生理解估算的方法。

    “想想做做”中主要安排了一些估算的练习,这样有意识地经常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为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和尝试估算,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的互动,促进学生新观点、新方法、新创意的生成。

    设计思路:

    加法估算这一课时,主要是教学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教材提供了电话机、电饭煲、自行车等日常生活的直观图及其价格,因为这些物品学生经常接触。因此,学生很容易估算出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能很轻松地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这一课时,我才用由扶到放的设计意图,先根据教材中的已知信息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再鼓励学生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任意选购两件商品,并估计大约需要几百元”。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估算活动,并且学生很容易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也体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这一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星期天 张老师买了一部电话机,大约用了100元,你能猜猜这部电话机多少钱吗?

    (出示实物)板书:大约100元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选些数板书。

    3、到底多少钱呢?想知道吗?wWW.JK251.CoM

    揭开价格,并恭喜猜中的同学。

    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数都和100接近,都可以说大约是100元。

    4、谈话:我在商场看到了许多商品的价格标签,你知道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吗?

    出示:192元、403元、695元、105元、813元、589元。

    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反馈,其中可提问: 589为什么接近600?不会说接近500吗?

    二、 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星期天我买了一部电话机,还买了一个电饭煲,你能估计一下,我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

    2、这道题要不要我们求出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

    3、指出:大约需要几百元,就是让我们求出整百数。你打算怎么算呢?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后,让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多让几个学生回答。)

    板书: 98+ 192 大约300元

    100 + 200 = 300(元)

    5、小结:我们把接近整百的数看作整百数来计算,这种方法就叫做估算。

    (板书课题:加法估算。)

    6、请你帮我估一估,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几百元?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再指名说一说,师完成板书:

    403 + 105

    大约500元

    400 + 100=500(元)

    7、提问:500元钱,我能买回这两样东西吗?为什么?

    8、用300元能买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吗?说明理由。

    说明:估计的结果有时会比实际少,有时会比实际多,但买东西时可不能估少了,否则就买不到物品了。

    三、 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1)你们表现可真棒!现在让你们自己去商场任选两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估算大约需要几百元?

    (2)小军说:“我买了一辆玩具车397元,一个篮球106元,一共是603元。你觉得他说的对吗?指出:有时估算可用来检验计算对不对。

    (3)小兰带300元能买到3个芭比娃娃吗?让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

    2、请用600元设计一个购物方案。看看用600元你准备买些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设计,小组讨论是否合理后,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作业:(作业纸形式)

    1、估算下面的结果,在括号里填上整百数。

    (1)冷饮店上午卖出汽水198瓶,下午卖出304瓶,这一天大约卖出汽水( )瓶。

    (2)养鸡场有公鸡210只,母鸡比公鸡多589只,母鸡大约有( )只。

    2、先估算,将估算结果写在每题前面的括号里,再列竖式计算。

    大约( )399+297= 大约( )503+408=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估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估算,估算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以后再一起学习。

    五的加法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且直观的动手操作入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简单的统计图中,搜集有效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各个量之间的大小。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有了导入摆一摆的基础,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摆,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要求上因人而异,在引导学生运用画图法解决问题后,留给学生交流其它解法的时间,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拓展延伸。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三、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口答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利用先前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地类推出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四、应用提升

    (一)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计算。

    (二)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三)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数量较大,哪个数量较小。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在同一背景下的两个并列的实际问题,将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对比解决,有利于学生沟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类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的加法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头饰、卡片

    活动重点:

    得数5的加法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师:像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出示价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的加法教案范本12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